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了三百多萬字,真他麽累,這是我寫的字數最多的一本書,越到後麵越難。


    新書《大明1860》已發。


    許多人抱怨不滿新書設定今天我來解釋。


    縱觀曆史,一個建國兩百年的王朝,唐朝已經成了植物人,漢朝是三國,宋朝是稱臣。


    而大明呢?不過是失去了緬甸,南洋水師大敗而已,許多人就受不了了。


    拜托,本土未失,隻是霸權受到挑戰,一個稱霸亞洲五百年的帝國沒落了,這不是正常嗎?


    天底下哪有長盛不衰的王朝?即使是工業國也不例外,更何況大明本來就不是工業國,和奧斯曼,沙俄一樣,披了層工業外衣罷了。


    這兩個國家被英國揍了多慘,我就不複言了,大明水師慘敗跟其一比,就是渣渣。


    俗話說的好,隻有當國家處於下坡時,才知道病得多嚴重,才會心甘情願地進行改革。


    沒有一鴉和二鴉,會有洋務運動?沒有甲午,辛亥,會有清末的革新?


    三體裏麵有句話說的好,傲慢才是原罪,這也是大明衰落的原因,而不是什麽沒進行工業化。


    清朝失敗的原因就是傲慢。


    一鴉失敗,死不悔改,二鴉失敗才有洋務運動,但依舊保守,製度卻仍然不變,以為有了武器就可以贏了。


    打日本時,水師十幾年沒添船,沉浸在世界第八,步兵武器先進但不會用,製度依舊封建體係。


    做了五百年的天朝上國,大明的傲慢且不提,各種弊病叢生,雖然比曆史上的滿清強,但也該變革了。


    說到底,它還是封建社會。


    再者說,如果主角繼承一個盛世,那還要穿越幹嘛?


    如果還是紹武年間的大明朝,主角直接橫推就是了,沒有絲毫看點。


    更別提了,朱誼汐隻是進行統一,秦學,完善地方製度,減租減息,普及農作物,開疆擴土罷了,並沒有進行所謂的工業革命。


    換句話來說,在十七世紀進行工業革命,思想不成熟,也不合適,等於是放出來資本家老虎,容易引起反噬。


    眾所周知,我是邏輯黨人,不符合推理邏輯的,我是不會寫的,


    但十九世紀則不同了,君主立憲製成了主流,第一次工業革命在進行,二次工業革命在萌芽,老舊的君主專製也該入垃圾桶了。


    新書背景雖然刺眼,但符合邏輯的,大家可收入書架,慢慢品嚐這本《大明1860》。


    感謝各位新老讀者幾年來的支持,新書再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世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天纜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天纜車並收藏大明世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