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她們不會在意,隻是我才迴來還住在姐姐家裏,卻一直被你的人下臉子,這事你真得好好想清楚,別讓下人壞了我們夫婦的和氣。”
“知道了,夫君息怒。”林周氏連忙低聲下氣懇求。
“還有那兩個賤婢,夫君就看在我用了幾年已經順手的份上,饒她們一迴吧,若再有下次,不用你開口,我直接發賣。”
“何況眼下這天氣,大雪也不知何時能停,路上能不能走,又快過年了,咱們就不折騰護衛了吧。”
林周氏仰著臉祈求地看著林文勝,軟語求情,並且作了保證。
“行,這次就看在你的麵上饒她們一次,若有下次,先打五十軍棍再發賣。”林文勝略一思索便同意了,但有些話還是要說清楚。
“但是你要記住,不止現在、還有以後,尤其到了京城那種深水泥潭裏,可不比咱們在邊關,若不約束好下人,恐怕不是一府後宅的安寧,還關係到咱們整個林家的官運。”
“你也要想明白,你現在不是周將軍府的庶女,而是我五品將軍的夫人,是我林文勝的發妻,你明白,若在戰場上有一個人拖後腿,可能就是一支軍隊全軍覆沒!”
“是!夫君的教導奴家銘記在心,也不敢得意忘形。”林周氏表情嚴肅地承諾。她夫君一直是個明白人,她也不能犯糊塗。
“你能明白這個道理就好,另一個道理你也別疏忽了,那就是我林文勝隻有一個姐姐,若沒有這個姐姐,就沒有我的今天!”
“她當年也是因為我才經曆了那麽坎坷和辛苦,她是我的大恩人!希望你能將她當母親一樣孝順!”林文勝再次表情嚴肅地要求保證。
剛才在廚房裏,他雖說出了以後可能會娶平妻的話是氣話,但姐姐的態度卻是那麽明確。可是媳婦和她奶娘瞧不起他的姐姐,才生了這許多事端,他自然是心知肚明。
“夫君,我知錯了,昨天確實有些不好的心思,但是昨天我自己已經想明白了,隻是約束奶娘和丫環晚了些,才造成今天的事。”
“我真的知錯了,你罰我吧,罰了我心裏好受一點。”林周氏說著就想下跪,隻是大腹便便要跪下並不容易。
“你這又是做什麽!”林文勝無奈摟住她。
這女人不愧是將軍府後院裏出來的,有心眼、識時務,這點他很滿意,但她主動認錯還要求罰,不就是吃定他不會罰她嗎。
“趕緊去洗臉,水要涼了。”林文勝將她抱到椅上坐著,轉身去廚房看看湯餃下好沒有。
他這一走,也就意味著早上的事有個好結果了,也是林周氏為李嬤嬤扳迴了一局。
然而林周氏卻並沒有得意,更不敢再恃寵而驕,而是沉下臉看著李嬤嬤。
“奶娘,你都聽見了,夫君是真把我擱心裏的,若是有一天他不將我擱心裏了,你說我除了以淚洗麵,還能怎麽辦呢?”
“小姐,你不用怕將來有女人跟你爭寵,你畢竟是正室夫人!”李嬤嬤抹了一把眼淚連忙安慰林周氏。
“奶娘,你是真的老了,你還沒有明白過來,明明夫君專寵我一人,我為何要讓他弄別的女人進來爭寵?我吃撐著了給自己找事嗎!”
“你是我奶娘,我也當你是親娘,可是你年紀大了,等到了京城安置後,你就歇歇,也享些清福吧,我會親自管教下人,給他們立規矩。”
“小姐……”李嬤嬤沒想到小姐會這麽說,這不是奪了她的權,讓她當個閑人嗎。
“奶娘,若當年不是夫君開口,你根本出不了周府,我嫁了卻帶不走你,你說你現在應該在周府幹什麽呢?你兒子又在幹什麽呢?”
林周氏不理奶娘淚眼,嚴肅地看著她反問。一句話就讓李嬤嬤啞了口。
她一個不受寵庶女的奶娘,沒了照顧小姐的機會,能做什麽?
