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城迴到大華船業的時候,第一批五艘低噸位船隻已下水交付使用了。


    第二批五艘實驗船,則完成了大半。


    板加工車間,平麵分段生產線,標準分段裝配區,船體分段裝配台,拖車,高架起重機,下遊造船工位等等船廠機構,沿著黃浦江一線排開……


    或新或舊的設備,不停的從碼頭運來,然後順著大華的工廠布局,向前安裝。


    大華燃氣公司和濟柴動力機廠,都派了數百人來幫忙。江南造船廠答應的200名高級技工也忙忙碌碌的奔波在生產第一線。他們的技術都沒有問題,少說有十年經驗的熟練工,放在國外也是一把好手,此時丟給大華船業,更是讓各車間輕鬆許多。


    盡管如此,大華船業內部的氣氛是相當凝重的。


    最快250天,也就是8個月的時間做一條船,在國外是經常發生的事,但對〖中〗國的船企來說,是想都沒想過的。


    放在院校的期刊上,這船做出來,立刻就是“多項填補國家空白”少說足夠兩個教授,五個副教授用的了。


    蘇城通過李滄,請來的十幾個院校的船舶專家,其實打的也是這樣的主意。蘇城默認他們可以將自己的工作寫在自己的文章裏,那些平時耍大牌的專家,立刻乖巧的像是瘦黃牛似的。


    大華船業自己的工程師又不用發表文章來評職稱,這些好處分給院校也不會影響到大華,倒是能多吸引幾個人來幫忙。


    像是船舶工業這樣的重工業生產裏麵,技術專家是多少個都不閑多的。


    一艘船就是一套係經工程,要說起來,一張桌子的設計都能找到理論依據。而在現實中,多一點理論依據的指導,總歸是沒有錯的。後世的媒體總是喜歡用缺乏人性化來形容〖中〗國製造的商品,實際上,缺乏人性化就是缺乏專業設計師和專業理論工程師。蘋果和索尼的東西做的確實漂亮,那是用無數的設計師堆砌出來的,同樣是一個按鈕,國外設計師用200個小時來做設計,那就意味著公司支付半年十多萬美元的薪水,換來的隻是一個按鈕。國內企業做一款產品的預算也許就是百多萬元人民幣,結果自然不同。


    放到一艘船上,10個設計師和工程師搞出來的東西,自然比100個設計師和工程師搞出來的東西要粗糙。


    另一方麵,生產過程的工藝方法的設計,對於生產率的提升還是相當有幫助的。


    先鋪鋼板再焊接,聽起來簡單,可先鋪哪個板子,先焊哪個地方,結果卻有可能不同。


    尤其是在船體狹窄的地方,焊接機器人用不上,焊工甚至伸不進手。這種情況下,提前考慮提前焊接,就能減少很多的麻煩。


    蘇城夜以繼日的奔波在船廠、大華實驗室以及大華集團總部。好在其他公司都已步入正規,瑟坦油田、大華燃氣公司、大華運輸公司都有了完善的組織體係和管理團隊,大華石化雖然在進一步的擴產過程中,但步驟和工序都是確定的,沒有蘇城必須參與的部分。合資的德邦熱水器更不用說,舒浩早就將它發展成一隻現金奶牛了,他們更多的是和深發展銀行打交道。


    節省下來的時間,蘇城全部貢獻給了這9艘船。


    它們的總定價也許隻有5億美元,利潤也許不足1億元,但它們代表著一扇大門,一旦完成,大華船業將不僅是海上石油裝備供應商,還將是民用船舶的主要供應商。


    畢竟,能用9個月完成30萬噸的船舶製造公司,本身就足以自豪了,這也將是大華船業最好的資曆。


    但不是每個人都看好大華船業的未來。


    1993年的〖中〗國,還沒有網絡這種東西。人們獲取國外諮詢的唯一方式就是大眾媒體,電視上說什麽,報紙上說什麽,大家就知道些什麽。好一點的大專院校,偶爾能從國外弄些期刊和電視剪輯過來,但也就是在內部流行。


    即使是國家的高級幹部,若不是刻意尋找,也很難確定國外的工業發展程度,隻知道比〖中〗國人自己是強到了天上去。


    此等背景下,大華競標了外國人不敢競標的船隻,帶來的不僅僅是船廠工人的歡唿,還有供應商的擔憂。


    大華船廠要是不能按期交貨,賠償金能讓它直接破產倒閉。到時候,大華集團若是見死不救,任其倒閉的話,那怎麽辦?不用賴賬,光是拖欠貨款,都是許多供應商不願承受的。


    趁著臨近年關的機會,許多供應商就紛紛找上門來,要求結清以前的款項。


    這裏麵,既有欠款幾十萬的小供應商,也有欠款數千萬的大型企業。開始的兩天,供應鏈部門還沒當迴事,大華的現金流充沛,給錢一向很痛快,有供應商要求,看著時間差不多就付了。


    但是,當未到期的應付款的付款申請,在短短幾天內,達到了20%以後,張超終於驚醒了。


    他一麵安排手下人了解情況,一麵驅車前往船廠向蘇城報告情況。


    最近一段時間,蘇城早晨在大華實驗室或大華集團總部,下午多在船廠現場辦公。


    造船的過程千頭萬緒,光是前期的各項準備就令人頭痛,尤其是采購等內容,若是蘇城在場的話,直接批閱簽字,顯然能讓進度快上不少。


    張超自己開車,然後沿著江邊的馬路一直往前,遇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就喊一句:“蘇董在不在?”


