第105章 天喜星,地界
人在西遊,開局救了涇河龍王 作者:折紙成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立為人王?西伯侯怎麽敢?”李世民詫異了。
雖然前世記憶中,封神的大概脈絡他是清楚的。但是經過袁守城的講述,現在的他對封神大劫中的人和事自然也是產生了自己的看法。
無論怎麽看,這帝辛都是一代賢君,雖然因為聖人大教之間的摩擦,導致商的發展停滯,也讓他之前的一些人情沒有辦法動用。
但是隻憑借之前的積累,也不是一個諸侯所能抗衡。
而且,這人王傳承,難道不需要人族認可?不需要有大義在身?
袁守城口中的帝辛和那個傳說中殘暴兇狠,沉迷美色的昏庸暴君可是不同。
沒道理被西岐占據道德的高點。
相反,諸侯反叛,應當是商朝人心所向吧!
“他怎麽敢,是啊,正常情況下,他自然是不敢啊。
甚至帝辛也沒有考慮過西伯侯反叛的情況。因為根本就毫無勝算。
最重要的是,也沒有好處,就算是他勝了,他也當不了人王。
彼時,帝辛在人族的威望可不是區區一個諸侯可比,哪怕那諸侯是除了商朝之外,當時人間最為強大的勢力!”袁守城話語中含著遺憾,憤恨,以及難以置信。
這番話他說的咬牙切齒,甚至眼睛都已經泛紅。
“可是,那西伯侯姬昌,他根本就沒有想過去做人王,他知道自己成為不了人王,所以,他便去當了所謂的,天子!”
李世民聽到袁守城的話頓時反應過來。
周天子,這個稱唿任何一個熟讀史書者都不會陌生,天子之稱唿,自周而起。史書上言,周天子,代天而行,為上天放牧萬民。
李世民的前世聽過這樣的一種說法,在前世的曆史中,周滅商後,自身的實力並不足以形成與商一般的安穩統治。於是與諸侯共治天下。
自身則是標榜天子,以神權壓製周邊諸侯,以獲正統!
如今看來,這一世中,周也是多半如此。
反叛而起的西岐,必然不可能獲得人族族人的認可,於是便受封天子,以神權壓製那些反抗的人族。
“反叛主君,背棄種族,這西伯侯簡直可稱人奸!合該受千刀萬剮,神形俱滅!”李世民口氣冷硬,話語中的徹骨寒意,比這冬日寒霜還要冷上三分!
他反天之始,便是自身修道,觸犯天條。
直徑他還記得涇河龍王當時的言語。
“天庭自周朝起就定下天規:人間帝王,臣子不經天庭允許,不得私自修道長生。這可是鐵律,如有所犯,降下神罰,神形俱滅。”
“自周朝起,自周朝起!姬昌!周!甘為走卒,鷹犬!斷我人族脊梁,殺!殺!殺!”
李世民的眼中也泛起了紅色!
“那西伯侯,是如何擊敗了帝辛?”李世民咬牙問道。
雖然已經知曉結果,但是他還是難以相信,帝辛會被這樣的小人擊敗。
“帝辛並非被他所擊敗,不過,他卻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那西伯侯倒也是一個頗有手段之人。
西伯侯當時因為兩教相爭,結交了不少的闡教之人。加之西岐眾多資質優秀的孩童都拜入闡教中修行。極大增加了西岐的底蘊。
這幾乎是商朝初期的翻版!
