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正霆麵上慈祥得很,心裏卻猛烈吐槽兒子蕭曄是個小兔崽子!
給他老子那麽,那麽一小包茶葉,他還不情不願的,還是丟過來的。
但是!
給他的醜媳婦兒時,卻是這樣一大包,一大包的!
看看,他的醜媳婦兒都喝膩了,所以隨便就丟在店裏,隨便送人!
由此可見,有兒子真不算有福氣,有個好兒媳才算有福氣!
在口腹之慾上,蕭正霆以父親自居而倍感委屈,他也不想想在蕭曄出生後,他就沒有盡一點兒人父的義務,連個最簡單的抱抱都沒有。
他,也就是播了個種,就成了蕭曄的父親;他的種在邊賽鴻的肚子裏寄宿了九個多月,邊賽鴻就成了蕭曄的母親。
從始至終,他們夫妻就沒有付出過一種名為親情的情愫,世間多了個蕭曄,他們夫妻同時各多了父親,母親的頭銜,如此而已。
這時,邊賽鴻在奢華的冷宮裏,對著鏡子梳理長發,蕭正霆四平八穩地喝著茶水,吐槽著蕭曄不孝順,而蕭曄本人卻置身於刀光劍影的戰場上。
錢大雙這個新妻時時刻刻惦記著蕭曄的頭疾有沒有發作,他有沒有受傷,他安全不安全等等。
「皇上,民婦出身寒門,實在是拿不出來兩萬兩銀子,民婦要不給皇上寫張欠條?」
蕭正霆整個人都被一種極致的茶香包裹著,聞言,對蕭曄又是一波腹誹吐槽。
那小子娶個媳婦兒這麽醜,這麽醜,還這麽聰明,這麽伶牙俐齒,這個醜兒媳居然如此挖苦她公公。
是的,蕭正霆聽得出來錢大雙話中有話,她很窮,但她可以幫他養後宮,隻要他好意思。
再深點兒挖掘,他的後宮窮瘋了吧?
他養不起後宮,還是管不住後宮?
手裏托著茶盞,蕭正霆吩咐內務署總管,「那條閹狗……賜杯鴆酒,皇後穆氏不顧尊卑有序而私自出宮有失皇家體統,即日起,鳳祥宮的各種用度減免一半,而且,一年內皇後穆氏不得擅自離開鳳祥宮一步。」
內務署總管馬上記錄在冊,赫連宗琛吩咐禦林軍押著皇後穆藍珠和趙公公從金記後門離開。
蕭正霆這番話輕飄飄的,但是分量重得很,相當於穆藍珠被變相軟禁,風光的鳳祥宮成了冷宮。
對此,蕭正霆絲毫不覺得懲罰過當,他還暗暗慶幸救場很及時,因為他很清楚蕭曄最終依從邊賽鴻的原因。
那就是為了護住錢大雙和金記,身為一國之君,蕭正霆很善於維持表麵的平衡。
另外,蕭正霆願意維持這個平衡是因為實力,無論在哪兒,優勝劣汰這一條都適用。
不管他有多少兒子,蕭曄都是最優秀的嫡長子,而錢大雙從一個農門孀婦躋身到知名富孀之列,她的優秀毫無疑問。
講真,錢大雙對蕭正霆的處理結果勉強滿意,如果廢了穆藍珠的後位,休了穆藍珠,她才心滿意足。
但也僅僅是想想而已,因為蕭正霆後宮裏養著那麽一大群女人,一個穆藍珠倒下去,第二個,第三個穆藍珠就會冒出來興風作浪。
一壺茶水見了底,掌櫃的正要再去煮茶,錢大雙揮手讓他退下,顯然,顯然是不給蕭正霆麵子,沒有留這幾人吃午飯的意思。
赫連隆表示理解,當公公的不待見兒子,那麽當兒媳婦的心疼漢子而不待見公公很正常。
當公公的再如何怎樣了不起,當兒媳婦的也沒有沾過光,不止如此,還要忍受公公後宮的騷擾。
蕭正霆放下了茶盞,沉聲吩咐,「你等且去外麵候著!」
內務署總管,赫連隆和赫連宗琛應承著,起身從後門出去,蕭正霆梳理著並不淩亂的思緒。
「錢氏,朕雖龍嗣眾多,但是嫡長子隻有一個,希望你好好照顧朕的嫡長子!」
錢大雙不卑不亢,「迴皇上的話,民婦身卑人微,無緣結識皇上的嫡長子,照顧就更加談不上,皇上日理萬機,寸時寸金,民婦叨擾多時而慚愧不已。」
赫連隆三人都守在後門外那兒,都聽得一字不漏,赫連父子暗贊錢大雙真是睿智,她越不在乎她在婆家的身份,蕭正霆反而會高看她一眼。
內務署總管吐槽中,皇上啊,廢太子的這個妾室很拽啊!
