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在鍘刀落下的那一刻,周通知道,屬於自己的光輝時代已不複存在,在這場宮廷鬥爭中,他徹徹底底的失敗了。
“小人果真猛於虎也,我單憑一腔熱血就貿然與百官為敵,實在是不明智。我死雖不足惜,但我死了以後,再無人替大商百姓直言進諫了,眾生苦矣。”
丟了腦袋的周通隻覺得眼前一黑,隨後整個人就如墜雲端,進入了一種玄之又玄的狀態,雖然看不清眼前的事物,但意識卻異常清醒,想到自己就這樣不明不白被孫武擺了一道送上刑場,周通心中滿是不甘。
就在周通自憐自哀時,忽然聽到一個蒼老的聲音傳入自己耳中,似乎是什麽人在講解經書要義:
太師李荷學富五車,知鬼神,明時事,《聊齋誌異》中記述了這樣一個關於他的故事。
為了便於料理國事公文,李荷在皇宮附近置辦了一間草屋。有一日李荷迴到茅草屋前,卻發現鑰匙落在了宮中。
同行的仆人慌忙準備迴宮取鑰匙,卻被李荷攔住了。
攔下仆人後,李荷對著茅草屋前的銅鎖拜了三拜,隨後高聲說道:“子曰萬物生長,造化之妙也。眾生皆有情,金石瓦礫亦如此。今日我以赤誠待之,還望鎖兄可以大開方便之門,李荷感激不盡。”
李荷的話音剛落,掛在門上的銅鎖瞬間自動打開,李荷對著開啟的銅鎖又拜了三拜後才進入草屋中。
當別人問及李荷是如何做到的時候,李荷迴答道:“書中有雲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不過是把書中的道理活學活用罷了。”
聽了這段話後,周通不禁搖頭苦笑,低聲道:“哪裏來的歪門邪道,淨扯一些子虛烏有的邪史。讀書人若是真有這種經天緯地的手段,那和神仙又有什麽區別呢?”
隻聽“砰”的一聲,似是有什麽人奮力的一敲桌子,隨後周通隻覺得腦袋一疼,不禁睜開了眼睛。
但睜開眼睛後,眼前的景象卻遠遠超出周通的想象:自己竟然坐在一個學堂模樣的草廬中,草堂中還有十幾個和他同齡大小,穿著粗布衣服的孩童,紛紛捂著嘴巴,幸災樂禍的望著他。
而在周通麵前,則站著一個須發花白,滿臉盛怒的老學究,此刻手裏拿著鐵尺,正惡狠狠的盯著他看。方才周通腦袋上的劇痛,很明顯就是老學究手中的鐵尺所為。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讀書四品:修身,養性,明理,悟道,若全部悟透,自然可以虛空造物,顛倒陰陽。李荷太師學究天人,於北冥悟道後更是燁然若神仙,莫說感化金石,就是移山填海,替天證道都非難事,你這傻小子竟敢詆毀聖賢之道,好大的膽子!”
老學究越說越來氣,最後抄起手中的鐵尺,又重重的在周通頭上敲了一下才罷休,留下呲牙咧嘴的周通捂著腦袋,望著老學究返迴講桌的背影直發愣。
怎麽迴事?我不是被奸臣陷害,送上刑場了嗎?兩米長的鍘刀落下時發出的破空之聲,周通自認絕對不會聽錯。就算僥幸不死,現在也應該在刑場上聽憑聖上發落,怎麽會來到這個草廬之中?而且站在講台上的老學究滿口君子鬼神,實在太過邪乎,什麽學堂膽敢不教四書五經,拿邪經野史,鬼神之道來愚弄學童呢?
