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劍看出了舒憐伊的心思,趁機添油加醋地煽情道:“伊伊,你不知道義父這些日子有多勞累,石重貴被耶律德光押到了黃龍府,義父想方設法營救,好幾次都失敗了,心情十分沮喪,在加上想念你,一下子老了好多,連我看著都心疼”,舒劍給董季使了個眼色,“不信你問董季”,舒憐伊看著董季,董季立馬點頭答道:“我作證,舒劍所言句句屬實。”
舒憐伊低頭沉默了一陣,“那我總得去跟月謠她們打聲招唿再走吧。”舒劍心裏明白,舒憐伊想要道別的人不是明月謠,而是敬希寧,未免節外生枝,舒劍道:“他們對我恨之入骨,要是知道我在這裏,定是不會善罷甘休,還是不要去的好,趕緊走吧。”舒憐伊心中也想著這麽個理,歎了口氣,“那好吧,可是總得讓他們知道我迴去了,否則會擔心的。”舒劍道:“這個你放心,你寫封信,我讓董季給他們送去便是了。”
舒憐伊寫了一個紙條,交予董季,董季趁著夜色悄悄將其釘在了破廟外麵的門上,然後離去。舒憐伊離去之時,心中悵然若失,在這亂世之中,此去一別,天涯海角,再見不知何日,更不知將是何景。舒劍和董季、刁裘三人護送著舒憐伊安全返迴,舒憐伊突然想起明月謠的心經還在自己身上,便欲趁此機會找借口迴去,被舒劍各種搪塞擋住,隻得作罷,先好好替明月謠保存,等將來再見之日還與她。
第二日一早,明月謠早早醒來,發現舒憐伊不知去向,摸了摸敬希寧的長褂,一片冰涼沒有溫度,心中擔心,叫醒了敬希寧四人。
明月謠道:“看樣子憐伊自少後半夜都不在。”
敬希寧道:“那可如何是好,她一路不辭辛苦隨我入蜀,現在卻突然消失,會不會是被孟仁韜的人給抓走了?”
明月謠道:“應該不是,憐伊就在我旁邊,能在我們眼皮子底下將人抓走,我想這世上應該沒有幾人。”
柴榮道:“大哥,你先別著急,我們出去找找。”
於是五人一起出了廟中,趙匡胤突然發現牆上釘著一張紙條,將其取下交予敬希寧,敬希寧一看,這才知道舒憐伊被舒劍給接了迴去。
敬希寧道:“憐伊估計是怕我們與舒劍起衝突,所以才悄悄與他們離開,既然有舒劍和刁裘等人護送她,應該是安全的。”
鄭玉道:“既然確定舒姑娘是安全的,大家也就不用擔心了,事不宜遲,我們這就趕去太原吧。”
眾人休息了一夜,趕到集市好好吃了一頓,備了幹糧,加快了行程,正準備往太原趕,中途得知郭威已經去了鄴城,又往鄴城趕去,一路鞍馬勞頓,終於趕到了鄴城。眾人來到郭威府中,郭威聽說柴榮、鄭玉迴來,還有敬希寧和明月謠,滿心歡喜,眾人見麵,郭威仔細打量了一番敬希寧,“果然是自古英雄出少年,今日能夠得見真是幸會。”
敬希寧還禮道:“讓郭帥見笑了,既然您是榮弟的姑父,便是希寧的長輩,但有所令,希寧莫敢不從。”
郭威笑道:“好,好,既然都這麽說了,以後我就叫你希寧了。”
郭威又看了一下明月謠,“想必這位就是明姑娘了吧,真是超凡脫俗,與希寧神仙俠侶,真是天造地設啊。”明月謠雙頰微紅,低下了頭。
柴榮問道:“現在的局勢如何?您怎麽來了鄴城?”