人家委婉拒絕認親,不想和皇室扯上關係啦!
啪啪打臉真疼呀,人家下了逐客令啦,皇上咱要點臉好嗎?
蕭正霆隻想給觀眾留下念舊多情的印象而已,他將那兩大包茶葉揣入懷裏,緩緩起身,「那好,你們兩個好好的就好!」
錢大雙沒有一絲情緒的起伏,「民婦願皇上年年歲歲身體健康,日理萬機之餘分神打理好後宮,那樣,天下百姓和民婦都會感恩戴德,民婦送送皇上吧!」
蕭正霆聽出來了,錢大雙這是暗諷他後宮多呢,後宮安則天下小安的道理,他真的懂。
所以他正在緊鑼密鼓地處理著那群公主,至於他的女人們,要麽在他的寵愛下綻放,要麽在宮闈中枯萎。
是的,蕭正霆一行就是從金記後門離開的,即便如此,周遭店鋪的掌櫃還是在暗處看得一清二楚,反正以後萬萬不可得罪金記。
蕭正霆迴到皇宮,用了午膳後就吩咐在皇城城門口貼告示,內容是若玉公主蕭雪和那五百豆蔻民女去北霂國和親。
這些民女的家人看到告示後,雖然滿腹怨氣,但是他們都拿了銀子,也簽了各種相關協議。
他們不過是小民百姓,自然不敢和朝廷拗著來,更不敢耗時耗財去追迴來女兒,那可是殺頭大罪。
這天日落時,錢大雙見到了楚千樓的親筆書信,送信的侍衛解釋因為戰事他才捨近求遠,幾乎繞了大半個西梁國。
對此,錢大雙表示理解,楚千樓辦事向來嚴謹,他的手下也是如此而擔心書信被西梁國官府之人搜走,所以沒走驛道。
在書信中,楚千樓解釋得很清楚,在西梁國和東梁國北邊的交界處附近出現了一個島嶼,極萊島。
附近的多個國家都出兵爭奪這座小島的歸屬權,楚家逼著楚千樓捐了一大筆銀子充軍餉,這樣……
</br>
給他老子那麽,那麽一小包茶葉,他還不情不願的,還是丟過來的。
但是!
給他的醜媳婦兒時,卻是這樣一大包,一大包的!
看看,他的醜媳婦兒都喝膩了,所以隨便就丟在店裏,隨便送人!
由此可見,有兒子真不算有福氣,有個好兒媳才算有福氣!
在口腹之慾上,蕭正霆以父親自居而倍感委屈,他也不想想在蕭曄出生後,他就沒有盡一點兒人父的義務,連個最簡單的抱抱都沒有。
他,也就是播了個種,就成了蕭曄的父親;他的種在邊賽鴻的肚子裏寄宿了九個多月,邊賽鴻就成了蕭曄的母親。
從始至終,他們夫妻就沒有付出過一種名為親情的情愫,世間多了個蕭曄,他們夫妻同時各多了父親,母親的頭銜,如此而已。
這時,邊賽鴻在奢華的冷宮裏,對著鏡子梳理長發,蕭正霆四平八穩地喝著茶水,吐槽著蕭曄不孝順,而蕭曄本人卻置身於刀光劍影的戰場上。
錢大雙這個新妻時時刻刻惦記著蕭曄的頭疾有沒有發作,他有沒有受傷,他安全不安全等等。
「皇上,民婦出身寒門,實在是拿不出來兩萬兩銀子,民婦要不給皇上寫張欠條?」
蕭正霆整個人都被一種極致的茶香包裹著,聞言,對蕭曄又是一波腹誹吐槽。
那小子娶個媳婦兒這麽醜,這麽醜,還這麽聰明,這麽伶牙俐齒,這個醜兒媳居然如此挖苦她公公。
是的,蕭正霆聽得出來錢大雙話中有話,她很窮,但她可以幫他養後宮,隻要他好意思。
再深點兒挖掘,他的後宮窮瘋了吧?
他養不起後宮,還是管不住後宮?
