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玉扁胡同頭一迴發初一下人拜年的賞錢,雖然沒有周家巷那樣一發能發上半日的,但也有兩柱香的功夫。周朦朧有些恍神的想到,說不定過些年,她和戚廷嶽頭發花白,坐都坐不直了,還能這樣坐著給下人發賞錢,那多好。
初二是要走丈母娘家的。周朦朧沒有。但是初二她和戚廷嶽卻是特別的忙。
一早隻趕在早飯前逗逗睡了一晚上精神頭正好的小歡顏,兩人就去了公子亭。事先說好了,初二讓山然居裏大小丫頭輪流休息半天,隻要保證院子裏一切正常就行,所以他們去公子亭誰也沒帶,公子亭裏本也就有服侍的婆子。
公子亭裏早就燒好了地龍。前胡,常山已經在等著了。今天沒有娘家走,他們約了在這裏談事情。中午郭汪氏留他們在外院吃飯。沒有娘家,走走老鄉也是好的。
周朦朧陪著一起在公子亭坐了一會兒,笑著讓他們自己商議,就信步往外院兒郭汪氏的院子裏去了。現在天還有些涼,等中午陽氣升起來了,趙媽媽也會抱了小歡顏過來。
小強學堂放假,這麽早已經在床下練字了。小玲和小冉也在一邊兒拿著筆,神情認真的寫著。周朦朧悄悄走過去看,桌上寫的都是一張張還沒牛皮紙,上麵寫的還是那三個字,玉扁齋。隻是現在三個人筆下寫出來的這三個字,早已不複起初的稚氣了。就是最小的小冉,除了力道差了些,也是有模有樣。而小強的字,周朦朧看著不由得笑著點頭,看得出來,小強這半年是下功夫的了,長進很多。
每間屋子門口都貼著大紅的筆墨嶄新的對聯,是一些常見的吉祥對子,這字體,嗯,看起來也是小強寫的。黑亮亮的墨跡和大紅的紅紙,在寒風中又喜慶又熱烈。
周朦朧走去灶間,挑開厚實的棉布簾子,還是老樣子,劉嬸兒和郭汪氏相對而坐,正在摘菜挑菜,蓮房還沒來,想來蓮房還有一個月就要生了,也不適宜這麽早就出來走動。
“大奶奶來了。”郭汪氏一抬頭,連忙丟下手中的豆角兒站起身來招唿。“我家那口子帶著兩個小子上街轉轉去了。”
“喲,大奶奶坐,我這去給您倒茶去。”劉嬸兒也慌忙站起身來招唿,她現在也不像以前一樣縮手縮腳,也不會見了周朦朧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了。
“行呐。”周朦朧笑嘻嘻也不客套。
“外頭冷吧,”郭汪氏瞧著劉嬸兒出去那簾子角飄過來一溜兒風,就往靠灶頭的地方讓了讓,“來,往裏頭坐點兒來,裏頭暖和些。”
“嗯,進來就挺暖和的了。”周朦朧順手接過郭汪氏遞過來的小馬紮,攏了攏裙擺就坐了下來。她今天就穿的家常棉裙,倒也不怕皺了刮了。
“來,大奶奶您看看今天中午的菜單子,幫我瞧瞧這菜配的妥不妥當……”郭汪氏拿起灶頭一張寫得整整齊齊的單子遞給周朦朧手裏,又去坐下繼續摘菜。雖然這裏也都配了丫頭婆子,但是她自己做事做慣了,特別是這一頓年飯請了周朦朧一家子來,她更是要自己親自動手了,在農戶人家心裏,這樣才最有誠意。
“好,我看看。”周朦朧抓了把矮幾上小碟子裏的瓜子,拿了單子來看。“喲,這是小強寫的菜單子吧。這字長進不少啊,不錯不錯,看來在學堂是下功夫了的。”她沒說剛剛看到過小強寫的字,由衷的誇獎道。
“是嗎?”郭汪氏心裏美滋滋的,“大奶奶您說有長進,那我就信了。這小子迴來,說先生誇他有長進,我還不信呢。你說這山裏出來的窮孩子,還能比那些少爺們厲害嘛……”
周朦朧假意一板臉,“怎麽不能呢?!怎麽不能,我看小強可一點兒都不差。”
