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部長給他打來了電話,部長說道:“小子,明天周末,迴來嗎?”
彭長宜說道:“我不準備迴去,您有事嗎?”
“沒什麽要緊的事,你老丈母娘給你打電話著嗎?”
“打了,她說過兩天來三源散散心。”
“還說別的著嗎?”
“沒有啊。”
“哦——”
彭長宜感覺部長似乎有話跟他說,就說道:“怎麽了?難道她還有別的事嗎?”
部長說:“你要是沒有離不開的理由,就迴來吧,家,就是供人迴來換腦筋和休息的地方,你要是連家都不迴,那還要家幹嘛!”
彭長宜聽出,部長的話很硬,似乎帶著某種怒氣,他故意笑了一下,說道:“好,好,您把珍藏的好酒拿出來,我這兩天可是胃虧酒啊,幾乎沒怎麽喝,饞了。”
部長沒有像往常那樣跟他插科打諢,而是“嗯”了一聲就掛了。
從部長剛才那教訓自己的幾句話中,彭長宜感到部長的態度有點反常,放下電話後,他就開始安排迴家的事。
半路上,他反複琢磨著部長剛才說的那句話:你要是連家都不迴,那還要家幹嘛!難道,部長聽見了什麽?想到這裏,他掏出電話,給陳樂打了一個,想了解一下有沒有新的情況發生。
陳樂接他的電話從來都不帶遲疑的,接通後,就聽陳樂大聲說道:“您好,有什麽指示?”
彭長宜感覺陳樂似乎說話不太方便,裏麵很嘈雜,他就說道:“你是不是不方便?”
“沒事,我剛從靶場下來,您說吧?”
彭長宜心想,什麽叫我說吧,我一打電話你就該主動匯報情況,有些話我說得出口嗎?他就遲疑了一下,還是說道:“這幾天,有什麽情況嗎?”
“沒有,要有的話我就告訴您了。”陳樂幹脆地說道。
“那好,你忙吧。”說著,就掛了電話。
當他迴到亢州,走進金盾賓館部長的房間的時候,部長剛看完新聞聯播,見他進了門就說道:“迴來的不慢呀?”
“嗬嗬,您一聲令下,別說是三源了,就是天邊我也得往迴趕呀?”彭長宜笑嗬嗬地說道。
“開著車著嗎?”部長問道。
“沒有,讓老顧開走了。”彭長宜就看見茶幾上,果真放著一瓶還帶著紅色包裝袋的酒。
王家棟放下老花鏡,往前坐了坐,說道:“還就是想跟你喝兩口了,明天是周末,扯扯閑篇喝點小酒,迴家逗逗孫子,日子也不錯。”
彭長宜知道王家棟到人大後比較清閑,時間空閑出不少,除去彭長宜這幾個鐵杆,有些人就漸漸跟他疏遠了,他肯定心裏不痛快。就說道:“您那個口氣把我叫迴來,我半路都沒敢跟其他人聯係,昨天老寇還問我什麽時候迴來,他說發現了一個吃海鮮的地方,想請咱們去品嚐呢?”
王家棟看著他,說道:“京海昨天晚上請我了,我沒去。”
“為什麽?”
“唉,下來的人了,又幫不上什麽忙了,就少給大夥兒添亂吧。”王家棟說著就點上了一根煙。
“下來是正常的,大趨勢,誰都有這麽一天,再說,下來也沒什麽不好,您想想,您要是再不下來,有些人就得急了,眼珠子都得紅了。”
“哈哈,是啊。”
“所以啊,太陽,也該從人家的房頂上過一次了。”彭長宜習慣性地撇著嘴說道。
“哈哈。”王家棟大笑,指著彭長宜說道:“你小子,就會給我開心。”
他們說的是範衛東。範衛東這次接任王家棟副書記的職務。按年紀說,範衛東隻比王家棟小一歲,這樣安排,無疑給外界透露出一個信息,那就是讓你王家棟挪位子,不是因為年齡關係。所以,王家棟這次去人大,就不那麽冠冕堂皇。尤其是翟炳德和他的那番談話,更讓他耿耿於懷,似乎他是沾了兒子的“光”才去了人大。
彭長宜說:“不是我給您開心,您想想,是不是這麽迴事,改革開放多少年了,他從來都是仰著腦袋看您的,費了多少心思啊,見光的,不見光的,可是沒少施展啊,最後還不讓人家搭上個末班車,不然真是一輩子窩囊死了。”
王家棟笑了,他把茶幾上的酒打開,說道:“長宜,今天嚐嚐這酒,這是樊書記上次路過,給我帶的他們那裏生產的酒,別小瞧了這酒,這是五星的,比五糧液的價錢還高呢?”