不僅如此,為了鞏固這樣的關係,西伯侯將那些拜入闡教的孩童收為義子。做出一副慈父的樣子。他當時的名聲在人族中也是頗為賢明。
那個時候並無人想到他竟然是天庭的走狗。
加之西岐與朝歌相距甚遠,許多西岐周邊沒能聚集到朝歌的人族漸漸開始向西岐靠攏。
畢竟在當時的人們看來,人族皆為一體,西岐,朝歌都是人族大城,對於尋常百姓來說,自然是就近而居。
就這樣,西岐一邊聚攏周邊的人族,一邊向朝歌稱臣,甚至為了不讓帝辛懷疑,他還派出了他的大兒子伯邑考去作為質子,名義上是拜見人王,可是自身卻住在了朝歌之內。
借著伯邑考穩住了帝辛之後,他便變本加厲的收攏資質優秀的孩童作為義子,最後竟然收了百多義子,數百子侄。
然後將這些孩童統統送入了闡教,其中資質很優秀的作為弟子,一般的便作為童子,稍差的便掛一個外門弟子的身份,學一些基礎的神通之後重迴他身邊作為軍中將領。
就這樣,短短十數年,西伯侯徹底的倒向了闡教!急闡教之所急。
但是也因為倒向闡教如此徹底,他才能在十數年間在聖人大教方麵獲得與帝辛同匹配的底蘊。”
“你不是說不能倒向任何一方嗎。”李世民問道。
“這就是那西伯侯值得稱讚之處,他敢賭!”袁守城無奈道。
“對於商來說,數十年的經營,終於在聖人大教兩方都獲得了足夠的好感,也都有了一些人情上的往來。倒向任何一方的都相當於主動將另外一方往外推,數十年的努力,一朝便毀了一半!
再加之聖人教派之間的摩擦,有聖人坐鎮最後的結果,終究是雙方共存,但是這個過程中,兩教家大業大損耗的起,卷入其中的人族卻不一定能夠接受那樣的損耗。
所以帝辛這是在為人族的底蘊著想。
為了保護人族的底蘊,一些事情,是沒有辦法去做的。”
李世民聽到袁守城無奈的話語,也是歎了一口氣。
帝王是看似權利極大,但實際上處處受製,這樣的感受在他登基十數年來,無時無刻不在縈繞著他。
聽著袁守城的話,他一下就明白了帝辛的難處。
袁守城看到李世民口中唿出一口白色的霧氣,漸漸消散在空氣中,話語停頓了一下,接著又解釋道。
“而西伯侯則是不同,雖然不知道他到底何時倒向了天庭,但是他徹底倒向闡教的作為說明他在那個時候便已經不把人族的底蘊和安危放在眼裏。
兩教相爭,西岐沒有商的底蘊,想要能夠與商相對,便隻能倒向一方爭取利益。截教在商朝如日中天。但是並未受帝辛的幫助。
他便豪賭了一場,將所有的籌碼都壓在了闡教的身上。
他壓上了西岐,壓上了自己,壓上了自己的兒子。
這是他未來實現野心的無奈之舉,但是他卻賭贏了。
在西岐發展大好之時,天帝也開始了動作。
西岐對朝歌,周對商,闡教對截教。一道聖人法旨下來。
封神之劫開啟。人族被迫卷入其中。
這就是帝辛為什麽一開始怎麽也不願意倒向截教的原因。若是沒有西伯侯的背刺。
封神劫起,所入者不過兩教仙神!甚至連商朝之前拜入兩教的弟子都不會損失多少。畢竟那些弟子的本領還未純熟,多數人連入劫資格都沒有。
待兩教仙神入劫,剩餘弟子成長起來,人族底蘊大增,便可真正與天庭分庭抗禮。
畢竟那些入劫之人雖然上了封神榜上,但是對於玉帝必定心懷憤恨。就如現在一般,多數大能都隻是依照神職履行義務維護天地。”
“可是這一切……”李世民的話語響起,含著落寞。
“可是這一切都被西伯侯毀了,人族被卷入兩教爭端,自然也隨之入劫,兩方聖人教派對峙,以人族為戰場,展開了征戰,這一戰,將兩教之間徹底打出了真火,兩教仙神不斷有人死去,被封神榜攝入其中。
而我人族的底蘊,商朝數十年累積也在這大戰中被消耗。
最終聖人下場,商朝兵敗,朝歌圍城,帝辛自焚摘星樓。
我人族再無人王。”袁守城的話說的簡潔,聲音越說越慢,越說越低。
但是李世民卻在這幾句話中聽到了焚海搬山的仙神於天空激鬥,看到了無垠的大陣籠罩天地,看到了將士在戰場上浴血廝殺,看到了在火光中不發一言的商紂王,帝辛。
“帝辛無愧為人王,隻是大勢起,終究難敵。”李世民出聲向袁守城寬慰道。
袁守城聽到李世民的話,也是感到自身失態,趕忙整理儀容,用手在自己泛紅的雙眼上揉搓了一下,強讓自己振奮起來。
“是啊,不過,如今我人族終於有再有人王了!陛下既然受伏羲人皇陛下的認可,雖然此時稱不得人皇,隻是繼承者,但是這人王的稱號,陛下還是當得的!”