劉嬸兒端了好茶來,這茶葉還是劉愛民在外頭專門買的,說專門買了等大奶奶來的時候讓拿出來招待。三個人就一起說閑話,一會兒蓮房也來了,劉嬸兒趕緊去搬了高點的扶手椅過來讓她坐,就還有一個月生,肚子已經很大了,加上冬天穿的多,走路簡直就是抱著肚子在挪,因為根本看不著腳,周青天天讓一個丫頭一個婆子不離身的看著她,就怕她走路有個磕磕絆絆。
三個女人到一起,不是灶上的活計,就是她們身邊大大小小的孩子,總之就是有說不完的閑話。不用燒地龍,灶火就讓屋子裏又溫暖又溫馨。
公子亭裏,戚廷嶽對著手頭前胡攤給他看的一堆冊子,眉頭就沒舒展過。而這樣的冊子,這間書房的地上,還有三箱子。
對,他和前胡,今天就約著說看看母親留下來的這些產業,開了年具體的怎麽做。
隻是沒想到,賬目這麽爛。問題那麽多。窟窿那麽舊。年前他找郭大貴說起烏雲山獵熊的事情,聽到郭大貴興致勃勃的說著要在白蒲莊子裏大幹一場,戚廷嶽心裏就一直存著僥幸心理。
白蒲那麽差的莊子,郭大貴就能想出那麽多法子來補救。那其他的鋪子,莊子,該不會太差才是。並且,白蒲莊子是丟給郭大貴三個人練手的,而這些產業卻是前胡和常山兩個好手拿著。
“你們怎麽想?能接過來嗎?”問出口,戚廷嶽又搖搖頭,抬手一壓,不讓他們迴答了。他陷入沉思。前胡這些年跟著朦朧,做的不就是補爛船的事麽。這些前胡肯定是在行的。但是,必然會很累,很麻煩。
戚廷嶽有些出神,他想到今天周朦朧在這裏隻是聽了一聽,就笑容恬淡的說她要去看看郭家嬸子做飯去。一會兒到中午了,趙媽媽也該抱小歡顏過去了。昨天在廣玉山房,那麽多人帶著笑的眼睛圍著小歡顏轉,他和朦朧又是滿足又是驕傲。
那麽,他還要把這些老破爛兒甩到朦朧麵前讓她皺眉頭讓她煩心嗎?
雖然這些是母親留下來的。母親留著,是想給他們小兩口留一些安身立命的根本。母親留的,應該不是產業,而是對他們未來生活的美好期望。
嗯,對。那就不要拘泥於這些產業不產業,銀子不銀子的。讓朦朧眉頭舒展,讓她和孩子開心滿足。
“先不看這些賬目問題。”戚廷嶽把麵前一堆慘不忍睹的記錄往旁邊一推,“先說說,你們有沒有什麽……嗯,比如像白蒲莊子那樣,像郭大叔一樣,想做,有興趣一做的事情?”
前胡眨了兩下眼睛,不知道戚廷嶽的意思。不過,揣測不了,那就直接迴答吧。“嗯,我們之前和大奶奶商量的,計劃開個酒樓。大爺該是知道的,那個,您不是把烏雲山的野味都運了那麽多來了麽,都已經在白蒲莊子的地窖裏了,郭大叔弄的山林,以後若是放養上了,也都直供給這酒樓。”
“還有野菜,登前和愛民也在到處收了。他們做的也非常不錯,很用心。”常山添了一句道,“白蒲莊子裏的地窖已經挖好了,存放野味和野菜足夠。不夠郭大叔也說有地方再挖。”反正這莊子收成不好,所以非常的適合各種“瞎折騰”。
“其他的目前有嗎?”戚廷嶽聽了點點頭,這個他倒是知道的。
“目前沒有。”前胡老老實實的答道。他也不知道這個迴答戚廷嶽滿意不滿意。但是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除了這個酒樓在籌劃,他們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對戚廷嶽這些產業的摸底查探上了。
戚廷嶽又沉默了一會兒,然後深吸了一口氣,好似做了一個很大的決定。“這樣,這些……”他指了指剛剛推到一堆的爛冊子,還有地上三箱連鎖都沒有開的,“這些就……不要了。”
“大爺的意思是……”前胡微微眯了眯眼,疑惑的看著戚廷嶽。不要了?這是什麽意思?是不追究嗎?他們這陣子的苦心就不說了,但是,如果不追究,那是不是該給個方向,這些鋪子,這些鋪子裏的老蛀蟲,該怎麽辦?