郭威道:“就在三天前,皇上已經在太原稱帝,不過因感念高祖舊恩,仍然沿用天福的年號,現在是天福十二年,之後皇上便派我來守鄴城了。”
柴榮道:“劉知遠經營河東多年,如今中原空虛,各地藩鎮最有實力的就是他了,稱帝也是遲早的事情。”
郭威道:“如今遼人到處作惡,必須得有個人出來統領中原,況且皇上對契丹曆來主戰,有他在,我相信契丹在中原作亂的日子將會不久。”
敬希寧歎道:“自唐末以來,中原皇帝如走馬燈一樣,換了又換,而百姓仍然活的艱辛,偌大的天下,諸侯割據分裂,各自為政,這樣的日子不知何時是個盡頭。”
趙匡胤道:“天下之勢,分久必合,乃是大勢所趨,我相信這一天不會太久。”
眾人正說話間,一將官從外麵進來,悄悄在郭威耳邊附語了幾句,然後退下,郭威道:“諸位,皇上急召,我得去太原走一趟。”郭威匆匆離開了府中,眾人麵麵相覷,不知何事。
這天夜裏,眾人吃了晚飯便在後院聊起了天,“月謠,一直以來,我有兩件事要做,一是報仇,二是為天下一統,百姓安居貢獻綿薄之力,到現在為止,這兩件事情都還沒有完成,一路走來,還連累你跟著我一起受苦,我有愧與你。”
明月謠深情地望著敬希寧,“你跟我還需要說這些嗎?”
敬希寧道:“你本與世無爭,向往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如今把你困在這裏,定是難受,我答應你,等辦完了這兩件事情,我們一起迴解語溪,或者緣隱穀,天涯海角,哪裏都可以,不再參與這世間的紛爭。”
明月謠道:“隻要有你的地方,便勝過人間仙境。”
趙匡胤道:“大哥你放心,我們一定會助你報仇,況且現在新皇登基,又有郭帥這樣的人輔佐,我想這天下遲早都會安定的。”
敬希寧道:“依我看,劉知遠才能一般,之所以能夠當皇帝,更多的是運氣好,撿了便宜,我更看重郭帥,老成持重,深得民心,放眼天下,這安定天下的重任恐怕隻有他能扛起。”
柴榮道:“姑父確實心懷天下!”
敬希寧道:“二弟三弟,你們適合軍中生活,以後定能成為郭帥的左膀右臂。”
鄭玉道:“說起郭帥,走得這麽急,也不知道劉知遠找他有什麽事情。”
正當這時,郭府管家前來告知郭威已經迴府,眾人便去了前廳,柴榮詢問道:“姑父,皇上找你有什麽事情?”
郭威一臉憂慮,“耶律德光得知皇上稱帝,十分惱怒,正派大軍前來,揚言要讓太原成為第二個汴州,所以特召我去商量對策。”
敬希寧道:“那劉知遠什麽態度?”
郭威道:“對於遼人,皇上曆來主戰,但朝中大臣主和的也不少,很多人甚至提出效仿先皇,割地稱臣。”
趙匡胤道:“遼軍新勝,攻陷了汴州,兵鋒正銳,耶律德光還改了契丹國號,這次也是來者不善,所以朝臣恐慌也是理所當然的。”
敬希寧道:“郭帥也不必太多憂心,既然皇上主戰,那就等於給天下人吃了一顆定心丸,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士氣,更重要的是對百姓的抗遼鬥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有了中原百姓的支持我們便增大了勝算。”
郭威道:“皇上之所以主戰,除了本身的意願外,也是為了贏取民心,畢竟現在還有很多人私下都不服氣。”
敬希寧道:“遼人雖然勇猛,但也有其弱點,其天生遊牧習性,勞師遠征,後勤供給是其最大的問題,所以奪城之後便就地取材,掠奪當地百姓,也正因為如此中原各地百姓的反抗才會越來越激烈。”
敬希寧一語道破天機,眾人十分讚賞,郭威問道:“希寧,那你有何主意?”
敬希寧道:“依我之見,遼軍遠來,力求速戰,必定會全力攻城,郭帥可率領城中軍民死守城門,然後動員城外百姓和各路好漢分成多隻小隊對城外遼軍進行騷擾,使其疲於奔命,最後命人領一支奇兵突襲後軍,燒掉遼軍糧草,如此一來,遼軍必定大亂,到時候耶律德光自會退兵。”
郭威聽完點了點頭,指著柴榮道:“榮兒,你這義兄不但武功高強,而且深諳兵法之道,智勇雙全,有你們相助,我總算是放心了。”
柴榮道:“大哥的先祖乃是神龍政變時的羽林軍將軍敬暉,爺爺是前朝的敬翔,自然不會差。”
郭威道:“原來是相門之後,怪不得如此。”
敬希寧道:“那都是很遙遠的事情了,我現在不過是一個山野小子而已。”
郭威看敬希寧如此謙遜,甚是好感,眾人一陣大笑,似乎把遼軍已經忘掉到九霄雲外了。
敬希寧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我想當年黃巢留下的寶藏也是時候該派上用場了,我們可先取用一部分,特別是武器盔甲,雖然有些發舊,但足可以裝備一些人馬。”
郭威一頭霧水,“什麽意思?”
