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修月自己還是章子怡推薦,都更看好郝蕾一點。


    郝蕾是個美女,是個演技很好的美女,她演過文藝片也演過電視劇,無論天真嬌俏的少女還是成熟性感的婦人,隻要她想演的,就必然會演好。尤其06年的《頤和園》,盡管電影在國內並未過審,但在國際電影節上表現尚可,隻是因為涉及敏感事件,電影又未經國家同意就參加國外電影節,導演婁燁被罰五年不得拍片。


    郝蕾是不在乎電影是否會不過審的,她在乎的是劇本的好壞。


    《許三觀賣血記》如果要找許玉蘭的扮演者的話,郝蕾再適合不過——可是一切都要等廣電那邊高抬貴手,讓劇本過審。


    《頤和園》是拍了之後電影不過審,《許三觀賣血記》是連劇本都無法過審,這是有很大區別的,前者意味著投資打水漂,後者意味著...無法立項。


    找修月導演有利有弊,薑文也對餘華和安東圭分析過,盡管廣電有可能因為修月好萊塢名導的身份給點麵子,稍微放點水,可也有可能會因為修月在國際上有影響力而更嚴格。


    在修月之前中國籍導演在國外名氣最大的應該是張藝謀了,然而張藝謀的《活著》至今未過審。


    好在目前看來廣電更偏向於前一種可能,最起碼打迴劇本的時候口氣沒有對待薑文版的那麽嚴苛了。


    修月不是沒想過如果國內劇本都無法過審就直接由國外資金投資在國外拍,誰也沒規定美國或者韓國的投資商投資出的必須是英語或者韓語片,怎麽就不能拍華語片了?但這行不通,再怎麽國外資金,《許三觀賣血記》必然要在國內拍攝,也必然要跟國內各個機構打交道,更何況如果真的這麽做了還會得罪廣電。


    這會兒廣電給她麵子,主要是因為她目前為止的兩部片子都不需要在劇本上到電影拍完都得過國內的審核和投資,隻需要引進時才有打交道的機會,這跟薑文不一樣,薑文所有的電影作品都要過審核,他不能得罪廣電。可修月也有擔心的地方,海外電影能否引進也是看廣電審核的,盡管中影和華夏負責引進,但如果廣電那邊不過審,他們把片子版權買下來也沒用。


    其實她實在不能理解廣電的腦迴路,難道因為涉及到那些敏感事件就得斃掉劇本?仔細看劇本內容並未涉及zz,隻是作為一個時代背景。


    開頭時無法吃飽飯、物資缺乏的年代,許三觀不得不賣血,到最後家庭漸漸富裕起來,“再也沒有缺錢的時候”,他想賣血都沒地方去賣,這不正是說明了國內經濟的發展嗎?盡管最後他崩潰了,覺得“家裏再有苦難的時候不知道怎麽辦”...


    然而廣電不這麽想,在他們看來似乎但凡涉及到這方麵的背景就沒什麽好看的,也許隻是給修月麵子,打迴的時候才說的好聽一點。


    連國家電視台的紀錄片都能直視的那些浩劫、苦難,廣電不想直視,最起碼不想在影視作品上看到,尤其是有可能對國外放映的這些個文藝片,他們似乎認為這些電影會“揭老臉”“丟人丟到國外去”。


    這件事修月除了對劇本再做修改以外幫不上忙,她迴去也說不上什麽話:在廣電也好在華語電影圈也好在國內投資商中也好,甚至是在國家影視劇審核係統也好,她都沒什麽人脈。論國內的人脈她遠不如薑文和章子怡,薑文都未做到的事情她不一定能做到。這會兒他們看在修月年紀輕輕在好萊塢“為國爭光”給了點麵子,惹毛了他們就能卡住以後她拍攝的電影的中國審核,不讓她的電影進國內院線。


    不過事情稍微有了些許轉機。


    薑文電影《讓子彈飛》的製片商是中影,他本人跟韓三平私交也不錯。韓三平原本就很喜歡餘華的作品,私下裏對於張藝謀的《活著》很是讚賞。


    身為中影董事長的韓三平自然比其他人在國內電影屆更有話語權。


    薑文其實也沒打算找韓三平幫忙,他自己寫的劇本一次又一次被拒的事情也沒找過對方幫忙呢。隻是一起吃飯的時候薑文隨口提了一句。


    當時現場不少中影的高層和一些投資商,原本話題都在《讓子彈飛》上,因為大牌演員雲集又是薑文導演,大家都對片子很有信心,詢問九月是否正式開拍。


    “現在我就愁這個呢,之前一個本子找我,我答應拍了可是一直不過審,實在沒辦法,恰巧修月導演找上門說想拍,我就琢磨著好歹人也是好萊塢大導,那邊總該給點麵子吧。”薑文皺起眉頭,“本來計劃的是年初開拍,頂多拍到六七月份就結束了,這會兒修導遞的本子也沒過審還要重新修改,不過審也就算了,萬一過的時間巧了可就和《讓子彈飛》衝突了。”


    “修月?就那個《第九區》和《社交網絡》的那個?”有不明所以的投資商問道。


    旁邊一位中影高層哈哈大笑:“除了她還能是誰呀,這個姓本來就少見吧,反正我就隻知道這一個修月!話說迴來了,之前章子怡那邊也聯係我們說修月要拍華語文藝片問我們有沒有興趣投資呢,我們就等她那邊兒傳劇本過來,沒想到還沒過審啊!”


