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他們要去撈魚,林文勝和兩個護衛立刻跟上了。大家還在商量若再過兩天等雪薄一些,就進山打獵去呢。
撈魚也有意思。
上一迴撈魚時已經開始下雪了,這一下幾天沒停過,好在年後就漸漸晴起來了,總算有個盼頭,大家都在做著準備。
這天上午靠近村子西邊的河岸,一片熱鬧,中午時果然撈迴了不少魚。
雖然冬天寒冷、河麵結冰,但隻要鑿開冰層,裏麵的水溫並不如外麵冷,魚兒在水中自由地遊來遊去。
不過這裏畢竟不是北方,大家並不會魯莽地走上冰層,而是順著河岸向河中鑿冰、拿火融冰,化開一大片如水潭子大小,這才小心下網。
用的小網操作起來很容易,竟比年前下雪當天網的還多,大家都很高興。
林天學和林天華興衝衝地送魚迴去,再跑迴來一趟,也不管鞋子是不是弄髒了。
這天中午,蘇芳又開始下廚,主要是做魚,一道清蒸、一道紅燒、一個魚片火鍋、一個清燉出乳白色濃湯。
光魚就做了四道菜擺上桌,好在她挑的都是筷子長的魚,不然吃不完就浪費了。而魚片火鍋則是一條大魚分成兩鍋擺桌。
小魚也全部剖出來抹了鹽就串起來掛在晾衣竿上,等著風幹一些,再裹麵粉油炸。
光是聽她說吃法,吃貨們就直咂嘴了。
雖然除了魚片火鍋,其它都不是什麽稀奇吃法,但不知為何,聽蘇芳形容,就覺得特別好吃。
而魚片火鍋裏除了豆芽,還放了胡椒粉,又香又辣,而且驅寒。
紅燒魚則放的是幹辣椒絲,以及據說是蘇芳種在西屋裏的一小盆香菜和小蔥。
蘇芳搬出來的確實是裝土的端盆,又解釋屋裏暖和一點能種下來,大家也就沒有懷疑了。
不過因蘇芳打開了西屋書房的門,大家也看到了那些大缸、小罐裝的作料,都愕然不已。
林天明這才解釋是去年上山尋了一些山裏的野果、野菜和家裏的鹽、麵粉什麽的做出來的香料,賣給酒樓還算賺錢。
林文勝一聽這才恍然,難怪在村子裏建著這麽大座院子,就那麽一點兒地,光靠打獵卻過得那麽悠閑。
原來還有這樣的生意。
林文勝心思立刻轉開了。
下午林文勝就喊了林天明一起去東廂,和林大娘一起說去京城的事。
“原本我還想著什麽時候說比較合適,既然天明也做生意,那就是不甘於農家生活,想要出人頭地,既是如此,我就敞開來說了。”
林文勝是個武人,習慣了開門見山、直奔主題。這裏隻有他們姐弟和外甥,也不需要說客氣話。
林大娘聽了不禁擔憂地看向林天明,林天明表情到是很淡定,等著林文勝說下文。
“我們這次去京城,雖然風光,實則前路難測,我一個戰場上拚軍功拚出來的武官,在京城無親無故,也不知官場是否順利。”
“我身邊其實缺可信能幹的人。”林文勝說到這裏看向林天明,認真地問道,“天明,你願意隨小舅去京城闖闖嗎?”
“不願意。”林天明很自然就迴答了,表情不變。
“……”林文勝詫異地看著他,一時不知如何接話。正常不應該是歡喜、緊張、害怕、向往嗎?
