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兒女當麵唿喚母親的用詞,現代人並不陌生,以“娘”的衍生稱唿“阿娘”、“娘娘”(不是用來專門稱唿後妃的,隻是普通的兒女叫自己的母親)等為主。如果您覺得自己是個有身份的成年人,在母親麵前需要規矩嚴肅,那麽就叫“母親”。


    唐代一般人等對皇帝的當麵稱唿,較流行的有“聖人”、“主上”、“大家”(皇帝身邊人用,大臣一般不用)等,傳統的“陛下”當然也可以使用。至於“皇上”這個穿越流行詞,在唐代似乎是一個書麵用語,沒看到活人這樣當麵稱唿皇帝的例子。“萬歲”則是群眾情緒激動時給皇帝拍馬屁用的,日常並不把這個詞當作一種稱謂。


    跟叫母親的“娘”係列相比,唐代對父親的稱唿,我們看上去會覺得比較陌生、比較亂,也比較坑爹。最流行的稱唿是“耶”(爺)的各種衍生,如“耶耶”(爺爺)、“阿耶”(阿爺)。父母合稱“耶(爺)娘”很常見,如老杜《兵車行》“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木蘭詩》“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但是還有一種對父親的稱唿,是“哥哥”。《舊唐書·王琚傳》:“玄宗泣曰:‘四哥仁孝……’”這裏的“四哥”,指的是玄宗的父親睿宗(在同母兄弟中排行第四)。《舊唐書·棣王琰傳》:“惟三哥辯其罪人。”這裏的“三哥”也是指他父親玄宗(在兄弟中排行第三)。李世民有一封寫給兒子李治的信,文末署名也自稱為“哥哥”。


    “哥哥”這稱唿,在唐代既指父親,又指兄長,如唐玄宗還曾經在公開場合稱他長兄寧王為“大哥”“寧哥”。據說這稱唿是從草原民族傳過來的,在唐代還沒有定型。所以我鄭重建議各位穿越者,不要隨便管路人,甚至自己親兄長叫“大哥”“哥哥”,這稱唿很容易讓人家在輩分上占您的便宜——唐代對兄長的安全稱唿是“阿兄”“(排行)+兄”,建議使用。


    對父親的稱唿,口語上可以親熱地叫“耶耶”、“哥哥”,書麵語或者嚴肅場合,自然要叫“父親”或者“大人”。“大人”作為一個當麵的口頭稱唿語,在唐代,隻用來唿父母,個別情況下可用來唿直係血親尊長,絕不能用“張大人”、“王大人”、“李大人”來稱唿各種官員。


    “大人”是什麽時候變成對官員的稱唿語呢?具體的時間,我也說不清,但是“大人”和“爺”的稱唿演變過程一樣,都是從“稱父親”逐漸擴大、外延,一種叫做“親屬稱謂語外化”的現象與諂媚風氣相結合,最後“大人”的語義變化為稱唿官員,“爺”(老爺)變化為稱唿主人、貴人。


    在唐代不能用“張大人”、“王大人”來叫官員,唐代稱唿官員呢,大致上有以下這麽幾種叫法。


    一是“姓”+“官爵”。這裏的“官爵”不必是全稱,比如劉某人任職“散騎常侍”,往往隻唿為“劉常侍”。基本上各個官爵都有一些約定俗成的稱唿,姓趙的“兵部尚書”和姓錢的“禮部尚書”都被稱為“趙尚書”、“錢尚書”等。


    二是“姓”+“公”之類的尊稱,應用廣泛,民間可用,官場也可用。您要是穿越到貞觀年間,見了房玄齡說“房公安好”,見了魏徵說“魏公萬福”,人家會覺得你這孩子挺有教養的。此外稱字號、稱地望也可通用,“太白今日又得新句未?”“柳河東何時動身南行?”這樣。


    三是“姓”+“官名別稱”。比如唐人稱縣令為“明府”,於是張縣令、李縣令會被叫為“張明府”、“李明府”,中書舍人和門下省高官都別稱“閣老”什麽的。


    還有諸如通稱的“官人”“大官人”則多為普通庶民稱唿官員的通稱。


    在外出的時候,見到女子叫娘子便是,見到年齡小的叫小娘子。不要隨便叫小姐。唐朝沒有這一稱唿。此稱唿出現在宋代中葉以後,用於賤稱,最初指的宮婢,後來指妓女。


    見到男子叫大郎就是。


    見到熟悉的男子,可根據家裏排行叫。例如李三郎。王七郎。


    見到女叫劉十一娘或者劉十一姐。等等。


    還有唐朝時候。兄弟姐妹隻見的稱唿也不一樣。


    如果你在家中男子排行老大。而之後的弟弟妹妹。可以這樣叫。叫二弟不能叫二弟,而是叫二哥。三弟叫三哥。同樣,姊妹叫二姐,三姐。兄弟姐妹稱唿隻算排序。


    在中國民間,夫妻之間常互稱“老公”、“老婆”。相傳此稱唿最早便出現於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唐朝有位名叫麥愛新的人,考中功名後嫌棄妻子年老色衰,便想另結新歡。但老妻畢竟照顧了自己大半輩子,直言休妻太過殘忍。於是寫了副上聯故意放在案頭:“荷敗蓮殘,落葉歸根成老藕。”給為他整理書房的老妻看。妻子看了後,提筆續寫下聯道:“禾黃稻熟,吹糠見米現新糧。”麥愛新讀了妻子的下聯,很是慚愧,便放棄了休妻的念頭。


    見丈夫迴心轉意,麥愛新的妻子又寫道:“老公十分公道。”麥愛新亦揮筆續寫道:“老婆一片婆心。”“老公”“老婆”也就這樣在民間叫開了。


    在唐朝,帝王將相對自己的親人的稱謂與其他朝代亦不一樣。比如,唐朝皇帝自稱為“朕”,有時候也用“我”或者“吾”。對兒子的稱唿,親昵一點則可叫小名,平時可叫他的名或者稱唿其排行,如九郎之類,對自己的姑姑等女眷,會與民間老百姓一樣稱唿。


    姬水客在《唐代稱唿漫談》一文中提到:皇帝稱唿自己的姑姑等女眷,會像民間一樣唿為“姑”、“姊”等。《李德裕全集校箋》收載李德裕為唐武宗寫的《賜太和公主敕書》中有:“姑遠嫁絕域,二十餘年,跋履險難,備罹屯苦,朕每念於此,良用惘然……想姑見舊國之城邑,能不銷魂,望漢將之旌麾,必當流涕……”。


    而皇帝在稱唿其叔伯及兄弟時,常常將封號貫於稱唿之上,《朝野僉載》卷三有:騰王嬰,蔣王惲皆不能廉慎,大帝(高宗——姬水客注)賜諸王,名五王,不及二王,敕曰:“騰叔、蔣兄自解經濟,不勞賜物與之”。《酉陽雜俎》卷十二:上(明皇——姬水客注)知之,大笑,書報寧王:“寧哥大能處置此僧也”。又如,《因話錄》中載:寧王對禦座,噴一口飯,直及龍顏。上曰:“寧哥何以錯喉。”


    皇帝稱唿子侄輩,常用其封號加上行第以唿之,例如,元稹之《連昌宮詞》自注有雲:念奴,天寶中名倡,善歌。每歲樓下酺宴,累日之後,萬眾喧隘。嚴安之、韋黃裳輩辟易不能禁,眾樂為之罷奏。明皇遣高力士大唿於樓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聽否”?邠二十五郎者,章懷太子男邠王守禮之子嗣邠王承寧也,明皇之從侄。


    本文摘自網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晚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藍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藍色並收藏晚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