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晴說:“您的謝意我是不會傳達的,我認為這很正常。”
“這個丫頭,隨你吧。”媽媽高興地說道:“別說,帶著熠熠生輝的珍珠項鏈,我這老太婆也精神了不少呢?”
“哈哈。”舒晴和爸爸都笑了。
舒晴又將給自己的那串黑珍珠項鏈戴在了脖子上,立刻,有一種獨特的韻味,舒晴除去一些隆重的場合外,她平時幾乎不戴任何首飾,但這串烏色的珍珠項鏈,配上她潔白細嫩的皮膚,的確有一種沉靜的美麗。
晚上,彭長宜躺在床上,正在看書,電話響了,他一看,是舒晴,接通了電話,說道:“你明天還要早起,怎麽還不睡覺。”
“嗬嗬,睡不著。”舒晴嬌柔地說道。
彭長宜明知故問:“為什麽?”
“激動。”舒晴笑著說。
彭長宜也笑了,說道:“我也是,從你家迴來之後,我也睡不著了,好像年輕人剛談戀愛那樣激動得睡不著覺。”
舒晴歎了一口氣,說道:“真不想明天去上班,還想見你。”
“嗨!那可不行,班,還是要上的,再說了,以後我們會天天在一起的。”彭長宜提高了音量說道。
舒晴問道:“以後有多遠?”
彭長宜笑了,說道:“嗬嗬,那要看你準備得如何了?”
舒晴笑了,女孩子的矜持讓她沒有說出“早就準備好了”類似的話。
彭長宜又問:“阿姨他們迴來了嗎?”
舒晴說:“是的,我送你迴來時他們就到家了。”
彭長宜故意說道:“哦,幸虧我離開了,不然他們迴來後看見我還沒走,該笑話我屁股沉了。”
“他們跟我一樣喜歡你。”舒晴說道。
“是嗎,他們怎麽評價我?”
“評價很高啊,我都嫉妒了。”
“哦?我想聽具體的一點的。”
舒晴說:“他們說,你是個有正氣,有擔當的男人,這樣的男人無論是為官還是為民,都是值得信賴和托付的人,讓我好好珍惜。”
彭長宜說:“謝謝他們對我的鼓勵,我以後會做得更好。”
舒晴笑了,說道:“你是在表決心嗎?”
“是啊,不表決心的話,他們怎麽肯把女兒嫁給我?”彭長宜說道。
舒晴很想說,他們已經同意將女兒嫁給你了,但話到嘴邊,就臨時改為:“是啊,你要是對他們的女兒不好,他們是不會同意將女兒嫁給你的。”
彭長宜認真了,說道:“那我怎樣做?”
“接受他們對你的考驗。”
“哦,天,我要過關嗎?”彭長宜讓自己的語氣顯得痛苦。
舒晴不以為然地說:“當然了。”
“好,我有信心過關!”彭長宜咬牙切齒地說道。
“哈哈。好了,不聊了,你奔波一天了,也早點休息吧,拜。”
“拜。”
彭長宜說完,等著舒晴掛。
舒晴見彭長宜沒掛,就說道:“你怎麽不掛電話?”
彭長宜說:“節目沒進行完,我不掛。”
“什麽節目?”
“你說哪?每次最後一項……”
舒晴笑了,說:“我把你慣壞了,好的,馬上就來……”她說著,對著話筒“啵”了一下,說道:“怎麽樣?”
