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希訂婚宴辦得很是盛大,張晗前身是演員,雖說沒什麽名氣,認識他的業內人員也有那麽一些。大家都自恃身份,即便有幾個跟張晗不大對付,或者看不慣他之人,也知道好歹,不會在這種場合鬧出事情,除了席間碰到的顧禎之外,再沒人這麽大剌剌地表達對他的不滿,時間倒也不算難捱。
當然,這隻是對那些不了解張晗跟柳希兩人前情之人而言,在院長他們看來,這一頓宴席吃得就不是那麽盡興,卻也無可奈何。看著張晗不僅不能麵露異色,還得笑顏以對,張院長隻能歎息一聲。
迴到家後,裴靜寧靜思許久,提議道:“下次柳希結婚,要不我們去國外旅遊,隻送禮過去?”
張晗側頭望著身畔之人,半晌後欣然應諾。訂婚宴已經參加,結婚宴不出席也沒什麽大不了,做人不用太過勉強自己,人是為自己而活,不需要如此在乎旁人眼光。
如此想著,張晗起身在音響設備上一陣搗鼓,稍後便有一首輕快的曲子傾瀉而出,伴著兩人時不時的談話聲,一派閑適。
悠閑的時光總是飛逝,經過多番準備之後,很快就迎來張晗第一次簽售會兼新文發布會。
辰星經過這麽長時間適應,對於張晗粉絲群經營已經頗有經驗,中途除了書迷見到張晗真人,場麵有些騷動之外,並沒有出現意外。這次簽售會兼新文發布會可謂是大獲成功,不僅使得到場粉絲心滿意足,就連場外書迷也在期待下一次,粉絲凝聚力無形之中得到提升。
張晗忙了一整天,到家後什麽也不想幹,整個人窩進沙發中,癱在那就不動了。裴靜寧有些心疼,拿過早就準備好的藥油為他按摩一刻不停簽名的右手。
感受著手上的力道,張晗總算好受一些。人太過出名也不見得都是好事,這不今天他就深刻體會到這一點,若非他身體好,恐怕簽字都得簽到手抽筋,饒是如此,也沒好太多,右手到現在都還有些異於平常。
除此之外,喉嚨幹澀嘶啞,麵部笑得都有些僵硬,一想到以後可能還有第二次第三次,張晗覺得整個人都不太好了,而這種事情除他自己外,無人可替代,張晗那是痛並快樂著。
裴靜寧看著一副生無可戀狀的張晗,嘴角微微勾起,這麽大的場麵別人可是想要而不得,不過撇除這些外在條件不談,簽售會對於作者而言,的確是件苦差事,不管別人怎麽看,他隻有心疼的份。
張晗新文《星際仙途》一經發表,慕名而來的讀者眾多,開局倒是呈現欣欣向榮之象,隻不知後續情況如何。
《星際仙途》不同於之前的誌怪小說,跟傳統仙俠也是大相徑庭,它不再拘泥於神怪之說,更趨向於類似現今科技一般的道,道即是宇宙萬物運行的規則,就跟科技同一脈絡,隻是故事述說的這一方宇宙規則跟現實世界不同罷了。
《星際仙途》這篇文迥異於以往,它在綠原文學網上連載不過幾天工夫,就被引為話題,抨擊者有之,讚同者有之,旁觀者有之……一時間眾說紛紜,好不熱鬧。
張晗幾乎無視了這一切,文章已經定案,即便遭遇滑鐵盧,他也隻能硬著頭皮寫,隻要自己受得住,何懼於他人,就算再差又能差到哪去?他的文字功底擺在那,說句自大的話,劇情遠非推陳出新那麽簡單。道法自然逆天修行的觀念始終貫穿其中,光這一點就能吸引一大批讀者進行試閱,至於能不能留住他們,這就看他的行文水平和編故事的能力。
《星際仙途》跟《漁夫逍遙行》和《巔峰歸來》截然不同,這是一個瑰麗的世界,構架龐大,場景壯觀,眾生都為追求飄渺仙道不斷奮進,從而衍生出各種愛恨情仇,熱血有,絕情絕愛有,舍生忘死有……一幕幕看得喜好之人欲罷不能。
時日一長,很快便將那些不愛看這些,隻是聞風而動的讀者淘汰出局,留下那部分讀者棄文率達到一個新低。作為新晉主編的緋色看著《星際仙途》後台數據,眼裏閃著亮光,仿佛又看到了一篇新文強勢崛起。
張晗並不為此動容,還是照常,該幹什麽就幹什麽,《巔峰歸來》已經為他掙得大量榮譽,對這些他早就看淡,要不是《巔峰歸來》一文情況特殊,他甚至不會過多關心《星際仙途》。
《星際仙途》的出現,為華夏網文作者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盡管文章連載不過十來章,有那腦子靈活的不知名作者,便將目光轉向這文,細心鑽研。不到一個月時間,跟風之作便悄然出現在以綠原文學網為起~點的各大網站上,一開始並不為眾人知曉,直到此類文章多了,這才一舉進入眾讀者視線。