彭長宜笑了,說道:“我們那裏老百姓擺酒席,都喝這種酒。”
“五星的?”王家棟瞪著眼問道。
“嗬嗬,不是,一星或是兩星的。”
“哈哈,我說呢,你要是能讓三源百姓擺酒席都喝五星的酒,那我可真要對你刮目相看了。”
“那他們就該在家裏供著我了,就不會光把我供到土地廟了。”
王家棟說道:“什麽?土地廟裏有供著你?”
“是啊。”於是,彭長宜就將玉瓊開始發現的這事以及後來讓人調查和清理的事兒跟部長說了一遍,部長摸了摸下巴說道:“這再次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隻有真心給老百姓幹的事,才叫不白幹!老百姓的感情是最樸素的,他不管你是怎麽當的官,給上級送了多少禮,也不管你是誰的人,哪條線上的,你隻要給他們辦事,辦實事,辦好事,他們就會感激你,而感激你最好最直接的手段就是給你燒香磕頭,讓你多留幾年。說實在的,當官當到這個份上,算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了,但是如果就此滿足或者進行炫耀你就危險了。你做得對,凡事低調,官場上的事就是這樣怪,老百姓歡迎的事,未必你的領導歡迎,老百姓喜歡你,未必你的領導喜歡。政通人和是從政的最高境界,按說這事好事,但是,你卻由此要小心了,樊書記,甚至是鄔友福的教訓你要吸取。小子,明白我的意思嗎?”
彭長宜當然明白部長話的意思,不然也不會讓趙豐和齊祥兩個人秘密清理土地廟了,
彭長宜說道:“我不準備迴去,您有事嗎?”
“沒什麽要緊的事,你老丈母娘給你打電話著嗎?”
“打了,她說過兩天來三源散散心。”
“還說別的著嗎?”
“沒有啊。”
“哦——”
彭長宜感覺部長似乎有話跟他說,就說道:“怎麽了?難道她還有別的事嗎?”
部長說:“你要是沒有離不開的理由,就迴來吧,家,就是供人迴來換腦筋和休息的地方,你要是連家都不迴,那還要家幹嘛!”
彭長宜聽出,部長的話很硬,似乎帶著某種怒氣,他故意笑了一下,說道:“好,好,您把珍藏的好酒拿出來,我這兩天可是胃虧酒啊,幾乎沒怎麽喝,饞了。”
部長沒有像往常那樣跟他插科打諢,而是“嗯”了一聲就掛了。
從部長剛才那教訓自己的幾句話中,彭長宜感到部長的態度有點反常,放下電話後,他就開始安排迴家的事。
半路上,他反複琢磨著部長剛才說的那句話:你要是連家都不迴,那還要家幹嘛!難道,部長聽見了什麽?想到這裏,他掏出電話,給陳樂打了一個,想了解一下有沒有新的情況發生。
陳樂接他的電話從來都不帶遲疑的,接通後,就聽陳樂大聲說道:“您好,有什麽指示?”
彭長宜感覺陳樂似乎說話不太方便,裏麵很嘈雜,他就說道:“你是不是不方便?”
“沒事,我剛從靶場下來,您說吧?”
彭長宜心想,什麽叫我說吧,我一打電話你就該主動匯報情況,有些話我說得出口嗎?他就遲疑了一下,還是說道:“這幾天,有什麽情況嗎?”
“沒有,要有的話我就告訴您了。”陳樂幹脆地說道。
“那好,你忙吧。”說著,就掛了電話。
當他迴到亢州,走進金盾賓館部長的房間的時候,部長剛看完新聞聯播,見他進了門就說道:“迴來的不慢呀?”