舒憐伊低頭沉默了一陣,“那我總得去跟月謠她們打聲招唿再走吧。”舒劍心裏明白,舒憐伊想要道別的人不是明月謠,而是敬希寧,未免節外生枝,舒劍道:“他們對我恨之入骨,要是知道我在這裏,定是不會善罷甘休,還是不要去的好,趕緊走吧。”舒憐伊心中也想著這麽個理,歎了口氣,“那好吧,可是總得讓他們知道我迴去了,否則會擔心的。”舒劍道:“這個你放心,你寫封信,我讓董季給他們送去便是了。”
舒憐伊寫了一個紙條,交予董季,董季趁著夜色悄悄將其釘在了破廟外麵的門上,然後離去。舒憐伊離去之時,心中悵然若失,在這亂世之中,此去一別,天涯海角,再見不知何日,更不知將是何景。舒劍和董季、刁裘三人護送著舒憐伊安全返迴,舒憐伊突然想起明月謠的心經還在自己身上,便欲趁此機會找借口迴去,被舒劍各種搪塞擋住,隻得作罷,先好好替明月謠保存,等將來再見之日還與她。
第二日一早,明月謠早早醒來,發現舒憐伊不知去向,摸了摸敬希寧的長褂,一片冰涼沒有溫度,心中擔心,叫醒了敬希寧四人。
明月謠道:“看樣子憐伊自少後半夜都不在。”
敬希寧道:“那可如何是好,她一路不辭辛苦隨我入蜀,現在卻突然消失,會不會是被孟仁韜的人給抓走了?”
明月謠道:“應該不是,憐伊就在我旁邊,能在我們眼皮子底下將人抓走,我想這世上應該沒有幾人。”
柴榮道:“大哥,你先別著急,我們出去找找。”
於是五人一起出了廟中,趙匡胤突然發現牆上釘著一張紙條,將其取下交予敬希寧,敬希寧一看,這才知道舒憐伊被舒劍給接了迴去。
敬希寧道:“憐伊估計是怕我們與舒劍起衝突,所以才悄悄與他們離開,既然有舒劍和刁裘等人護送她,應該是安全的。”
鄭玉道:“既然確定舒姑娘是安全的,大家也就不用擔心了,事不宜遲,我們這就趕去太原吧。”
眾人休息了一夜,趕到集市好好吃了一頓,備了幹糧,加快了行程,正準備往太原趕,中途得知郭威已經去了鄴城,又往鄴城趕去,一路鞍馬勞頓,終於趕到了鄴城。眾人來到郭威府中,郭威聽說柴榮、鄭玉迴來,還有敬希寧和明月謠,滿心歡喜,眾人見麵,郭威仔細打量了一番敬希寧,“果然是自古英雄出少年,今日能夠得見真是幸會。”
敬希寧還禮道:“讓郭帥見笑了,既然您是榮弟的姑父,便是希寧的長輩,但有所令,希寧莫敢不從。”
郭威笑道:“好,好,既然都這麽說了,以後我就叫你希寧了。”
郭威又看了一下明月謠,“想必這位就是明姑娘了吧,真是超凡脫俗,與希寧神仙俠侶,真是天造地設啊。”明月謠雙頰微紅,低下了頭。
柴榮問道:“現在的局勢如何?您怎麽來了鄴城?”
郭威道:“就在三天前,皇上已經在太原稱帝,不過因感念高祖舊恩,仍然沿用天福的年號,現在是天福十二年,之後皇上便派我來守鄴城了。”
柴榮道:“劉知遠經營河東多年,如今中原空虛,各地藩鎮最有實力的就是他了,稱帝也是遲早的事情。”
郭威道:“如今遼人到處作惡,必須得有個人出來統領中原,況且皇上對契丹曆來主戰,有他在,我相信契丹在中原作亂的日子將會不久。”
敬希寧歎道:“自唐末以來,中原皇帝如走馬燈一樣,換了又換,而百姓仍然活的艱辛,偌大的天下,諸侯割據分裂,各自為政,這樣的日子不知何時是個盡頭。”
趙匡胤道:“天下之勢,分久必合,乃是大勢所趨,我相信這一天不會太久。”
眾人正說話間,一將官從外麵進來,悄悄在郭威耳邊附語了幾句,然後退下,郭威道:“諸位,皇上急召,我得去太原走一趟。”郭威匆匆離開了府中,眾人麵麵相覷,不知何事。
這天夜裏,眾人吃了晚飯便在後院聊起了天,“月謠,一直以來,我有兩件事要做,一是報仇,二是為天下一統,百姓安居貢獻綿薄之力,到現在為止,這兩件事情都還沒有完成,一路走來,還連累你跟著我一起受苦,我有愧與你。”
明月謠深情地望著敬希寧,“你跟我還需要說這些嗎?”