彭長宜說:“心裏流蜜了——”
“嗬嗬,貧嘴。好的,再見了。”說完,就掛了電話。
彭長宜直到電話裏傳出忙音,他才滿意地合上了電話,迴想著今晚上去舒晴家的一幕幕,他感到了一種久違的家庭溫馨,帶著這種溫馨的笑意,他進入到了夢鄉……
閬諸電視台的主持人大賽進入倒計時,這次大賽的讚助商仍然是杜春雨,盡管如此,翁寧卻沒能爭取到評委的角色,這一點讓她心理很是不平衡。原因是春雨集團的董事長杜春雨依然是本屆評委。
宣傳部部長蔡楓不再擔任本次大賽的評委,而是由一位副部長擔任。朗法遷、汪軍和丁一,特地去北京邀請了林稚君再次擔綱評委工作。
林稚君欣然答應,她表示,承蒙家鄉人看得起她,能為家鄉電視的發展做點事情,她也很高興。
朗法遷希望林稚君能夠再次為閬諸電視台多發現幾個丁一這樣的主持人。
林稚君笑了,她看著丁一說:“小丁天賦好,而且形象端莊,她如果不當電視節目主持人,我真想不好她還能從事什麽職業,如果我不是怕落個挖牆腳的名兒,我興許早就把小丁挖過來了,因為我們台現在新成立了一個城市頻道,正缺小丁這樣能寫、能播的主持人。”
朗法遷一聽,趕緊給林稚君作揖,說道:“您挖小丁我沒有意見,隻要江市長同意就行。另外,你挖走她我隻有一個條件,那就是您隻要為閬諸市再培養兩三個小丁就行。”
就這樣,林稚君再次為本次電視主持人大賽擔任了評委。由於現在各個大專院校都有廣播電視專業,所以,報名參賽的人數要高於往年,這就為選拔電視人才提供了廣闊的範圍。
這次有兩個並列一等獎的,台裏安排丁一和林稚君一同為獲一等獎的選手發獎。這個殊榮顯然是領導看在江帆和林稚君的關係上,才讓她給一等獎發獎的。
丁一是萬萬不能跟林老師同台發獎的,還有那麽多局領導、台領導以及讚助商和其他的評委,再怎麽著也輪不上她一個小評委上台發這個大獎的。於是,她跟朗法遷婉拒了這個殊榮,進而選擇了跟嶽素芬一道為三等獎的選手發獎。其他普通評委則為那些優秀獎的選手發獎。
事後,林稚君悄悄地跟丁一說:“小丁,你這樣做很好,我們做主持人的,本身就受人們的矚目,時時刻刻都要謹言慎行,稍有不慎,就會掉進輿論的漩渦,甚至被淹沒。你能冷靜地對待榮譽,而且不為浮華所左右,這一點我很欣慰,你既然能當好一個主持人,擺正自己的位置,你就能當好市長的夫人。”
丁一謙虛地說:“我倒沒想那麽多,我隻是感覺讓我和您一起發獎,有些不合乎規製。我在組織部門工作過一段時間,還是知道一些規矩的。”
“這個丫頭,隨你吧。”媽媽高興地說道:“別說,帶著熠熠生輝的珍珠項鏈,我這老太婆也精神了不少呢?”
“哈哈。”舒晴和爸爸都笑了。
舒晴又將給自己的那串黑珍珠項鏈戴在了脖子上,立刻,有一種獨特的韻味,舒晴除去一些隆重的場合外,她平時幾乎不戴任何首飾,但這串烏色的珍珠項鏈,配上她潔白細嫩的皮膚,的確有一種沉靜的美麗。
晚上,彭長宜躺在床上,正在看書,電話響了,他一看,是舒晴,接通了電話,說道:“你明天還要早起,怎麽還不睡覺。”
“嗬嗬,睡不著。”舒晴嬌柔地說道。
彭長宜明知故問:“為什麽?”
“激動。”舒晴笑著說。
彭長宜也笑了,說道:“我也是,從你家迴來之後,我也睡不著了,好像年輕人剛談戀愛那樣激動得睡不著覺。”
舒晴歎了一口氣,說道:“真不想明天去上班,還想見你。”
“嗨!那可不行,班,還是要上的,再說了,以後我們會天天在一起的。”彭長宜提高了音量說道。
舒晴問道:“以後有多遠?”
彭長宜笑了,說道:“嗬嗬,那要看你準備得如何了?”
舒晴笑了,女孩子的矜持讓她沒有說出“早就準備好了”類似的話。
彭長宜又問:“阿姨他們迴來了嗎?”
舒晴說:“是的,我送你迴來時他們就到家了。”
彭長宜故意說道:“哦,幸虧我離開了,不然他們迴來後看見我還沒走,該笑話我屁股沉了。”
“他們跟我一樣喜歡你。”舒晴說道。
“是嗎,他們怎麽評價我?”
“評價很高啊,我都嫉妒了。”
“哦?我想聽具體的一點的。”
舒晴說:“他們說,你是個有正氣,有擔當的男人,這樣的男人無論是為官還是為民,都是值得信賴和托付的人,讓我好好珍惜。”
彭長宜說:“謝謝他們對我的鼓勵,我以後會做得更好。”
舒晴笑了,說道:“你是在表決心嗎?”