“嗬嗬,您一聲令下,別說是三源了,就是天邊我也得往迴趕呀?”彭長宜笑嗬嗬地說道。
“開著車著嗎?”部長問道。
“沒有,讓老顧開走了。”彭長宜就看見茶幾上,果真放著一瓶還帶著紅色包裝袋的酒。
王家棟放下老花鏡,往前坐了坐,說道:“還就是想跟你喝兩口了,明天是周末,扯扯閑篇喝點小酒,迴家逗逗孫子,日子也不錯。”
彭長宜知道王家棟到人大後比較清閑,時間空閑出不少,除去彭長宜這幾個鐵杆,有些人就漸漸跟他疏遠了,他肯定心裏不痛快。就說道:“您那個口氣把我叫迴來,我半路都沒敢跟其他人聯係,昨天老寇還問我什麽時候迴來,他說發現了一個吃海鮮的地方,想請咱們去品嚐呢?”
王家棟看著他,說道:“京海昨天晚上請我了,我沒去。”
“為什麽?”
“唉,下來的人了,又幫不上什麽忙了,就少給大夥兒添亂吧。”王家棟說著就點上了一根煙。
“下來是正常的,大趨勢,誰都有這麽一天,再說,下來也沒什麽不好,您想想,您要是再不下來,有些人就得急了,眼珠子都得紅了。”
“哈哈,是啊。”
“所以啊,太陽,也該從人家的房頂上過一次了。”彭長宜習慣性地撇著嘴說道。
“哈哈。”王家棟大笑,指著彭長宜說道:“你小子,就會給我開心。”
他們說的是範衛東。範衛東這次接任王家棟副書記的職務。按年紀說,範衛東隻比王家棟小一歲,這樣安排,無疑給外界透露出一個信息,那就是讓你王家棟挪位子,不是因為年齡關係。所以,王家棟這次去人大,就不那麽冠冕堂皇。尤其是翟炳德和他的那番談話,更讓他耿耿於懷,似乎他是沾了兒子的“光”才去了人大。
彭長宜說:“不是我給您開心,您想想,是不是這麽迴事,改革開放多少年了,他從來都是仰著腦袋看您的,費了多少心思啊,見光的,不見光的,可是沒少施展啊,最後還不讓人家搭上個末班車,不然真是一輩子窩囊死了。”
王家棟笑了,他把茶幾上的酒打開,說道:“長宜,今天嚐嚐這酒,這是樊書記上次路過,給我帶的他們那裏生產的酒,別小瞧了這酒,這是五星的,比五糧液的價錢還高呢?”
彭長宜笑了,說道:“我們那裏老百姓擺酒席,都喝這種酒。”
“五星的?”王家棟瞪著眼問道。
“嗬嗬,不是,一星或是兩星的。”
“哈哈,我說呢,你要是能讓三源百姓擺酒席都喝五星的酒,那我可真要對你刮目相看了。”
“那他們就該在家裏供著我了,就不會光把我供到土地廟了。”
王家棟說道:“什麽?土地廟裏有供著你?”
“是啊。”於是,彭長宜就將玉瓊開始發現的這事以及後來讓人調查和清理的事兒跟部長說了一遍,部長摸了摸下巴說道:“這再次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隻有真心給老百姓幹的事,才叫不白幹!老百姓的感情是最樸素的,他不管你是怎麽當的官,給上級送了多少禮,也不管你是誰的人,哪條線上的,你隻要給他們辦事,辦實事,辦好事,他們就會感激你,而感激你最好最直接的手段就是給你燒香磕頭,讓你多留幾年。說實在的,當官當到這個份上,算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了,但是如果就此滿足或者進行炫耀你就危險了。你做得對,凡事低調,官場上的事就是這樣怪,老百姓歡迎的事,未必你的領導歡迎,老百姓喜歡你,未必你的領導喜歡。政通人和是從政的最高境界,按說這事好事,但是,你卻由此要小心了,樊書記,甚至是鄔友福的教訓你要吸取。小子,明白我的意思嗎?”
彭長宜當然明白部長話的意思,不然也不會讓趙豐和齊祥兩個人秘密清理土地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