地星重視知識版權保護,文學創作自也不例外,對盜版和抄襲打擊分外嚴厲,這些跟風之作都很好地規避了這點,打擦邊球的有,但極少有越界,即便越界也程度很輕,被責編警告之後,稍加修改就不存在問題,一時間此類小說如雨後春筍般悄然生長。
跟風文章雖多,卻無扛鼎之作,並不能稱為百花齊放,緣由很簡單,各大神級作者愛惜名聲,沒人敢輕易下水。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一位舊文剛完結的小神作者嚐試著寫《星際仙途》同類文章,且成績比以往都要好之後才被打破。從那時起,便陸續有一定名氣的作者跟進,人數雖不多,卻真正帶動了新式仙俠小說的人氣。
聽說這事後,張晗一笑而過。
這種情況對他來說也有利,之前這一類型屬於小眾小說,《星際仙途》一發文能有這麽多讀者入坑,不過是借著《巔峰歸來》的勢頭。獨木難支的道理他懂,若無法形成一定規模,《星際仙途》一文後勁便會不足,恐怕越到後麵頹勢越顯,指不定結文時跟訂會完全沒眼看。
這並非張晗一人之力能解決,任何小眾類型小說作者都有這樣的困擾。天花板高度有限,縱使行文水平再高,棄文率也不可能達到零,沒有後進讀者加入,也就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跟訂書友慢慢流失。
而如今就不同了,因張晗所寫《星際仙途》之故,吸引了大批讀者尋找同類文章觀看,讀者有這一需求,作者自然會響應,大量作者投身其中,帶動更多讀者,從而反哺張晗,如此一來,便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所有參與其中的作者都能分到其中一杯羹,稱得上皆大歡喜。
張晗這一舉措最大受益者莫過於綠原文學網,其他小說網站都要靠後一步,名人效應在哪裏都適用。張晗則其次,綠原文學網除了最初是因著《巔峰歸來》一文的餘勢才給予他好待遇,現在可就是心甘情願,網站高層巴不得多為《星際仙途》宣傳。
作為曾做過內容編輯的總經理安清,最是清楚《星際仙途》和《巔峰歸來》的區別所在。《巔峰歸來》成績再過逆天,也隻是一時,《星際仙途》則不然,就算這文最後泯然於眾,後續發展也絕非《巔峰歸來》可比。
《巔峰歸來》為綠原文學網帶來大量無形利益,吸引到諸多外來讀者,對綠原文學網促進很大,可也就僅限於此。它的題材注定它成為小眾之中的小眾之作,它的成功有著諸多其他緣由存在,別人就是想效仿跟風也不成。
《星際仙途》明顯不同,它能帶動一個新類型,或許暫時無法跟《巔峰歸來》為網站帶來的利益相媲美,卻能夠後來者居上,若一年兩年不行,那就三年四年,隻要這個類型一直有受眾,早晚有一天能趕超《巔峰歸來》為公司帶來的效益。
這還是往低了考慮,若《星際仙途》再次大放光彩,後續參與的神級作者多崛起幾個,這帶動的效應簡直不可估量。
安清一想到那樣的場景,嘴角不自覺微微上翹。或許還不止如此,《星際仙途》開拓的這一類型跟傳統仙俠誌怪小說迥然不同,等於說綠原文學網開創了網文小說又一子類,這影響就難以估量。作為第一個嚐試吃螃蟹的綠原文學網自是受益最大,那些被開發出這個新愛好的讀者,想要看同類型文章時,首選目標恐怕會是綠原文學網,這代表著什麽,安總豈會不清楚?
有人歡喜有人愁,綠原文學網高層是開心了,其他文學網站可就有些吃癟。各小說網站之間本就存在競爭,若是對手采用下三濫的陰招,他們還能用同樣手段應對,對於綠原文學網這樣的陽謀,實在是讓他們束手無策,唯一的辦法便是督促旗下作者開拓創新。
可網文類型就那些,在此基礎上再開辟一個類型談何容易?一時之間眾網站高層都恨不能對著張晗紮小人。這兩年就屬他最鬧騰,沒他也就沒那麽多事,他們也能安枕無憂,不用絞盡腦汁策劃這策劃那,最終也沒拿出一個成熟可行的方案。
張晗對這些一無所知,如今他已經不需要親自管理書友群,隻要隔三岔五露個麵,維護一下跟粉絲的關係,就可以將全副精力投到寫作之上。這才是他習慣的生活,時不時讓他曝光在媒體之上,可不是他所願。
寫作之餘,張晗會拿起各種文學著作靜心充電,再不時去辰星公司給裴靜寧幫忙,日子過得格外充實。
當然,這隻是對那些不了解張晗跟柳希兩人前情之人而言,在院長他們看來,這一頓宴席吃得就不是那麽盡興,卻也無可奈何。看著張晗不僅不能麵露異色,還得笑顏以對,張院長隻能歎息一聲。
迴到家後,裴靜寧靜思許久,提議道:“下次柳希結婚,要不我們去國外旅遊,隻送禮過去?”
