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薑椎橋,男,1885年生於,因家世在旅順度過童年,直至旅順”四夜三天“前,才經警衛保護上京。其父薑柏德乃毅軍宿將薑桂題之子,少時與慶豐商號掌櫃王熾之女因故結緣。
1898年末,薑桂題從武衛左軍守山海關,次年薑椎橋經外公金援,入讀橫濱高等學校,以師夷長技以製夷的目的,深入遮盆生活,住在橫濱山下町一百二十番號,過著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孤獨求學生活。
在一次偶然的接觸後,全家寄宿在隔壁的小丫頭成了薑椎橋的口語教師和朋友。兩個孩子又恰巧都需上學,便有了幾個月結伴迴家的經曆。
待到庚子賠款出世,薑椎橋便入了第一批公費生的名單,從高等學校畢業入讀陸軍士官學校。後因”拒俄義勇隊“產生分歧,與同期生蔡鍔的同窗之誼盡毀。
學生軍被強製解散後,薑椎橋用搜集到的赤十字社成員受難記和學生軍相關人員自白書,對蔡鍔、秦毓鎏、葉瀾、鈕永建等理想派極盡嘲諷之能事。
薑椎橋的行為讓他在留學生團體中被孤立,相對的,本地的圈子對他的認可度更高。經清國駐屯軍守衛隊司令官秋山好古推介,薑椎橋拜入文部大臣犬養毅門下學習和歌與茶道。
1905年,薑椎橋獲得岩流島水軍流免許皆傳,久違的重返故居報喜。沒想到不僅得到了昔日青梅的祝賀,還接到了她的新婚請柬。男方是一位長她二十二歲的無業已婚男子。如果剛成立沒多久的革命結社算數的話,那男子就不是無業而是個革命黨頭子。
婚禮上薑椎橋作為女方唯一的華人嘉賓,與曾在老師犬養毅家中見過的中年人有許多尷尬。
此後不久,薑椎橋便借著史無前例的一年兩期,以18期第七席的身份從士官學校畢業,不懼嚴寒,當年迴國。
恰逢薑桂題奉命於浦口編練江防軍,薑椎橋便借機接掌二十個營的後勤,走私之餘做些軍工生意。財源廣進的同時,江防軍的軍備並不遜於其他新軍。如果無視薑椎橋越來越多的海外資產,他倒也算德才兼備的有為青年。
三年之後,永田鐵山、岡村寧次、土肥原賢二、安藤利吉、板垣征四郎、筱塚義男、後宮淳、東條英機、前田利為、安井藤治、岡部直三郎、山下奉文、阿南惟幾、藤江惠輔、山脅正隆等人已經在軍事領域暫露頭角。堪稱黃金三期的十幾位同學遠在海的另一邊,對薑椎橋來說隻有部分是有書信往來的舊識,蔡鍔、蔣方震、楊傑、楊宇霆等人才是他攀比的對象。
馬玉昆病逝後,薑桂題接任武衛左軍總統官成為毅軍新統帥。薑椎橋也水漲船高,重返直隸,實際負責毅軍後勤的同時,還有機會從零開始,按自己的想法編練一支步炮協同作戰部隊。
新軍初成,朝中不無打算摘桃子的大臣,隻是”擦槍走火起義“爆發,國內形勢急轉直下,為保直隸平穩,薑椎橋才保住了他的寶貝火炮。
由於蔡鍔有組織的響應起義,包括薑椎橋在內的留學軍官飽受朝中猜忌。
1912年1月1日南京臨時國民政府成立,1月11日,北洋軍全體將領在袁世凱授意下,由直隸提督、淮軍老將薑桂題領銜通電清政府,”現值軍情緊急,請求皇帝命令王公大臣捐獻私財,毀家紓難,共濟時艱“。1月26日,薑桂題參與和”北洋之虎“段之泉等電請清廷”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體“,再次逼宮。1月30日薑桂題加太子少保銜。2月2日,薑桂題、段之泉、馮積善電各路統兵官,盼北方軍界聯合團體,以厚武力。作為袁派武力擔當的薑桂題之孫,薑椎橋得以帶著自己的萬餘新軍,調防承德,擁兵自重。
擁有英、法、德、日、俄等國各式火炮逾千門的薑椎橋部,為了保證炮彈質量,彈藥廠和采購環節相關人員中,被拖去做炮靶子者就不下百人。
幼帝退位後,薑椎橋自請隨孫寶琦渡海考察東洋實業,也因此再見已為人母的故識。
當年那位落魄的中年男子,早已迴國功成名就。甚至還在國內與自己的秘書,舉辦了一場盛大的西式婚禮。
家園早已毀於火災的少女,年紀輕輕又無收入,隻是為了那中年的體麵,仍含辛茹苦的撫養著女嬰,未曾失足毀節。但那男人卻還不罷休,嚴禁其麾下人等為母女二人提供任何資助,好似生恐她們不餓死似的。
故人重逢卻已物是人非。熏恰巧正在尋找願意收養女兒富美子的人家,便拚盡全部勇氣,將女兒托與薑椎橋。
然而後續發展並未如輟學女青年所料。在犬養毅和孫寶琦的鑒證下,薑椎橋未通報家人便與熏成婚,還對剛剛記事的女娃及所有好奇之人,宣稱這女孩是自己留學時的風流債。
為了那位中年人的形象,在兩國黑白兩道的幹預下,一位新政府軍官的異國浪漫史並未見報。
有爺爺在直隸兼領自家老巢,薑椎橋並未急著迴國,而是帶著隨從加入了老師的護憲運動。
隨著軍事研究會和陸大發揮作用,新政府開始著手驅趕在直隸多年的老將薑桂題。
蒙邊動蕩開始後,中央借此為由將薑部趕出直隸,毅軍幾乎齊聚熱河。在薑椎橋出乎眾人所料,突然現身承德以本部之兵,用霰彈和速射炮大破蒙古王公騎兵後,一戰揚名的年輕椎橋從祖父手中接過毅軍實權,實際上成為壓在中央頭上的割據軍閥。
