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林天學和蘇長貴兄弟幫著把罐子裝筐,綁車,蘇正河便趕著馬車離開了。
林天學考上童生之後還去上了一陣學,林天明離開後,他就不上學了,在家讀書,也方便照應家裏。
蘇長貴和林春桃雖然住在這裏,但他們的精力還是在後院裏燒炭的事情上,林春桃還要洗一家人的衣裳,收拾打掃、做飯,甚至還幫著姑姑鋤地種菜。
棉花地那邊的梨子也幫忙摘了下來,除了自家吃,縣城也拖走不少,放在茶樓做了一道糖水梨,能賺一陣子了。
蘇正河走後,蘇芳清點了一下存貨,離下迴送貨還差一半。也就是說,這次拖走了五百斤,剩下的就隻有兩百多斤了。
再看手裏的錢,上迴賺了三萬兩,加上存款拿了四萬兩整數給林天明進京盤鋪,剩下六千多兩,今天收入一萬五千兩。
為了賺錢,三叔走前,她可是說十天內可以再來的,她會提供一千斤出來。
可現在要怎麽做才能在十天內弄到一千斤出來?
孜然粉和胡椒粉各一千斤,就算所有材料齊全,可她現在六個月肚子,就算她不累,旁人也怕她累。
蘇芳坐在屋裏慢慢喝著茶,思索著接下來怎麽辦。
林天學到屋門口瞄了一眼立刻走了。每當露出這表情的表嫂,肯定是在思考賺錢大計的,他還是不要打擾了。
等小姐弟來喊吃飯的時候,蘇芳已經想到了解決的辦法。
下午,她就在空間裏開始分工調配。
首先是作料,自從升級廚房之後,就有了一個半自動的攪拌機,能將作料打成碎末,比磨輕鬆。
但一直以來都是林天明幹活,不管是推磨還是打粉,出力氣的都是他,她就在一旁配料,有空就做做好吃的。
如今林天明不在,她自己動手總是辛苦一點。
她把料配好之後,就把攪拌機搬到外麵屋裏試了試,發現攪拌機在外麵不能用,隻好放棄。
但配料按比例分配好再混合在一起,按一斤一斤的份額再裝好,就用中號磨還是可行的。正好當初為了掩人耳目,他們是買了中號和小號兩塊磨在屋裏的。
就算是小號磨,一次磨一斤比例也行,劃算好後,再把做出來的澱粉用葛布袋裝好。
從外表上看,跟麥麵相似,隻要沒人起疑,就不會發現問題。
但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接下來的工作她要讓人幫忙了,而最佳人選就是蘇家爹娘。
此時秋播早已結束,已進入農閑時間,一般農家人這時候早就進城做工去了,但今年楓葉村都沒有往外跑。
楓華酒樓那麽大場麵,能供應的東西有許多,幹啥不是賺錢,自家種的、養的,自己上山摘的,都能賣給蘇家。
蘇長安兄弟都在縣城裏住著,家裏隻有蘇正清夫婦帶著小女兒,不愁吃穿,日子輕鬆多了,家裏不缺肉吃,蘇正清也不會再饞酒了。
但蘇家還養著幾隻羊、幾頭豬,每天一早還是要割草,家裏還要洗衣打掃做飯,也並沒有多清閑。
但主要是上午,下午是空閑的。
蘇芳自然清楚這個時間規律,因此準備好步驟之後,就喊林天學去蘇家一趟,跟她爹娘說明天中午過來吃飯,下午給她幫忙。
她沒說幫忙什麽事,林天學雖然疑惑,但還是立刻跑過去了。
結果爹娘一聽疑惑不解,問林天學也問不出名堂,幹脆就跑了過來。