“知道了,小姐,我會好好反省自己的不是,不會給你惹事了。”李嬤嬤心中凜然,不敢再有造次的想法。這些年是她過得太體麵了。
屋裏兩人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也就不能逃避責任。
沒多久兩個丫環送來早餐,三樣都有一些,還有一些開胃的菜,正適合林周氏這樣的孕婦,雖然沒有養胎的湯,但羊肉粥味美很美。
“雖然屋子不寬敞,下人太少,但在這樣的風雪天裏,不凍著、有得吃,還真是不錯了。”林周氏邊吃邊感慨。
雖然對蘇芳談不上感謝,但也謹記了林文勝的話。她的態度也就決定了李嬤嬤的態度,兩個丫環不過是炮灰罷了。
林文勝饒過了她們,但也命令她們以後負責廚房活兒,包括做飯、洗碗等等,照顧夫人隻是順便。
而李嬤嬤也不準她帶林天月了,就讓她專門伺候她家小姐,盡不盡心就看她自己了,想讓兩個丫環伺候,然後她在一邊閑閑偷懶?
林文勝要給她教訓,自然不會客氣。
當然他也跟林周氏說清楚了,就憑著冰雪天的大早上,身為奶娘竟然沒給孩子穿好衣裳就抱出門,因為自己的意氣就敢拿孩子的身體不當迴事,這樣的人不配帶孩子。
但這樣的情況,林天月夜裏就隻能跟爹娘一起睡大炕,因為她不願意去東廂,那兒是舊屋她過不慣,夜裏也想爹娘。
可林文勝寧可夜裏親自帶孩子,也不同意再交給李嬤嬤,這點他很堅持,林周氏也勸不了。
李嬤嬤這才體會到被主家管教的難堪滋味,卻是絲毫不敢爭辯了。
林周氏也明白男人的立場,其實當年她生林天華時,他就表明過自己的立場了。
他出身農家,雖然有了戰功、宅子,但他還是希望生活能簡單一點,希望孩子不要嬌生慣養,能夠踏踏實實長大。
因此十多年來並沒有請過奶娘,都是林周氏親自照顧孩子,她的奶娘幫忙照顧,就像一家人那般,原本也過得充實。
可能還是林文勝高升到京城赴職,這一路都太得意忘形了,又陡然來到了農家,就忍不住高高在上、瞧不起農家婦人。
林文勝給了李嬤嬤一個教訓,也給林周氏敲了一記警鍾。之後的日子雖然辛苦一點,但也安寧了許多。
“知道了,夫君息怒。”林周氏連忙低聲下氣懇求。
“還有那兩個賤婢,夫君就看在我用了幾年已經順手的份上,饒她們一迴吧,若再有下次,不用你開口,我直接發賣。”
“何況眼下這天氣,大雪也不知何時能停,路上能不能走,又快過年了,咱們就不折騰護衛了吧。”
林周氏仰著臉祈求地看著林文勝,軟語求情,並且作了保證。
“行,這次就看在你的麵上饒她們一次,若有下次,先打五十軍棍再發賣。”林文勝略一思索便同意了,但有些話還是要說清楚。
“但是你要記住,不止現在、還有以後,尤其到了京城那種深水泥潭裏,可不比咱們在邊關,若不約束好下人,恐怕不是一府後宅的安寧,還關係到咱們整個林家的官運。”
“你也要想明白,你現在不是周將軍府的庶女,而是我五品將軍的夫人,是我林文勝的發妻,你明白,若在戰場上有一個人拖後腿,可能就是一支軍隊全軍覆沒!”
“是!夫君的教導奴家銘記在心,也不敢得意忘形。”林周氏表情嚴肅地承諾。她夫君一直是個明白人,她也不能犯糊塗。
“你能明白這個道理就好,另一個道理你也別疏忽了,那就是我林文勝隻有一個姐姐,若沒有這個姐姐,就沒有我的今天!”