陸大自殺案後,大難不死的校長經過東洋手術,不僅喜結良緣,還低下頭,接受了薑椎橋的聘書,出任毅軍參謀長。拋棄傳統的學院教育,以實戰為核心的軍官團培養計劃,在王家錢、薑家兵的襄助下正式開展。
雖說所部火炮大多老舊,但靠著龐大唬人的數量,毅軍還是穩如泰山的享受著北洋體係內的獨特待遇。
如果說軍訓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負責工商業發展和籌措軍需的薑椎橋就顯得黔驢技窮了。
秋山好古和薑椎橋兩人接連對騎兵屠殺式的勝利,導致毅軍內部對昂貴的騎兵出現鄙視風潮。戰馬除配備通信員外,幾乎全成了薑家換取外匯的商品。
宋迂腐在江州為民國的第一屆大選畫上了完美的句號,誌得意滿的打算坐火車北上組閣。
可這種結果,並不是任何一位元首希望看到的。於是乎一位神秘的槍手在火車站,打響了**的第一槍。
當時在車站送行的幾位民主鬥士,手忙腳亂的要將黨魁送進醫院,可半路殺出一群手持太刀的黑衣年輕人,將傷者和左近的長胡子一起綁走。
兩日後,當日被協走的書法家,帶著手書的宋之遺言和手術失敗的消息,出現在黨部江州支部,由當初在東洋負責斷絕少女物資的要員親自接待。
差一步便能實施自己宏圖之誌的傷者,經租界內的東洋大夫全力搶救,坐著平穩的海船一路北上,越過了原本的目的地,瞞天過海的來到昔日皇家的度假村養病。從此國家少了一個農林部總長,毅軍多了一位神秘的黑衣宰相。
有了帶著全套憲政計劃的智囊,加上一位在南方德高望重的大胡子臥底,薑椎橋治下的經濟、吏治、教育和民生有了又一次飛躍。
兩位被薑椎橋的話語和大炮說服的新夥伴,為毅軍帶來了一位在四九城四通八達的情報節點教育家蔡中青。
以火車站刺殺案為引,南北雙方為了撇清自己,將罪責推給了毫無背景的警察之父趙孤兒。
舉國關注的大選,隨當選人的死訊淪為笑柄。剛剛熄滅的戰火,重新蓄勢待發。
由於薑椎橋過分的索取,以及在東洋培養親毅青年的行為,新皇對扶持薑家失去耐心,轉而鼓勵鄰國內戰。
立憲派大龍被斬,北洋派又喜獲五**事貸款。隨著三位態度曖昧的都督被撤職,短暫的全**改火速落實。
毅勇巴圖魯解散,改組為兩個師並三個混成旅,承德等鄉鎮吸收了落選士兵,掛著幾個無限製的保安團名號。
薑椎橋趁此次良機,從貸款中為自己爭取了一批半舊軍械,徹底剔除了手下親善舊朝的官兵及所有前裝槍。
為了安撫國內形勢,威懾人我國及萌王公們,薑椎橋不僅都督頭銜落實,還得到兼督察哈爾、綏遠二省軍政事務的特權。
借著長子誕生的機會,薑椎橋在家中偷閑,接待八方來客。
二次革命以辮子軍渡江宣告終結。
一個統一的寡頭政府粉墨登場。
與前夫暗通款曲的外國妻子,讓薑椎橋臉上無光。
日月輪轉,及到總統複辟,薑椎橋昔日同窗蔡鍔,曆盡千辛,帶病發兵,興義軍伐無道時,薑總督的畫像已經掛滿了三省政、軍機關。
蔡鬆坡幾以一己之力率滇軍扭轉乾坤後,薑椎橋罔顧爺爺的意誌,繼段、張、曹、馮之後背叛元首,陳兵南線,大有再掌直隸之勢。
一手締造北洋,為四萬萬同胞開憲政的元首,隻留下一句”為去一大敵,看中國再造共和。“的辭世詞,還有那鋪滿報紙的罵名。
薑椎橋在看過這句謄寫在飛鴿傳書上的遺言後,閉門謝客,拒絕接見各國公使及各黨代表,毅軍與東洋的關係因而轉冷。
待皖係段之泉扶副總統繼位,四九城中八方角力,擁重兵建新黨的薑椎橋成了報紙上偶爾提及的鐵心軍閥。
幾次罷學之後,三省之內再無公學,隻有奉行軍法的軍校和一座重兵把守的女校。
隨著一聲槍響,薩拉熱窩係列混戰爆發,薑椎橋終於從歐美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全套軍工生產線包括但不限於冶煉廠和炮廠。
憑著超然的地理位置,以蔣方震為首的毅軍軍官學習團,取得了勞工旅的指揮權。這位長袖善舞的軍事理論家,帶著一群愛國的熱血青年,在遙遠的西方與自己的老上司興登堡鬥過幾場,有限的改善了祖國的國際聲譽。
最重要的是,他一離開,薑椎橋就舔著臉再入四九城與清廉總理結盟。二人不僅在民生和軍工領域達成許多共識,還聯手用鮮血阻止了國外反動勢力分裂草原的陽謀。這段恨短的蜜月為以後豫、皖合流打下了基礎。
少勝多敗經年,軍官團的加入雖然沒能扭轉國際共識,可卻為薑椎橋帶迴了數萬攜帶德奧裝備的歐戰老兵和為數不少的猶太裔科學家、醫生、資本家與淑女等。
攜衛國保土之功,薑椎橋很順利的收編了嵩武軍出身的有為官兵,一統豫軍成為國內最團結的軍閥。
當然作為舊軍的改良體,小資產階級格調和前朝貴族品味,同時盛行於豫軍中、高層。
猶太裔的加入彌補了豫軍受教育程度低,科研和技術攻關能力不足的短板。不太能分清洋人的淳樸鄉民,對猶太裔一視同仁的態度,也讓那些從戰火中幸免於難的幸存者們心生好感。
猶太資本的介入,為薑椎橋帶來了多種夢寐以求的先進設備,為正在穩步推進工業化的三省帶來了成熟的金融、稅收體係和狡猾的審計官。
府院之爭隨著薑、段轉冷愈演愈烈,最終毅軍出身的曹錕靠金彈攻勢買下總統。還處於雛形狀態的民主憲政,徹底淪為笑柄。中央政府幾乎形同虛設,各地軍閥均擁兵自重。薑椎橋曾於避暑山莊與自己的外文家教艾米諾德笑言:袁蔡已逝,何人能張共和?
