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忙就到了九月下旬,山風蕭瑟、落葉飄零。


    炭窯已出了兩迴炭,蘇正河還沒有消息迴來,大家便有些沉不住氣了。


    “芳兒,我去趟鎮上找三叔問問吧,富貴酒樓是否要咱們的炭總要有句話吧,不然咱們還得趕早上別家問去。”


    蘇長福來找蘇芳商量,三叔說要談定富貴酒樓,如今炭出來了,他們試燒了還不錯,沒有盲煙、火路均勻,也不會突然迸火星子。


    如果富貴酒樓定了,這炭就留給富貴酒樓,如果人家不要,也不能耽擱他們找下家呀。


    兩迴八窯炭成功了,後麵就隻會順利堆積數量,這一天天過去,光靠福安客棧的訂單可不能讓他安心滿足。


    “再等等,福安客棧也說月底過來看炭的質量,好就直接拖走,到那之後咱們再做打算,而且有福安客棧做信譽口碑,以後在鎮上拉生意會容易許多。”


    那天林大娘去鎮上打聽清楚了,炭市行價劣等炭五文、中等炭八到十五文、高等炭十五文到二十文、上等炭二十文以上。


    當然還有頂級炭,不過小鎮上是沒得賣的,用得起的人家非福即貴。福安客棧隻能用中等炭,貴了本錢太高。


    而炭市就像搞批發,都是按堆劃價,論斤過稱,自己帶籮筐、背簍去裝。


    之前蘇正河說他家燒的一般的炭,也就幾十文一簍,說的就是能裝三五十斤不等的背簍,也有十斤左右的小背簍。


    他那麽說,要麽是小背簍裝的中等炭,要麽就是低等炭,要麽就是沒說真話。但蘇芳清楚,大戶人家肯定隻會燒高等炭甚至上等炭。


    蘇芳做了炭簍就方便許多,而且沒有那麽多炭屑混進去,一根根長短雖然不整齊,裝進炭簍裏卻很整齊美觀。


    而且大小簍試裝了幾迴不斷改進,小簍剛好能裝十斤、大簍剛好能裝二十斤,多少能有半斤差。


    但她隻按簍算帳,到時不會一一過稱,直接數簍子數量就行,算帳更方便。


    如果有人非要過稱,這炭簍就有一到兩斤的重量,怎麽稱?而且送十文錢一隻的炭簍,買大簍炭能便宜五十文,傻子才會跟你爭這點差異。


    蘇芳的定價是小簍裝十斤一共一百五十文錢,大簍裝二十斤卻隻要二百五十文錢,足足便宜了五十文,還送了炭簍。


    剩下的就隻有買家上門看你炭燒得何如,據他們試燒結果,這炭說是高等炭也行,別人要嫌是中等炭也可。


    但除了第一迴質量參差不齊,後麵很快就總結了經驗,當然心裏記著燒炭入門的林天明經驗最老到,改進了幾處地方。


    第二迴的炭就上檔次多了,成色也好。這也是讓大家信心倍增的地方,因為他們燒的炭真的能賣錢。


    第一迴四窯炭也有不少,蘇芳不想作劣等炭拿去賣,覺得這麽做會自毀信譽,讓人覺得你也是新手,因此計劃留下來各家拿點迴去,冬天自己燒。


    每天蘇長福領著蘇長安、林澤義、孫誌勝在山林裏四處尋找合適的炭木,但蘇芳提醒他們不要守著一處,不要砍得太狠,山林需要樹木守護。


    他們自己也清楚,農家人砍柴也多是砍樹枝、樹梢或筢些枝葉、鬆針等易燒之物,很少輕易連根拔起,為的就是不傷山體。


    月底,福安客棧來人買炭,趕著馬車進的村,一路都很招人注意,但他們似乎很熟路似的,直接去了村子西頭。


    蘇芳打開院子看見外麵的人不由愣住。


    “小姐姐,才幾天不見呀就不認識我啦?”白不凡笑嘻嘻地和蘇芳打招唿,他依舊一身書生白衣,身姿瀟灑地自馬車上跳下,轉眼就到了麵前。


    “陳大娘好!畫兒妹妹好!”蘇芳卻瞪了他一眼,轉向剛從馬車下來的兩人,陳大娘和她的小閨女陳子畫。


    “芳姐姐好!”小姑娘利落地朝蘇芳行了禮,一臉笑嘻嘻的,眼睛就朝四處打量去了。


    “天明媳婦,老婆子可早就想來你家串門兒了,隻是一直不得空,難得今天得了個任務,總算可以撂下手頭活兒出來走走了。”


    陳大娘性子爽利,說話間便哈哈笑了起來,和溫婉安靜的林大娘截然不同,但奇妙的是,這兩人竟然成了好閨蜜。


    “大娘哪裏話,以後要常來才是。”蘇芳說著便挽了陳大娘的手走進院子,喊著林大娘有貴客來了。


    而陳子畫早就自己跑進院子裏去了,還大聲喊著“林大哥”。林天明在後院裏都聽見了,無奈搖頭,其他人一臉茫然,這誰來了?


    隻有被冷落的白不凡書生差點蹲牆角畫圈圈,看見師兄過來,嚇得連忙把馬車往院角趕。


    這天蘇芳就用燒炭小爐架起平底鍋烤肉給他們吃,又做了個魚頭火鍋,魚身則切了塊煎出來另外做菜。


    火鍋是最近天冷下來,蘇芳想吃,才知道農家人瓦鍋底部用的是炭裏的火炭,因此火鍋開始能吃熱,後麵看天氣決定溫度吧。


    有錢人家才吃得起能添炭的銅火鍋。


    當然也有小爐燒瓦鍋,一家人圍爐吃才是真的暖唿唿。


    而蘇芳現在做的卻不是那種中間燒炭四周圍圈的銅火鍋,而是上鐵匠鋪定製的能擺桌上的小炭盆,上邊架著小小的鐵鍋。


    鐵鍋不高,不會燒出滾滾的湯水以免發生意外,但燒個魚頭或燉個羊肉還是很方便,小鍋兩邊有鍋耳方便拿放。


    一頓暖唿唿的火鍋吃下來,竟然不需要中途添炭,可見這炭能燒多久。陳大娘是明眼人,直說這炭的生意若打開,迴頭客肯定很多。


    大家聽了都很得意。


    然而陳大娘問了價之後卻立刻搖頭,讓蘇芳不要按這種優惠方式,不然人家買多則虧多,嚇得蘇芳連忙放下筷子起身,表示洗耳恭聽。


    “你看哪,一般人家買炭過冬,又不是買小菜,每天去買幾斤,也不是不能存放,若你炭好,有的人家一買就是一冬,最少要燒到來年入夏。”


    “這炭除了烤火取暖,也有像你這樣吃火鍋的,而且大戶人家也不是隻有主子才用炭,有體麵的下人一樣用得起,心腸好的主子也會讓下人燒炭盆取暖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女皇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羽鳳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羽鳳麟並收藏農女皇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