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日子很平靜?不是嗎?國內的一切都不如了正規,而國外也沒有那麽多爭吵。似乎各方都很克製。”蘇菁為徐傑沏了杯茶笑著說道。


    “很平靜嗎?不過是暴風雨前的寧靜而已。之所以各方都不在爭吵,是因為他們已經意識到爭吵無法解決問題,真正可以解決問題的隻有手中的刀劍。有這樣一句俗話叫大炮是矯正邊界線的最後的手段。很顯然,世界上各國都已經準備放棄話筒而使用著最後的手段了。”徐傑迴答道。


    “這場戰爭是不可避免的嗎?”蘇菁好奇的問道。


    “不可避免,戰爭這種東西,隻要有一方決定要打,那就一定打得起來,而現在是雙方都想打,打起來隻是早晚的問題,雙方都希望在對自己最有利的時間開打,在1914年前時間對德奧意三國最為有利。但是如果從1915年開始的話,時間將站在英法俄美一方。俄國正在快速的恢複元氣,巨大的人口基數和廣袤的土地讓俄國逐漸變強。”


    “相對於俄國,我認為美國更強大。其實美西戰爭中,美國的物質損失並不大,不過卻撲滅了他們的雄心,讓這個有著強悍實力的國家一直窩在美國而無法進步一拓展自己的空間。”蘇菁頓了頓。“不過我喜歡這個結局。”


    “不過是暫時性的,這不,現在美國又開始嚐試著向外麵伸出自己的利爪了。不過好在,美國的戰備僅僅體現在海軍上。他強大的工業並沒有轉化成強悍的陸軍,而國內還是孤立主義盛行,即使兩方正式開打。美國也絕對不會第一時間投入戰鬥,他需要時間來適應戰爭。”徐傑笑著說道。


    “你還別說,跟我時間久了。你也變聰明了。”徐傑打趣的說道。


    “你還別說,跟我時間久了。你也不再是根木頭了。”蘇菁麻利的反擊道。“美國有沒有打算先看看形勢,最後站到勝利一方的打算?”蘇菁隨後問道。


    “不會的,為了經濟和金融上的利益美國一定會站到英法一方,即使英法一方並不占優勢。”


    “其實你還是傾向於讓德國獲取一定的勝利。否則的話,你不會示意海軍部再接受德土海軍的第二批訂單。如果一切按照你的計劃進行的話,恐怕在美國介入前。英法海上的力量恐怕就已經被嚴重削弱了。你可真夠黑的。”蘇菁一邊幫著徐傑整理文件一邊說道。


    “隻要德國不把俄國變成傀儡,隻要法國還能站住,其它的威廉二世願意怎麽弄就怎麽弄。華夏沒興趣攙和那裏的事情。一個比較強大的德國對於我們還是很有利的,可以將英法美的力量牢牢的困在歐洲。何樂而不為呢?”


    “另外。我想著趁著這難得的平靜期。先把我們倆的事情辦了吧……。”徐傑最後小聲的說道。


    也許在一般人看來,從1907到1910年這段時間堪稱平靜期,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在保持克製,雙方都在盡最大努力避免衝突。各種糾紛和爭執自然也少了很多。但是在政治家眼中,現在的寧靜不過是暴風雨的前夜而已,世界主要國家的工業都在開足馬力運轉。大量的資金和原料換成了一件件槍炮、一輛輛汽車和一艘艘戰艦,雖然戰爭也許在他們的計劃中還過於遙遠,但是備戰工作卻已經經過了暖身階段。開始正式進入狀態!


    而置身事外的華夏共和國卻在這場世紀之戰的準備活動中左右逢源,華夏幾乎所有的產業都在外部刺激下高速增長。原本以為在戰爭結束後。重工業和軍工業會因為缺乏國內訂貨而減弱,但是實際上,在英法德等國的支持下,華夏的重工業和化學工業不僅沒有萎靡反而增長異常迅速!


    英法表示將用華夏的裝備來武裝高爾察克和鄧尼金的部隊,這支部隊雖然占整個俄國陸軍的比例不大,但是至少也要有25萬的規模!這支部隊需要所有的步槍、半自動步槍、機槍、火炮還有各種彈藥都將有華夏提供,因為在戰時,隻有華夏可以為俄國輸送這些裝備和補給!同時俄國其它部隊的部分武器的更新訂單,華夏同樣也可以分一杯羹。原因很簡單,英法的東西在戰時運過來很困難,俄國自己產能不夠,那麽依靠華夏也就成了必然的選擇。所以這樣一來,華夏陸軍所屬的各大兵工廠不但沒缺乏訂單,反而開始加班加點並且不斷擴大規模。