這句話被一旁的宋黑衣聽了去,氣得他舊病複發,臥床三月。
正是這種對四九城的疏遠,與對實業的熱愛,給了薑椎橋平衡麾下激進與守舊勢力的資格。
直奉之爭給了薑椎橋兩麵卡要的機會,借著地利豫軍將手腳深入豫、皖、奉等地。
馮積善叛直自立,對做好他會加入皖係準備的薑、段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一係列不在計劃內的事也接踵而至。
由於事隨境遷,老將薑桂題已經在含飴弄孫的生活中病故。薑椎橋與一曹、二張、十三省督軍的友誼,缺失了信任的橋梁。
西北係建立時,薑椎橋正為躲避家中絡繹不絕的東洋故友,在江州聽戲鬥鳥,體驗從未有過的紈絝生活。
同年薑椎橋婚姻不幸的源泉,提出了新的宣傳口號,結交了新興的外國勢力,在全國掀起了史無前例的運動。
情報和消息經有誌青年奮命攔截,隔年薑椎橋護送心愛大角北上深造時,才得知馮積善的西北軍已經北上,向豫軍勢力最薄弱的察哈爾轉移。
當所有人等著薑椎橋像當初對辮子軍一般,以雷霆手段斬盡殺絕時,他卻出人意料的以娶妻禮在四九城,迎娶了僅用半月功夫就揚名全城的冬皇。這對看著還算般配的老夫少妻,正好又有著二十二歲的年齡差。
馮積善以冬皇義父的身份出席婚禮。花費大代價聯手將馮轟出直隸的皖、奉兩家瞠目結舌。
婚禮圓滿結束後,薑椎橋與馮積善結成聯盟,從曹錕手中接過直係大旗。馮華甫等舊權貴陸續通電下野。
借著翁婿之情,薑椎橋說服馮積善帶隊去北麵新生的國家考察。在察哈爾處處製肘的數十萬西北軍,在領袖和進步軍官集體出差的情況下,接受了豫軍說客蔡校長的勸說,舉部西進,入主甘陝。
當然薑椎橋的現大洋,在這一過程中居功至偉。為了盡快趕走舊軍作風濃鬱的西北軍,猶太裔為薑家拿出這筆開拔費襄助良多。
隨著郭鬆齡在蔣方震遊說下反奉,薑椎橋與東洋間的關係冷如堅冰。為了擊敗有炮王薑椎橋資助的孫、郭二部,奉天的軍工產業日新月異。
豫軍兼並了皖軍的精銳,昔日的老舊槍炮陸續流向友軍,軍工廠晝夜不停生產的新裝備,武裝著一批又一批中產階級出身的兵員。
軍屬在工商業上的優惠政策和雨後春筍般的工廠,為戰損較低的豫軍提供了足夠的新鮮血液。
犬養毅隱退後,東洋掀起了一股不擇手段打倒薑椎橋的風潮。
借此東風,薑軍閥索性疏遠正妻,稍微吹散了身上的洋氣,在冬皇獨特的唱腔中,又蠶食了幾片昔日撚軍肆虐過的地盤。豫軍的家鄉子弟兵,重新成了新軍營的多數派。
曠日持久的戰爭不符合外國的利益,在英法等國的調停下,在段總統的家裏,薑椎橋帶著一身蘇繡的冬皇,擺平了第十三股刺殺,體麵的參加了與張雨亭的和解酒會。
中西結合的酒會上,薑椎橋甚至舔著笑臉,接受了張海鵬提出的無理要求,讓冬皇在張帶來的樂師伴奏下,唱了一段獨角戲。
一場京劇在笑聲中落幕,早已被薑椎橋策反的楊宇霆等士官派,配合蔣先生策反的陸大派軍官,偷放數十名歐戰老兵入場,以大小張為首的奉係首腦,除輔相張作相外非被擒即反。
這出鴻門宴雖說不道德,可卻在豫軍多年的經營下,打了薑椎橋的老同學土肥圓一個措手不及。
連夜策反了”三不知將軍“後,殺人尖兵們持這位張將軍開具的文件,突襲並拘捕了在家盡孝的張作相,逮捕並當眾斬首了熙恰等滿足將領,秘密擊斃了張海鵬等親日派軍官。
三個月後,奉係解體為三股有一定獨立性的勢力。分別是以校友情自恃親信的士官派,楊宇霆為團體首領以師生情為紐帶,並率先叛變的陸大派,無統一首領,雖以蔣方震為紐帶卻又不願並入蔣的歐戰派由湯玉麟、張宗昌、馬占山等舊派搖擺份子統領的二張嫡係。
原陸大校長蔣方震出任奉天督軍兼省長,與校友楊宇霆搭班,雜歐戰、士官、陸大三派官兵,以奉係新卻完善的軍工體係為支撐,以熙恰死後奪來的重炮師為火力支撐,開始了光複關東,這一偉大的火中取栗戰略。
阪西公館流出的名單,為薑椎橋肅清投降派提供了索引。幾乎斬盡殺絕的情報員,讓鐵路駐屯軍失去了聯滿反奉的機會,早有準備的豫軍帶著數百門火炮,威懾北租界駐屯軍。
有一戰的戰果在前,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倒是對薑派軍閥的戰鬥力和執行力不太吃驚。東洋召開的東方會議上,對薑椎橋的態度,與會官員出現了極大分歧。
在削減軍費的大國策下,大本營認為單憑鐵路駐屯軍和朝鮮駐屯軍,並沒有短時間內取得戰果的希望。
楊宇霆的主動歸附,最重要的功勞是為薑椎橋提供了一支,已經初具雛形的艦隊。
