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插曲倒是周朦朧沒想到的,牛百戶的媳婦聽聞戚宅的下人要重新打包分配,來討要了個粗使丫頭,說是帶迴去給鄉下弟弟做媳婦,牛百戶要給錢,包媽媽自己做主沒要,並將身契當麵燒了,人已經讓牛百戶媳婦領走了,後來還送了些喜餅過來道謝。


    包媽媽就按他們的意願,要麽找個口碑好的人伢子轉賣下家,要麽給兩個銀錢打發了事,留下守宅子做灑掃的,都是四五十歲老沉本分的。


    倒是讓周朦朧意外的是,跟來尚京的丫頭,都是平日裏不入等的,包媽媽在瀝州的日子還專門列了行程****要親自管教訓導她們的。她原以為鬱金會來的,畢竟留在瀝州戚宅裏的,鬱金算是第一得用的了。但是鬱金的名字,卻是在轉賣下家裏麵。


    周朦朧相信,包媽媽不會在鬱金頭上做手腳,包媽媽給她的印象,曆來是有氣度有見識的。不知道是鬱金不願意來,還是有更好的去處。倒是包媽媽細心,提到念在鬱金往日做事勤勉,是周朦朧從娘家帶過來的人,到時會另封二十兩銀子與她,算是主仆情分,也算是為她添妝的。看到這裏,周朦朧有些失落,但是心裏平穩多了。


    若是鬱金跟她來尚京,到嫁出去的時候,她貼補的陪嫁銀子,絕對不會少了二十兩的,還有平日裏的打賞和月錢,鬱金剛提拔起來,跟著她的日子卻是最短,到手的實惠也最少。唉,不過在瀝州,一個丫頭能得二十兩銀子陪嫁,也算是比較體麵的了。包媽媽這個數拿的緊了點兒,但是也不算太苛刻。


    得虧有包媽媽跟著迴去,事無巨細,都那麽周到體貼的。嗯,周朦朧小心將包媽媽的信妥帖折好,還是這封信比較有料,說的都在重點。


    最後一封是劉夫人的。周朦朧挑眉,肯定是感謝她讓包媽媽送去的土儀和劉家女婿的消息,以及包媽媽調教劉大姑娘這些事吧。她一邊拆一邊想,迴頭看給不給劉夫人迴信了,若是迴,記著說一聲謝謝她給戚廷嶽送去的包子的。


    劉夫人的信,透著跟她人一樣一股濃濃的人情味兒。感謝的話放在最前頭,接著就是對周朦朧細細囑咐,倒是沒蓮房說的那般囉嗦,劉夫人謙虛委婉些,說南山侯府自然在調養孕婦飲食和服侍孕婦日常上得心應手,這些她不敢班門弄斧,隻是提醒周朦朧,仔細第一胎,從懷到生,此事之於女人是一輩子的大事,是一個家族的子嗣大計,萬萬不可疏忽。


    後麵劉夫人倒是嘮起嗑來,說起了那張大人公子的事情。前情周朦朧很清楚,當時還是她斟酌語句寫於劉夫人的。那張家,在尚京不過是個不起眼的官兒,那張家公子,沒有太出挑的地方,也沒有太出格的地方,張太太在尚京貴婦中,娘家也沒什麽背景,所以外頭並沒什麽關於她脾性不好相處的風評,總之,是個中規中矩的人家。


    劉夫人對此表示懸了多少年的心總算是著地了,覺得不算是一樁壞姻緣。隻是對於周朦朧隱晦提及的另一件事,劉夫人的態度卻有點讓周朦朧意外。包媽媽打聽來張家的事,樣樣不說多麽好,但是都還行,隻是包媽媽提到,張太太娘家的姨侄女,母親故去的早,自小是養在張太太身邊的,並且跟張家公子一起長大,聽說兄妹感情不錯。


    周朦朧點到即止,她也不敢多說半分的,其中意思,就靠劉夫人自己去體會了。兄妹感情再不錯,那也隻是表兄妹,既然張太太憐惜她,說不定有那個可能……為此包媽媽還細細打聽,倒是得知張太太在外邊,但凡人家問起她兒子可有定親,她都一概說定過了。這一點,周朦朧也很客官的提到了。


    周朦朧以為,以劉夫人對女兒的緊張程度,在知道這個之後,是不是應該給張家寫封信,即便不用質問,委婉的提及一下,表小姐可有定親事,好歹讓張氏給個說法吧,是打算嫁出去,還是打算留在身邊,留在身邊又以什麽名目。這些問清楚了,第一若是沒那個心思也能起個保障作用,第二若是有那個心思,劉家正好把這事放到台麵上來跟張家談判。


    男人三妻四妾不少見,但是正室沒進門,偏房就先養著的道理是沒有的。就算物色了合適的偏房,那男方也是理虧的,起碼給個態度,正室進門幾年,再抬偏房進門,或者是正室生下嫡子,才許偏房有孕。這些不是周朦朧心裏喜聞樂見的,但是類似的糾葛她見得太多了。


    沒想到,劉夫人卻是無奈的說道,劉大人和她商量之後,隻當此事他們事先並不知道。一來那表姑娘在張家,還是表姑娘的身份。二來,張家並未說要與劉家退親,算是對得起他們。她這做娘的,會私底下提醒女兒小心防範,教教女兒日後如何應付,也有且隻有這樣了。


    周朦朧搖頭。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劉夫人一下子態度慫了下來,說來說去,還是怕女兒千裏迢迢嫁過去日子不好過。唉,想想劉大姑娘那天真心性,真是不知道劉夫人教她那些勾心鬥角她能學得到幾分的。


    罷了,或許是現在她想的簡單,日後有了兒女,她也一樣操心吧。


    劉夫人末尾倒是自己提起送包子去衛所的事情。這個在周朦朧看來富餘生活智慧的女人,好心又極其敏感的給周朦朧一種隱約的暗示。


    劉大人這次對開渠建塘的事情比較上心,所以泡在工地上的時間也多。劉大人偶爾迴家的時候,夫妻倆說起戚大人真不容易,年紀輕輕的,出身又好,還這麽能吃苦,新婚媳婦兒也不能跟來任上照顧之類的。劉大人一不小心就說漏了嘴,說還好戚大奶奶會調教人,留下的丫頭倒是知道冷熱的,這幾天天天有個嬌俏婢女去衛所給戚大人送換洗衣物,還帶著各種吃食什麽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嫡女難當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鹿慢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鹿慢跑並收藏嫡女難當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