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洋確實有些魔怔。
他覺得自己很累。
這段時間他一下子接受了太多東西,腦子無法正常消化,但又有些急於求成,總想最快理解通透,然後把電影的完美劇情給展現出來。
有一個成語叫“拔苗助長”。
周洋開始就有了這種味道。
甚至按照導演手冊裏麵的“故事的二元性衝突與對立麵分析”的方法,他開始非常認真地剖析起盲井的故事脈絡。
這麽代入進去。
他發現很多電影都是通用的。
礦井殺人二人組裏麵,陳雙寶飾演的唐朝陽是絕對的惡。
他的惡表現在各個角落裏。
陰森,可怖,充滿著對生命的漠視,眼中隻有自己,然後又隻有利益。
這是一種純粹的,不可能被環境或任何人改變的惡。
而趙振扮演的另一個角色宋金明身上則是多了一種人性的味道,他雖然惡,也充滿著對生命的漠視,不乏自私自利的感覺,但並不算極致的純粹。
他的身上還存在著一絲人性未泯的光輝
至於接下來要出現的角色,也就是張鳳鳴一個青澀的未成年,一個因貧窮而輟學打工的孩子身上則充滿著對這個世界的善意與希望。(原盲井裏的元鳳鳴)。
甚至把整部電影給剖析出來,周洋發現這部電影可以分成人性的絕望與那麽一丁點的希望。
正如電影開始拍攝時候,下礦井的那一段長長的,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暗示。
剖析著剖析著。
周洋開始不自覺地把自己代入進了“張鳳鳴”這個角色之中
幻想著自己麵對著電影裏的情況,自己會怎麽辦
他甚至開始很認真地做起了角色個人筆記,自以為是地寫起了角色的自傳與身世背景。
漸漸地,他開始按照著記憶,不由自主地開始念起了台詞,做起了動作。
他對著鏡子,開始琢磨
“不行,不行!”
“繼續”
“不行!這絕對不行,還差點味道”
“繼續”
“不行,表演的味道太重了,得繼續!”
“”
夜深人靜。
半桶水的周洋不免開始產生了困倦。
他迷迷糊糊地放下鏡子,走上床,身體無盡的疲憊。
但是,躺在睡夢中的他,卻做起了表演夢。
夢中,他仿佛打開了記憶碎片的盒子,盲井裏麵那個小孩的角色似乎逐漸清晰了起來,他仿佛變成了那個小孩
一遍一遍地表演著,推翻著,然後繼續表演,繼續推翻
幾乎自虐一般苛責著追求著電影的完美。
但他不知道
窗外,一個身影凍得脊背發涼。
最終低著頭,仿佛想到什麽一般走迴到了屋裏。
導演和演員,大概是兩個概念。
雖然影視圈有一種演而優則導的說法,但能導好電影的導演,卻並不一定能演好電影。
第二天,劇組再度開工了。
開工對所有人都意味著一種折磨,特別是對馮凱。
很多拍攝工作人員們都在私底下討論今天的馮導到底會不會情緒突然壓抑不住而爆發,最終跟周洋對著幹。
甚至有些人開始模擬器馮凱爆發時候的情況,然後他們開始考慮著自己的定位到底是什麽
是沉默著當一個旁觀客,亦或者是勸一方,然後調和一下雙方的衝突?
他們挺糾結的。
不過
在電影真正開拍以後,他們突然發現劇組的氣氛又再次變得極為詭異了起來。
馮凱麵對著鏡頭,幾乎是沉浸式一般,做出了與昨天判若兩人的表情。
他拉著趙振和陳雙寶飾演的角色聊起了善後處理的劇情
他戴著眼鏡,在聽到事情以後神色有些慌慌張張,但隨後又變得精明,又變得狡詐,甚至在那幾個“遇害者親人”聊起善後補貼時候,他又開始了軟硬兼施,將生命當成是一種交易,當成是一組冰冷的數字
那是一種極端諷刺的感覺!
就算看著鏡頭,聽著馮凱的聲音,他都能感覺到這種微妙的感覺。
工作人員一度震驚鏡頭裏這個人到底是馮凱馮導,還是被什麽草菅人命的資本家附體了。
那自私自利,視人命為利益的感覺簡直演繹得淋漓盡致,就算同樣拍對手戲的礦工演員們也一度陷入不適應的狀態之中。
這一幕鏡頭拍完了!
馮凱從角色中剝離出來,他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稍微理了一下蓬亂的頭發,看了周洋一眼。
他看到周洋的眼神很激動,在很遠處鼓掌。
已經達到了他想要的效果了。
他嘴角露出了一絲笑容,一步步走到周洋麵前。
“周導”
“嗯?”
“給我看看鏡頭。”
“好!”
“周導,這一幕,我個人覺得鏡頭得,得重拍!”
“啊?”