當全國的主編做好筆伐薑椎橋的準備時,薑椎橋卻搶先通電全國,號召南方各派為了國家大義,拋棄信仰分歧、求同存異,重歸段總統這位名正言順的國家元首麾下。作為發起人,他宣布成立直撚黨,已示再無舊怨,共建美好新未來之決心。
黨員名單中諸如蔣方震、馮積善、吳佩孚、孫傳芳、郭鬆齡、齊解元之流倒是不出國共預料,但蔡中青、宋魚父、李手長、廖仲愷、林長仁、譚平山、何玉恆、章凱萌、李鶴鳴、李仁傑等姓名,著實讓南部兩大主流黨派把持的報紙,不知該如何下筆。
部分因信仰無償與中央作鬥爭的主編,甚至開始反思自己的信仰與曾經明朗的未來。
這些人中有的早已窮困潦倒,有的正當要職,有的甚至是早該死去的人。
這件事的動蕩平息後,李鶴鳴出任新內閣教育部長李仁傑招來的,來自生機勃勃的公產國籍的肅反指示,引起了同樣有留洋經曆的本土黨魁陳重負的強烈反彈,本就在合作中處於劣勢的少數派,過早的走到了分裂的三岔口。
名單上的不少人仍身兼多黨身份,隻有譚平山幾乎同時被南方兩黨開除。
奪妻之恨、分家之仇,讓私仇壓過了大業。剛剛從東洋獵殺名單上下來的薑督軍,還沒享受幾天國防部長的官老爺生活,就在納娶第二房姨太太,一位來自四九城政治係馬姓在校生時,做了一迴新娘殺夫的主角。
這段九死一生的經曆,讓人到中年的薑椎橋絕了再納妻妾的念頭。
養女富美子以犬養健繼室的身份誕下一子後,犬養毅重新迴歸政壇。
兩年後,昔日雄霸全國報紙頭條的女英雄已為人母,以睦鄰友好為施政綱領,絕對堅持削減軍費的犬養毅首次組閣。在這位鬼狐首相的斡旋下,南北再次以談判的方式合並。段之泉以通電下野裹挾孫一線隱退,第一位民選出來的大政客宋魚父出任新政府的元首。
在教育部長孫鶴鳴、參議院院長林長仁、宣傳部長李手長、總參謀長楊傑等人的配合下,宋開始落實他在三省實驗成功過的那些富國強兵之策。
薑椎橋做了半輩子軍閥,在和平年代掛了個卻是閑不下來。經常在關內外奔走,積極推動北伐相關的物資、宣傳、動員等一係列準備工作。
正所謂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經曆過大大小小百餘次刺殺的薑椎橋,在遙控以岩流島水軍流劍客為核心組建的護閣誌士,從暴動軍官手中保住犬養內閣後,在乘火車前往關東途中,在非禮一位上火車前搶來的一位失學少女時被學弟石原莞爾策劃的刺殺,炸死於皇姑屯附近的鐵軌上。
這位化名廖雅權的東洋女特工,不僅完成了老師兼初戀土肥原賢二多年的心願,還被追贈大佐銜,以”東亞第一女間諜“之盛名享譽海內外。
沒有了薑的積威,中央各派都盯上了北麵的上千門新式野戰炮和關東海量的軍需物資。關東諸多派係積攢的不和,在櫻花社的挑唆下火速爆發。
國家元首宋魚父槍傷複發,病入膏肓宣傳部長臨危換人登雲率所部滇軍通電獨立,導致滇係出身的總參謀長楊傑,在引咎辭職後於國會大樓外被當街槍殺。
沒有薑椎橋做信仰,團結在薑督軍畫像下的三省軍民與東洋誌士,頓時如一盤散沙般被周圍狼群分食,其中以迴四馬和黑龍會吃相最為兇殘。
犬養毅以年老體病,請辭解散內閣。
馮積善、吳佩孚、孫傳芳、郭鬆齡等直係故將,雖有重兵自保,也在三年內密集橫死。
麵和心不合的後民與北熊、東菊混戰數載,三國人民盡皆苦不堪言。多虧下士的複仇失敗,戰爭才告一段落。
唯所幸者,短壽的直撚黨中的直撚子們,全都算是曾在這世上轟轟烈烈的走過一遭,未曾有叛國背族之小人。
薑椎橋,男,1885年生於,因家世在旅順度過童年,直至旅順”四夜三天“前,才經警衛保護上京。其父薑柏德乃毅軍宿將薑桂題之子,少時與慶豐商號掌櫃王熾之女因故結緣。
1898年末,薑桂題從武衛左軍守山海關,次年薑椎橋經外公金援,入讀橫濱高等學校,以師夷長技以製夷的目的,深入遮盆生活,住在橫濱山下町一百二十番號,過著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孤獨求學生活。
在一次偶然的接觸後,全家寄宿在隔壁的小丫頭成了薑椎橋的口語教師和朋友。兩個孩子又恰巧都需上學,便有了幾個月結伴迴家的經曆。
待到庚子賠款出世,薑椎橋便入了第一批公費生的名單,從高等學校畢業入讀陸軍士官學校。後因”拒俄義勇隊“產生分歧,與同期生蔡鍔的同窗之誼盡毀。
學生軍被強製解散後,薑椎橋用搜集到的赤十字社成員受難記和學生軍相關人員自白書,對蔡鍔、秦毓鎏、葉瀾、鈕永建等理想派極盡嘲諷之能事。
薑椎橋的行為讓他在留學生團體中被孤立,相對的,本地的圈子對他的認可度更高。經清國駐屯軍守衛隊司令官秋山好古推介,薑椎橋拜入文部大臣犬養毅門下學習和歌與茶道。
