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大華實業開始向全國大中型造船廠,發出邀請函和公函,邀請他們參觀大華船業,或者直接商討勞務合作的可能。


    閆學燦得了蘇城的指示,就從本埠開始,一家家的跑下去。


    中遠船務是已經拒絕了的,江南造船廠的態度也非常明確,渤海船舶重工同樣如此……大連船舶重工,天津新港船舶重工,青島北海船舶重工,每家的態度都很好,但說起合作,仍然是拒絕。


    閆學燦則將價格一次次的提高,很快就漲到了工人薪水的4倍。


    這筆錢是開給船廠的,工人若是到大華船業來工作,本身的薪水和獎金還要大華船業來開。


    以通行原則,大華的人力成本要超過工人薪水的6倍。此等條件,可以說是優渥的不能再優渥了。


    閆學燦受著冷眼的同時,也為蘇城開出的價格咋舌。


    然而,迴複的公函,仍然是各種拒絕。


    雖然有所預料,閆學燦仍然覺得不可思議,中途迴到大華總部匯報,閆學燦的臉是又黑又臭,一說到勞務合作的事就來氣,道:“這些人都瘋了。咱們又是掏錢,又是給條件,我手裏還拿著大筆的配件訂單,他們連談都不談,竟然迴答我業務繁忙,沒有精力……就現在的年景,船廠能有六成開工率的都算強的了,有什麽業務繁忙的?我去青*島的時候,那副總陪我喝了兩天啤酒,肚子都喝大了,也沒見他有什麽可忙的……”


    他站在會議室裏,前麵是十幾名大華高管,後麵是煙波浩渺的湖水,還頗有點淒涼的模樣。


    鍾誌根嗬嗬的笑了:“小閆辛苦了。其實也不怪他們。咱們國內的造船廠,上麵的婆婆兇狠呐。中船重工和遠洋集團,哪有一個是好說話的,而且,工業部門的控製能力也比較強,說一不二。”


    “至少談一下嘛。”


    “讓他們自己做lng船,那是要他們的命,但要是有免費的股份可拿,拿不到也是要他們的命。所以,除非是談股份轉讓,他們肯定都是抽調不出人手的。”


    會議室裏發出輕輕的笑聲,調笑央企從來都很有趣。


    “想是這麽想的,但我覺得,咱們給的條件也夠好了,就沒有哪個船廠設身處地的為我們想一下?”閆學燦畢竟年輕,明知是傻話,還是忍不住說了出來,然後自我解嘲的道:“我到各家船廠去談判的時候,還真怕他們答應下來了。那樣的話,咱們的人力成本估計是東南亞最高了。新加坡的船廠人工,也就是這麽多。”


    總的策略是鍾誌根定的,所以他笑了笑說道:“船廠再大,和集團本身也是不一樣的。船廠談下的勞務合同,那是船廠的盈利,最多上繳一部分利潤到總部,股份轉讓可是搖錢樹,是集團的政績。哪家船廠現在要是單獨簽約了,那就是不顧大局,所以,條件的好壞是次要的,什麽條件都比不上幹股。”


    以兩家正部級央企的資質,用地皮和人力入股,差不多就等於白拿股份了。


    哪怕兩家各得20的股份,那也是價值上億美元的好處,更別說未來源源不斷的現金流了。


    有著這樣的心思,一年千萬人民幣的報酬,對兩大央企就算不上什麽誘惑了。甚至,兩大集團還特意派人,到各大船廠去監督,將任何的合作苗頭都壓下去。


    閆學燦吃的閉門羹,從開始就是注定的。


    蘇城也安慰了他兩句,然後道:“剩下的船廠也要跑到,咱們估計沒有哪個船廠願意合作,但還是要進一步的確認。假如各家有資質的船廠,都不願幫忙,咱們再按步驟來。”


    閆學燦答應了下來。


    蘇城的目光轉向李琳。


    李琳宛然一笑,道:“我悄悄的聯絡了幾家媒體,從明天開始,就會有lng船的新聞出來。”


    “嗯,要和中韓建交聯係起來。”


    “是,我詢問了幾個相熟的媒體記者和編輯,他們對中韓經貿合作都很有興趣,lng船也問的非常詳細……”


    蘇城聽她詳細的說了,然後笑笑道:“接下來,大家都低調一些,再怎麽說,咱們也是受害者。”


    眾人又是一陣笑聲。


    大華實業,確實是以受害人的方式,推動著lng船項目。


    不光是閆學燦,霍昌等高管也都撒了出去,一家接一家的重複拜訪各船廠。閆學燦先去探路,合作不成,就換上其他的高管重點突破,乃至於苦苦哀求。各家船廠拒絕的越來越勉強,也越來越不好意思。


    與此同時,大華實業還在媒體上發布信息,公開招聘造船工人。隻不過,相對於給予船業公司的價碼,僅僅超過平均薪水30到50的開價,是不能讓那些央企的主力技工動心的。他們不光有國企的身份,在公司內受到的禮遇也很不錯,加上多年的關係,大華實業的誘惑力也不免減弱了許多。