“我認為用一種紀錄片的拍攝方式比較好,嗯,這部電影與其說是一部電影,倒不如說是記錄這個社會的陰暗麵,以絕望與希望的反差諷刺感,正式載入這部電影的基調,同時,這部電影的打光效果,也從某種程度來說是一種暗示手法”
“”
馮凱點燃一根煙抽了起來。
一邊抽,一邊盯著周洋。
他看到周洋的疑惑表情,他依舊嚴肅。
他說了一大堆專業性的,與對這部電影劇本的理解,更多是拍攝上麵的手法與想要呈現的打光效果上來分析著整部電影的基調。
周洋聽著馮凱跟自己說了一大堆東西,他似懂非懂,心中卻更加地茫然。
但是!
他情緒卻很激動。
他終於看到馮凱對這部電影的認真態度了!
他思索了半天,終於點點頭。
“嗯,繼續馮導。”
劇組裏。
馮凱滔滔不絕地對著周洋說著一大堆拍攝內容和鏡頭的不足處。
周洋腦子猶如漿糊。
但是,他卻強行讓自己記下,並沒有打擾馮凱。
甚至心中並沒有被碾壓的難受與失落感
反而很興奮!
他終於能學到書本以外的知識了!
本來就是這樣!
如果看了一本導演手冊與一些亂七八糟的導演書籍就能拍出好電影的話,那麽燕影那些上了幾年學的導演係學生又有什麽意義?
他單純隻是借著穿越過來的先天優勢按照記憶來拍這部電影,判定演得到底合不合適,但實際上真正對整部電影的理解,他是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
而馮凱這番話的很多內容,甚至能讓他豁然開朗!
他覺得自己就是海綿,吸收著所有人給他的知識與饋贈。
“還有劇本問題我昨天很認真地琢磨了一下劇本,劇本寫得很零碎,交代的劇情比較散,沒有著重抓著一點來寫,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對話不完善,並不符合角色當下的狀態,在我看來,需要修改一下,最好這些對話是用方言的方式來輔助,這樣沒什麽違和感周導,你覺得怎麽樣?”馮凱看著周洋,征求周洋的意見。
他似乎進入狀態了。
“”
下午。
電影繼續開始拍攝
原本以為周洋的折磨,已經是極限了。
但是,當馮凱突然像變了一個人,以真正副導演的姿態出現在劇組裏的時候。
所有人開始意識到真正的絕望才剛剛開始
甚至這種絕望,把投資人都張根水都卷入了其中
他覺得自己很累。
這段時間他一下子接受了太多東西,腦子無法正常消化,但又有些急於求成,總想最快理解通透,然後把電影的完美劇情給展現出來。
有一個成語叫“拔苗助長”。
周洋開始就有了這種味道。
甚至按照導演手冊裏麵的“故事的二元性衝突與對立麵分析”的方法,他開始非常認真地剖析起盲井的故事脈絡。
這麽代入進去。
他發現很多電影都是通用的。
礦井殺人二人組裏麵,陳雙寶飾演的唐朝陽是絕對的惡。
他的惡表現在各個角落裏。
陰森,可怖,充滿著對生命的漠視,眼中隻有自己,然後又隻有利益。
這是一種純粹的,不可能被環境或任何人改變的惡。
而趙振扮演的另一個角色宋金明身上則是多了一種人性的味道,他雖然惡,也充滿著對生命的漠視,不乏自私自利的感覺,但並不算極致的純粹。
他的身上還存在著一絲人性未泯的光輝
至於接下來要出現的角色,也就是張鳳鳴一個青澀的未成年,一個因貧窮而輟學打工的孩子身上則充滿著對這個世界的善意與希望。(原盲井裏的元鳳鳴)。
甚至把整部電影給剖析出來,周洋發現這部電影可以分成人性的絕望與那麽一丁點的希望。
正如電影開始拍攝時候,下礦井的那一段長長的,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暗示。
剖析著剖析著。
周洋開始不自覺地把自己代入進了“張鳳鳴”這個角色之中
幻想著自己麵對著電影裏的情況,自己會怎麽辦
他甚至開始很認真地做起了角色個人筆記,自以為是地寫起了角色的自傳與身世背景。
漸漸地,他開始按照著記憶,不由自主地開始念起了台詞,做起了動作。
他對著鏡子,開始琢磨
“不行,不行!”
“繼續”
“不行!這絕對不行,還差點味道”
“繼續”
“不行,表演的味道太重了,得繼續!”