“朕這人王,怕是還比不上帝辛。”李世民搖了搖頭。
這是他的真心話,聽完袁守城所說的帝辛生平,他對於這位上古人王確實是佩服萬分。
他如今所作的一切,與之相比,根本遠遠不能及。
帝辛,無愧袁守城一開始的明君之說。
“陛下不必妄自菲薄。帝辛當初為伏羲人皇評價為最接近人皇之人。但是陛下確實伏羲陛下所認同的下一任人皇。
我相信伏羲陛下的眼光。
況且,陛下如今所作也不遠帝辛。
那土豆玉米,便對我人族有大貢獻,更不說這西征之意義,也不亞於帝辛之前的遠征東夷,徐夷。
前者已定,陛下卻還有無限的可能。陛下應當勉勵追趕,超越才是。”
袁守城此時調節好了情緒,便恢複到了之前那個風輕雲淡的青年道者。
聽到李世民的話便開口為他寬心。
李世民倒是不至於被打擊,隻是一時知曉人族中上古人王的傑出功績,不禁為之讚歎惋惜而已。
此時聽完帝辛的故事,他也明白了袁守城為什麽說帝辛能夠將大唐的實力提升到天庭的三成。
如此人王,他隻是聽聞事跡,心中便不禁為之讚歎欽佩。
那在商之時,他周邊之人又怎麽可能不為他的人格魅力做傾倒。
若是得到帝辛的相助,那些大商遺老必然會相助於他!
帝辛之前捆綁截教闡教留下的種子,現在才應該是碩果累累之時!
想到此處,李世民的心情有些興奮,於是開口向著袁守城問道。
“那這帝辛,現在如何了,又在何處?”
袁守城被李世民的臉色情緒變化弄得一愣,隨即反應過來。
“當初帝辛兵敗,身軀自焚,原本天帝要滅其神魂,但是火雲洞中幾位陛下發話力保,最終結果不好不壞,帝辛雖然沒有神形俱滅,但是也沒能重生迴人族,而是在天帝的要求下讓帝辛也入了封神榜。成為了天喜星。”
李世民聽聞,眼神變得淩厲起來。
他前世雖然知曉封神的大概,但是對帝辛的結局卻是不清楚。
沒想到竟然是這樣的一個神位!
天喜星,專司襄辦民間嫁娶的大喜事!
堂堂人王,兵敗國亡!
卻讓他去司職掌管婚姻嫁娶!
天庭中的神職雖然各不相同,但是大多數有明顯傾向的神職還是會以仙神顯化的性別劃分。
這般婚姻嫁娶之事若是正常情況下,當是由一位女神來掌司才對。
卻被天帝分配給了帝辛。
這天喜星之職分明便是在折辱他!
“那帝辛此時是在天宮之中?”李世民問道。
“並非如此。”袁守城搖了搖頭。
“帝辛受封天喜星隻是保住了性命,但是自身在天帝眼中依然罪大惡極。所以他被關押在地界之中!隻不過因為天喜星終究為星君之職,有其運行之規則。
帝辛關押之地,便是地界中,與天喜星最近之處。”
“地界……與天喜星最近之處”李世民喃喃著。
……
天喜星,鬥部群星之一,從北鬥!
李世民自袁守城之處離開後,便向著天喜星的方向探查而去。
經過大半天的架雲潛行,終於在月亮高升之時來到了北鬥群星之下。
嘩啦~嘩啦~
此地正在北海之上,
月亮高懸天空,在這個沒有喧囂汙染的世界,在這一望無垠的大海之上,潮水的漲落之聲成為了這天地間唯一的序曲。
月亮向海麵灑落著銀輝,在群星的襯托下散發它獨有的魅力。
群星璀璨,在那柔和的銀輝之上,再添上點點亮色的點綴。
海麵上倒印的群星,隨潮水的起落波動著,將大海染成星河。
而李世民就懸立在這天地之間,凝望著大海,找尋著天喜星的蹤跡。
群星飄搖的潮水中,一點紅粉之色一閃而過。
李世民眼中一亮。
隨後順著那一點星光投入大海之中,徑直向下方潛去!