張晗側頭望著身畔之人,半晌後欣然應諾。訂婚宴已經參加,結婚宴不出席也沒什麽大不了,做人不用太過勉強自己,人是為自己而活,不需要如此在乎旁人眼光。
如此想著,張晗起身在音響設備上一陣搗鼓,稍後便有一首輕快的曲子傾瀉而出,伴著兩人時不時的談話聲,一派閑適。
悠閑的時光總是飛逝,經過多番準備之後,很快就迎來張晗第一次簽售會兼新文發布會。
辰星經過這麽長時間適應,對於張晗粉絲群經營已經頗有經驗,中途除了書迷見到張晗真人,場麵有些騷動之外,並沒有出現意外。這次簽售會兼新文發布會可謂是大獲成功,不僅使得到場粉絲心滿意足,就連場外書迷也在期待下一次,粉絲凝聚力無形之中得到提升。
張晗忙了一整天,到家後什麽也不想幹,整個人窩進沙發中,癱在那就不動了。裴靜寧有些心疼,拿過早就準備好的藥油為他按摩一刻不停簽名的右手。
感受著手上的力道,張晗總算好受一些。人太過出名也不見得都是好事,這不今天他就深刻體會到這一點,若非他身體好,恐怕簽字都得簽到手抽筋,饒是如此,也沒好太多,右手到現在都還有些異於平常。
除此之外,喉嚨幹澀嘶啞,麵部笑得都有些僵硬,一想到以後可能還有第二次第三次,張晗覺得整個人都不太好了,而這種事情除他自己外,無人可替代,張晗那是痛並快樂著。
裴靜寧看著一副生無可戀狀的張晗,嘴角微微勾起,這麽大的場麵別人可是想要而不得,不過撇除這些外在條件不談,簽售會對於作者而言,的確是件苦差事,不管別人怎麽看,他隻有心疼的份。
張晗新文《星際仙途》一經發表,慕名而來的讀者眾多,開局倒是呈現欣欣向榮之象,隻不知後續情況如何。
《星際仙途》不同於之前的誌怪小說,跟傳統仙俠也是大相徑庭,它不再拘泥於神怪之說,更趨向於類似現今科技一般的道,道即是宇宙萬物運行的規則,就跟科技同一脈絡,隻是故事述說的這一方宇宙規則跟現實世界不同罷了。
《星際仙途》這篇文迥異於以往,它在綠原文學網上連載不過幾天工夫,就被引為話題,抨擊者有之,讚同者有之,旁觀者有之……一時間眾說紛紜,好不熱鬧。
張晗幾乎無視了這一切,文章已經定案,即便遭遇滑鐵盧,他也隻能硬著頭皮寫,隻要自己受得住,何懼於他人,就算再差又能差到哪去?他的文字功底擺在那,說句自大的話,劇情遠非推陳出新那麽簡單。道法自然逆天修行的觀念始終貫穿其中,光這一點就能吸引一大批讀者進行試閱,至於能不能留住他們,這就看他的行文水平和編故事的能力。
《星際仙途》跟《漁夫逍遙行》和《巔峰歸來》截然不同,這是一個瑰麗的世界,構架龐大,場景壯觀,眾生都為追求飄渺仙道不斷奮進,從而衍生出各種愛恨情仇,熱血有,絕情絕愛有,舍生忘死有……一幕幕看得喜好之人欲罷不能。
時日一長,很快便將那些不愛看這些,隻是聞風而動的讀者淘汰出局,留下那部分讀者棄文率達到一個新低。作為新晉主編的緋色看著《星際仙途》後台數據,眼裏閃著亮光,仿佛又看到了一篇新文強勢崛起。
張晗並不為此動容,還是照常,該幹什麽就幹什麽,《巔峰歸來》已經為他掙得大量榮譽,對這些他早就看淡,要不是《巔峰歸來》一文情況特殊,他甚至不會過多關心《星際仙途》。
《星際仙途》的出現,為華夏網文作者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盡管文章連載不過十來章,有那腦子靈活的不知名作者,便將目光轉向這文,細心鑽研。不到一個月時間,跟風之作便悄然出現在以綠原文學網為起~點的各大網站上,一開始並不為眾人知曉,直到此類文章多了,這才一舉進入眾讀者視線。
地星重視知識版權保護,文學創作自也不例外,對盜版和抄襲打擊分外嚴厲,這些跟風之作都很好地規避了這點,打擦邊球的有,但極少有越界,即便越界也程度很輕,被責編警告之後,稍加修改就不存在問題,一時間此類小說如雨後春筍般悄然生長。
