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界有這樣一句老話叫“參謀們總為上次戰爭製定了一套完美的計劃。”(確實有這種說法,表達也許不準確,但是意思不會差。)這句話的意思是,當參謀們根據上次戰爭的經驗教訓製定了一套計劃後,突然發現在即將到來的戰爭中這個計劃完全是無用的。這個事情在曆史屢屢出現,讓多少自詡為精英的軍人飲恨戰場,遠的不說就拿曆史上2戰來說,當法國人吸取了1戰的經驗教訓,老老實實的修工事和碉堡,把幾十億法郎和大量的人力砸到了馬奇諾防線,而這條耗資巨大的防線在實戰中卻沒發揮什麽作用。


    再比如2戰前美國海軍高層拿著一大把戰列艦準備和日本海軍進行一次日德蘭式的海上決戰的時候,日本人準備用九段作戰漸減戰術逐漸消耗乃至最後戰勝美國海軍的時候,這些計劃的製定者根本想不到一個叫山本五十六的賭徒會用6艘航母400多架飛機將這些計劃徹底的掃到了曆史的垃圾堆中!以至於讓來者不得不感歎一句造化弄人啊!而後世網絡上的軍事愛好者們則成天考慮如果把大和換成翔鶴號航母那麽戰爭會有什麽變化,如果齊柏林服役了會有什麽變化。而在這個位麵上,美國人似乎也是犯了這樣的錯誤,不過他們的錯誤更傾向於技術性,他們低估了德國軍事科技的水平!


    畢竟穿越者隻有一個,畢竟華夏是和德國交手最長的對手。徐傑知道羅斯福不是什麽善茬,所以在麵子上做足的同時。在裏子上可是隱藏的非常好!不能告訴協約國的絕對不能說,能不告訴的就不告訴!於是在這個指導方針的作用下。徐傑隱藏了許多有價值的情報。比如說德國空軍新式的fw190型戰鬥機堪稱強悍的戰鬥力,比如說在這個位麵上一定會出現的50多噸以上的德國坦克。再比如說德國海軍的快速攻擊編隊。至於說破譯德國密碼的方式和機械,華夏更沒有和協約國展開太多的分享,給個情報就不錯,至於來源自己想去吧!這其中一些情報美英法等國多少也清楚一些,但是他們並不相信,因為這些東西在他們看來太不可思議了,如果不是徐傑是穿越者的話,那麽徐傑自己也不會相信的!


    於是乎,在華夏的刻意掩蓋下。美國人、英國人還有法國人開始就目前德軍的戰力進行評估,並且製定了未來的作戰計劃。協約國三巨頭認為他們已經十分了解德軍了,畢竟大戰都打了兩次了,而德國人的裝備似乎還是那些,沒有發生什麽太多的變化,當然,英美兩國也是這樣。


    首先是空軍,經過了一番大戰之後,英國人不得不承認德國空軍在組織大戰役和電子戰方麵有了長足的進步。空中花園行動中德國海空軍航空兵的配合簡直可以用天衣無縫來形容,一套組合拳之後將英國駐伊朗空軍徹底打爆,不過讓英國人感到欣慰的是,似乎德國空軍的裝備更新換代十分不給力。戰鬥機依然是bf109和bf110,前者綜合性能不如噴火,而後者當攻擊機似乎更加合適。轟炸機嗎?還是ju88和he110打天下,戰略空軍還是he177獅鷲。這樣的組合在英國人看來並不可怕。尤其是在歐洲這樣較小的戰場上,配合上英法兩國設施完善數量眾多的飛機場。噴火式戰鬥機的航程不足的問題並不嚴重。論規模,英國空軍加法國空軍再加上美國駐歐空軍的話應該不亞於對手,己方戰鬥機在防禦作戰中將占有優勢,那就意味著至少空軍方麵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至於德國人的電子戰水平嗎?進過一番研究後,英國人認為自己在空中花園的慘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裝備陳舊而造成的,如果換成新式裝備的話,那結果會好很多。協約國三巨頭認為單純憑借法國和英國空軍的戰鬥力就足夠將德國空軍擋住了,而隨著三國轉入戰爭體製,三國認為自己在國力方麵的優勢會逐漸轉成戰力優勢,以後迴過頭去炸德國也是可行的。