蘇芳正在屋裏堆放用草紙包好的配料,哪些是自己種的、哪些是收來的、哪些是根本不曾出現過的……隻有她自己知道。
看見爹娘過來不禁笑了起來。
“今天剛賣了一批作料出去,接下來還要很多,天明不在家,我忙不過來,就讓爹娘來幫忙磨粉,每天一兩個時辰就行。”
“原來是這樣,我還以為是什麽大事,擔心死我了。”蘇林氏撫著胸口籲了一口氣。
“那我們每天下午一個時辰,夜裏一個時辰吧。”蘇正清說道,“家裏也有些零碎活兒,不能一直呆在這裏。”
“是啊,家裏也要喂豬、掃豬欄、羊圈,地裏也要鋤草、澆水,下午一個時辰剛好,夜裏閑著,過來一個時辰沒事。”
蘇林氏看了孩子爹一眼,立刻附和。
她明白過來他的意思,是不想一直呆在林家,還要管飯,如今芳丫頭有了身子,幹活的都是表妹和婆婆,他們在這邊吃飯可是四張口,時間長了負擔重。
再說了,他們過來是幫芳丫頭磨作料粉子的,若是還要騰時間幫林家做家務活兒,擔擱的可是賺錢。
那就不如專注於一個時辰,迴家去吃飯,閑活收拾好再過來。都在一個村裏,也不麻煩。
蘇芳有些明白,感謝爹娘體諒,也不說穿,幫忙的事就這麽定了下來。
不過現在爹娘既然過來了,她就把怎麽做法說了一遍,蘇正清和蘇林氏見了覺得並不難辦,這種手磨用著也容易。
蘇正清和蘇林氏當晚迴家之後收拾了一下家裏,把事情劃分一下,早上天蒙蒙亮時,夫婦倆帶著孩子直奔村西山坡。
蘇正清割草,蘇林氏幫著割草之後,在蘇正清往家送草時,她就用林家的水井先洗衣裳。
等蘇正清迴來再割草時,蘇林氏就迴家去忙,也把早飯做好。蘇正清迴來一家人吃了早飯,就往林家去。
上午可以忙一個時辰再迴家忙自己的,錯開了中飯時間,下午再來忙一個時辰,吃了晚飯天還沒黑,再過來忙一個時辰。
蘇芳沒想到爹娘已經把每天劃算好了,還能多做一個時辰,很是感動。這就是父母,為了兒女總是無私奉獻著。
她是說不出口自己不是正主,不忍心讓這樣善良純樸的夫婦悲傷。
但她想要留爹娘吃飯,卻被婉拒了。但她自己也在忙著把磨出來的粉按比例兌混澱粉和鹽,沒空進廚房做吃的。
十月下旬,天已冷了許多,北風自山林間吹過,枯葉簌簌而落。
炭的訂單已陸續完成,雖然新增生意沒那麽快,但隔些日子還是能接到一筆,不過是福安客棧派了馬車來拖。
林家的運輸隊還沒迴來,不過有寄信已在迴鄉路上,一切安好。
林天明也有家書迴來,已平安到達京城。蘇芳每天等待著他的第二封家書,好知道他何時迴家。
林天學考上童生之後還去上了一陣學,林天明離開後,他就不上學了,在家讀書,也方便照應家裏。
蘇長貴和林春桃雖然住在這裏,但他們的精力還是在後院裏燒炭的事情上,林春桃還要洗一家人的衣裳,收拾打掃、做飯,甚至還幫著姑姑鋤地種菜。
棉花地那邊的梨子也幫忙摘了下來,除了自家吃,縣城也拖走不少,放在茶樓做了一道糖水梨,能賺一陣子了。
蘇正河走後,蘇芳清點了一下存貨,離下迴送貨還差一半。也就是說,這次拖走了五百斤,剩下的就隻有兩百多斤了。
再看手裏的錢,上迴賺了三萬兩,加上存款拿了四萬兩整數給林天明進京盤鋪,剩下六千多兩,今天收入一萬五千兩。
為了賺錢,三叔走前,她可是說十天內可以再來的,她會提供一千斤出來。
可現在要怎麽做才能在十天內弄到一千斤出來?