“是啊,不表決心的話,他們怎麽肯把女兒嫁給我?”彭長宜說道。
舒晴很想說,他們已經同意將女兒嫁給你了,但話到嘴邊,就臨時改為:“是啊,你要是對他們的女兒不好,他們是不會同意將女兒嫁給你的。”
彭長宜認真了,說道:“那我怎樣做?”
“接受他們對你的考驗。”
“哦,天,我要過關嗎?”彭長宜讓自己的語氣顯得痛苦。
舒晴不以為然地說:“當然了。”
“好,我有信心過關!”彭長宜咬牙切齒地說道。
“哈哈。好了,不聊了,你奔波一天了,也早點休息吧,拜。”
“拜。”
彭長宜說完,等著舒晴掛。
舒晴見彭長宜沒掛,就說道:“你怎麽不掛電話?”
彭長宜說:“節目沒進行完,我不掛。”
“什麽節目?”
“你說哪?每次最後一項……”
舒晴笑了,說:“我把你慣壞了,好的,馬上就來……”她說著,對著話筒“啵”了一下,說道:“怎麽樣?”
彭長宜說:“心裏流蜜了——”
“嗬嗬,貧嘴。好的,再見了。”說完,就掛了電話。
彭長宜直到電話裏傳出忙音,他才滿意地合上了電話,迴想著今晚上去舒晴家的一幕幕,他感到了一種久違的家庭溫馨,帶著這種溫馨的笑意,他進入到了夢鄉……
閬諸電視台的主持人大賽進入倒計時,這次大賽的讚助商仍然是杜春雨,盡管如此,翁寧卻沒能爭取到評委的角色,這一點讓她心理很是不平衡。原因是春雨集團的董事長杜春雨依然是本屆評委。
宣傳部部長蔡楓不再擔任本次大賽的評委,而是由一位副部長擔任。朗法遷、汪軍和丁一,特地去北京邀請了林稚君再次擔綱評委工作。
林稚君欣然答應,她表示,承蒙家鄉人看得起她,能為家鄉電視的發展做點事情,她也很高興。
朗法遷希望林稚君能夠再次為閬諸電視台多發現幾個丁一這樣的主持人。
林稚君笑了,她看著丁一說:“小丁天賦好,而且形象端莊,她如果不當電視節目主持人,我真想不好她還能從事什麽職業,如果我不是怕落個挖牆腳的名兒,我興許早就把小丁挖過來了,因為我們台現在新成立了一個城市頻道,正缺小丁這樣能寫、能播的主持人。”
朗法遷一聽,趕緊給林稚君作揖,說道:“您挖小丁我沒有意見,隻要江市長同意就行。另外,你挖走她我隻有一個條件,那就是您隻要為閬諸市再培養兩三個小丁就行。”
就這樣,林稚君再次為本次電視主持人大賽擔任了評委。由於現在各個大專院校都有廣播電視專業,所以,報名參賽的人數要高於往年,這就為選拔電視人才提供了廣闊的範圍。
這次有兩個並列一等獎的,台裏安排丁一和林稚君一同為獲一等獎的選手發獎。這個殊榮顯然是領導看在江帆和林稚君的關係上,才讓她給一等獎發獎的。
丁一是萬萬不能跟林老師同台發獎的,還有那麽多局領導、台領導以及讚助商和其他的評委,再怎麽著也輪不上她一個小評委上台發這個大獎的。於是,她跟朗法遷婉拒了這個殊榮,進而選擇了跟嶽素芬一道為三等獎的選手發獎。其他普通評委則為那些優秀獎的選手發獎。
事後,林稚君悄悄地跟丁一說:“小丁,你這樣做很好,我們做主持人的,本身就受人們的矚目,時時刻刻都要謹言慎行,稍有不慎,就會掉進輿論的漩渦,甚至被淹沒。你能冷靜地對待榮譽,而且不為浮華所左右,這一點我很欣慰,你既然能當好一個主持人,擺正自己的位置,你就能當好市長的夫人。”
丁一謙虛地說:“我倒沒想那麽多,我隻是感覺讓我和您一起發獎,有些不合乎規製。我在組織部門工作過一段時間,還是知道一些規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