戚廷嶽非常篤定的點頭,“不要了就是不要了。你們再整理一下,追不迴來的,就算了。算是我母親對他們的恩澤,我不追究了。這些鋪子,莊子,除了你們想留下來做的,其他的能賣就賣了,能轉手就轉手吧。”
“賣了?”前胡瞪大眼睛。
“都轉手?”常山吞了下口水,難以置信。
他們倆看不是張登前和劉愛民,一輩子沒見過幾個錢的。就是瀝州周家,從他們倆手底下流進流出的銀子積年累月也有不少。周朦朧交給他們的這些產業,看是戚廷嶽母親留下的,一個尚京上流社會婦人的私產,可比瀝州周家的夠看多了。若不是前胡有專注多年查漏補缺的經驗在,他都不可能在半年多的時間裏把這些黑窟窿給摸清楚的。
總之一句話,爛船還有三斤釘,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一句都賣了,都轉手,讓前胡和常山覺得想找個東西掏掏耳朵。
戚廷嶽唿出一口氣,好似剛才這個決定說出來,他心裏輕鬆了不少似的。
“對,就這個意思。該賣賣,該轉手轉手。”
“這麽些破家爛業的,若是要修修補補重振旗鼓,怕是三五年,你們倆都得忙得暈頭轉向的……”戚廷嶽揉揉額頭,他就看了個大概,都有些頭皮發麻了。
“我們不怕苦!不就是三五年麽……”前胡坐直了身子,就差拍胸口了。
“我們能行。”常山也正色表態。
這麽些產業呢,打理好了,日後是留給小主子的。小歡顏還小,到嫁人的時候他們總該能把這些破事兒都理順了,到時候主子還能多給小歡顏一些嫁妝的。再說,以後主子總還要生別的孩子的,過個十來年二十年的,娶媳婦兒嫁女兒,哪樣不要體麵不要錢的。
富足了幾代的人就知道,口袋裏的錢,總是比不上穩當的田產,生錢的鋪子叫人心安。那些幾百年的士族,有些鋪子甚至都傳承了好幾代人的。不僅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一個家族的驕傲。
戚廷嶽笑了。朦朧這挑手下的眼光真是不錯。這兩人這態度,非常好。有能力,還肯幹。
“我當然信得過你們。不過,我是不想你們大奶奶這三五年,都為這些事情耗費精神焦頭爛額……”
說著戚廷嶽又覺得不對,又添了一句,“當然,大奶奶如果想做些什麽,我自然都是支持她的,隻是不想她太累了。”
“你們倆,也再清楚不過了。就這些爛鋪子,爛庫存,爛賬目,都不是讓人省心的。別提那些我母親留下來的老家夥,對他們睜隻眼閉隻眼吧,恐怕最後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不是要安撫銀子,就是要貼了名聲。若是動真格兒的,讓他們吃多少吐多少吧,就是進衙門也得拉皮條,白白給衙門賺打點銀子了。”
“所以,不如就這樣。老賬目,挑個簍子大的,報官,該怎麽處理怎麽處理。殺雞儆猴,讓其他人能吐出一點是一點。然後也不用耗費什麽心思整治盤整了,都變賣了,給你們大奶奶換上真金白銀。”
前胡默不作聲。常山皺皺眉頭,“大爺,有些東西若是一下子都賣了,日後想買,就不是那麽容易碰到了……”
他的話音一落,腳尖就被前胡踩了一下,常山莫名其妙的閉上嘴巴。
戚廷嶽嗬嗬笑起來,“買不到就買不到了。反正置辦這些,不過是為了賺銀子。真金白銀給了你們大奶奶,她自然有其他賺銀子的路子。”
說到這裏,戚廷嶽豁然開朗起來。正好,朦朧說過,齊氏想邀她做些海上的生意。那些看都是要帶上足夠的真金白銀的。正好換了,套出來的銀子應該不老少了。嗯,他眼光掃過前胡和常山,這兩個人,倒是做事的好手,海上生意跑那麽遠,他們也值得相信。