雖然前世記憶中,封神的大概脈絡他是清楚的。但是經過袁守城的講述,現在的他對封神大劫中的人和事自然也是產生了自己的看法。
無論怎麽看,這帝辛都是一代賢君,雖然因為聖人大教之間的摩擦,導致商的發展停滯,也讓他之前的一些人情沒有辦法動用。
但是隻憑借之前的積累,也不是一個諸侯所能抗衡。
而且,這人王傳承,難道不需要人族認可?不需要有大義在身?
袁守城口中的帝辛和那個傳說中殘暴兇狠,沉迷美色的昏庸暴君可是不同。
沒道理被西岐占據道德的高點。
相反,諸侯反叛,應當是商朝人心所向吧!
“他怎麽敢,是啊,正常情況下,他自然是不敢啊。
甚至帝辛也沒有考慮過西伯侯反叛的情況。因為根本就毫無勝算。
最重要的是,也沒有好處,就算是他勝了,他也當不了人王。
彼時,帝辛在人族的威望可不是區區一個諸侯可比,哪怕那諸侯是除了商朝之外,當時人間最為強大的勢力!”袁守城話語中含著遺憾,憤恨,以及難以置信。
這番話他說的咬牙切齒,甚至眼睛都已經泛紅。
“可是,那西伯侯姬昌,他根本就沒有想過去做人王,他知道自己成為不了人王,所以,他便去當了所謂的,天子!”
李世民聽到袁守城的話頓時反應過來。
周天子,這個稱唿任何一個熟讀史書者都不會陌生,天子之稱唿,自周而起。史書上言,周天子,代天而行,為上天放牧萬民。
李世民的前世聽過這樣的一種說法,在前世的曆史中,周滅商後,自身的實力並不足以形成與商一般的安穩統治。於是與諸侯共治天下。
自身則是標榜天子,以神權壓製周邊諸侯,以獲正統!
如今看來,這一世中,周也是多半如此。
反叛而起的西岐,必然不可能獲得人族族人的認可,於是便受封天子,以神權壓製那些反抗的人族。
“反叛主君,背棄種族,這西伯侯簡直可稱人奸!合該受千刀萬剮,神形俱滅!”李世民口氣冷硬,話語中的徹骨寒意,比這冬日寒霜還要冷上三分!
他反天之始,便是自身修道,觸犯天條。
直徑他還記得涇河龍王當時的言語。
“天庭自周朝起就定下天規:人間帝王,臣子不經天庭允許,不得私自修道長生。這可是鐵律,如有所犯,降下神罰,神形俱滅。”
“自周朝起,自周朝起!姬昌!周!甘為走卒,鷹犬!斷我人族脊梁,殺!殺!殺!”
李世民的眼中也泛起了紅色!
“那西伯侯,是如何擊敗了帝辛?”李世民咬牙問道。
雖然已經知曉結果,但是他還是難以相信,帝辛會被這樣的小人擊敗。
“帝辛並非被他所擊敗,不過,他卻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那西伯侯倒也是一個頗有手段之人。
西伯侯當時因為兩教相爭,結交了不少的闡教之人。加之西岐眾多資質優秀的孩童都拜入闡教中修行。極大增加了西岐的底蘊。
這幾乎是商朝初期的翻版!
不僅如此,為了鞏固這樣的關係,西伯侯將那些拜入闡教的孩童收為義子。做出一副慈父的樣子。他當時的名聲在人族中也是頗為賢明。
那個時候並無人想到他竟然是天庭的走狗。
加之西岐與朝歌相距甚遠,許多西岐周邊沒能聚集到朝歌的人族漸漸開始向西岐靠攏。
畢竟在當時的人們看來,人族皆為一體,西岐,朝歌都是人族大城,對於尋常百姓來說,自然是就近而居。
就這樣,西岐一邊聚攏周邊的人族,一邊向朝歌稱臣,甚至為了不讓帝辛懷疑,他還派出了他的大兒子伯邑考去作為質子,名義上是拜見人王,可是自身卻住在了朝歌之內。
借著伯邑考穩住了帝辛之後,他便變本加厲的收攏資質優秀的孩童作為義子,最後竟然收了百多義子,數百子侄。
然後將這些孩童統統送入了闡教,其中資質很優秀的作為弟子,一般的便作為童子,稍差的便掛一個外門弟子的身份,學一些基礎的神通之後重迴他身邊作為軍中將領。
就這樣,短短十數年,西伯侯徹底的倒向了闡教!急闡教之所急。
但是也因為倒向闡教如此徹底,他才能在十數年間在聖人大教方麵獲得與帝辛同匹配的底蘊。”
“你不是說不能倒向任何一方嗎。”李世民問道。
“這就是那西伯侯值得稱讚之處,他敢賭!”袁守城無奈道。
“對於商來說,數十年的經營,終於在聖人大教兩方都獲得了足夠的好感,也都有了一些人情上的往來。倒向任何一方的都相當於主動將另外一方往外推,數十年的努力,一朝便毀了一半!