    因此,當8月3日的招聘日來臨,現場雖然來了不少的工人,但有過萬噸級貨輪建造經驗的工人,屈指可數。


    現場的媒體失望極了。


    之前,大華也曾舉行過幾次公開的招聘。包括大華船業在內,大華石化和大華燃氣公司,都曾因為應聘人數太多,而引來無數的話題。


    然而,今日的現場,和他們預想中的大不一樣。


    來的工人不少,但符合大華要求的太少。


    許多工人都來自滬上的小船廠,本就是碰碰運氣的。到跟前一問,大華沒有降低應聘要求,許多人直接就走了。


    有來的急的,看到大華船業港口區門前貼的具體說明,也隻能頹然離開。


    搞到中午,大華船業招聘的人數才10多個。


    這其實也不奇怪,lng船的要求之高,可以說國內根本就沒有多少合乎要求的工人,不管招聘什麽人進來,都要重新送到國外去培訓。區別隻在於培訓的時間長短和費用。


    以目前的價格來看,不是一流的造船工人,送到外國培訓的費用是一流造船工的兩倍以上。而法國大西洋船廠培訓工人的報價是2萬美元,換算成人民幣,相當於一名工人20年的薪水了。


    所以,除了少量的高級技工,大華船業是不會招聘普通工人的。


    這不光是多花錢的問題,耗費的時間和精力,會讓大華船業的進度大大落後,進而影響到整個船業公司的戰略和存在。


    辛辛苦苦跑過來的媒體沒有辦法,隻好隨便報導兩句。有說門庭冷落的,有說招聘比例低的,順便無聊的拍上兩張照片,就稀稀拉拉的離開了。


    隻有少數幾家媒體,出於不同的念頭,悄悄的留下了,央視的靳燕柔就是其中之一。


    她屢次采訪蘇城,對大華實業的了解也很多,加上中韓建交之事,靳燕柔艱辛,就算這次招聘不能做成獨立報導,用來做日後的背景資料也不錯。


    呆到了第二天再看,現場就隻有靳燕柔和幾個本地媒體了。


    招聘場麵更加難看。


    不光應聘的人少了,錄取的比例更低了,現場秩序也是一片混亂,大華的人力事業部想盡辦法,也無法做出熱鬧的景象來。當然,這和他們業務不熟練也有關係,換成政府下屬的宣傳部門,鄉幹部視察小村莊,都能搞的像是國家元首到訪一樣隆重。


    第三天更糟糕。


    本埠的工人想來的都來了,外地的工人看了報導,知道錄取率低的驚人,連碰運氣的人都少了。


    1992年的火車可不好坐,價錢也相當不低。


    為了不無功而返,就有人找上了靳燕柔,希望她能代表大家,找大華做幾個專訪。


    不報導大華招聘的事,總有別的事可報導吧。


    靳燕柔也有同樣的心思,就和其他人聯名,向大華的辦公室提出采訪申請。


    這樣的采訪,對企業來說是定然要同意的,區別隻在於級別的高低而已。


    令靳燕柔驚訝的是,一向不那麽喜歡采訪的蘇城,竟然同意了專訪。


    這下子,靳燕柔也來了勁頭,她做了充足的準備,依照大華辦公室的安排,準時抵達大華實驗室的總部。


    一路欣賞著繁花錦簇的花園,一群記者來到了緊靠黃浦江的董事樓。沒到門口,就聽見有人說話。


    引路的楊明小跑了幾步,到前麵問了兩句,迴來後抱歉的道:“不好意思,蘇董還在接待客人,你們稍等一下。”


    “沒關係。”靳燕柔嫣然一笑,看的楊明都有些不自在。


    記者們也都習慣等待了,一邊小聲談話,一邊注意著周圍的景色,對他們來說,光是大華總部內部的園林構造,就不虛此行了。


    很短的時間,樓上的門開了,隻聽蘇城的聲音疲憊而深沉:“雖然情況不利,但大華實業還是會堅持去做lng船的。不管是中船集團,還是遠洋集團,想要一分錢不出的拿幹股,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的。”


    樓上的仲廳長對蘇城突然這樣說有點奇怪,但也隻是笑了笑:“事情就是這樣,沒有工人,你們怎麽做船。”


    “你能代表中船和遠洋集團?”


    類似的問題,仲廳長聽到了不止一次,得意之餘又不屑的道:“當然。說過了,你要麽別做,要麽,就自己培訓工人吧。”


    記者的聯想能力是僅次於精神病的,聊聊幾句話,下麵的人就興奮起來。靳燕柔雖然覺得奇怪,但還是讓攝影師悄悄開機。


    楊明則臉色微變的將眾人攔下,低聲說:“幾位稍等,然後匆忙跑上樓,似乎是去阻攔什麽。”


    這時候,眾人分明聽到,蘇城用義正嚴詞的語調,大聲道:“中船和遠洋集團擁有中國船舶工業的所有資源,但這筆資源是國家和人民賦予你們的,不是讓你們為所欲為的。我蘇城把話放在這裏,大華實業隻要有一分錢,我們也會為了國家的運輸安全,全力以赴的造出中國人自己的lng船!中船和遠洋集團做不了,不願做的事,我們大華做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級能源強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誌鳥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誌鳥村並收藏超級能源強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