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應純之雖然不能馬上給予肯定的答複,卻還想保留季先這條線,以備後用。


    “孟押司可將此話轉告季先,讓他稍安勿躁,日後將有大用。”應純之沉吟了一下,又覺得不太把握,繼續說道:“季先既經戰陣,想必是有些經驗的,楚州各地正組建民團,若委他個民團教練,不知他是否願意?”


    “相公抬舉,他定是感恩不盡。”孟九成恭維了一句,說道:“北地各義軍首領的脾氣稟性,有無忠義之心,想必他是知道一二的。留他下來,正可多加垂詢了解,免得日後招徠的非是抗金助力,卻是劫掠賊寇。”


    “本官亦有此憂慮。”應純之笑了起來,對孟九成又高看了幾分,停頓了一下,他想起個主意,說道:“那季先想必對孟押司頗有好感,不若就讓他隨在你的身邊,隨便給他個差事也就是了。寶應離得近,本官若要召見,也很方便。”


    孟九成想了想,有些難色地說道:“卑職可試一試,若是他嫌卑職官小,或有他圖,相公也莫要怪罪卑職留他不住。”


    “哈哈,本官絕不怪罪。”應純之笑得暢快,說道:“若說到官卑職小,你年紀尚輕,也不必心急。賈知縣對你可謂是看重得很哪,待築城完畢,縣境安定,便要保舉你為官。本官看孟押司是有才的,也足當此超拔。”


    宋代雖然有胥吏出職為官的規定,但真正能出職的人數極少,且多需在官府任吏職十年以上。絕大多數胥吏隻能以“庶人”的身份在官府當差,拿著微薄的俸祿,還要處處受到官員的製約、欺壓。


    即便是那些出職為官者,一般隻能被授縣尉、縣主簿、監當官之類的繁雜差遣,官階也最高隻能到八品。


    這樣看來,孟九成由吏轉官可以說是賈涉格外的恩典抬舉,才幹了幾個月啊!而應純之此時也表示了同意,那基本上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孟九成雖然誌不在此,也根本不想通過正常途徑在官場打熬,但還是裝出感激興奮的樣子,向應純之再三謙謝。


    接下來,應純之又問了幾個劃片包幹兒的問題,顯是十分看好這種提高工作效率的辦法。然後,應純之又要孟九成在州城多住幾日,要他在開鑿管家湖的工程上做個樣板示範,以檢驗工作辦法的實用性。


    召見談話結束,孟九成告辭出了州府,和梁二鐵徑直迴了客棧。


    到了客棧,剛進去便看到季先和季德。兩人正坐在樓下的大廳內喝茶聊天,看到孟九成,趕忙起身拱手施禮。


    “二位好心急啊!”孟九成還禮寒喧,見廳中並無其他客人,便隨便坐下,也未邀他們樓上房中敘話。


    “心急隻是一麵,昨日與孟官人敘談之下,隻覺得相見恨晚,尚未盡興。”季先態度顯得很是誠懇,說道:“今日本想再來叨擾。不想這客棧中尚有空房,索性便搬來一處,說話也方便。”


    “如此甚好。”孟九成也沒把這當迴事,人家跟你湊近乎,那也是瞧得起你,感覺挺好的。


    “孟官人春色滿麵,想必是應相公召對順遂吧?”季德似笑非笑地說道。


    春色滿麵?嗯,雖有些歧義,可也比你這小黑臉強。


    孟九成打了個哈哈,把召對的事情簡單說了一遍,當然是隻與季先有關的。


    季先皺眉沉思,季德卻冷笑著說道:“稍安勿躁?日後有大用?卻要等到猴年馬月呢?”


    “至多半年。”孟九成覺得應該發揮一下自己的先知先覺,給別人些信心。否則,正如季德所說,等候無期,令人喪氣。


    季先精神一振,卻還帶著幾分疑惑,開口問道:“此話怎講?”


    孟九成淡淡一笑,故意壓低了聲音,說道:“應相公對某竊語,如今朝堂上正在為宋金和戰進行爭論。眼見金國勢衰,即便不敢開戰,絕歲幣卻已經可以確定。金朝國用匱乏,又絕歲幣,豈能幹休?朝廷有慮於此,一絕歲幣,必會積極備戰,應相公再招徠義軍,以為抗金之力也就順理成章了。”


    季先用力點了點頭,這種高層麵的消息,他當然不知道。現在聽孟九成一剖析,心中立刻豁然開朗。


    “孟官人果然是才俊之士,不僅得知縣看重,初次拜見,又得應相公青眼。”季先不禁刮目相看,能夠竊語私聊,要說應純之不喜歡孟九成,那就說不過去了。


    “有那麽點鬼機靈,卻是不敢稱才俊之士。”孟九成表麵謙遜,卻默認了季先的猜測,反正差不多。


    季德饒有興致地看著孟九成,心中觀感又有改變,倒也有些讚同季先的判斷,這個家夥還真是不簡單。


    季先又詢問其他事情,孟九成便把邀其暫到民團,就近等應純之召見分派說了一遍。季先陷入沉思,沒有立刻作出決定。


    孟九成也不急,被客棧外的人聲喧鬧所吸引,便透過窗戶向外張望。


    街旁的一塊空地上,一個長大漢子和一個素衣少女正在打把式賣藝。那少女十七八歲年紀,容顏娟好,但臉卻有風塵之色,顯得飄泊日久的緣故。


    對女人的相貌,孟九成隻是稍微打量便閃過目光,隻是對那少女所使的花槍比較感興趣。


    因為他也是練槍的,多少有些癡迷,或者說是見獵心喜,對別人的槍法自然而然地加以關注。隻不過孟九成練的是硬槍,這少女使的是有韌性的花槍,也就是蠟木杆、鐵槍頭,抖顫之間,槍花團團,看得甚是花哨。


    說到底,孟九成學槍的時日還短。雖然仗著力氣大,勤練不綴,以及作弊的頭腦影像迴放,在武藝上有了很大進步,但這眼力卻還是不行,並不能看出槍法的高低。


    季德看孟九成注目觀瞧良久,很感興趣的樣子,不由得開口問道:“孟官人覺得這女子槍法如何?”


    孟九成摸著下巴又看了一會兒,說道:“給外行人看的,自然耍得花哨。若是戰陣廝殺,怕還是硬槍為好,動作簡單精練為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宋不靠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樣樣稀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樣樣稀鬆並收藏南宋不靠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