再加之聖人教派之間的摩擦,有聖人坐鎮最後的結果,終究是雙方共存,但是這個過程中,兩教家大業大損耗的起,卷入其中的人族卻不一定能夠接受那樣的損耗。
所以帝辛這是在為人族的底蘊著想。
為了保護人族的底蘊,一些事情,是沒有辦法去做的。”
李世民聽到袁守城無奈的話語,也是歎了一口氣。
帝王是看似權利極大,但實際上處處受製,這樣的感受在他登基十數年來,無時無刻不在縈繞著他。
聽著袁守城的話,他一下就明白了帝辛的難處。
袁守城看到李世民口中唿出一口白色的霧氣,漸漸消散在空氣中,話語停頓了一下,接著又解釋道。
“而西伯侯則是不同,雖然不知道他到底何時倒向了天庭,但是他徹底倒向闡教的作為說明他在那個時候便已經不把人族的底蘊和安危放在眼裏。
兩教相爭,西岐沒有商的底蘊,想要能夠與商相對,便隻能倒向一方爭取利益。截教在商朝如日中天。但是並未受帝辛的幫助。
他便豪賭了一場,將所有的籌碼都壓在了闡教的身上。
他壓上了西岐,壓上了自己,壓上了自己的兒子。
這是他未來實現野心的無奈之舉,但是他卻賭贏了。
在西岐發展大好之時,天帝也開始了動作。
西岐對朝歌,周對商,闡教對截教。一道聖人法旨下來。
封神之劫開啟。人族被迫卷入其中。
這就是帝辛為什麽一開始怎麽也不願意倒向截教的原因。若是沒有西伯侯的背刺。
封神劫起,所入者不過兩教仙神!甚至連商朝之前拜入兩教的弟子都不會損失多少。畢竟那些弟子的本領還未純熟,多數人連入劫資格都沒有。
待兩教仙神入劫,剩餘弟子成長起來,人族底蘊大增,便可真正與天庭分庭抗禮。
畢竟那些入劫之人雖然上了封神榜上,但是對於玉帝必定心懷憤恨。就如現在一般,多數大能都隻是依照神職履行義務維護天地。”
“可是這一切……”李世民的話語響起,含著落寞。
“可是這一切都被西伯侯毀了,人族被卷入兩教爭端,自然也隨之入劫,兩方聖人教派對峙,以人族為戰場,展開了征戰,這一戰,將兩教之間徹底打出了真火,兩教仙神不斷有人死去,被封神榜攝入其中。
而我人族的底蘊,商朝數十年累積也在這大戰中被消耗。
最終聖人下場,商朝兵敗,朝歌圍城,帝辛自焚摘星樓。
我人族再無人王。”袁守城的話說的簡潔,聲音越說越慢,越說越低。
但是李世民卻在這幾句話中聽到了焚海搬山的仙神於天空激鬥,看到了無垠的大陣籠罩天地,看到了將士在戰場上浴血廝殺,看到了在火光中不發一言的商紂王,帝辛。
“帝辛無愧為人王,隻是大勢起,終究難敵。”李世民出聲向袁守城寬慰道。
袁守城聽到李世民的話,也是感到自身失態,趕忙整理儀容,用手在自己泛紅的雙眼上揉搓了一下,強讓自己振奮起來。
“是啊,不過,如今我人族終於有再有人王了!陛下既然受伏羲人皇陛下的認可,雖然此時稱不得人皇,隻是繼承者,但是這人王的稱號,陛下還是當得的!”