“”
夜深人靜。
半桶水的周洋不免開始產生了困倦。
他迷迷糊糊地放下鏡子,走上床,身體無盡的疲憊。
但是,躺在睡夢中的他,卻做起了表演夢。
夢中,他仿佛打開了記憶碎片的盒子,盲井裏麵那個小孩的角色似乎逐漸清晰了起來,他仿佛變成了那個小孩
一遍一遍地表演著,推翻著,然後繼續表演,繼續推翻
幾乎自虐一般苛責著追求著電影的完美。
但他不知道
窗外,一個身影凍得脊背發涼。
最終低著頭,仿佛想到什麽一般走迴到了屋裏。
導演和演員,大概是兩個概念。
雖然影視圈有一種演而優則導的說法,但能導好電影的導演,卻並不一定能演好電影。
第二天,劇組再度開工了。
開工對所有人都意味著一種折磨,特別是對馮凱。
很多拍攝工作人員們都在私底下討論今天的馮導到底會不會情緒突然壓抑不住而爆發,最終跟周洋對著幹。
甚至有些人開始模擬器馮凱爆發時候的情況,然後他們開始考慮著自己的定位到底是什麽
是沉默著當一個旁觀客,亦或者是勸一方,然後調和一下雙方的衝突?
他們挺糾結的。
不過
在電影真正開拍以後,他們突然發現劇組的氣氛又再次變得極為詭異了起來。
馮凱麵對著鏡頭,幾乎是沉浸式一般,做出了與昨天判若兩人的表情。
他拉著趙振和陳雙寶飾演的角色聊起了善後處理的劇情
他戴著眼鏡,在聽到事情以後神色有些慌慌張張,但隨後又變得精明,又變得狡詐,甚至在那幾個“遇害者親人”聊起善後補貼時候,他又開始了軟硬兼施,將生命當成是一種交易,當成是一組冰冷的數字
那是一種極端諷刺的感覺!
就算看著鏡頭,聽著馮凱的聲音,他都能感覺到這種微妙的感覺。
工作人員一度震驚鏡頭裏這個人到底是馮凱馮導,還是被什麽草菅人命的資本家附體了。
那自私自利,視人命為利益的感覺簡直演繹得淋漓盡致,就算同樣拍對手戲的礦工演員們也一度陷入不適應的狀態之中。
這一幕鏡頭拍完了!
馮凱從角色中剝離出來,他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稍微理了一下蓬亂的頭發,看了周洋一眼。
他看到周洋的眼神很激動,在很遠處鼓掌。
已經達到了他想要的效果了。
他嘴角露出了一絲笑容,一步步走到周洋麵前。
“周導”
“嗯?”
“給我看看鏡頭。”
“好!”
“周導,這一幕,我個人覺得鏡頭得,得重拍!”
“啊?”
“我認為用一種紀錄片的拍攝方式比較好,嗯,這部電影與其說是一部電影,倒不如說是記錄這個社會的陰暗麵,以絕望與希望的反差諷刺感,正式載入這部電影的基調,同時,這部電影的打光效果,也從某種程度來說是一種暗示手法”
“”
馮凱點燃一根煙抽了起來。
一邊抽,一邊盯著周洋。
他看到周洋的疑惑表情,他依舊嚴肅。
他說了一大堆專業性的,與對這部電影劇本的理解,更多是拍攝上麵的手法與想要呈現的打光效果上來分析著整部電影的基調。
周洋聽著馮凱跟自己說了一大堆東西,他似懂非懂,心中卻更加地茫然。
但是!
他情緒卻很激動。
他終於看到馮凱對這部電影的認真態度了!
他思索了半天,終於點點頭。
“嗯,繼續馮導。”
劇組裏。
馮凱滔滔不絕地對著周洋說著一大堆拍攝內容和鏡頭的不足處。
周洋腦子猶如漿糊。
但是,他卻強行讓自己記下,並沒有打擾馮凱。
甚至心中並沒有被碾壓的難受與失落感
反而很興奮!
他終於能學到書本以外的知識了!
本來就是這樣!
如果看了一本導演手冊與一些亂七八糟的導演書籍就能拍出好電影的話,那麽燕影那些上了幾年學的導演係學生又有什麽意義?
他單純隻是借著穿越過來的先天優勢按照記憶來拍這部電影,判定演得到底合不合適,但實際上真正對整部電影的理解,他是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
而馮凱這番話的很多內容,甚至能讓他豁然開朗!
他覺得自己就是海綿,吸收著所有人給他的知識與饋贈。
“還有劇本問題我昨天很認真地琢磨了一下劇本,劇本寫得很零碎,交代的劇情比較散,沒有著重抓著一點來寫,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對話不完善,並不符合角色當下的狀態,在我看來,需要修改一下,最好這些對話是用方言的方式來輔助,這樣沒什麽違和感周導,你覺得怎麽樣?”馮凱看著周洋,征求周洋的意見。
他似乎進入狀態了。
“”
下午。
電影繼續開始拍攝
原本以為周洋的折磨,已經是極限了。
但是,當馮凱突然像變了一個人,以真正副導演的姿態出現在劇組裏的時候。
所有人開始意識到真正的絕望才剛剛開始
甚至這種絕望,把投資人都張根水都卷入了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