初二是要走丈母娘家的。周朦朧沒有。但是初二她和戚廷嶽卻是特別的忙。
一早隻趕在早飯前逗逗睡了一晚上精神頭正好的小歡顏,兩人就去了公子亭。事先說好了,初二讓山然居裏大小丫頭輪流休息半天,隻要保證院子裏一切正常就行,所以他們去公子亭誰也沒帶,公子亭裏本也就有服侍的婆子。
公子亭裏早就燒好了地龍。前胡,常山已經在等著了。今天沒有娘家走,他們約了在這裏談事情。中午郭汪氏留他們在外院吃飯。沒有娘家,走走老鄉也是好的。
周朦朧陪著一起在公子亭坐了一會兒,笑著讓他們自己商議,就信步往外院兒郭汪氏的院子裏去了。現在天還有些涼,等中午陽氣升起來了,趙媽媽也會抱了小歡顏過來。
小強學堂放假,這麽早已經在床下練字了。小玲和小冉也在一邊兒拿著筆,神情認真的寫著。周朦朧悄悄走過去看,桌上寫的都是一張張還沒牛皮紙,上麵寫的還是那三個字,玉扁齋。隻是現在三個人筆下寫出來的這三個字,早已不複起初的稚氣了。就是最小的小冉,除了力道差了些,也是有模有樣。而小強的字,周朦朧看著不由得笑著點頭,看得出來,小強這半年是下功夫的了,長進很多。
每間屋子門口都貼著大紅的筆墨嶄新的對聯,是一些常見的吉祥對子,這字體,嗯,看起來也是小強寫的。黑亮亮的墨跡和大紅的紅紙,在寒風中又喜慶又熱烈。
周朦朧走去灶間,挑開厚實的棉布簾子,還是老樣子,劉嬸兒和郭汪氏相對而坐,正在摘菜挑菜,蓮房還沒來,想來蓮房還有一個月就要生了,也不適宜這麽早就出來走動。
“大奶奶來了。”郭汪氏一抬頭,連忙丟下手中的豆角兒站起身來招唿。“我家那口子帶著兩個小子上街轉轉去了。”
“喲,大奶奶坐,我這去給您倒茶去。”劉嬸兒也慌忙站起身來招唿,她現在也不像以前一樣縮手縮腳,也不會見了周朦朧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了。
“行呐。”周朦朧笑嘻嘻也不客套。
“外頭冷吧,”郭汪氏瞧著劉嬸兒出去那簾子角飄過來一溜兒風,就往靠灶頭的地方讓了讓,“來,往裏頭坐點兒來,裏頭暖和些。”
“嗯,進來就挺暖和的了。”周朦朧順手接過郭汪氏遞過來的小馬紮,攏了攏裙擺就坐了下來。她今天就穿的家常棉裙,倒也不怕皺了刮了。
“來,大奶奶您看看今天中午的菜單子,幫我瞧瞧這菜配的妥不妥當……”郭汪氏拿起灶頭一張寫得整整齊齊的單子遞給周朦朧手裏,又去坐下繼續摘菜。雖然這裏也都配了丫頭婆子,但是她自己做事做慣了,特別是這一頓年飯請了周朦朧一家子來,她更是要自己親自動手了,在農戶人家心裏,這樣才最有誠意。
“好,我看看。”周朦朧抓了把矮幾上小碟子裏的瓜子,拿了單子來看。“喲,這是小強寫的菜單子吧。這字長進不少啊,不錯不錯,看來在學堂是下功夫了的。”她沒說剛剛看到過小強寫的字,由衷的誇獎道。
“是嗎?”郭汪氏心裏美滋滋的,“大奶奶您說有長進,那我就信了。這小子迴來,說先生誇他有長進,我還不信呢。你說這山裏出來的窮孩子,還能比那些少爺們厲害嘛……”
周朦朧假意一板臉,“怎麽不能呢?!怎麽不能,我看小強可一點兒都不差。”
劉嬸兒端了好茶來,這茶葉還是劉愛民在外頭專門買的,說專門買了等大奶奶來的時候讓拿出來招待。三個人就一起說閑話,一會兒蓮房也來了,劉嬸兒趕緊去搬了高點的扶手椅過來讓她坐,就還有一個月生,肚子已經很大了,加上冬天穿的多,走路簡直就是抱著肚子在挪,因為根本看不著腳,周青天天讓一個丫頭一個婆子不離身的看著她,就怕她走路有個磕磕絆絆。