“她當年也是因為我才經曆了那麽坎坷和辛苦,她是我的大恩人!希望你能將她當母親一樣孝順!”林文勝再次表情嚴肅地要求保證。
剛才在廚房裏,他雖說出了以後可能會娶平妻的話是氣話,但姐姐的態度卻是那麽明確。可是媳婦和她奶娘瞧不起他的姐姐,才生了這許多事端,他自然是心知肚明。
“夫君,我知錯了,昨天確實有些不好的心思,但是昨天我自己已經想明白了,隻是約束奶娘和丫環晚了些,才造成今天的事。”
“我真的知錯了,你罰我吧,罰了我心裏好受一點。”林周氏說著就想下跪,隻是大腹便便要跪下並不容易。
“你這又是做什麽!”林文勝無奈摟住她。
這女人不愧是將軍府後院裏出來的,有心眼、識時務,這點他很滿意,但她主動認錯還要求罰,不就是吃定他不會罰她嗎。
“趕緊去洗臉,水要涼了。”林文勝將她抱到椅上坐著,轉身去廚房看看湯餃下好沒有。
他這一走,也就意味著早上的事有個好結果了,也是林周氏為李嬤嬤扳迴了一局。
然而林周氏卻並沒有得意,更不敢再恃寵而驕,而是沉下臉看著李嬤嬤。
“奶娘,你都聽見了,夫君是真把我擱心裏的,若是有一天他不將我擱心裏了,你說我除了以淚洗麵,還能怎麽辦呢?”
“小姐,你不用怕將來有女人跟你爭寵,你畢竟是正室夫人!”李嬤嬤抹了一把眼淚連忙安慰林周氏。
“奶娘,你是真的老了,你還沒有明白過來,明明夫君專寵我一人,我為何要讓他弄別的女人進來爭寵?我吃撐著了給自己找事嗎!”
“你是我奶娘,我也當你是親娘,可是你年紀大了,等到了京城安置後,你就歇歇,也享些清福吧,我會親自管教下人,給他們立規矩。”
“小姐……”李嬤嬤沒想到小姐會這麽說,這不是奪了她的權,讓她當個閑人嗎。
“奶娘,若當年不是夫君開口,你根本出不了周府,我嫁了卻帶不走你,你說你現在應該在周府幹什麽呢?你兒子又在幹什麽呢?”
林周氏不理奶娘淚眼,嚴肅地看著她反問。一句話就讓李嬤嬤啞了口。
她一個不受寵庶女的奶娘,沒了照顧小姐的機會,能做什麽?
“知道了,小姐,我會好好反省自己的不是,不會給你惹事了。”李嬤嬤心中凜然,不敢再有造次的想法。這些年是她過得太體麵了。
屋裏兩人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也就不能逃避責任。
沒多久兩個丫環送來早餐,三樣都有一些,還有一些開胃的菜,正適合林周氏這樣的孕婦,雖然沒有養胎的湯,但羊肉粥味美很美。
“雖然屋子不寬敞,下人太少,但在這樣的風雪天裏,不凍著、有得吃,還真是不錯了。”林周氏邊吃邊感慨。
雖然對蘇芳談不上感謝,但也謹記了林文勝的話。她的態度也就決定了李嬤嬤的態度,兩個丫環不過是炮灰罷了。
林文勝饒過了她們,但也命令她們以後負責廚房活兒,包括做飯、洗碗等等,照顧夫人隻是順便。
而李嬤嬤也不準她帶林天月了,就讓她專門伺候她家小姐,盡不盡心就看她自己了,想讓兩個丫環伺候,然後她在一邊閑閑偷懶?
林文勝要給她教訓,自然不會客氣。
當然他也跟林周氏說清楚了,就憑著冰雪天的大早上,身為奶娘竟然沒給孩子穿好衣裳就抱出門,因為自己的意氣就敢拿孩子的身體不當迴事,這樣的人不配帶孩子。
但這樣的情況,林天月夜裏就隻能跟爹娘一起睡大炕,因為她不願意去東廂,那兒是舊屋她過不慣,夜裏也想爹娘。
可林文勝寧可夜裏親自帶孩子,也不同意再交給李嬤嬤,這點他很堅持,林周氏也勸不了。
李嬤嬤這才體會到被主家管教的難堪滋味,卻是絲毫不敢爭辯了。
林周氏也明白男人的立場,其實當年她生林天華時,他就表明過自己的立場了。
他出身農家,雖然有了戰功、宅子,但他還是希望生活能簡單一點,希望孩子不要嬌生慣養,能夠踏踏實實長大。
因此十多年來並沒有請過奶娘,都是林周氏親自照顧孩子,她的奶娘幫忙照顧,就像一家人那般,原本也過得充實。
可能還是林文勝高升到京城赴職,這一路都太得意忘形了,又陡然來到了農家,就忍不住高高在上、瞧不起農家婦人。
林文勝給了李嬤嬤一個教訓,也給林周氏敲了一記警鍾。之後的日子雖然辛苦一點,但也安寧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