1905年,薑椎橋獲得岩流島水軍流免許皆傳,久違的重返故居報喜。沒想到不僅得到了昔日青梅的祝賀,還接到了她的新婚請柬。男方是一位長她二十二歲的無業已婚男子。如果剛成立沒多久的革命結社算數的話,那男子就不是無業而是個革命黨頭子。
婚禮上薑椎橋作為女方唯一的華人嘉賓,與曾在老師犬養毅家中見過的中年人有許多尷尬。
此後不久,薑椎橋便借著史無前例的一年兩期,以18期第七席的身份從士官學校畢業,不懼嚴寒,當年迴國。
恰逢薑桂題奉命於浦口編練江防軍,薑椎橋便借機接掌二十個營的後勤,走私之餘做些軍工生意。財源廣進的同時,江防軍的軍備並不遜於其他新軍。如果無視薑椎橋越來越多的海外資產,他倒也算德才兼備的有為青年。
三年之後,永田鐵山、岡村寧次、土肥原賢二、安藤利吉、板垣征四郎、筱塚義男、後宮淳、東條英機、前田利為、安井藤治、岡部直三郎、山下奉文、阿南惟幾、藤江惠輔、山脅正隆等人已經在軍事領域暫露頭角。堪稱黃金三期的十幾位同學遠在海的另一邊,對薑椎橋來說隻有部分是有書信往來的舊識,蔡鍔、蔣方震、楊傑、楊宇霆等人才是他攀比的對象。
馬玉昆病逝後,薑桂題接任武衛左軍總統官成為毅軍新統帥。薑椎橋也水漲船高,重返直隸,實際負責毅軍後勤的同時,還有機會從零開始,按自己的想法編練一支步炮協同作戰部隊。
新軍初成,朝中不無打算摘桃子的大臣,隻是”擦槍走火起義“爆發,國內形勢急轉直下,為保直隸平穩,薑椎橋才保住了他的寶貝火炮。
由於蔡鍔有組織的響應起義,包括薑椎橋在內的留學軍官飽受朝中猜忌。
1912年1月1日南京臨時國民政府成立,1月11日,北洋軍全體將領在袁世凱授意下,由直隸提督、淮軍老將薑桂題領銜通電清政府,”現值軍情緊急,請求皇帝命令王公大臣捐獻私財,毀家紓難,共濟時艱“。1月26日,薑桂題參與和”北洋之虎“段之泉等電請清廷”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體“,再次逼宮。1月30日薑桂題加太子少保銜。2月2日,薑桂題、段之泉、馮積善電各路統兵官,盼北方軍界聯合團體,以厚武力。作為袁派武力擔當的薑桂題之孫,薑椎橋得以帶著自己的萬餘新軍,調防承德,擁兵自重。
擁有英、法、德、日、俄等國各式火炮逾千門的薑椎橋部,為了保證炮彈質量,彈藥廠和采購環節相關人員中,被拖去做炮靶子者就不下百人。
幼帝退位後,薑椎橋自請隨孫寶琦渡海考察東洋實業,也因此再見已為人母的故識。
當年那位落魄的中年男子,早已迴國功成名就。甚至還在國內與自己的秘書,舉辦了一場盛大的西式婚禮。
家園早已毀於火災的少女,年紀輕輕又無收入,隻是為了那中年的體麵,仍含辛茹苦的撫養著女嬰,未曾失足毀節。但那男人卻還不罷休,嚴禁其麾下人等為母女二人提供任何資助,好似生恐她們不餓死似的。
故人重逢卻已物是人非。熏恰巧正在尋找願意收養女兒富美子的人家,便拚盡全部勇氣,將女兒托與薑椎橋。
然而後續發展並未如輟學女青年所料。在犬養毅和孫寶琦的鑒證下,薑椎橋未通報家人便與熏成婚,還對剛剛記事的女娃及所有好奇之人,宣稱這女孩是自己留學時的風流債。
為了那位中年人的形象,在兩國黑白兩道的幹預下,一位新政府軍官的異國浪漫史並未見報。
有爺爺在直隸兼領自家老巢,薑椎橋並未急著迴國,而是帶著隨從加入了老師的護憲運動。
隨著軍事研究會和陸大發揮作用,新政府開始著手驅趕在直隸多年的老將薑桂題。
蒙邊動蕩開始後,中央借此為由將薑部趕出直隸,毅軍幾乎齊聚熱河。在薑椎橋出乎眾人所料,突然現身承德以本部之兵,用霰彈和速射炮大破蒙古王公騎兵後,一戰揚名的年輕椎橋從祖父手中接過毅軍實權,實際上成為壓在中央頭上的割據軍閥。
陸大自殺案後,大難不死的校長經過東洋手術,不僅喜結良緣,還低下頭,接受了薑椎橋的聘書,出任毅軍參謀長。拋棄傳統的學院教育,以實戰為核心的軍官團培養計劃,在王家錢、薑家兵的襄助下正式開展。
雖說所部火炮大多老舊,但靠著龐大唬人的數量,毅軍還是穩如泰山的享受著北洋體係內的獨特待遇。
如果說軍訓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負責工商業發展和籌措軍需的薑椎橋就顯得黔驢技窮了。
秋山好古和薑椎橋兩人接連對騎兵屠殺式的勝利,導致毅軍內部對昂貴的騎兵出現鄙視風潮。戰馬除配備通信員外,幾乎全成了薑家換取外匯的商品。