    “可不是,餘華的!你想想,老謀子的《活著》也是餘華的,到現在都沒過審呢!”另外一個知道點內情的高層抿了口酒,“就靠修月的名頭她說要拍華語片我們還能不投資?隻是這題材實在玄得很啊,那邊兒本來就不待見餘華作品的改編。”


    “你說她咋不拍商業大片啊!就她迴國拍商業片的話,投資1億2億的都有人願意吧!”開始那個不明所以的投資商總算聽明白了感歎了一句。


    薑文心情不太好,直白地迴他:“得了,人在好萊塢拍的商業片投資少說兩三千萬美金,就她新的那部《社交網絡》,人好萊塢投資都是三千多萬美金!人往高處走,國內電影市場還是不行。”


    這幾年電影票房持續增長,可真說出了什麽好片子...想半天最多數一個巴掌。


    在座的都是對國內電影有些了解的,聽了這話自然長籲短歎。


    好萊塢畢竟是全球電影工業的中心,投資高是因為賺得多,各國都能收票房,可華語片隻能在華語地區收票房。盡管國內經濟近些年發展迅速,人們也開始漸漸習慣去電影院看電影,可是他們更喜歡好萊塢大片,可不是嘛,劇情酣暢、打鬥精彩、特效逼真,肌肉發達的男演員和美豔性感的女演員...當然吸引人。去年的票房冠軍是《變形金剛》,今年的票房冠軍——這都快12月了,還能有哪部片子有希望幹掉《第九區》的四億?


    雖然導演是個中國人,可誰都不能說《第九區》不是好萊塢電影。


    今年國內片子好歹還有《赤壁》《畫皮》和《長江七號》撐個麵子,12月18號還有馮小剛的《非誠勿擾》,作為一部賀歲片票房還是挺讓人期待的;去年就慘多了,《集結號》《投名狀》表現算好,其他幾乎都是好萊塢片子,對了,還有一部《色戒》表現還行。


    放眼望去,電影票房排行榜大片大片的好萊塢影片。


    霎時間酒桌上的氣氛冷了下來。


    薑文已經有些微醺,他拿著酒杯跟旁邊的韓三平抱怨:“又不是什麽違禁題材,怎麽的這麽卡著呢?拍完了電影不過審也就算了,拿國外去參加電影節!可他們這是拍都不讓我們拍啊!”


    他圍繞《許三觀賣血記》已經努力了幾年,然而一直被打迴,他心中積累的不滿自然比修月的多。


    韓三平自己就是個導演出身,現如今掌管中影且旗下投資影片眾多,自然明白薑文的苦悶。


    他喝了一口悶酒,吐出濁氣,內心琢磨著迴去看看迴去再看看《許三觀賣血記》的原著,若是真沒有什麽問題的話就去幫老薑說說。


    修月放下手中的筆,長籲一口氣。


    她已經連續幾天熬夜修改劇本了,今天稍微告一段落。她習慣在打印出的劇本上用筆做修改,並且隨手會畫出一些腦海中構建好的分鏡設計,是以手裏這本劇本看上去已經有些舊了,翻一翻的話會看到每張紙上都寫著點什麽畫著點什麽。


    將手中的劇本歸攏,修月直接坐到電腦前開始修改打印。


    不是不能請秘書或者助理,隻是先不說她的秘書是個美國人不懂中文,哪怕請來中國人大概都看不太懂她寫的那些內容,排版太亂了,她想到哪裏寫到哪裏。所以她幹脆自己打字。


    第二版劇本稍微淡化了一些時代背景,然而改編並不多:脫離了時代背景的話《許三觀賣血記》就不是《許三觀賣血記》了,劇情的發展壓根離不開這些背景。


    如果不是□□和□□,許三觀一家又怎麽會沒東西吃呢?


    韓國版中,許三觀賣血人們壓根不理解:當時韓國正處於經濟飛速發展時期,為什麽不去找工作而是選擇賣血?


    可同樣的劇情放在當時的國內就說得通了,就是沒東西吃啊...


    同樣的,為什麽一樂生病要賣血?當時正值知青下鄉,一樂就是下鄉的知青...為什麽二樂的生產隊隊長來了他們家要好好招待,韓國人當然不知道什麽叫生產隊,可哪個中國人不知道呢...


    在這樣的背景下怎麽可能將時代背景完全抹去?抹不去的...


    韓國版修月在那個夢裏看到過,隻是一部重點放在親情上的作品,缺少了曆史的厚重感。


    這不能怪韓版導演或者編劇實力不夠,而是這部作品...本來就是寫中國人的,拍出來的電影,自然也隻有中國人能看懂。


    修月一點都不想修改劇本,最起碼不想因為所謂的時代背景而修改劇本,因為這部劇本的核心除了人在麵對厄運時求生的*之外,還有大陸時代變遷為主題,一切故事的發生都是圍繞著這種變遷。


    如果改成韓版的劇本,放在國內都能過審!可薑文沒有改,餘華沒有鬆口,安東圭也堅持到如今...修月當然也不會改。


    因為改了這部分...就不是《許三觀賣血記》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牌導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阿釀A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阿釀A並收藏金牌導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