手裏托著茶盞,蕭正霆吩咐內務署總管,「那條閹狗……賜杯鴆酒,皇後穆氏不顧尊卑有序而私自出宮有失皇家體統,即日起,鳳祥宮的各種用度減免一半,而且,一年內皇後穆氏不得擅自離開鳳祥宮一步。」
內務署總管馬上記錄在冊,赫連宗琛吩咐禦林軍押著皇後穆藍珠和趙公公從金記後門離開。
蕭正霆這番話輕飄飄的,但是分量重得很,相當於穆藍珠被變相軟禁,風光的鳳祥宮成了冷宮。
對此,蕭正霆絲毫不覺得懲罰過當,他還暗暗慶幸救場很及時,因為他很清楚蕭曄最終依從邊賽鴻的原因。
那就是為了護住錢大雙和金記,身為一國之君,蕭正霆很善於維持表麵的平衡。
另外,蕭正霆願意維持這個平衡是因為實力,無論在哪兒,優勝劣汰這一條都適用。
不管他有多少兒子,蕭曄都是最優秀的嫡長子,而錢大雙從一個農門孀婦躋身到知名富孀之列,她的優秀毫無疑問。
講真,錢大雙對蕭正霆的處理結果勉強滿意,如果廢了穆藍珠的後位,休了穆藍珠,她才心滿意足。
但也僅僅是想想而已,因為蕭正霆後宮裏養著那麽一大群女人,一個穆藍珠倒下去,第二個,第三個穆藍珠就會冒出來興風作浪。
一壺茶水見了底,掌櫃的正要再去煮茶,錢大雙揮手讓他退下,顯然,顯然是不給蕭正霆麵子,沒有留這幾人吃午飯的意思。
赫連隆表示理解,當公公的不待見兒子,那麽當兒媳婦的心疼漢子而不待見公公很正常。
當公公的再如何怎樣了不起,當兒媳婦的也沒有沾過光,不止如此,還要忍受公公後宮的騷擾。
蕭正霆放下了茶盞,沉聲吩咐,「你等且去外麵候著!」
內務署總管,赫連隆和赫連宗琛應承著,起身從後門出去,蕭正霆梳理著並不淩亂的思緒。
「錢氏,朕雖龍嗣眾多,但是嫡長子隻有一個,希望你好好照顧朕的嫡長子!」
錢大雙不卑不亢,「迴皇上的話,民婦身卑人微,無緣結識皇上的嫡長子,照顧就更加談不上,皇上日理萬機,寸時寸金,民婦叨擾多時而慚愧不已。」
赫連隆三人都守在後門外那兒,都聽得一字不漏,赫連父子暗贊錢大雙真是睿智,她越不在乎她在婆家的身份,蕭正霆反而會高看她一眼。
內務署總管吐槽中,皇上啊,廢太子的這個妾室很拽啊!
人家委婉拒絕認親,不想和皇室扯上關係啦!
啪啪打臉真疼呀,人家下了逐客令啦,皇上咱要點臉好嗎?
蕭正霆隻想給觀眾留下念舊多情的印象而已,他將那兩大包茶葉揣入懷裏,緩緩起身,「那好,你們兩個好好的就好!」
錢大雙沒有一絲情緒的起伏,「民婦願皇上年年歲歲身體健康,日理萬機之餘分神打理好後宮,那樣,天下百姓和民婦都會感恩戴德,民婦送送皇上吧!」
蕭正霆聽出來了,錢大雙這是暗諷他後宮多呢,後宮安則天下小安的道理,他真的懂。
所以他正在緊鑼密鼓地處理著那群公主,至於他的女人們,要麽在他的寵愛下綻放,要麽在宮闈中枯萎。
是的,蕭正霆一行就是從金記後門離開的,即便如此,周遭店鋪的掌櫃還是在暗處看得一清二楚,反正以後萬萬不可得罪金記。
蕭正霆迴到皇宮,用了午膳後就吩咐在皇城城門口貼告示,內容是若玉公主蕭雪和那五百豆蔻民女去北霂國和親。
這些民女的家人看到告示後,雖然滿腹怨氣,但是他們都拿了銀子,也簽了各種相關協議。
他們不過是小民百姓,自然不敢和朝廷拗著來,更不敢耗時耗財去追迴來女兒,那可是殺頭大罪。
這天日落時,錢大雙見到了楚千樓的親筆書信,送信的侍衛解釋因為戰事他才捨近求遠,幾乎繞了大半個西梁國。
對此,錢大雙表示理解,楚千樓辦事向來嚴謹,他的手下也是如此而擔心書信被西梁國官府之人搜走,所以沒走驛道。
在書信中,楚千樓解釋得很清楚,在西梁國和東梁國北邊的交界處附近出現了一個島嶼,極萊島。
附近的多個國家都出兵爭奪這座小島的歸屬權,楚家逼著楚千樓捐了一大筆銀子充軍餉,這樣……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