    如果說華夏陸軍在可勁的為俄國生產裝備的話,那麽華夏海軍則更傾向於德土一方!在1908年的春節剛過不久,華夏共和國就和德意誌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簽署了第二批兩艘超無畏艦的建造合同,這兩艘戰艦將在台灣的高雄台北兩地開始建造。至此華夏海軍的全部建造能力都被安排完畢,在華夏共和國的船台上,德國和土耳其帝國的4艘超無畏正在施工。而來自德國的技術和各種配件也通過運輸船源源不斷的運往華夏。


    而且為了解決土耳其人的後顧之憂。華夏表示可以幫助土耳其人係統的訓練海軍,並且在土耳其人能夠掌控這些戰艦後再離開,而德意誌帝國的公海艦隊則可以在華夏的製定港口進行補給和駐泊以及必要的維護,可以這樣說,隻要不開戰,華夏共和國可以全盤接下德國遠東艦隊和土耳其艦隊的日常維護和保養。而且華夏政府表示可以繼續在其它船廠接受土耳其海軍的輔助戰艦訂單。


    這些隻是對外工業上的情況,而對內,隨著華夏共和國從俄國和荷蘭人手中獲得大量的領土,開發這些地方導致了強大的內需,在現在的華夏,根本不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隻要你有產能,就可以獲得一個令人滿意的利潤。這種情況下和徐傑那個位麵上80年代的改革開放初期的國內形勢十分類似。但是與之相比華夏有一個重達的優勢,那就是國內的各種金銀等硬通貨比十分充足,而且更容易獲得外國資金的支持,在這種情況下,華夏的工業產值在開發需求的刺激下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爆發性增長。


    同時實體產業的增加帶動了金融產業的發展,在國內除了國家控股的各大銀行之外,一些民間資本也開始考慮進入銀行業或者其它相類似的行業,不過徐傑為了防止各種不規範的組織進入,對進入金融領域的團體和個人進行了嚴格的審查,並且對其製定了比較完善的管理體係。即使在諸多限製之下,華夏的金融行業的增長速度依然讓世界其它國家側目!


    同時,伴隨著工業和金融業發展的還有交通業,在荷屬東印度大部分地區並入華夏之後,華夏共和國徹底從一個大陸為主的國家發展成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海陸並重的國家。海洋的利益已經在華夏共和國的國家體係中占據了相當大的份額。為此,為了更好的發展,海上運輸業變得空前發達起來,而且因為每年華夏共和國都要為德國提供大量的原料和戰略物資,所以船舶製造業和航運發展的速度遠超過工業,甚至在國內的船廠生產進度接近飽和的情況下,不少商家開始向國外訂購船舶。


    而在戰爭結束後,華夏共和國在大量削減軍費後,終於可以集中精力開始謀劃全國的公路和鐵路運輸體係。這個公路體係的建設參考了徐傑那個位麵的中國三縱三橫的交通體係。由政府銀行提供資金為主,同時可以有限度的吸收部分民間資本來解決資金問題,同時大量的農村人口,以及軍隊退役人員來解決勞動力問題,終於讓這些跨越了數千公裏的鋼鐵長龍開始付諸與實踐。


    在國內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華夏共和國也在教育和科研方麵投入了相當的精力。國家已經開始在各地普及初中級教育,並且在未普及的地區設置了具體的期限,提高國民普遍受教育水平。同時在對高等學府進行統一的優化和安排。在扶持舊有學校的同時新建一批新的大學。在國內教室和科研人員不足的情況下,華夏共和國也同時引進了外國的專家,這些專家中有因為雙方的某些合作關係而來到華夏的,在完成主要工作後,繼續留在華夏執教。而有的則是徐傑根據自己的記憶,將部分還沒發跡的專家“挖到”華夏的。


    同時根據與其它發達國家的協議,華夏每年也會有大量的公派留學生到外國高等學府進行深造。當然,這個位麵上去了是必須要迴來的,這已經和外國政府協商好了。同時在一些新的工業領域,例如航空工業,華夏共和國也投入了相當的精力,但是受到時代的局限性,想在1920年前搞出什麽特別適用的東西顯然不太可能。不過打好基礎顯然十分關鍵。在電氣化和動力方麵是華夏差距最大的,但是在德國和英國的有償援助下,華夏的進步速度還是很快的。


    “在這場戰爭中,無論哪一方最終獲勝,受益最大的國家隻能有一個,那就是華夏共和國,他利用各國的爭端來發展自己,利用歐洲的資金技術以及人才來換取華夏的物資和武器,進而讓歐洲的國家之間的拚殺更加慘烈。而華夏則獲得了原始的積累,並且在資金、工業和技術上獲得了長遠的發展,為成為一個超級大國奠定了基礎!”丘吉爾在日記中這樣評價此時的華夏共和國。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athlon9527、lkhai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甲午之華夏新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終極側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終極側位並收藏甲午之華夏新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