三個女人到一起,不是灶上的活計,就是她們身邊大大小小的孩子,總之就是有說不完的閑話。不用燒地龍,灶火就讓屋子裏又溫暖又溫馨。
公子亭裏,戚廷嶽對著手頭前胡攤給他看的一堆冊子,眉頭就沒舒展過。而這樣的冊子,這間書房的地上,還有三箱子。
對,他和前胡,今天就約著說看看母親留下來的這些產業,開了年具體的怎麽做。
隻是沒想到,賬目這麽爛。問題那麽多。窟窿那麽舊。年前他找郭大貴說起烏雲山獵熊的事情,聽到郭大貴興致勃勃的說著要在白蒲莊子裏大幹一場,戚廷嶽心裏就一直存著僥幸心理。
白蒲那麽差的莊子,郭大貴就能想出那麽多法子來補救。那其他的鋪子,莊子,該不會太差才是。並且,白蒲莊子是丟給郭大貴三個人練手的,而這些產業卻是前胡和常山兩個好手拿著。
“你們怎麽想?能接過來嗎?”問出口,戚廷嶽又搖搖頭,抬手一壓,不讓他們迴答了。他陷入沉思。前胡這些年跟著朦朧,做的不就是補爛船的事麽。這些前胡肯定是在行的。但是,必然會很累,很麻煩。
戚廷嶽有些出神,他想到今天周朦朧在這裏隻是聽了一聽,就笑容恬淡的說她要去看看郭家嬸子做飯去。一會兒到中午了,趙媽媽也該抱小歡顏過去了。昨天在廣玉山房,那麽多人帶著笑的眼睛圍著小歡顏轉,他和朦朧又是滿足又是驕傲。
那麽,他還要把這些老破爛兒甩到朦朧麵前讓她皺眉頭讓她煩心嗎?
雖然這些是母親留下來的。母親留著,是想給他們小兩口留一些安身立命的根本。母親留的,應該不是產業,而是對他們未來生活的美好期望。
嗯,對。那就不要拘泥於這些產業不產業,銀子不銀子的。讓朦朧眉頭舒展,讓她和孩子開心滿足。
“先不看這些賬目問題。”戚廷嶽把麵前一堆慘不忍睹的記錄往旁邊一推,“先說說,你們有沒有什麽……嗯,比如像白蒲莊子那樣,像郭大叔一樣,想做,有興趣一做的事情?”
前胡眨了兩下眼睛,不知道戚廷嶽的意思。不過,揣測不了,那就直接迴答吧。“嗯,我們之前和大奶奶商量的,計劃開個酒樓。大爺該是知道的,那個,您不是把烏雲山的野味都運了那麽多來了麽,都已經在白蒲莊子的地窖裏了,郭大叔弄的山林,以後若是放養上了,也都直供給這酒樓。”
“還有野菜,登前和愛民也在到處收了。他們做的也非常不錯,很用心。”常山添了一句道,“白蒲莊子裏的地窖已經挖好了,存放野味和野菜足夠。不夠郭大叔也說有地方再挖。”反正這莊子收成不好,所以非常的適合各種“瞎折騰”。
“其他的目前有嗎?”戚廷嶽聽了點點頭,這個他倒是知道的。
“目前沒有。”前胡老老實實的答道。他也不知道這個迴答戚廷嶽滿意不滿意。但是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除了這個酒樓在籌劃,他們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對戚廷嶽這些產業的摸底查探上了。
戚廷嶽又沉默了一會兒,然後深吸了一口氣,好似做了一個很大的決定。“這樣,這些……”他指了指剛剛推到一堆的爛冊子,還有地上三箱連鎖都沒有開的,“這些就……不要了。”
“大爺的意思是……”前胡微微眯了眯眼,疑惑的看著戚廷嶽。不要了?這是什麽意思?是不追究嗎?他們這陣子的苦心就不說了,但是,如果不追究,那是不是該給個方向,這些鋪子,這些鋪子裏的老蛀蟲,該怎麽辦?