“弟弟,你的官是朝廷封的,你本份做官不瞎站隊便是,不必擔心京城裏水多深,三五年裏自然就把腳跟站穩了。”
“天明在山裏野慣了,性子又冷,最不喜歡的就是與人打交道,去了京城會過不慣,我們母子也習慣了楓葉村的生活。”
林大娘連忙開口,一臉無奈地解釋。卻也是婉拒,沒有通融餘地。
“姐,你們去京城的好處絕對比呆在楓葉村要多。”林文勝沒想到姐姐都這麽說,不由急了,連忙勸了起來。
“我早就有意要接你一起走,去京城裏過些好日子,我媳婦也是同意的,還主動跟我說起呢,把你們都接去,一家人在一起也熱鬧。”
“天華和月兒也多些家人,會更快樂。天學也不必窩在村子裏無所事事。你們喜歡做生意,也可以在京城裏開家鋪子,咱們一家人都在一塊兒。”
“天華和月兒在邊關也照樣長這麽大了,去到京城更繁華,隻希望他們不被京城裏的壞習慣誘惑,能好好的長大,做一個優秀的人。”
林天明卻無波無瀾地說道。
“天明你是覺得跟著小舅,會低人一等,不想為我辦事?這個無妨,剛才我說了你們可以開家鋪子營生,鋪子我來買。”
林文勝見林天明毫不動心,突然想到一個念頭,以為林天明是不願意為人管事,連忙改口。
“鋪子,我們總有一天會開到京城去的,但不是現在。”林天明卻淡然說道,“年前我們就在縣城盤了一家鋪子,過了年就去開起來。”
“芳兒做菜有心得,一直在琢磨好吃的菜,都是準備放到酒樓裏去賣的。若是生意好,我們明年打算再開一家。”
“等生意都穩定下來,總會去京城開酒樓的,但在那之前,我們需要做出名氣,而不是悄悄開張,坐等生意上門。”
“這就需要不斷積累,不宜冒進。小舅去了京城也可以留意一下,京城裏的環境,京城人喜歡吃什麽,可以寫信迴來告知。”
林天明見林文勝沮喪,態度也緩和下來,不拒絕得那麽直接。
“那我們一年為期如何?明年過年,不管你們有沒有準備到京城開酒樓,都帶你娘一起到京城來,和我們一起過年。”
林文勝又充滿希望地開口,各退一步,還是能有個好結局。
“兩年吧,我並不想太快去京城,那裏畢竟是天子腳下,我一個山野粗漢,在有一定實力之前,並不想去那裏被人小看。”
林天明卻突然目光冷然地說道。
“行,就兩年,等我去了京城也會給你們留意生意上的事兒。”林文勝見他表情變了,隻好妥協,心裏卻犯起嘀咕。
這事就算初步口頭談妥,兩年之約也不會太久。
大家閑聊了幾句,林文勝就讓林天明離開,他陪姐姐再說說話。這年過了,離開的日子就近了。
撈魚也有意思。
上一迴撈魚時已經開始下雪了,這一下幾天沒停過,好在年後就漸漸晴起來了,總算有個盼頭,大家都在做著準備。
這天上午靠近村子西邊的河岸,一片熱鬧,中午時果然撈迴了不少魚。
雖然冬天寒冷、河麵結冰,但隻要鑿開冰層,裏麵的水溫並不如外麵冷,魚兒在水中自由地遊來遊去。
不過這裏畢竟不是北方,大家並不會魯莽地走上冰層,而是順著河岸向河中鑿冰、拿火融冰,化開一大片如水潭子大小,這才小心下網。
用的小網操作起來很容易,竟比年前下雪當天網的還多,大家都很高興。
林天學和林天華興衝衝地送魚迴去,再跑迴來一趟,也不管鞋子是不是弄髒了。
這天中午,蘇芳又開始下廚,主要是做魚,一道清蒸、一道紅燒、一個魚片火鍋、一個清燉出乳白色濃湯。
光魚就做了四道菜擺上桌,好在她挑的都是筷子長的魚,不然吃不完就浪費了。而魚片火鍋則是一條大魚分成兩鍋擺桌。
小魚也全部剖出來抹了鹽就串起來掛在晾衣竿上,等著風幹一些,再裹麵粉油炸。
光是聽她說吃法,吃貨們就直咂嘴了。
雖然除了魚片火鍋,其它都不是什麽稀奇吃法,但不知為何,聽蘇芳形容,就覺得特別好吃。
而魚片火鍋裏除了豆芽,還放了胡椒粉,又香又辣,而且驅寒。
紅燒魚則放的是幹辣椒絲,以及據說是蘇芳種在西屋裏的一小盆香菜和小蔥。
蘇芳搬出來的確實是裝土的端盆,又解釋屋裏暖和一點能種下來,大家也就沒有懷疑了。
不過因蘇芳打開了西屋書房的門,大家也看到了那些大缸、小罐裝的作料,都愕然不已。
林天明這才解釋是去年上山尋了一些山裏的野果、野菜和家裏的鹽、麵粉什麽的做出來的香料,賣給酒樓還算賺錢。
林文勝一聽這才恍然,難怪在村子裏建著這麽大座院子,就那麽一點兒地,光靠打獵卻過得那麽悠閑。
原來還有這樣的生意。
林文勝心思立刻轉開了。
下午林文勝就喊了林天明一起去東廂,和林大娘一起說去京城的事。
“原本我還想著什麽時候說比較合適,既然天明也做生意,那就是不甘於農家生活,想要出人頭地,既是如此,我就敞開來說了。”
林文勝是個武人,習慣了開門見山、直奔主題。這裏隻有他們姐弟和外甥,也不需要說客氣話。
林大娘聽了不禁擔憂地看向林天明,林天明表情到是很淡定,等著林文勝說下文。
“我們這次去京城,雖然風光,實則前路難測,我一個戰場上拚軍功拚出來的武官,在京城無親無故,也不知官場是否順利。”
“我身邊其實缺可信能幹的人。”林文勝說到這裏看向林天明,認真地問道,“天明,你願意隨小舅去京城闖闖嗎?”
