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乎,在伊朗內戰打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後世被稱為德國2戰中最為優秀的單發戰鬥機終於新鮮出爐了。這款和曆史上相同的fw190戰鬥機是德國空軍中裝備的第一款風冷式發動機的戰鬥機,額定功率達1800馬力左右的bmw801型發動機給這架飛機提供了極其充沛的動力,使得早期的fw190a型戰鬥機擁有高達每小時670千米的速度!這比同時期的其它戰鬥機的時速快了50千米以上!再加上優秀的垂直機動性和操控性能,最終讓協約國空軍在2戰初期吃盡了苦頭,即使以飛行性能優秀而著稱的噴火5型戰鬥機,在開始依然被打得落花流水。


    除了飛行性能之外,fw190型戰鬥機還一定程度上解決了bf109的航程過短的問題。fw190戰鬥機的內油達到了600l以上,雖然依然稱不上有多遠,但是在合適的高度上以每小時450km的時速飛行已經有了900到1000的航程,而帶上一個300l油箱後,高速飛行下航程達到了1400千米以上!(至於低速航程,這個別問作者,作者也想知道。)


    而在火力方麵,就連最苛刻的德國空軍飛行員都挑不出什麽問題。fw190戰鬥機計劃在機翼內側裝2門mg151/20機炮,外側再加上2門20mm厄利空機炮,在機頭位置還有兩挺13mm機槍。如此強悍的火力完全可以稱得上奢侈了,即使沒有任何其它外掛武器。對付雙發轟炸機也沒啥大問題。更難能可貴的是,fw190本身就有較強的對地攻擊能力。根據德國人的估算,這款飛機最大載彈量可以達到1.5噸以上!經過簡單改進後就可以作為一款不錯的攻擊機。強悍的載彈量在現有單發戰鬥機中堪稱一絕。


    在fw190戰鬥機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後。另外一個遠程戰鬥機項目do335計劃卻並不順利,原因很簡單,這東西的重量實在是太大了,想要減重難度有些大。因為機體後部後裝一台液冷發動機,同時還要有一根較長的傳動軸,即使去掉了內置彈倉,重量依然比普通雙發飛機要重一些。而且因為後置發動機的緣故,降落的時候很容易發生後部螺旋槳刮蹭的情況。起落架也必須盡可能的高,強度也要盡可能的大。所以造成了重量居高不下,而重量大就意味著爬升悲劇,而且因為後置發動機需要散熱,所以還要再發動機下部加裝一個滑油散熱器。總之按照試飛員的評價是,這款飛機除了速度和較遠的航程之外,存在很多問題。


    德國的雙發戰鬥機計劃陷入了困境之中,戰爭眼開就要爆發,雙發遠程飛機不能立即投入量產的話對未來戰爭的影響將不可估量。於是乎,有些心急的德國人決定多起爐灶。多點開花。梅塞施密特公司、亨利爾公司、還有福克公司一起上馬,開始研製各自的雙發飛機。麵對空軍的大蛋糕,各個公司都有自己的思量,梅塞施密特公司研製的雙發飛機想同時吃掉戰鬥機和輕型轟炸機這兩個項目。而亨利爾則比較老實。他們專門針對美英的夜間轟炸機,準備研發一款高速夜間戰鬥機。而福克公司則十分偷懶,想搞一種類似德國版蚊子的雙發飛機。而這種混亂的情況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德國雙發飛機的生產情況十分的混亂。再加上正在進行中的do335研發計劃,德國人居然同時在搞4款雙發飛機!而讓人感到震驚的是。最終這4款飛機居然都服役了!得知這個消息後,徐傑也不得不佩服德國空軍。能如此浪費產能,同時搞這麽多項目也算得上nb了啊!當然,對於華夏和協約國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好消息!