    沒多長時間,就見到了蘇城。


    幾名工程師正圍著蘇城確定機械設備。他們每個人都寫了報告書,正在爭論中。


    李滄和幾名采購委員會的成員坐在馬紮上,圍城一圈,聽他們闡述理由。


    張超雖然是留學生,但聽著什麽“應急消防泵”“焊縫尺寸”“典形氣孔”之類的名詞,仍然覺得氣悶。


    他站了兩分鍾,就拚命的向楊明打眼色,將他拉到後麵,說了付款申請的事。


    楊明先是一驚,問:“是擠兌嗎?”


    “咱們又不是銀行,不怕擠兌。”張超聲音飄忽的道:“我是擔心別的。”


    “什麽?”


    張超很不想說,又不得不說道:“這麽多供應商,要是獨立的行為就算了,我就怕他們是聯合起來的。最近申請付款的有300多家供應商了,他們一旦停止供貨,大華實業的供應鏈就算癱瘓了一半了。”


    “船廠呢?船廠會受到影響嗎?”楊明作為辦公室主任,能夠參與機要,清楚大華實業集團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船業公司。別的項目能經受短時陣痛,正在做加班加班趕進度的船廠要是陣痛了,非得痛死不可。


    張超緩緩點頭,道:“船廠的供應鏈初建,是最脆,弱的。”


    “你稍等,我去通知蘇董。”楊明返身迴去,就對蘇城輕輕耳語。


    做了4年董事長的蘇城神色不變,愣是將手頭的事情處理完了,才起身笑道:“我們休息一會。”


    留下工程師和財務部扯皮,蘇城幹脆帶著張超到江邊,吹著風問:“總額有多少?”


    “大華船業這邊就有1.2億了,這才幾天的功夫,我就怕其他公司也受到影響。”楊明說著將自己的猜測說了出來。


    蘇城沉吟片刻,問道:“提款額最大的公司是哪家?”


    “首鋼的鋼結構款,4個月前的。”


    “合同付款期是多久?”


    飛個月,還有四個月。他們催的很急,對方的銷售處長就坐在我的辦公室裏。”張超臉色凝重的道:“我是麻杆打狼兩頭怕。不給,怕人家說咱們大華沒錢了,弄不好真變成了擠兌。而且,要錢的都是咱們的供應商,人家要的也是自己的錢,隻是時間提前了些”給的話,我也怕,怕觀望的供應商一窩蜂的上來要錢,不管用不用錢吧,能把錢提早拿在手裏,怕是沒人拒絕。”


    半年到一年的付款期是行業規矩。因為重工業的付款期本來就很久,鋼材等材料生產成船舶,本身就要一年左右的時間,船東往往隻掏一個定金,等見到船了才會付錢。船廠自然要等對方付錢了,才會付錢給上遊工廠。


    這個體係要到網絡時代才會發生些微的改變,但也不會變成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毒品交易模式。


    大華要是提前付款給上遊公司,下遊公司不不付款,那就是坐吃山空的局麵,一不小心就會被人磨死。


    因此,稍稍沉吟片刻,蘇城就決斷道:“到期的付款,不到期的不能付款,必須按照合同來走,大華實業名下不光有大華船業,還有大華石化這個重頭呢。咱們要是付款了,巴斯夫公司也要求提前支付那幾十億美元的設備費,咱們豈不是要坐蠟。”


    “委明白了。


    ”楊明得到授意,定了定神,道:“就怕傳出不好的謠言。”


    蘇城想想,道:“還有一個月就過年了,這樣吧,你先迴複供應商,等到下周,我們提前進行分紅。楊明,讓財務準備現金。”


    “現金?那可是……”楊明嚇了一跳,說了一半,壓低聲音,道:“那可是上億元。”


    “就是要多了,才有效果。”蘇城領首道:“安全方麵,總有辦法解決。”


    大華的分紅體係,給予“特殊貢獻”的員工以豐厚的獎勵,其性質類似股權激勵,但主要針對非管理層,其數額根據集團上年度的盈利來計算。隻要公司盈利超過院就會分紅,金額是超出部分的魏左右。以大華實業集團在1992年收益來計算,這筆錢不止是上億元,而是數億元,遠超供應商們申請的貨款。


    張超第一個明白過來,樂道:“讓他們看看我們有沒有錢。我馬上迴複他們,再邀請他們來參加咱們的春節晚會。”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級能源強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誌鳥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誌鳥村並收藏超級能源強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