“不願意。”林天明很自然就迴答了,表情不變。
“……”林文勝詫異地看著他,一時不知如何接話。正常不應該是歡喜、緊張、害怕、向往嗎?
“弟弟,你的官是朝廷封的,你本份做官不瞎站隊便是,不必擔心京城裏水多深,三五年裏自然就把腳跟站穩了。”
“天明在山裏野慣了,性子又冷,最不喜歡的就是與人打交道,去了京城會過不慣,我們母子也習慣了楓葉村的生活。”
林大娘連忙開口,一臉無奈地解釋。卻也是婉拒,沒有通融餘地。
“姐,你們去京城的好處絕對比呆在楓葉村要多。”林文勝沒想到姐姐都這麽說,不由急了,連忙勸了起來。
“我早就有意要接你一起走,去京城裏過些好日子,我媳婦也是同意的,還主動跟我說起呢,把你們都接去,一家人在一起也熱鬧。”
“天華和月兒也多些家人,會更快樂。天學也不必窩在村子裏無所事事。你們喜歡做生意,也可以在京城裏開家鋪子,咱們一家人都在一塊兒。”
“天華和月兒在邊關也照樣長這麽大了,去到京城更繁華,隻希望他們不被京城裏的壞習慣誘惑,能好好的長大,做一個優秀的人。”
林天明卻無波無瀾地說道。
“天明你是覺得跟著小舅,會低人一等,不想為我辦事?這個無妨,剛才我說了你們可以開家鋪子營生,鋪子我來買。”
林文勝見林天明毫不動心,突然想到一個念頭,以為林天明是不願意為人管事,連忙改口。
“鋪子,我們總有一天會開到京城去的,但不是現在。”林天明卻淡然說道,“年前我們就在縣城盤了一家鋪子,過了年就去開起來。”
“芳兒做菜有心得,一直在琢磨好吃的菜,都是準備放到酒樓裏去賣的。若是生意好,我們明年打算再開一家。”
“等生意都穩定下來,總會去京城開酒樓的,但在那之前,我們需要做出名氣,而不是悄悄開張,坐等生意上門。”
“這就需要不斷積累,不宜冒進。小舅去了京城也可以留意一下,京城裏的環境,京城人喜歡吃什麽,可以寫信迴來告知。”
林天明見林文勝沮喪,態度也緩和下來,不拒絕得那麽直接。
“那我們一年為期如何?明年過年,不管你們有沒有準備到京城開酒樓,都帶你娘一起到京城來,和我們一起過年。”
林文勝又充滿希望地開口,各退一步,還是能有個好結局。
“兩年吧,我並不想太快去京城,那裏畢竟是天子腳下,我一個山野粗漢,在有一定實力之前,並不想去那裏被人小看。”
林天明卻突然目光冷然地說道。
“行,就兩年,等我去了京城也會給你們留意生意上的事兒。”林文勝見他表情變了,隻好妥協,心裏卻犯起嘀咕。
這事就算初步口頭談妥,兩年之約也不會太久。
大家閑聊了幾句,林文勝就讓林天明離開,他陪姐姐再說說話。這年過了,離開的日子就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