宋迂腐在江州為民國的第一屆大選畫上了完美的句號,誌得意滿的打算坐火車北上組閣。
可這種結果,並不是任何一位元首希望看到的。於是乎一位神秘的槍手在火車站,打響了**的第一槍。
當時在車站送行的幾位民主鬥士,手忙腳亂的要將黨魁送進醫院,可半路殺出一群手持太刀的黑衣年輕人,將傷者和左近的長胡子一起綁走。
兩日後,當日被協走的書法家,帶著手書的宋之遺言和手術失敗的消息,出現在黨部江州支部,由當初在東洋負責斷絕少女物資的要員親自接待。
差一步便能實施自己宏圖之誌的傷者,經租界內的東洋大夫全力搶救,坐著平穩的海船一路北上,越過了原本的目的地,瞞天過海的來到昔日皇家的度假村養病。從此國家少了一個農林部總長,毅軍多了一位神秘的黑衣宰相。
有了帶著全套憲政計劃的智囊,加上一位在南方德高望重的大胡子臥底,薑椎橋治下的經濟、吏治、教育和民生有了又一次飛躍。
兩位被薑椎橋的話語和大炮說服的新夥伴,為毅軍帶來了一位在四九城四通八達的情報節點教育家蔡中青。
以火車站刺殺案為引,南北雙方為了撇清自己,將罪責推給了毫無背景的警察之父趙孤兒。
舉國關注的大選,隨當選人的死訊淪為笑柄。剛剛熄滅的戰火,重新蓄勢待發。
由於薑椎橋過分的索取,以及在東洋培養親毅青年的行為,新皇對扶持薑家失去耐心,轉而鼓勵鄰國內戰。
立憲派大龍被斬,北洋派又喜獲五**事貸款。隨著三位態度曖昧的都督被撤職,短暫的全**改火速落實。
毅勇巴圖魯解散,改組為兩個師並三個混成旅,承德等鄉鎮吸收了落選士兵,掛著幾個無限製的保安團名號。
薑椎橋趁此次良機,從貸款中為自己爭取了一批半舊軍械,徹底剔除了手下親善舊朝的官兵及所有前裝槍。
為了安撫國內形勢,威懾人我國及萌王公們,薑椎橋不僅都督頭銜落實,還得到兼督察哈爾、綏遠二省軍政事務的特權。
借著長子誕生的機會,薑椎橋在家中偷閑,接待八方來客。
二次革命以辮子軍渡江宣告終結。
一個統一的寡頭政府粉墨登場。
與前夫暗通款曲的外國妻子,讓薑椎橋臉上無光。
日月輪轉,及到總統複辟,薑椎橋昔日同窗蔡鍔,曆盡千辛,帶病發兵,興義軍伐無道時,薑總督的畫像已經掛滿了三省政、軍機關。
蔡鬆坡幾以一己之力率滇軍扭轉乾坤後,薑椎橋罔顧爺爺的意誌,繼段、張、曹、馮之後背叛元首,陳兵南線,大有再掌直隸之勢。
一手締造北洋,為四萬萬同胞開憲政的元首,隻留下一句”為去一大敵,看中國再造共和。“的辭世詞,還有那鋪滿報紙的罵名。
薑椎橋在看過這句謄寫在飛鴿傳書上的遺言後,閉門謝客,拒絕接見各國公使及各黨代表,毅軍與東洋的關係因而轉冷。
待皖係段之泉扶副總統繼位,四九城中八方角力,擁重兵建新黨的薑椎橋成了報紙上偶爾提及的鐵心軍閥。
幾次罷學之後,三省之內再無公學,隻有奉行軍法的軍校和一座重兵把守的女校。
隨著一聲槍響,薩拉熱窩係列混戰爆發,薑椎橋終於從歐美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全套軍工生產線包括但不限於冶煉廠和炮廠。
憑著超然的地理位置,以蔣方震為首的毅軍軍官學習團,取得了勞工旅的指揮權。這位長袖善舞的軍事理論家,帶著一群愛國的熱血青年,在遙遠的西方與自己的老上司興登堡鬥過幾場,有限的改善了祖國的國際聲譽。
最重要的是,他一離開,薑椎橋就舔著臉再入四九城與清廉總理結盟。二人不僅在民生和軍工領域達成許多共識,還聯手用鮮血阻止了國外反動勢力分裂草原的陽謀。這段恨短的蜜月為以後豫、皖合流打下了基礎。
少勝多敗經年,軍官團的加入雖然沒能扭轉國際共識,可卻為薑椎橋帶迴了數萬攜帶德奧裝備的歐戰老兵和為數不少的猶太裔科學家、醫生、資本家與淑女等。
攜衛國保土之功,薑椎橋很順利的收編了嵩武軍出身的有為官兵,一統豫軍成為國內最團結的軍閥。
當然作為舊軍的改良體,小資產階級格調和前朝貴族品味,同時盛行於豫軍中、高層。
猶太裔的加入彌補了豫軍受教育程度低,科研和技術攻關能力不足的短板。不太能分清洋人的淳樸鄉民,對猶太裔一視同仁的態度,也讓那些從戰火中幸免於難的幸存者們心生好感。
猶太資本的介入,為薑椎橋帶來了多種夢寐以求的先進設備,為正在穩步推進工業化的三省帶來了成熟的金融、稅收體係和狡猾的審計官。
府院之爭隨著薑、段轉冷愈演愈烈,最終毅軍出身的曹錕靠金彈攻勢買下總統。還處於雛形狀態的民主憲政,徹底淪為笑柄。中央政府幾乎形同虛設,各地軍閥均擁兵自重。薑椎橋曾於避暑山莊與自己的外文家教艾米諾德笑言:袁蔡已逝,何人能張共和?