敬希寧道:“你本與世無爭,向往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如今把你困在這裏,定是難受,我答應你,等辦完了這兩件事情,我們一起迴解語溪,或者緣隱穀,天涯海角,哪裏都可以,不再參與這世間的紛爭。”
明月謠道:“隻要有你的地方,便勝過人間仙境。”
趙匡胤道:“大哥你放心,我們一定會助你報仇,況且現在新皇登基,又有郭帥這樣的人輔佐,我想這天下遲早都會安定的。”
敬希寧道:“依我看,劉知遠才能一般,之所以能夠當皇帝,更多的是運氣好,撿了便宜,我更看重郭帥,老成持重,深得民心,放眼天下,這安定天下的重任恐怕隻有他能扛起。”
柴榮道:“姑父確實心懷天下!”
敬希寧道:“二弟三弟,你們適合軍中生活,以後定能成為郭帥的左膀右臂。”
鄭玉道:“說起郭帥,走得這麽急,也不知道劉知遠找他有什麽事情。”
正當這時,郭府管家前來告知郭威已經迴府,眾人便去了前廳,柴榮詢問道:“姑父,皇上找你有什麽事情?”
郭威一臉憂慮,“耶律德光得知皇上稱帝,十分惱怒,正派大軍前來,揚言要讓太原成為第二個汴州,所以特召我去商量對策。”
敬希寧道:“那劉知遠什麽態度?”
郭威道:“對於遼人,皇上曆來主戰,但朝中大臣主和的也不少,很多人甚至提出效仿先皇,割地稱臣。”
趙匡胤道:“遼軍新勝,攻陷了汴州,兵鋒正銳,耶律德光還改了契丹國號,這次也是來者不善,所以朝臣恐慌也是理所當然的。”
敬希寧道:“郭帥也不必太多憂心,既然皇上主戰,那就等於給天下人吃了一顆定心丸,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士氣,更重要的是對百姓的抗遼鬥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有了中原百姓的支持我們便增大了勝算。”
郭威道:“皇上之所以主戰,除了本身的意願外,也是為了贏取民心,畢竟現在還有很多人私下都不服氣。”
敬希寧道:“遼人雖然勇猛,但也有其弱點,其天生遊牧習性,勞師遠征,後勤供給是其最大的問題,所以奪城之後便就地取材,掠奪當地百姓,也正因為如此中原各地百姓的反抗才會越來越激烈。”
敬希寧一語道破天機,眾人十分讚賞,郭威問道:“希寧,那你有何主意?”
敬希寧道:“依我之見,遼軍遠來,力求速戰,必定會全力攻城,郭帥可率領城中軍民死守城門,然後動員城外百姓和各路好漢分成多隻小隊對城外遼軍進行騷擾,使其疲於奔命,最後命人領一支奇兵突襲後軍,燒掉遼軍糧草,如此一來,遼軍必定大亂,到時候耶律德光自會退兵。”
郭威聽完點了點頭,指著柴榮道:“榮兒,你這義兄不但武功高強,而且深諳兵法之道,智勇雙全,有你們相助,我總算是放心了。”
柴榮道:“大哥的先祖乃是神龍政變時的羽林軍將軍敬暉,爺爺是前朝的敬翔,自然不會差。”
郭威道:“原來是相門之後,怪不得如此。”
敬希寧道:“那都是很遙遠的事情了,我現在不過是一個山野小子而已。”
郭威看敬希寧如此謙遜,甚是好感,眾人一陣大笑,似乎把遼軍已經忘掉到九霄雲外了。
敬希寧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我想當年黃巢留下的寶藏也是時候該派上用場了,我們可先取用一部分,特別是武器盔甲,雖然有些發舊,但足可以裝備一些人馬。”
郭威一頭霧水,“什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