    “但願英國人能趁早的搞出來噴火9,否則的話英國佬的噴火5、法國佬的d520還有美國人的p40還不被虐死?”徐傑這還是保守的估計,誰知道幾年以後德國人會不會搞出來jumo213,想想使用c3油+mw50的fw190d在中低空和噴火中期型號和美國人的p47前期型號打,那情況一定會非常的美妙。噴火9也打不過換了油和2級增壓的fw190d9啊!至於說p47嗎?這款飛機高空確實nb,但是號稱奶瓶的p47到了中低空可就悲催了。雖說一個強勁的發動機可以讓冰箱上天,但是上天後能不能打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至於說p38和p51嗎?至少曆史上的p38對德國後期機種沒有優勢,而p51嗎?設計團隊都來華夏了,而美國人到目前為止還沒打算引進這款飛機,畢竟沒有安裝莫林中期引擎的p51戰鬥機表現也就那樣。大國都是要麵子的,如果不是自己的東西實在不行是很少會大規模引進別國東西的。


    至於說空軍規模嗎?徐傑相信,這個位麵的德國動員能力肯定比曆史上高出了一個層次,首先,曆史上第三帝國建築設計師出身的施佩爾已經出現,其次,如果論動員能力無論是曆史還是現實,德皇統治下的德國動員效率都比小胡子的第三帝國強多了!想想看,在第三帝國腐敗貪汙橫行的情況下,施佩爾都能在美英戰略轟炸下把飛機產能提高到一年3.9萬架的水平,在這個位麵上,德國實力遠超曆史上的第三帝國。動員效率也更高,那麽第三帝國的空軍產能肯定會到一個恐怖的數據。再加上這個位麵德國不缺油。那麽徐傑認為德國空軍在戰時保持2萬架的規模和一年7萬左右戰鬥機產能問題真的不大!


    更何況德國空軍產能其實存在沒有充分發揮的情況,德國人動員太晚了。開始戰略轟炸影響不大的時候不動員,等到被炸的不行不行的開始動員了,實際上如果單純論工業的話,即使按照曆史上的德國飛機工業規模都可以都有提升的潛力,畢竟44年的時候德國上空啥情況就不用說了吧,前期還是雙方拚消耗,到了後期基本上就是美英空軍的後院了,就在這種情況下,德國飛機生產的數量能達到3.9萬架這種規模也是堪稱奇跡了!


    如果再發散一下的話。這個位麵奧匈帝國依然存在,就算奧匈再差,工業基礎也比曆史上的日本強多了吧,如果多引擎飛機的比例低一些的話,一年2.5萬以上不過分吧?還有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產能,即使算上意大利人的消極怠工。兩者加在一起不管是生產還是組裝,拚出每年1.5萬架的產能也是可以的。意大利的工業其實不弱,這個位麵的意大利其實比曆史上要強一些。這麽算算的話,一年將近11萬架左右的飛機產能。這絕對稱的上相當恐怖了。當然,如果德國人增加戰略轟炸機的數量的話,那麽這個數值會有所下降。但是實際產能超過曆史2倍以上不存在任何困難。


    反觀協約國一方,美國和英國雖然進入戰備體係比較早。但是顯然力量比曆史上高的並不多,英國人如果按照曆史上的差能計算的話,一年2.6萬就頂天了。英國人的動員效率不低,而且參戰較早。不存在沒來得及發力的情況。實際上英國人是在43年達到了產能數量的高峰。44年反而有所下降。即使考慮英國轟炸機數量比較多,而且有大量的蘭開斯特和哈利法克斯型重型轟炸機。但是這個位麵英國人的航空工業規模肯定遠不如德國,同盟國的飛機工業規模能否達到完全發力的美帝程度,徐傑不敢保證,但是,徐傑能保證的是,單純憑美英法三國想用空軍壓倒同盟國那是絕對不可能!