這句話被一旁的宋黑衣聽了去,氣得他舊病複發,臥床三月。
正是這種對四九城的疏遠,與對實業的熱愛,給了薑椎橋平衡麾下激進與守舊勢力的資格。
直奉之爭給了薑椎橋兩麵卡要的機會,借著地利豫軍將手腳深入豫、皖、奉等地。
馮積善叛直自立,對做好他會加入皖係準備的薑、段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一係列不在計劃內的事也接踵而至。
由於事隨境遷,老將薑桂題已經在含飴弄孫的生活中病故。薑椎橋與一曹、二張、十三省督軍的友誼,缺失了信任的橋梁。
西北係建立時,薑椎橋正為躲避家中絡繹不絕的東洋故友,在江州聽戲鬥鳥,體驗從未有過的紈絝生活。
同年薑椎橋婚姻不幸的源泉,提出了新的宣傳口號,結交了新興的外國勢力,在全國掀起了史無前例的運動。
情報和消息經有誌青年奮命攔截,隔年薑椎橋護送心愛大角北上深造時,才得知馮積善的西北軍已經北上,向豫軍勢力最薄弱的察哈爾轉移。
當所有人等著薑椎橋像當初對辮子軍一般,以雷霆手段斬盡殺絕時,他卻出人意料的以娶妻禮在四九城,迎娶了僅用半月功夫就揚名全城的冬皇。這對看著還算般配的老夫少妻,正好又有著二十二歲的年齡差。
馮積善以冬皇義父的身份出席婚禮。花費大代價聯手將馮轟出直隸的皖、奉兩家瞠目結舌。
婚禮圓滿結束後,薑椎橋與馮積善結成聯盟,從曹錕手中接過直係大旗。馮華甫等舊權貴陸續通電下野。
借著翁婿之情,薑椎橋說服馮積善帶隊去北麵新生的國家考察。在察哈爾處處製肘的數十萬西北軍,在領袖和進步軍官集體出差的情況下,接受了豫軍說客蔡校長的勸說,舉部西進,入主甘陝。
當然薑椎橋的現大洋,在這一過程中居功至偉。為了盡快趕走舊軍作風濃鬱的西北軍,猶太裔為薑家拿出這筆開拔費襄助良多。
隨著郭鬆齡在蔣方震遊說下反奉,薑椎橋與東洋間的關係冷如堅冰。為了擊敗有炮王薑椎橋資助的孫、郭二部,奉天的軍工產業日新月異。
豫軍兼並了皖軍的精銳,昔日的老舊槍炮陸續流向友軍,軍工廠晝夜不停生產的新裝備,武裝著一批又一批中產階級出身的兵員。
軍屬在工商業上的優惠政策和雨後春筍般的工廠,為戰損較低的豫軍提供了足夠的新鮮血液。
犬養毅隱退後,東洋掀起了一股不擇手段打倒薑椎橋的風潮。
借此東風,薑軍閥索性疏遠正妻,稍微吹散了身上的洋氣,在冬皇獨特的唱腔中,又蠶食了幾片昔日撚軍肆虐過的地盤。豫軍的家鄉子弟兵,重新成了新軍營的多數派。
曠日持久的戰爭不符合外國的利益,在英法等國的調停下,在段總統的家裏,薑椎橋帶著一身蘇繡的冬皇,擺平了第十三股刺殺,體麵的參加了與張雨亭的和解酒會。
中西結合的酒會上,薑椎橋甚至舔著笑臉,接受了張海鵬提出的無理要求,讓冬皇在張帶來的樂師伴奏下,唱了一段獨角戲。
一場京劇在笑聲中落幕,早已被薑椎橋策反的楊宇霆等士官派,配合蔣先生策反的陸大派軍官,偷放數十名歐戰老兵入場,以大小張為首的奉係首腦,除輔相張作相外非被擒即反。
這出鴻門宴雖說不道德,可卻在豫軍多年的經營下,打了薑椎橋的老同學土肥圓一個措手不及。
連夜策反了”三不知將軍“後,殺人尖兵們持這位張將軍開具的文件,突襲並拘捕了在家盡孝的張作相,逮捕並當眾斬首了熙恰等滿足將領,秘密擊斃了張海鵬等親日派軍官。
三個月後,奉係解體為三股有一定獨立性的勢力。分別是以校友情自恃親信的士官派,楊宇霆為團體首領以師生情為紐帶,並率先叛變的陸大派,無統一首領,雖以蔣方震為紐帶卻又不願並入蔣的歐戰派由湯玉麟、張宗昌、馬占山等舊派搖擺份子統領的二張嫡係。
原陸大校長蔣方震出任奉天督軍兼省長,與校友楊宇霆搭班,雜歐戰、士官、陸大三派官兵,以奉係新卻完善的軍工體係為支撐,以熙恰死後奪來的重炮師為火力支撐,開始了光複關東,這一偉大的火中取栗戰略。
阪西公館流出的名單,為薑椎橋肅清投降派提供了索引。幾乎斬盡殺絕的情報員,讓鐵路駐屯軍失去了聯滿反奉的機會,早有準備的豫軍帶著數百門火炮,威懾北租界駐屯軍。