    從技術角度來講,此時德國空軍有點像曆史上1941年時的德國,接近技術水平爆發的第一個巔峰時期,戰鬥機從bf109e提升到了bf109f型和fw190a型。這個時期是德國空軍最風光的時候。而這個位麵上,德國人因為放棄了專屬對地攻擊機ju87計劃,而是用ju90計劃來代替,加上新式的jumo211發動機之後,這款飛機的速度會很快。所以ju90型魚雷機的速度可以跟上德國的快速集群,這樣一來的話,德國海軍航空兵的搭配在不遠的將來將是fw190/bf109t(此t型非曆史上用e型改出來的,而是用f型改出來的。)轟炸機和電子戰飛機將是bf110的上艦版,而魚雷機將是換裝了新式液冷發動機的ju90t型魚雷機,當ju90飛機可以實現高速巡航後,德國海軍曾經專門討論了一下是否還需要bf110。


    反對者認為bf110實在是太大了,調度不方便,而且當時之所以要用bf110的根本原因在於單發魚雷機的速度實在太低。而現在魚雷機速度上去了,bf110的價值似乎也就沒那麽大了。但是反對者認為,雙發飛機在執行戰鬥任務中依然有很大優勢,首先一架bf110至少可以攜帶2發500kg炸彈,而ju90在如此大的負荷下無論是起飛性能還是航程都會非常糟糕。而一架雙發飛機占用的體積是絕對不會超過2架魚雷機的,所以從俯衝轟炸的角度來看,bf110的艦上版還是很有優勢的。


    此外,電子對抗在戰爭中的作用越來越大,所以德國空軍有必要在航空母艦上裝備一種專門的電子戰飛機和裝備有雷達的偵察機,根據德國目前的工業水平來看,想要把幹擾機、無線電定位設備、電台或者雷達以及操作人員一股腦的塞到一架單發飛機上實在是困難,所以即使未來的艦載攻擊機可以達到雙發飛機的攻擊力。從整個艦隊的角度來考慮,雙發飛機依然是有必要的。當然,具體數量可以進行一定的調整。


    至於說重型轟炸機方麵。德國人對he177獅鷲型轟炸機還算比較滿意,這款曆史同名機的設計采用的是4台液冷發動機,同時因為不用強調俯衝性能所以結構強度可以降低一些,所以最終這款轟炸機的重量比曆史上輕一些,而飛行性能更加穩定算是一款和b17以及蘭開斯特同水平的轟炸機吧。


    如果說意大利戰爭中華夏和協約國在雷達和電子設備方麵的優勢讓德國人震驚不已,並且奮力直追的話,那麽當華夏在伊朗戰爭中使用製導武器以極高的效率清理著同盟國重要節點的時候,德國人對此雖然也十分震驚,但是很快在德國空軍和相關技術人員進行探討之後。這種震驚就被衝淡了很多,因為德國空軍高層發現德國人也正在研製各種製導武器,而且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無論從種類還是從性能上來講都要比華夏使用的製導武器要強一些。


    “如果華夏沒有隱藏什麽的話,僅從他們現在暴露出來的信息來看,對方的製導武器和火箭武器並不先進,目前他們隻有一種使用了遙控設備的炸彈,而我們所研製的可不僅僅是炸彈,而是一個個完整的體係。除了最簡單的無動力遙控炸彈之外,我們還有有動力可以製導的炸彈。我們叫它導彈。”當麵對裏希特霍芬焦急的詢問時,負責德國火箭和製導武器研製的馮布勞恩博士用一種十分輕鬆的語氣迴答道。當然,他這是僅僅從技術角度來闡述。實際上作為一名軍人,尤其是對華夏比較了解的軍人,裏希特霍芬相信華夏肯定會留有後手。絕對不會在一個次要戰場中把自己的底牌全部打出去的!


    不過馮布勞恩博士的話還是為裏希特霍芬減少了不少壓力。曆史上德國人的製導武器水平就很高,而在這個位麵上。德國各種指導武器的研發無疑要比曆史上更早,而且條件更好。而取得的成績也比曆史號好。至少從型號上來看比曆史上還要多還要雜,還要五花八門!


