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海軍在一個月的時間裏徹底解決了南線的海上威脅。華夏陸軍在北線同樣也沒有閑著。再成功的解決了俄軍左翼的威脅後,華夏陸軍其實已經敲開了俄國陸軍的防線。其兵鋒可以既可以南下直指尼布楚要塞核心區也可以西進向赤塔方向發動進攻。而對於是西進還是南下這兩個方麵,華夏陸軍內部產生了不同意見。並直接影響了下一步的戰略。


    首先以彭毅等人為代表的裝甲部隊將領希望下一階段的攻擊重點定位赤塔,畢竟那將是俄國人最後一個物資集散地。是西伯利亞鐵路前往前線的最後一個中轉站。隻要拿下了赤塔,整個前線俄軍的鐵路運輸就會被切斷。失去了外援的俄軍崩潰隻是一個時間問題。而起在進攻赤塔的時候,雙方都是野戰。在沒有工事的情況下,華夏陸軍將占有相當大的優勢。


    至於攻擊尼布楚要塞群,在他們看來是一個絕對費力不討好的舉動,連聶士成將軍都承認,用數周的時間拆除俄國人精心布置了幾年的防線絕對是一件相當有挑戰性的任務。其中每一個工事群都有完整的鐵絲網塹壕體係與之配合,還有完備的生活和戰鬥設施。在這些工事中還藏有從8寸到10寸的各種不同口徑的重炮,在鋼筋混凝土殼子的保護下,這些工事很難被摧毀。


    所以彭毅等人認為,為了避免過大的傷亡和物資損耗,應該使用裝甲部隊繼續突破俄軍的防線。直到占領尼布楚形成關門打狗之勢。到時候,無論是繼續圍困還是和談,華夏陸軍都將獲得主動。正如蔡鍔等人說的那樣:“攻擊赤塔我們需要的隻是汽油而已。而攻擊尼布楚我們需要的鮮血。”


    而以馬玉昆為首的一部分將軍則認為彭毅的想法有些過於理想化。首先馬玉昆承認尼布楚要塞區的防禦要遠高於赤塔方向。但是同時馬玉昆也指出進攻赤塔未必就比進攻尼布楚要塞要容易。單純憑借防禦力來斷定攻擊難度是不可取的。因為進攻兩處要地的攻擊力量同樣是不成正比的。


    “我們為了攻陷尼布楚要塞整整準備了4年,我們將大量的8寸、10寸甚至是12寸艦炮運了過來,並且將其改進成列車炮。他們配備有專門的鋼筋混凝土穿甲彈,在射程和威力上具有絕對優勢。我們在這4年中,我們將每一個對方每一個火力點都標注了出來,隻要時機一到我們就可以將其摧毀。”


    “而赤塔呢?我承認赤塔沒有那麽多的要塞和重炮。但是同時我也看到兩點,我們可以用於進攻的力量隻有裝甲部隊和隨行的支援炮兵。它們甚至連6寸長身管火炮都沒有。大口徑火炮要運送如此長的一段距離簡直就是災難。8寸短炮也必須拆成兩部分才可以運輸。而對方雖然缺乏重炮,但是那裏囤積了大量75mm速射炮,而這對於裝甲部隊來說絕對算是噩夢。”


    “甚至我們不用考慮對方的防禦力量。在沒有鐵路和坦克運輸車的情況下,這些單純靠自身行進的坦克能否在預定時間內趕到戰場都是一個問題,畢竟我們現在的出發陣地距離赤塔的太過遙遠。”馬玉昆等人對兩個戰場進行了分析。


    麵對這個問題,馬玉昆等人隨後又提出了一個替代方案。那就是暫時放棄對尼布楚要塞核心區的進攻。轉而攻擊俄軍右翼,再將其擊潰後,再做決定,畢竟俄軍右翼還是十餘萬野戰部隊。這個重兵集群對於華夏陸軍來說也絕對是個大麻煩。為了配合這個計劃,馬玉昆等人還做了一個炮兵調整計劃。將一些較為容易調運的重炮重新配置以便幫助進攻部隊獲得火力優勢。


    這個計劃看似是最可行的計劃,俄國野戰部隊主要分布在右翼。除此之外在交通線上還有部分機動兵力。然後剩下的要塞守備部隊除了少量的在赤塔之外剩下的都集中在尼布楚前線。按照華夏現在的軍力配屬,可以對右翼發動進攻,但是在具體位置方麵卻要仔細斟酌。和左翼俄軍不同。右翼的俄軍與要塞體係聯係的很緊密。如果按照當初攻擊左翼的方式對其邊緣陣地進行突破的話,大部分俄軍即使無法抵禦。也可以通過實現留下的通道退迴要塞。隨後一旦完成收縮的話,那就是一場比較麻煩的圍城戰了。