諸多問題湧上心頭,但任憑周通抓破腦袋都想不明白個中緣由;就在周通準備靜下心,好好捋一捋自己的思路,琢磨出點頭緒的時候,腦海忽然像被人用砍刀劈過一樣疼的厲害,在這莫名的劇痛中,無數朦朧的記憶碎片走馬觀花般從他腦海裏鑽出。
憑借這些忽然鑽出的記憶,周通驚愕的發現:他似乎離開了大商王朝,正置身於一個玄之又玄的世界裏。
周通腳下的大陸名曰大千,麵積足有數千萬平方公裏。幾經戰亂後,一個名叫大乾的王朝成為最後的獲勝者,統禦天下。
細看之下乾王朝與商王朝並無太大區別,但周通卻從殘留的記憶中看到一幕幕讓他大跌眼鏡的事情。
本來柔弱的讀書人,竟然從聖賢的經文中悟出通神之道,一躍而成大陸上唿風喚雨的大人物。
讀書四品:修身,養性,明理,悟道,恰對應書生四種境界,每悟透一種境界,神通和學識都會瞬間暴漲。
修身境界的儒生,熟讀經書,以先賢之道來約束自己,每日三省其身,去糟粕,留真我,大成者肉身清淨如琉璃,可數月不食五穀,有九牛二虎之蠻力。
有一個上古流傳下來的問題,說究竟是道理最大還是拳頭最大?
在無數年月裏,武者用暴力取得政權,向世人證明,拳頭才是最大的道理,百無一用是書生,通曉道義的書生儒士則因手無縛雞之力而屢遭嘲笑。
直到修身境界的書生出現後,人們才驚訝的發現:這些酸秀才飽讀經書到了一定的境界後,竟然有了龍虎之力,開碑裂石根本不在話下,習武多年的武生都不敢觸其鋒芒。
但修身境界的書生雖身強力壯,終究隻是凡人,唯有邁入養性境界後,才有溝通鬼神,劃陰破陽的能力。
養性境界儒者讀書破萬卷,心如明鏡,憑借赤誠之心可以感悟到陰氣所化的厲鬼邪魄,雖然無法窺探神明,但也初具神通,遠非江湖騙子,算命先生所能比擬的。
一張養性境界書生留下字跡的絹紙,夜間甚至會發出夜明珠般的溫潤光澤,有著驅魔逐魅,驅鬼百裏的妙用,倘若有一位養性境界大儒坐鎮,哪怕連年大旱,田地裏也能長出囤滿糧倉的莊稼。
“明理秀才一張口,鯉魚拉龜天上走”是對明理境界書生最通俗的解釋。到此境界的儒者已然成為“道理”的化身,說對即對,說錯即錯,有著顛倒黑白的特權。這種境界的大儒講起道理時常伴有天花亂墜,地湧金蓮的奇異景象,更有著指鹿為馬,點石成金的莫大神通。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是一個秀才乘船過河,途中不小心將所帶佩劍掉到河中。秀才不慌不忙,在船頭刻下一個記號,說我的劍是在這裏掉下去的,等船駛到對岸時我從標記的地方跳下去,一定能撈迴佩劍。
劃船的老翁隻道這秀才讀書讀壞了腦袋,對其百般調侃。等船駛到對岸時,老翁架不住秀才嘮叨,隻得沿船頭標記處跳入水中尋找佩劍,沒想到真的在船底發現那柄寶劍,老翁這才知道遇到了神仙,上岸一看,那秀才早就不見了蹤影,隻見船頭用利劍刻了一行字:“言隨法出明理公,刻舟求劍顯神通。”
悟道境界的儒者,學究天人,開始效仿聖賢參悟大道,此中大能有著窺探神明,神與神交的無上偉力,更掌控著唿風喚雨,虛空造物的大神通。無論是女媧捏人,還是李荷感召金石的傳說,都是悟道境界儒者神通的冰山一角罷了。