    徐傑細細的算過一筆賬,曆史上美英蘇三國構成了對抗德日的空軍主力。這個位麵沒有了日本,但是同樣沒有了蘇聯,蘇聯人表示哥再悲催也是有勘用的2000馬力發動機的,拉係列再茶幾也是可以在低空和fw190d鬥一鬥的。即使開始被一頓悶棍打暈了,但是蘇聯空軍最高年產量還是達到過4萬架的規模的。(當然主要是單發飛機和雙發小型飛機,如果轉換成工時的話,蘇聯還是不如德國。)就這種規模,日本能比嗎?所以實際上這個位麵美英法構成的協約國空軍體係是弱於曆史上的美英蘇三國的空軍實力的。


    至於說技術層麵的話,即使曆史上的fw190d和bf109k雖然總體性能弱於p51和p47,但是也是可以打的,雙方的差距遠遠不到太平洋戰場上雞蛋和p51之間那麽大的差距,在雙方技術水平差不太多的情況下,(德國人這次可不缺油了)損失完全可以從數學的角度進行計算。更何況這個位麵德國技術更強。


    而這個位麵的德奧實力遠強於曆史上的德日,在考慮美國與歐洲戰場直接的距離和德國強悍的海軍,在狼群和同盟國海軍的麵前,美國人能把多少飛機和燃油炸彈運往英國都是一個未知數!別忘了,同盟國海軍雖然紙麵上弱於美英法,但是德奧海軍主力在地中海,是主場作戰,而且是內線作戰,又有西班牙這個重要的前進基地。協約國海軍想要再保證艦隊決戰優勢的情況下還大量反潛本身就不現實。而且基地布局太差。英國本土卻資源,而美國本土距離太遠?法國嗎?大家都懂的,協約國空軍想要甩開華夏單獨打趴下同盟國空軍?還是洗洗睡吧!要是弄不好,英國人都要嚐嚐火燒倫敦的滋味了!


    當然,徐傑費心費力總結出來的東西,是不會告訴協約國的,隻有協約國的處境越艱難,華夏才能從中撈到更多的好處。就在協約國空軍方麵表示至少能守住並保證不敗的時候,協約國海軍方麵也表示出了少有的樂觀。而且他們比空軍還自信!而這其中的原因就在於德國海軍自從1戰後的表現一直不咋地!在意大利內戰時被協約國和華夏壓的不敢吭聲,唯一一次地中海海戰,德國地中海艦隊和奧匈艦隊又飲恨當場。而這次伊朗戰爭中,德國人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是這是調集了德國海軍體係力量後取得的勝利,給人一種勝之不武的感覺。


    美國認為這是德國海軍不成熟的表現,如果單純從對抗破交和潛艇戰的角度來看,德國人的表現確實不如美英,這就好比做賊很容易,但是防賊很難。俗話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所以在協約國內部的會議上,美英法三國認為,如果能派出一支有效的襲擊艦隊對德國在印度洋和大西洋的航線進行攻擊的話,那麽本來就處於劣勢的德國海軍必然要分出相當一部分力量來維護交通線的安全,這將導致德國海軍機動兵力的進一步下降。“即使以英國本土艦隊、美國大西洋艦隊以及法國艦隊的實力來看,我們已經可以在決戰中占據一定的優勢。而隻要我們將同盟國艦隊封在地中海之中,那麽美英法三國的大部分海域將處於安全之中。”丘吉爾曾經這樣評價此時的情況。


    協約國想的很好,依靠紙麵上的海軍優勢,協約國可以徹底掐斷德國本土經北海、北大西洋到地中海的防線,雖然德國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將本土的海軍工業和造船業向地中海方向轉移,但是尾大不掉,再怎麽轉移,本土海軍設施和產能依然在同盟國海軍內部占了一個較高的比例。這一點協約國看來,算不上完全意義上的內線作戰,縱然德國人開始把全部的艦隊都調過去,但是新造的戰艦依然隻能再北海這個魚塘晃悠,整個德國艦隊主力依然是被割裂開了,所以協約國認為隻要法國還在,那麽本土德國艦隊和南部地中海的同盟國艦隊就是孤掌難鳴,很難形成一股繩,無論從破交還是從主力決戰的角度來看,協約國在大洋上似乎是站穩了優勢!沒有輸的可能。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空晨、鰉魚、罐頭潛艇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甲午之華夏新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終極側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終極側位並收藏甲午之華夏新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