    這個計劃隨後被送到了徐傑的辦公桌上。但是不知為何,徐傑對這個計劃好像並沒有太大的興趣。他隻是在計劃的最後批注了一句話——盡量殺傷或者俘獲俄軍有生力量。徐傑已經十分清楚前線的指揮官到底怎麽想的了。他們打算通過圍困迫使俄國政府接受戰敗的現實。這樣一來既省力氣又達到了戰勝的目的。僅從戰略目的上來看,這樣的做法是很合適的。但是關鍵一點是,徐傑的戰略目的和聶士成等人的想法是有一些出入的。


    徐傑的眼光並沒有局限在這一次戰爭中,他需要的是讓俄國陸軍在這場戰爭中盡可能的留血!如果說華夏海軍通過一係列的戰役徹底解除了俄國海軍對華夏的威脅的話,那麽華夏陸軍要完成這個使命恐怕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這次戰役隻是一個階段性勝利,在未來華夏要想將西伯利亞納入自己的掌控之中的話,就必須讓俄國軍事體係盡可能多的流血,然後在1戰爆發後,徹底解決自己北方的威脅。這一戰不僅要盡可能的殺傷俄軍有生力量還要讓俄國人更加懼怕華夏陸軍!以便為以後的計劃做好準備。


    當然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華夏共和國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而為了這個戰略目的,華夏陸軍高層則必須重新製定一個既可以大量殺傷對手,同時又可以盡量減少戰爭傷亡的計劃。經過研究發現,華夏陸軍在下一階段中必須要完成三個方麵的任務,第一個方麵是對俄軍運輸線的封鎖,第二個方麵則是摧毀俄軍右翼的西伯利亞第二和第三軍團以及其它小編製部隊。第三就是在完成前兩項任務後開始攻堅!摧毀尼布楚要塞群!


    而在重新製定作戰計劃的過程中,華夏陸軍突然發現,俄軍在經曆了左翼的慘敗後也在學習戰爭,其中一些措施在華夏陸軍看來還是非常有效的。首先第一點就是俄軍加強了機動兵團的力量。雖然總體兵力一定,俄軍無法再抽調更多的兵力進入前線,但是這不妨礙庫羅帕特金將精銳步兵從各個下屬單位中抽調出來組成精銳部隊配合戰車部隊以及騎兵。除了人員素質比較高之外,他們同時也攜帶了大量的迫擊炮和輕便火炮。這就極大加強了俄軍機動兵團的戰鬥力。


    其主要任務也變成了機動作戰和堵塞缺口。在遇上華夏裝甲部隊後,他們首先做的不是立即拉開陣勢雙方拚個你死我活,而是在接觸後進行相關偵察後選擇進入防禦,隻有在兵力和武器都占優勢的情況下他們才會繼續攻擊。在雙方在試探性交戰中,以及在交通線附近的遊擊戰鬥中,華夏裝甲部隊發現對方並不像原來那樣一處即潰。戰鬥力比原來強上不少。


    這種變化不僅僅體現在野戰上。在陣地戰中,這些配屬有小型火炮的快速機動部隊對華夏陸軍的遏製作用也是比較明顯的。在數次有限度的進攻中,華夏陸軍可以輕易突破對方的防禦陣地,但是在對方機動部隊到位後,這種突破就會被遏製。甚至部分地區會被重新趕出來。


    “我認為我們需要更大程度上分散對方的兵力,尤其是讓他們的精銳機動兵團脫離防線的保護,在曠野上和我們進行交戰。單獨被分割的機動兵團並不可怕。他們也隻有在防禦態勢並且占有數量優勢的情況下才可以與裝甲部隊交手。隻要有足夠的補給,我們可以發動一場旨在切斷鐵路線的戰役。然後逼迫對手在我們預設戰場上與之交戰。”


    “戰防炮陣地是死的,沒有足夠強大的裝甲部隊作為反擊力量,單純的防禦陣地其實並不可怕。他們沒有足夠數量的長管75mm炮伴隨,所以遠程反炮兵火力相當脆弱,我們甚至不用動用重炮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不需要105mm以上的火炮就可以獲得炮兵優勢。”在自己的意見被否決後,彭毅又提出了新的意見,主張發動兵團的機動優勢在曠野運動交戰中解決戰鬥。


    對於彭毅提出的新建議,華夏陸軍高層還是表示支持的。盡最大可能將俄軍從防線上趕出去才符合整個戰略,一旦機動部隊全部抽走,那麽剩下的就是被分割在一個個防線中的俄國弱兵首尾的要塞和塹壕,攻堅難度直線下降。而且相對於攻堅來說,對重炮和彈藥的需求遠低於對燃料的需求。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兩邊發起的進攻可以優化資源配置,而且多攻擊麵對於兵力和物資捉襟見肘的俄軍來說更加致命!


    感謝書友地獄女皇、日眠動物和光之納粹的月票支持。今天作者一看訂閱,居然連前天的一半都沒有--!這可是在推薦期啊--!春節快到了,求訂閱,求支持啊~~~。(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甲午之華夏新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終極側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終極側位並收藏甲午之華夏新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