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馬車載重量在300到400kg左右。一晝夜行進速度如下,在公路上可以行進40km,而在土路上為25到30km。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想讓一支以騾馬化為主的部隊能夠進行快速機動的話,那麽單匹馬所運載的貨物不能超過400kg。這應該是騾馬化機動部隊快速機動的重量上限!”


    在徐傑的設想中,俄國的機動部隊中最慢的部分,也不能慢於一晝夜40km的公路速度,因為速度是他們唯一的有利條件,這是建立在德國步兵追不上的情況下,隻要能保證這個速度底線,那麽就可以跑過德國絕大部分部隊!當然你要是萬一碰上德國相對較少而且行程比較短的裝甲部隊的話,那隻能說你倒黴,真被咬上了,怎麽也跑不了了……。


    作為俄軍騾馬化部隊的主力支援武器,300到400kg的步兵炮略顯不足,這東西按照現在的水平最多造出一門92式步兵炮,92步兵炮不到4km的射程想要執行團級作戰任務還是太過單薄,要知道即使在2戰中以炮兵火力孱弱而著稱的日本陸軍中,92步兵炮也不過是大隊級的武器。至於現成的武器嗎,法國的75mm炮按說應該不錯,這東西性能絕對夠用,可以打坦克打碉堡打步兵,但是重量高達1.2噸以上的重量讓這些武器很難快速機動。


    而為了均衡性能和重量之間的關係,徐傑打算參考一下美國1927年定型的m1a1型75mm輕型榴彈炮。這種火炮在使用m8炮架的時候重量不過580多公斤!俯仰角為-5度到45度。水平方向角為6度。最大射程8925米!普通彈重6.241公斤。從性能上來看這東西絕對算2戰最好的步兵炮,雖然以現在一戰不到的技術水平造出來是什麽德性說不準,但是多少可以參考其中的一些設計理念。


    第一。這門火炮重量不能超過700kg,並且必須可以進行拆分,可以在平時用單匹馬分開運輸,三輛馬車構成一個完整的跑組。並且可以在戰時迅速安裝展開,打完後可以短時間內全炮拖曳。第二,為了盡可能的減重,將液壓助推器和複位機構合二為一。同時為了降低火炮高度讓整個火炮盡可能的緊湊,炮輪采用下懸式設計,即在射擊狀態下。兩個車輪實際中軸在兩個炮輪中心連線之下,這需要加裝一個“球窩關節式”的連接機構。第三,為了優化水平射界,徐傑還可以給這種輕型火炮弄一個兩腳架。不過重量會有所上升。


    而在解決輕型火炮、新式輕武器之後。華夏還需要為俄國人設計一些戰車。畢竟麵對德國人的裝甲部隊,這支輕裝化部隊的反裝甲能力實在是悲催一些,比如說上麵剛剛說的75mm輕型火炮,在2戰條件下,生產出來的火炮初速也不過300米多點。要是現在造的話能有250米徐傑就很滿意了。這點初速的炮彈想要搞定坦克可能真困難一些。至於大口徑機槍嗎?配上鎢穿甲彈可以打掉絕大部分裝甲車,但是麵對坦克還是洗洗睡吧。


    俄國人似乎在設計任何重型武器的時候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很不在乎人機性能。說白了就是駕駛者的舒適性永遠都是排在最後的。比如說大名鼎鼎的t34坦克,其個人空間和操作性能絕對是堪稱噩夢級別的。所以實際上這些武器的使用者也許並不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而徐傑認為對於那些受過係統訓練並且有一定戰術素養的俄國裝甲兵,有必要給他們弄一個相對比較舒適的環境。


    另外一點就是徐傑希望能夠盡可能的保證這些熟練坦克手的生還率。想要改變俄國政府的想法幾乎是不可能的。那麽唯一能改變的就隻有設計了。而參考前世的各種坦克,恐怕梅卡瓦的發動機前置將是最合適的選擇。在駕駛員前麵除了裝甲之外還有一個發動機和變速箱,裝甲就算真被擊穿了,還有發動機可以擋一下,乘員從車體後部進出生還率還會高一些。但是這樣做的唯一問題就是正麵投影會比較大,增加了被彈麵積。


    就憑現在華夏的工業水平想要在重量比德國坦克小的情況下造出各方麵能和德國相媲美的坦克實在是困難點。所以說取舍變得非常重要。徐傑的第一要求是確保相互穿透。也就是說我的裝甲可以薄一些,但是我的火炮必須可以擊穿對方的裝甲。在徐傑那個位麵,中國的89式120mm仔細反坦克炮就是在這樣的理念下誕生的,裝甲防護連輕型坦克都不如,但是那門威力巨大的120mm滑膛炮足夠讓任何同時期對手都心驚膽戰。所以說火力必須是第一位的。


    相對於德國來說,俄國或者說華夏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有足夠的鎢礦!所以可以為坦克裝備一定數量的鎢合金穿甲彈。配合上高硬度的穿甲彈頭,徐傑認為57mm長管加農炮就足夠用了。要知道到了2戰四號坦克才還用過一段時間的長管50l火炮。發動機方麵中規中矩,這個還不清楚能有多大馬力的發動機,不過根據曆史上的估計,在1戰前可能獲得不了130馬力以上的發動機,最後的就是裝甲防護。而這也偏偏是最難搞定的事情。


    在技術條件的限製下,想要搞出一款各個方向防禦都俱佳的坦克簡直是不可能的,所以徐傑決定依然學習後世的先進經驗,如果每個方向的防禦都無法抵禦對方的火炮的話,那麽就讓最容易中彈方向上的防禦可以抵禦對方的攻擊吧,所以徐傑為俄國人設計的坦克的防禦標注是正麵可以擋住50mm炮的攻擊,側麵則降低到15mm左右,而且還是部分麵積可以。能夠防住較大的彈片,以及37mm和47mm榴彈的射擊。甚至如果情況需要的話,炮塔甚至可能考慮設計成開放式的來節省重量。預計整個坦克的重量預計不會超過15噸以上。


    而徐傑計劃為俄國人設計的突擊炮也是遵循這個原則,不過盡可能的降低車高,同時裝上一門威力更大的火炮而已。徐傑現在估摸著能否用15噸的重量裝下一門75mm加農炮?如果可以成功的話,那麽估計1戰中任何戰車都擋不住它的雷霆一擊。在不考慮炮塔,並且裝甲防護僅僅強調正麵的情況下,徐傑認為一門經過緊湊化設計的75mm加農炮應該可以裝下。


    感謝書友望雲山人的打賞,以及書友飛跑的小豬的月票支持~~~。今天晚些時候還有一更~~~。(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甲午之華夏新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終極側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終極側位並收藏甲午之華夏新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