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合適的武器,並不代表就能發揮這些武器的作用,與之相應的戰法配置訓練結合在一起才能使新式武器的作用發揮到最大。防守問題自然不大,配合縱橫的塹壕和支援點。一旦有足夠的新式武器裝備新軍後,防守旅順口還是十分樂觀的。但是如果輪到北洋新軍去進攻,突破對方陣地的話,這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其實從古到今的陸戰攻防雙方一直圍繞這一個問題展開(對攻的就算了),那就是突破與反突破。找準對方戰線上的一個關鍵點,然後集中兵力,以多於突破口對方幾倍的兵力發動突然襲擊,然後打入楔子,進而擴大戰果,對地方陣線實施分割。進而瓦解掉對方的抵抗,冷兵器時代,騎兵衝鋒防禦的布陣強調速度,後來蒙古人又在衝鋒之前強調馳射,用精準的箭術來使對方的防線出現漏洞以及給予對方士氣上的打擊。隨後集中精銳切入對方陣地,而防禦的一方則以拒馬,槍陣作為抵禦手段,並輔以大量的弓箭手和床弩等遠程武器。而到了熱兵器時代,步兵配合炮兵組成戰陣,隨後在雙方步槍和火炮對射後,騎兵找到機會從其薄弱環節打進去,依然是過去那套戰法。隻是武器更新了。當然,這一切在1戰中成為了曆史。騎兵麵對對方的機槍陣地相當的無力,而炮兵則要麵臨這層層疊疊個塹壕和掩體,於是乎,1戰成了真正的塹壕戰。麵對延綿幾百英裏,從北海一直延伸到瑞士的戰壕體係,集團衝鋒基本上就是送死行為。無論是步兵還是騎兵,麵對密集的機槍火力,速射直瞄火炮(例如法國的m1897式75mm速射炮,也叫七五小姐)還有間接射擊的重炮組成火力網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


    雖然甲午時期的戰場還沒有發展到1戰那種戰壕對峙的程度,但是大量修建野戰工事也是十分常見的。君不見中法戰爭中馮子材部就進行了相當專業的土工作業,日軍沒有理由做的更差!!而如果日本軍隊也裝備機槍的話,對於進攻的新軍來說將更加棘手。(曆史上本子也裝備了少量的加特林機槍和格林炮)所以,麵對這些自動武器,徐傑還是需要專門的編製和戰術予以克製。而在當時的條件下,最適合突破塹壕體係的戰術恐怕就是1戰時德國人采用的風暴突擊隊了吧?


    這個戰術如果追溯的話,應該從1915年在卡爾索組建的突擊營算起,這支突擊營由德國第五集團軍上校威利羅爾任指揮官,他們與其它部隊相比,被分成了若幹相互配合的小組,裝備了更多的自動武器,例如mg15輕機槍,mp18衝鋒槍以及更多的手榴彈,為了增強火力的持續性,他們使用的步槍和手槍也是經過特殊改進的,例如毛瑟98g就有配發20發彈夾的(不過射速依然比較悲劇)。還有配發32發彈鼓的魯格9mm手槍。然後在輕型火炮,迫擊炮,甚至是噴火器的支援下,(當然,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德軍中的遠程火炮可以把對方某個陣地孤立出來。形成阻斷。)尋找合適的機會在對方的要點或者結合部實施偷襲。這支裝備了大量自動武器,並且伴隨有輕型火炮支援的諸兵種合成突擊隊,在戰爭中表現非常好。到1917年,德國就組建了17個風暴突擊營。當然除了武器外,這支部隊對士兵和指揮人員的素質也是相當高的,他們必須要懂得如何在遍地彈坑的戰場上交替掩護前進,而且在進攻過程中能排除包括地雷,鐵絲網等一切障礙,並且能用為數不多的輕型火炮去精確打擊對方的火力點。最後,也是最具關鍵性的戰鬥就是,他們在進入對方戰壕後,能在狹窄的戰壕中迅速擠垮對手,要知道,在曲折的戰壕中,剛剛進入的突擊隊士兵將麵臨地形不熟,以及數倍於己方人員的敵軍反撲!!戰術技巧,意誌力,配合,裝備缺一不可!…,


    而現在徐傑就計劃讓這隻負責攻堅的突擊隊早日誕生!!裝備方麵已經有了,劉易斯機槍可以代替曆史上的mg15(其實德軍也在突擊隊中大量使用繳獲的劉易斯機槍,1戰最好的輕機槍可不是白叫的!)。雖然沒有mp18這個子彈噴淋器,但是麵對甲午時期的日軍,20發的盒子炮絕對夠用了。而火炮方麵,60迫擊炮和82迫擊炮也基本夠用。對於個別防禦不是很好的掩體,甚至擲彈筒就可以了,於是乎,這支簡化版暴風突擊隊的裝備就讓徐傑敲定了!剩下的就是編製問題。


    在徐傑的設想中,這個暴風突擊連將擁有一個營部及營部直屬連,三個突擊群,和一個炮兵群組成。營部24人,營部直屬連將有通信排(32人),醫務排(29人)和警衛排(38人)偵察排(33人)外加一個炊事班(9人)組成。而突擊群則是大連編製,下轄突擊排,掩護排和炮兵排。突擊排擁有5個戰鬥班。每個戰鬥班班長一名,輕機槍組4人,其中除正副射手外,還有2名彈藥手,彈藥手裝備1889年式戰鬥手槍。剩下9人為普通步兵,攜帶1889年式步槍和戰鬥手槍各一把。加上其他人員的6人,總共87人。掩護排一共分3個班,每班擁有機槍一挺,擲彈筒2具。機槍根據情況選擇1890年式輕機槍或者是輕量化的馬克辛機槍,如果是後者,還需要增加人手。加上其它人員,一共41人。而炮兵排也是分成3個班,每個班擁有2門60迫擊炮,每班共有13人,加上其他人員6人,全排共47人,總共一個突擊群是183人。


    而營部直屬炮兵連則是由連部(12人),3個82迫擊炮排,和一個偵察班(9人)組成。每個迫擊炮排下轄3個炮兵班每班加上掩護人員一共12人,配備一門82迫擊炮。炮兵連一共147人,這樣算來,徐傑這個暴風突擊營的總人數將達到885人。


    “差不多了,這樣一支部隊足夠應對日軍可能存在的戰壕體係了。”徐傑自語道。即使徐傑有足夠的金錢和資源去武裝一直超越當今水平的陸軍部隊,甲午海戰開始的時候依然將以防禦為主,畢竟算上所有能戰的部隊,曆史上日本進攻部隊也將是北洋,台灣和兩廣部隊的2倍以上,劉銘傳和李翰章能湊出3萬人就相當不容易了。而應老李的要求保留的淮係舊軍,戰鬥力提高是一定的,但是能否達到日軍的水平還是很難說的,新軍可不僅僅是裝備上的新,而是從步兵個人意誌,部隊編製,作戰理念到將領的指揮進行一次徹底的變革。後麵三者還好說,關鍵是第一點,讓士兵明白為何而戰,才是最難的。畢竟,現在的淮軍還是一個當兵混飯吃的局麵。


    大家支持一下吧,作者碼字不容易啊。如果對情節有異議,可以去討論區談。多謝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甲午之華夏新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終極側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終極側位並收藏甲午之華夏新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