“朕這人王,怕是還比不上帝辛。”李世民搖了搖頭。
這是他的真心話,聽完袁守城所說的帝辛生平,他對於這位上古人王確實是佩服萬分。
他如今所作的一切,與之相比,根本遠遠不能及。
帝辛,無愧袁守城一開始的明君之說。
“陛下不必妄自菲薄。帝辛當初為伏羲人皇評價為最接近人皇之人。但是陛下確實伏羲陛下所認同的下一任人皇。
我相信伏羲陛下的眼光。
況且,陛下如今所作也不遠帝辛。
那土豆玉米,便對我人族有大貢獻,更不說這西征之意義,也不亞於帝辛之前的遠征東夷,徐夷。
前者已定,陛下卻還有無限的可能。陛下應當勉勵追趕,超越才是。”
袁守城此時調節好了情緒,便恢複到了之前那個風輕雲淡的青年道者。
聽到李世民的話便開口為他寬心。
李世民倒是不至於被打擊,隻是一時知曉人族中上古人王的傑出功績,不禁為之讚歎惋惜而已。
此時聽完帝辛的故事,他也明白了袁守城為什麽說帝辛能夠將大唐的實力提升到天庭的三成。
如此人王,他隻是聽聞事跡,心中便不禁為之讚歎欽佩。
那在商之時,他周邊之人又怎麽可能不為他的人格魅力做傾倒。
若是得到帝辛的相助,那些大商遺老必然會相助於他!
帝辛之前捆綁截教闡教留下的種子,現在才應該是碩果累累之時!
想到此處,李世民的心情有些興奮,於是開口向著袁守城問道。
“那這帝辛,現在如何了,又在何處?”
袁守城被李世民的臉色情緒變化弄得一愣,隨即反應過來。
“當初帝辛兵敗,身軀自焚,原本天帝要滅其神魂,但是火雲洞中幾位陛下發話力保,最終結果不好不壞,帝辛雖然沒有神形俱滅,但是也沒能重生迴人族,而是在天帝的要求下讓帝辛也入了封神榜。成為了天喜星。”
李世民聽聞,眼神變得淩厲起來。
他前世雖然知曉封神的大概,但是對帝辛的結局卻是不清楚。
沒想到竟然是這樣的一個神位!
天喜星,專司襄辦民間嫁娶的大喜事!
堂堂人王,兵敗國亡!
卻讓他去司職掌管婚姻嫁娶!
天庭中的神職雖然各不相同,但是大多數有明顯傾向的神職還是會以仙神顯化的性別劃分。
這般婚姻嫁娶之事若是正常情況下,當是由一位女神來掌司才對。
卻被天帝分配給了帝辛。
這天喜星之職分明便是在折辱他!
“那帝辛此時是在天宮之中?”李世民問道。
“並非如此。”袁守城搖了搖頭。
“帝辛受封天喜星隻是保住了性命,但是自身在天帝眼中依然罪大惡極。所以他被關押在地界之中!隻不過因為天喜星終究為星君之職,有其運行之規則。
帝辛關押之地,便是地界中,與天喜星最近之處。”
“地界……與天喜星最近之處”李世民喃喃著。
……
天喜星,鬥部群星之一,從北鬥!
李世民自袁守城之處離開後,便向著天喜星的方向探查而去。
經過大半天的架雲潛行,終於在月亮高升之時來到了北鬥群星之下。
嘩啦~嘩啦~
此地正在北海之上,
月亮高懸天空,在這個沒有喧囂汙染的世界,在這一望無垠的大海之上,潮水的漲落之聲成為了這天地間唯一的序曲。
月亮向海麵灑落著銀輝,在群星的襯托下散發它獨有的魅力。
群星璀璨,在那柔和的銀輝之上,再添上點點亮色的點綴。
海麵上倒印的群星,隨潮水的起落波動著,將大海染成星河。
而李世民就懸立在這天地之間,凝望著大海,找尋著天喜星的蹤跡。
群星飄搖的潮水中,一點紅粉之色一閃而過。
李世民眼中一亮。
隨後順著那一點星光投入大海之中,徑直向下方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