文人四品的劃分雖然相當明確,但從周通獲得的記憶來看,整個王朝連修身境界的儒者都甚是少見,更不要說更高層次的文人了,至於虛空造物,唿風喚雨的四品悟道之境,傳聞中也僅有太師李荷曾窺探到這一境界的門徑。
在鍘刀落下的那一刻,周通知道,屬於自己的光輝時代已不複存在,在這場宮廷鬥爭中,他徹徹底底的失敗了。
“小人果真猛於虎也,我單憑一腔熱血就貿然與百官為敵,實在是不明智。我死雖不足惜,但我死了以後,再無人替大商百姓直言進諫了,眾生苦矣。”
丟了腦袋的周通隻覺得眼前一黑,隨後整個人就如墜雲端,進入了一種玄之又玄的狀態,雖然看不清眼前的事物,但意識卻異常清醒,想到自己就這樣不明不白被孫武擺了一道送上刑場,周通心中滿是不甘。
就在周通自憐自哀時,忽然聽到一個蒼老的聲音傳入自己耳中,似乎是什麽人在講解經書要義:
太師李荷學富五車,知鬼神,明時事,《聊齋誌異》中記述了這樣一個關於他的故事。
為了便於料理國事公文,李荷在皇宮附近置辦了一間草屋。有一日李荷迴到茅草屋前,卻發現鑰匙落在了宮中。
同行的仆人慌忙準備迴宮取鑰匙,卻被李荷攔住了。
攔下仆人後,李荷對著茅草屋前的銅鎖拜了三拜,隨後高聲說道:“子曰萬物生長,造化之妙也。眾生皆有情,金石瓦礫亦如此。今日我以赤誠待之,還望鎖兄可以大開方便之門,李荷感激不盡。”
李荷的話音剛落,掛在門上的銅鎖瞬間自動打開,李荷對著開啟的銅鎖又拜了三拜後才進入草屋中。
當別人問及李荷是如何做到的時候,李荷迴答道:“書中有雲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不過是把書中的道理活學活用罷了。”
聽了這段話後,周通不禁搖頭苦笑,低聲道:“哪裏來的歪門邪道,淨扯一些子虛烏有的邪史。讀書人若是真有這種經天緯地的手段,那和神仙又有什麽區別呢?”
隻聽“砰”的一聲,似是有什麽人奮力的一敲桌子,隨後周通隻覺得腦袋一疼,不禁睜開了眼睛。
但睜開眼睛後,眼前的景象卻遠遠超出周通的想象:自己竟然坐在一個學堂模樣的草廬中,草堂中還有十幾個和他同齡大小,穿著粗布衣服的孩童,紛紛捂著嘴巴,幸災樂禍的望著他。
而在周通麵前,則站著一個須發花白,滿臉盛怒的老學究,此刻手裏拿著鐵尺,正惡狠狠的盯著他看。方才周通腦袋上的劇痛,很明顯就是老學究手中的鐵尺所為。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讀書四品:修身,養性,明理,悟道,若全部悟透,自然可以虛空造物,顛倒陰陽。李荷太師學究天人,於北冥悟道後更是燁然若神仙,莫說感化金石,就是移山填海,替天證道都非難事,你這傻小子竟敢詆毀聖賢之道,好大的膽子!”
老學究越說越來氣,最後抄起手中的鐵尺,又重重的在周通頭上敲了一下才罷休,留下呲牙咧嘴的周通捂著腦袋,望著老學究返迴講桌的背影直發愣。
怎麽迴事?我不是被奸臣陷害,送上刑場了嗎?兩米長的鍘刀落下時發出的破空之聲,周通自認絕對不會聽錯。就算僥幸不死,現在也應該在刑場上聽憑聖上發落,怎麽會來到這個草廬之中?而且站在講台上的老學究滿口君子鬼神,實在太過邪乎,什麽學堂膽敢不教四書五經,拿邪經野史,鬼神之道來愚弄學童呢?