戚廷嶽非常篤定的點頭,“不要了就是不要了。你們再整理一下,追不迴來的,就算了。算是我母親對他們的恩澤,我不追究了。這些鋪子,莊子,除了你們想留下來做的,其他的能賣就賣了,能轉手就轉手吧。”
“賣了?”前胡瞪大眼睛。
“都轉手?”常山吞了下口水,難以置信。
他們倆看不是張登前和劉愛民,一輩子沒見過幾個錢的。就是瀝州周家,從他們倆手底下流進流出的銀子積年累月也有不少。周朦朧交給他們的這些產業,看是戚廷嶽母親留下的,一個尚京上流社會婦人的私產,可比瀝州周家的夠看多了。若不是前胡有專注多年查漏補缺的經驗在,他都不可能在半年多的時間裏把這些黑窟窿給摸清楚的。
總之一句話,爛船還有三斤釘,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一句都賣了,都轉手,讓前胡和常山覺得想找個東西掏掏耳朵。
戚廷嶽唿出一口氣,好似剛才這個決定說出來,他心裏輕鬆了不少似的。
“對,就這個意思。該賣賣,該轉手轉手。”
“這麽些破家爛業的,若是要修修補補重振旗鼓,怕是三五年,你們倆都得忙得暈頭轉向的……”戚廷嶽揉揉額頭,他就看了個大概,都有些頭皮發麻了。
“我們不怕苦!不就是三五年麽……”前胡坐直了身子,就差拍胸口了。
“我們能行。”常山也正色表態。
這麽些產業呢,打理好了,日後是留給小主子的。小歡顏還小,到嫁人的時候他們總該能把這些破事兒都理順了,到時候主子還能多給小歡顏一些嫁妝的。再說,以後主子總還要生別的孩子的,過個十來年二十年的,娶媳婦兒嫁女兒,哪樣不要體麵不要錢的。
富足了幾代的人就知道,口袋裏的錢,總是比不上穩當的田產,生錢的鋪子叫人心安。那些幾百年的士族,有些鋪子甚至都傳承了好幾代人的。不僅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一個家族的驕傲。
戚廷嶽笑了。朦朧這挑手下的眼光真是不錯。這兩人這態度,非常好。有能力,還肯幹。
“我當然信得過你們。不過,我是不想你們大奶奶這三五年,都為這些事情耗費精神焦頭爛額……”
說著戚廷嶽又覺得不對,又添了一句,“當然,大奶奶如果想做些什麽,我自然都是支持她的,隻是不想她太累了。”
“你們倆,也再清楚不過了。就這些爛鋪子,爛庫存,爛賬目,都不是讓人省心的。別提那些我母親留下來的老家夥,對他們睜隻眼閉隻眼吧,恐怕最後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不是要安撫銀子,就是要貼了名聲。若是動真格兒的,讓他們吃多少吐多少吧,就是進衙門也得拉皮條,白白給衙門賺打點銀子了。”
“所以,不如就這樣。老賬目,挑個簍子大的,報官,該怎麽處理怎麽處理。殺雞儆猴,讓其他人能吐出一點是一點。然後也不用耗費什麽心思整治盤整了,都變賣了,給你們大奶奶換上真金白銀。”
前胡默不作聲。常山皺皺眉頭,“大爺,有些東西若是一下子都賣了,日後想買,就不是那麽容易碰到了……”
他的話音一落,腳尖就被前胡踩了一下,常山莫名其妙的閉上嘴巴。
戚廷嶽嗬嗬笑起來,“買不到就買不到了。反正置辦這些,不過是為了賺銀子。真金白銀給了你們大奶奶,她自然有其他賺銀子的路子。”
說到這裏,戚廷嶽豁然開朗起來。正好,朦朧說過,齊氏想邀她做些海上的生意。那些看都是要帶上足夠的真金白銀的。正好換了,套出來的銀子應該不老少了。嗯,他眼光掃過前胡和常山,這兩個人,倒是做事的好手,海上生意跑那麽遠,他們也值得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