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春節沒有幾天了,但就是在這幾天裏,彭長宜完成了一年時間要完成的工作,他一邊著手謀劃調整幹部的人事方案,一邊組織籌備召開全市工作會議。在迴來的第三天的常委會上,應政府市長朱國慶的提議,備受矚目的幹部調整方案出台,第二天,在全市工作會議上予以宣布。


    這個會議有兩項主要議程,一是謀劃全年的工作計劃,二是公布幹部崗位調整方案。


    整個會場座無虛席。


    因為這兩項內容,都是廣大幹部最關心的內容,前者是他們工作的主要目標,盡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全年的工作有過整體的框架和總體的奮鬥目標,但是每年還都會單獨召開一個工作會議。


    這個工作會議,是政府工作報告中所明確的各項經濟指標和各項工作任務的細化和補充,更具體、更全麵,更明確,往往是全年工作中更具指導性和參考性更強的會議。


    可以說,為了這次會議所涉及的兩項重要內容,彭長宜做了大量工作,頭放假前夕的那段日子,他甚至打破了平時不迴家的慣例。


    下午下課後,好幾次他都是不再參加晚上的選修課學習,而是提前通知老顧來接他,甚至有時還會臨時動意,坐公交車就迴去了。


    有幾次,他都把盧輝、呂華等人秘密召集到北京,針對需要部署的工作在賓館裏討論到半夜,甚至通宵。


    在最後敲定的幹部調整方案中,彭長宜照顧了朱國慶的一些關係,但在重要崗位的人選上,還是以市委的意誌為主導,這個權力,作為市委書記的彭長宜是不會輕易放棄的。


    他之所以要照顧朱國慶,也是為了大局,於公於私,彭長宜都必須給他這個搭檔一些麵子,因為在去年夏天朱國慶就主張調整幹部,就讓彭長宜溫柔地駁了迴去,所以,看在他一年苦勞的份上,有些崗位上的人選,還是尊重了他的意見。


    但是,有一個崗位上的人選,彭長宜不但沒有采納他的意見,還把這個人調離了原單位,這個人就是廣電局副局長兼電視台台長的李立。


    由於原來的廣電局局長是從鄉下調上來的鎮黨委書記,大凡幹部調動都是遵循這麽一個規律,年輕的時候去偏遠的地方,然後逐步往城裏來,最後等年齡大了,就會進城到來到一個市直單位,然後從這個單位退休。


    李立當然知道這個程序,他覬覦局長這個位置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了。前好幾年,他就曾經跟丁一說過,讓丁一幫他走江市長的後門,想當這個局長。


    當時江帆就曾經跟丁一說過:這個人太過機敏,不適合當一個單位的一把手,他還給丁一舉過最高領袖和警衛員同時遇到炸彈爆炸時的不同反應的例子,炸彈唿嘯過來的時候,警衛員出於本能,紛紛臥倒。


    但這時主席他老人家反應卻非常滯後,他根本就來不及臥倒,炸彈爆炸後他才明白過來怎麽迴事,所以江帆得出結論,主席之所以能成為國家的一把手,是因為他考慮自己很少,考慮國家大事最多,警衛員之所以成為警衛員而成不了一把手,是因為他們反應太過機敏。


    作為國家和單位的一把手,必須要有臨危不亂、沉著穩重的作風,那些見風使舵、哪邊風硬就歪向那邊的牆頭草式的人,是永遠不可能成為單位一把手的,誰也不會重用這樣的人的。


    後來,丁一還跟彭長宜說起過這件事,彭長宜非常同意江帆對李立的評價。


    李立就是這樣一個人,當年他預感到張懷要走下坡路的時候,就趕緊通過林岩靠近江帆,背離了張懷,來到廣電局當了一名副局長。


    正因為他是這樣一個人,來到廣電局後一直沒有動地方,無論是鍾鳴義還是韓冰,都沒有啟用他,一幹就是十年,這在亢州副科級幹部中是比較少見的現象。


    從去年開始,朱國慶就曾經跟彭長宜建議,讓李立接任廣電局局長的班,畢竟幹了這麽多年的副科級,怎麽也該往上晉升一步了。


    所以,在這次討論廣電局領導班子一把手的時候,盧輝首先提議由宣傳部一位年輕的副部長任廣電局一把手。


    當時朱國慶就是一愣,他不解地問:“那李立怎麽安排?”


    是啊,李立怎麽安排,要知道朱國慶可是早就對他封官許願了的。


    彭長宜說:“李立同誌這麽多年一直是副科,要說的確該往上晉升一步了,跟他同時提拔起來的人大多有了進步,這樣,文化局還缺一名黨組書記,級別是正科,就讓他去吧,也算是沒有離開文化口。”


    朱國慶又問道:“那誰接替李立?”


    彭長宜說:“咱們把廣電局的班子配齊,至於他們怎麽分工,那是廣電局領導班子自己決定的事。”


    朱國慶臉就黑了,但是彭長宜這麽說,他也就不好說什麽了,如果拿李立跟宣傳部那個副部長比,無論是年齡還是學曆,李立顯然不具備優勢。


    再說了,彭長宜在剛才規劃局和土地局一把手的人選中,已經照顧了朱國慶,朱國慶就不好再為李立爭什麽了。


    李立是個小人,這一點朱國慶心裏十分清楚。去年廖書記視察亢州這麽大的政治新聞事件,電視台居然漏播,對於這件事,彭長宜沒有追究,但不等於他忘記了。


    所以,就是他朱國慶為李立爭,也是改變不了市委書記的意誌的,如果他朱國慶非要為李立爭的話,反而會讓彭長宜對朱國慶的動機表示懷疑,居於這樣的考慮,李立當然是不足以讓朱國慶去觸黴頭的。


    幹部調整方案敲定後,就要在第二天的全市工作會議上進行公開通報,常委會決定,從現在開始,每年在調整幹部時,不再搞單獨的組織談話,公開在會上宣布,也就是公開談話。


    這也是在亢州曆史上沒有過的舉措。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更充分體現市委對人事工作的把握意誌和組織意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亢州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竺並收藏亢州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