跟風文章雖多,卻無扛鼎之作,並不能稱為百花齊放,緣由很簡單,各大神級作者愛惜名聲,沒人敢輕易下水。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一位舊文剛完結的小神作者嚐試著寫《星際仙途》同類文章,且成績比以往都要好之後才被打破。從那時起,便陸續有一定名氣的作者跟進,人數雖不多,卻真正帶動了新式仙俠小說的人氣。
聽說這事後,張晗一笑而過。
這種情況對他來說也有利,之前這一類型屬於小眾小說,《星際仙途》一發文能有這麽多讀者入坑,不過是借著《巔峰歸來》的勢頭。獨木難支的道理他懂,若無法形成一定規模,《星際仙途》一文後勁便會不足,恐怕越到後麵頹勢越顯,指不定結文時跟訂會完全沒眼看。
這並非張晗一人之力能解決,任何小眾類型小說作者都有這樣的困擾。天花板高度有限,縱使行文水平再高,棄文率也不可能達到零,沒有後進讀者加入,也就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跟訂書友慢慢流失。
而如今就不同了,因張晗所寫《星際仙途》之故,吸引了大批讀者尋找同類文章觀看,讀者有這一需求,作者自然會響應,大量作者投身其中,帶動更多讀者,從而反哺張晗,如此一來,便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所有參與其中的作者都能分到其中一杯羹,稱得上皆大歡喜。
張晗這一舉措最大受益者莫過於綠原文學網,其他小說網站都要靠後一步,名人效應在哪裏都適用。張晗則其次,綠原文學網除了最初是因著《巔峰歸來》一文的餘勢才給予他好待遇,現在可就是心甘情願,網站高層巴不得多為《星際仙途》宣傳。
作為曾做過內容編輯的總經理安清,最是清楚《星際仙途》和《巔峰歸來》的區別所在。《巔峰歸來》成績再過逆天,也隻是一時,《星際仙途》則不然,就算這文最後泯然於眾,後續發展也絕非《巔峰歸來》可比。
《巔峰歸來》為綠原文學網帶來大量無形利益,吸引到諸多外來讀者,對綠原文學網促進很大,可也就僅限於此。它的題材注定它成為小眾之中的小眾之作,它的成功有著諸多其他緣由存在,別人就是想效仿跟風也不成。
《星際仙途》明顯不同,它能帶動一個新類型,或許暫時無法跟《巔峰歸來》為網站帶來的利益相媲美,卻能夠後來者居上,若一年兩年不行,那就三年四年,隻要這個類型一直有受眾,早晚有一天能趕超《巔峰歸來》為公司帶來的效益。
這還是往低了考慮,若《星際仙途》再次大放光彩,後續參與的神級作者多崛起幾個,這帶動的效應簡直不可估量。
安清一想到那樣的場景,嘴角不自覺微微上翹。或許還不止如此,《星際仙途》開拓的這一類型跟傳統仙俠誌怪小說迥然不同,等於說綠原文學網開創了網文小說又一子類,這影響就難以估量。作為第一個嚐試吃螃蟹的綠原文學網自是受益最大,那些被開發出這個新愛好的讀者,想要看同類型文章時,首選目標恐怕會是綠原文學網,這代表著什麽,安總豈會不清楚?
有人歡喜有人愁,綠原文學網高層是開心了,其他文學網站可就有些吃癟。各小說網站之間本就存在競爭,若是對手采用下三濫的陰招,他們還能用同樣手段應對,對於綠原文學網這樣的陽謀,實在是讓他們束手無策,唯一的辦法便是督促旗下作者開拓創新。
可網文類型就那些,在此基礎上再開辟一個類型談何容易?一時之間眾網站高層都恨不能對著張晗紮小人。這兩年就屬他最鬧騰,沒他也就沒那麽多事,他們也能安枕無憂,不用絞盡腦汁策劃這策劃那,最終也沒拿出一個成熟可行的方案。
張晗對這些一無所知,如今他已經不需要親自管理書友群,隻要隔三岔五露個麵,維護一下跟粉絲的關係,就可以將全副精力投到寫作之上。這才是他習慣的生活,時不時讓他曝光在媒體之上,可不是他所願。
寫作之餘,張晗會拿起各種文學著作靜心充電,再不時去辰星公司給裴靜寧幫忙,日子過得格外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