有一戰的戰果在前,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倒是對薑派軍閥的戰鬥力和執行力不太吃驚。東洋召開的東方會議上,對薑椎橋的態度,與會官員出現了極大分歧。
在削減軍費的大國策下,大本營認為單憑鐵路駐屯軍和朝鮮駐屯軍,並沒有短時間內取得戰果的希望。
楊宇霆的主動歸附,最重要的功勞是為薑椎橋提供了一支,已經初具雛形的艦隊。
當全國的主編做好筆伐薑椎橋的準備時,薑椎橋卻搶先通電全國,號召南方各派為了國家大義,拋棄信仰分歧、求同存異,重歸段總統這位名正言順的國家元首麾下。作為發起人,他宣布成立直撚黨,已示再無舊怨,共建美好新未來之決心。
黨員名單中諸如蔣方震、馮積善、吳佩孚、孫傳芳、郭鬆齡、齊解元之流倒是不出國共預料,但蔡中青、宋魚父、李手長、廖仲愷、林長仁、譚平山、何玉恆、章凱萌、李鶴鳴、李仁傑等姓名,著實讓南部兩大主流黨派把持的報紙,不知該如何下筆。
部分因信仰無償與中央作鬥爭的主編,甚至開始反思自己的信仰與曾經明朗的未來。
這些人中有的早已窮困潦倒,有的正當要職,有的甚至是早該死去的人。
這件事的動蕩平息後,李鶴鳴出任新內閣教育部長李仁傑招來的,來自生機勃勃的公產國籍的肅反指示,引起了同樣有留洋經曆的本土黨魁陳重負的強烈反彈,本就在合作中處於劣勢的少數派,過早的走到了分裂的三岔口。
名單上的不少人仍身兼多黨身份,隻有譚平山幾乎同時被南方兩黨開除。
奪妻之恨、分家之仇,讓私仇壓過了大業。剛剛從東洋獵殺名單上下來的薑督軍,還沒享受幾天國防部長的官老爺生活,就在納娶第二房姨太太,一位來自四九城政治係馬姓在校生時,做了一迴新娘殺夫的主角。
這段九死一生的經曆,讓人到中年的薑椎橋絕了再納妻妾的念頭。
養女富美子以犬養健繼室的身份誕下一子後,犬養毅重新迴歸政壇。
兩年後,昔日雄霸全國報紙頭條的女英雄已為人母,以睦鄰友好為施政綱領,絕對堅持削減軍費的犬養毅首次組閣。在這位鬼狐首相的斡旋下,南北再次以談判的方式合並。段之泉以通電下野裹挾孫一線隱退,第一位民選出來的大政客宋魚父出任新政府的元首。
在教育部長孫鶴鳴、參議院院長林長仁、宣傳部長李手長、總參謀長楊傑等人的配合下,宋開始落實他在三省實驗成功過的那些富國強兵之策。
薑椎橋做了半輩子軍閥,在和平年代掛了個卻是閑不下來。經常在關內外奔走,積極推動北伐相關的物資、宣傳、動員等一係列準備工作。
正所謂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經曆過大大小小百餘次刺殺的薑椎橋,在遙控以岩流島水軍流劍客為核心組建的護閣誌士,從暴動軍官手中保住犬養內閣後,在乘火車前往關東途中,在非禮一位上火車前搶來的一位失學少女時被學弟石原莞爾策劃的刺殺,炸死於皇姑屯附近的鐵軌上。
這位化名廖雅權的東洋女特工,不僅完成了老師兼初戀土肥原賢二多年的心願,還被追贈大佐銜,以”東亞第一女間諜“之盛名享譽海內外。
沒有了薑的積威,中央各派都盯上了北麵的上千門新式野戰炮和關東海量的軍需物資。關東諸多派係積攢的不和,在櫻花社的挑唆下火速爆發。
國家元首宋魚父槍傷複發,病入膏肓宣傳部長臨危換人登雲率所部滇軍通電獨立,導致滇係出身的總參謀長楊傑,在引咎辭職後於國會大樓外被當街槍殺。
沒有薑椎橋做信仰,團結在薑督軍畫像下的三省軍民與東洋誌士,頓時如一盤散沙般被周圍狼群分食,其中以迴四馬和黑龍會吃相最為兇殘。
犬養毅以年老體病,請辭解散內閣。
馮積善、吳佩孚、孫傳芳、郭鬆齡等直係故將,雖有重兵自保,也在三年內密集橫死。
麵和心不合的後民與北熊、東菊混戰數載,三國人民盡皆苦不堪言。多虧下士的複仇失敗,戰爭才告一段落。
唯所幸者,短壽的直撚黨中的直撚子們,全都算是曾在這世上轟轟烈烈的走過一遭,未曾有叛國背族之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