孜然粉和胡椒粉各一千斤,就算所有材料齊全,可她現在六個月肚子,就算她不累,旁人也怕她累。
蘇芳坐在屋裏慢慢喝著茶,思索著接下來怎麽辦。
林天學到屋門口瞄了一眼立刻走了。每當露出這表情的表嫂,肯定是在思考賺錢大計的,他還是不要打擾了。
等小姐弟來喊吃飯的時候,蘇芳已經想到了解決的辦法。
下午,她就在空間裏開始分工調配。
首先是作料,自從升級廚房之後,就有了一個半自動的攪拌機,能將作料打成碎末,比磨輕鬆。
但一直以來都是林天明幹活,不管是推磨還是打粉,出力氣的都是他,她就在一旁配料,有空就做做好吃的。
如今林天明不在,她自己動手總是辛苦一點。
她把料配好之後,就把攪拌機搬到外麵屋裏試了試,發現攪拌機在外麵不能用,隻好放棄。
但配料按比例分配好再混合在一起,按一斤一斤的份額再裝好,就用中號磨還是可行的。正好當初為了掩人耳目,他們是買了中號和小號兩塊磨在屋裏的。
就算是小號磨,一次磨一斤比例也行,劃算好後,再把做出來的澱粉用葛布袋裝好。
從外表上看,跟麥麵相似,隻要沒人起疑,就不會發現問題。
但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接下來的工作她要讓人幫忙了,而最佳人選就是蘇家爹娘。
此時秋播早已結束,已進入農閑時間,一般農家人這時候早就進城做工去了,但今年楓葉村都沒有往外跑。
楓華酒樓那麽大場麵,能供應的東西有許多,幹啥不是賺錢,自家種的、養的,自己上山摘的,都能賣給蘇家。
蘇長安兄弟都在縣城裏住著,家裏隻有蘇正清夫婦帶著小女兒,不愁吃穿,日子輕鬆多了,家裏不缺肉吃,蘇正清也不會再饞酒了。
但蘇家還養著幾隻羊、幾頭豬,每天一早還是要割草,家裏還要洗衣打掃做飯,也並沒有多清閑。
但主要是上午,下午是空閑的。
蘇芳自然清楚這個時間規律,因此準備好步驟之後,就喊林天學去蘇家一趟,跟她爹娘說明天中午過來吃飯,下午給她幫忙。
她沒說幫忙什麽事,林天學雖然疑惑,但還是立刻跑過去了。
結果爹娘一聽疑惑不解,問林天學也問不出名堂,幹脆就跑了過來。
蘇芳正在屋裏堆放用草紙包好的配料,哪些是自己種的、哪些是收來的、哪些是根本不曾出現過的……隻有她自己知道。
看見爹娘過來不禁笑了起來。
“今天剛賣了一批作料出去,接下來還要很多,天明不在家,我忙不過來,就讓爹娘來幫忙磨粉,每天一兩個時辰就行。”
“原來是這樣,我還以為是什麽大事,擔心死我了。”蘇林氏撫著胸口籲了一口氣。
“那我們每天下午一個時辰,夜裏一個時辰吧。”蘇正清說道,“家裏也有些零碎活兒,不能一直呆在這裏。”
“是啊,家裏也要喂豬、掃豬欄、羊圈,地裏也要鋤草、澆水,下午一個時辰剛好,夜裏閑著,過來一個時辰沒事。”
蘇林氏看了孩子爹一眼,立刻附和。
她明白過來他的意思,是不想一直呆在林家,還要管飯,如今芳丫頭有了身子,幹活的都是表妹和婆婆,他們在這邊吃飯可是四張口,時間長了負擔重。
再說了,他們過來是幫芳丫頭磨作料粉子的,若是還要騰時間幫林家做家務活兒,擔擱的可是賺錢。
那就不如專注於一個時辰,迴家去吃飯,閑活收拾好再過來。都在一個村裏,也不麻煩。
蘇芳有些明白,感謝爹娘體諒,也不說穿,幫忙的事就這麽定了下來。
不過現在爹娘既然過來了,她就把怎麽做法說了一遍,蘇正清和蘇林氏見了覺得並不難辦,這種手磨用著也容易。
蘇正清和蘇林氏當晚迴家之後收拾了一下家裏,把事情劃分一下,早上天蒙蒙亮時,夫婦倆帶著孩子直奔村西山坡。
蘇正清割草,蘇林氏幫著割草之後,在蘇正清往家送草時,她就用林家的水井先洗衣裳。
等蘇正清迴來再割草時,蘇林氏就迴家去忙,也把早飯做好。蘇正清迴來一家人吃了早飯,就往林家去。
上午可以忙一個時辰再迴家忙自己的,錯開了中飯時間,下午再來忙一個時辰,吃了晚飯天還沒黑,再過來忙一個時辰。
蘇芳沒想到爹娘已經把每天劃算好了,還能多做一個時辰,很是感動。這就是父母,為了兒女總是無私奉獻著。
她是說不出口自己不是正主,不忍心讓這樣善良純樸的夫婦悲傷。
但她想要留爹娘吃飯,卻被婉拒了。但她自己也在忙著把磨出來的粉按比例兌混澱粉和鹽,沒空進廚房做吃的。
十月下旬,天已冷了許多,北風自山林間吹過,枯葉簌簌而落。
炭的訂單已陸續完成,雖然新增生意沒那麽快,但隔些日子還是能接到一筆,不過是福安客棧派了馬車來拖。
林家的運輸隊還沒迴來,不過有寄信已在迴鄉路上,一切安好。
林天明也有家書迴來,已平安到達京城。蘇芳每天等待著他的第二封家書,好知道他何時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