    在這些各種各樣的製導方式中,其中最為聊齋的就是電視製導和紅外線製導。從原理上看,電視製導顯然比通過炸彈尾部的發光管來確定炸彈和目標之間的相對位置更為先進,通過炸彈頂部的攝像頭來搜索目標,然後將看到的圖像傳迴飛機再對航向進行調整,這是多麽偉大的創意啊,但是想的很好,實際實施起來無論是攝像頭的清晰度還是信息的傳遞的穩定性都很難保證,不過即使這樣,德國人還是試圖將其實用化。至於後麵的紅外製導嗎?這東西曆史上美國人搞過,但是具體實戰效果不得而知,德國人也開始了相關項目的研究,但是一切能否成功還很難說。徐傑不是沒想過搞這東西,但是想想後世的經驗,冷戰期間的紅外引導頭都容易受到太陽和戰場中各種熱源的幹擾,以2戰的技術水平來看,這東西實在是不怎麽靠譜,也許海戰還能試試,對地麵目標攻擊還是洗洗睡吧!


    真正靠譜的製導方式還是目視遙控和雷達引導,在這一方麵,這個位麵的德因為某個不為人知的原因居然搞出來磁控管,並且將其應用在雷達等電子設備上,這就意味著德國人的雷達水平會比曆史上高出一截。(實際上2戰末期德國人也搞出來高頻雷達,隻不過沒多少而已。)而因為雷達技術的提高使得雷達引導炸彈攻擊戰艦或者地麵目標也成為了可能。而在信息傳遞方式上,德國人雖然也和曆史上一樣搞線導和無線電指令製導兩種方式,但是考慮到協約國和華夏在無線電技術上的優勢,德國人更傾向於用線導方式來製導他們的中近程武器。畢竟線導這東西絕對不會存在信息傳輸過程中被幹擾的情況。(雖然在空中花園行動中德國人在電子戰方麵可謂是一雪前恥,但是他們可不會天真的認為對方就這點本事。)


    最讓德國人引以為傲的製導武器是剛剛搞出來的一款實驗性反艦導彈,德國人以500kg炸彈作為該型導彈的戰鬥部,然後再上麵加裝了彈翼和發動機,這款火箭發動機可以為導彈提供600kg的推力,並且穩定工作10秒鍾,這個時間已經夠給導彈一個每小時190千米的速度了。如果再考慮載機和導彈降低高度時提升的速度的話,那麽這個導彈最後的速度將在每小時435到900千米之間,具體情況看導彈發射的高度和速度了。同時,有效距離也和載機速度和高度相關。(好吧,這東西後半段幾乎靠滑翔。)根據德國人的估計這款導彈的發射高度可以在400米到2000米的範圍之內,而射程則處於3.5km到18千米之間!這個距離上完全可以免疫艦載高炮的攻擊。而且更絕的是,德國人為了保證導彈不被幹擾還打算設計一個有線製導版,在飛機是準備了十幾甚至二十公裏長的導線!


    至於說製導炸彈嗎?曆史上德國人能搞出x彈,那麽這個位麵上德國人搞的製導炸彈更是五花八門,除了用1400kg炸彈改裝而成的x彈之外,德國人還改裝了大量的250kg和500kg炸彈,前者是給單發攻擊機準備的,而後者則是給雙發飛機準備的。甚至於德國人還打算給艦載機配屬製導炸彈。而這也是當初海軍堅持保留雙發轟炸機的另外一個不可告人的原因,單發飛機誠然可以容納2到3名機組成員。但是想要容納製導武器的控製和瞄準設備卻需要相當的空間,單發飛機是無法滿足的。雙發飛機才能勉強在內部放置需要的電子設備,外部再搭載炸彈。


    感謝書友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賞~~~,以及書友個人中心去死、臭狗zj的月票支持~~~。最近訂閱持續走低,側位心中很鬱悶,求訂閱求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甲午之華夏新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終極側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終極側位並收藏甲午之華夏新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