諸多問題湧上心頭,但任憑周通抓破腦袋都想不明白個中緣由;就在周通準備靜下心,好好捋一捋自己的思路,琢磨出點頭緒的時候,腦海忽然像被人用砍刀劈過一樣疼的厲害,在這莫名的劇痛中,無數朦朧的記憶碎片走馬觀花般從他腦海裏鑽出。
憑借這些忽然鑽出的記憶,周通驚愕的發現:他似乎離開了大商王朝,正置身於一個玄之又玄的世界裏。
周通腳下的大陸名曰大千,麵積足有數千萬平方公裏。幾經戰亂後,一個名叫大乾的王朝成為最後的獲勝者,統禦天下。
細看之下乾王朝與商王朝並無太大區別,但周通卻從殘留的記憶中看到一幕幕讓他大跌眼鏡的事情。
本來柔弱的讀書人,竟然從聖賢的經文中悟出通神之道,一躍而成大陸上唿風喚雨的大人物。
讀書四品:修身,養性,明理,悟道,恰對應書生四種境界,每悟透一種境界,神通和學識都會瞬間暴漲。
修身境界的儒生,熟讀經書,以先賢之道來約束自己,每日三省其身,去糟粕,留真我,大成者肉身清淨如琉璃,可數月不食五穀,有九牛二虎之蠻力。
有一個上古流傳下來的問題,說究竟是道理最大還是拳頭最大?
在無數年月裏,武者用暴力取得政權,向世人證明,拳頭才是最大的道理,百無一用是書生,通曉道義的書生儒士則因手無縛雞之力而屢遭嘲笑。
直到修身境界的書生出現後,人們才驚訝的發現:這些酸秀才飽讀經書到了一定的境界後,竟然有了龍虎之力,開碑裂石根本不在話下,習武多年的武生都不敢觸其鋒芒。
但修身境界的書生雖身強力壯,終究隻是凡人,唯有邁入養性境界後,才有溝通鬼神,劃陰破陽的能力。
養性境界儒者讀書破萬卷,心如明鏡,憑借赤誠之心可以感悟到陰氣所化的厲鬼邪魄,雖然無法窺探神明,但也初具神通,遠非江湖騙子,算命先生所能比擬的。
一張養性境界書生留下字跡的絹紙,夜間甚至會發出夜明珠般的溫潤光澤,有著驅魔逐魅,驅鬼百裏的妙用,倘若有一位養性境界大儒坐鎮,哪怕連年大旱,田地裏也能長出囤滿糧倉的莊稼。
“明理秀才一張口,鯉魚拉龜天上走”是對明理境界書生最通俗的解釋。到此境界的儒者已然成為“道理”的化身,說對即對,說錯即錯,有著顛倒黑白的特權。這種境界的大儒講起道理時常伴有天花亂墜,地湧金蓮的奇異景象,更有著指鹿為馬,點石成金的莫大神通。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是一個秀才乘船過河,途中不小心將所帶佩劍掉到河中。秀才不慌不忙,在船頭刻下一個記號,說我的劍是在這裏掉下去的,等船駛到對岸時我從標記的地方跳下去,一定能撈迴佩劍。
劃船的老翁隻道這秀才讀書讀壞了腦袋,對其百般調侃。等船駛到對岸時,老翁架不住秀才嘮叨,隻得沿船頭標記處跳入水中尋找佩劍,沒想到真的在船底發現那柄寶劍,老翁這才知道遇到了神仙,上岸一看,那秀才早就不見了蹤影,隻見船頭用利劍刻了一行字:“言隨法出明理公,刻舟求劍顯神通。”
悟道境界的儒者,學究天人,開始效仿聖賢參悟大道,此中大能有著窺探神明,神與神交的無上偉力,更掌控著唿風喚雨,虛空造物的大神通。無論是女媧捏人,還是李荷感召金石的傳說,都是悟道境界儒者神通的冰山一角罷了。
文人四品的劃分雖然相當明確,但從周通獲得的記憶來看,整個王朝連修身境界的儒者都甚是少見,更不要說更高層次的文人了,至於虛空造物,唿風喚雨的四品悟道之境,傳聞中也僅有太師李荷曾窺探到這一境界的門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