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卻被無情惱。扶粵,十二歲隨在東越王左右,十四歲為其侍姬,此後人生,陷入長長惡夢。
扶襄曾問扶粵,那人對她無情如斯,她何以還要以一片癡情相饋?那時,她十三歲。十五歲的扶粵答她:愛上了,便是身不由己,當你愛上一個人時,你便明白。
愛上一個人時?她愛上了麽?若未愛上,不會有夜間的淚濕枕畔,不會有夢醒後的悵然無眠。那麽,是愛得不深麽?所以,她尚不能為一個愛字把一切拋諸?但那百轉千迴的折磨,綿延無止的煎熬,為何如此痛不可當?
阿粵,你何時方能掙脫加諸於自身的情鎖?把心放得自由?
“襄姑娘,您迴來了?”小婢瑤環奉上浸了花瓣水的巾帕,“外麵天熱,您擦把臉。”
扶襄接來拭額,倒杯涼茶吃了半碗,眼光瞥見案上的一幅卷軸,“那是什麽?”
“喔,忘了告訴襄姑娘,今兒個晌時,府外有人給您送來了這個。”
“送我的?”
瑤環胖頜點點,“點著名給扶襄姑娘,管家接了,親自給送了過來。”
“是什麽?”扶襄狐疑展卷,展及卷首,已然愣住:一雙眼睛,一雙紫色的眼睛利利而來……心際砰然作響,迅將卷軸下拉,陡見一雙勁翅衝天翮起。
瑤環訝唿:“是一隻鷹?一隻黑色的大鷹,可是,有紫色眼睛的鷹麽?”
“天下也隻有一隻罷。不過,他是隼,比鷹還要兇猛的隼。”扶襄與畫上的雙眸相接,無奈一笑:你這是何苦呢?你是尚嫌夢裏折磨得我不足麽?
“襄姑娘,上麵還有字,瑤環給念念……廣陵猶存……”
“廣陵猶存,琴可在?吾身猶在,魂可存?”扶襄接誦。
琴者,情也。情可在?在又如何?徒留萬種滋味給人傷心,他若聰明,當揮出腰間驚虹寶劍,斬斷這團情絲……
“呀,襄姑娘,您哭了?”垂綠慌了手腳,“您怎麽了?可是在外麵受了氣?還是這幅圖有什麽古怪?您……”
“瑤環,筆墨伺候,我要作畫。”扶襄抹去頰邊一滴珠淚。
兩炷香後,畫成字落。
“小姐,這梅花畫得真好,但為何隻有一枝呢?這邊,這邊,再添兩三朵……”
“因為,這梅生來孤獨。”扶襄撂筆,“明日一早幫我帶給杏花樓的則熏。”
“是。”瑤環也是識文斷字的,又羨又服望著上麵大氣凜然且風骨隱存的題字,“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噫,姑娘,這‘蝶戀花’怎隻有上闕呢?”
“斷在上闕,不是更好?何必執意看到盡頭呢?”扶襄妙目朦朧,眉尖淺顰,“明天送了去,則姑娘若問你,你隻管說是給她北方府上的落成祝賀的。”
天涯何處無芳草,願君早日尋得非君莫屬的絕世奇葩……無儔。
————————————————
“少王爺。”扶襄推門而入,書房內,已有五六位頗熟麵的將軍在座。
幾人都識得扶襄,也多番見識她的本事,是以,在她進室時,俱起身以下屬之禮相迎。
“襄兒,快來坐下,”嵇奭招手相喚,“想來你也得到西南邊境的消息了?”
扶襄頷首,“當日奴婢離開西南邊疆時,曾給輔弼將軍留話,有任何風吹草動可直書給我。”
方頭大耳的龐三河將軍道:“屬下剛剛接到西南邊境發來的兵情告急書,南原小榮王率兵攻陷我惡門關,現正向白韶城進拔。”
其兄龐三江惱惑嘟咕道:“這個冉曄,他想做什麽?既沒有吃下我東越的本事,卻屢屢相擾,他到底要做什麽?那邊左丘無儔大興攻勢,他也湊來個熱鬧,敢情是想趁火打劫麽?襄姑娘這迴去了,要好好給這毛頭小兒吃上一頓排頭!”
扶襄抿笑不語。
嵇奭道:“襄兒,由華胥給你做先鋒,如何?”
“華將軍武藝超群,勇冠三軍,當然好。”
華胥立起,“末將願聽扶姑娘調遣。”
“三河做你的副帥,三河,本王將襄兒的安危交給你了。”
“末將定當誓死相護!”
扶襄一笑,“將軍言重了。”
“穆可、朝旭、三江,跟隨本王前往北疆會那左丘無儔。”爍爍光芒閃耀在少王眼底,那是男人麵對搏殺時的熱情。
那一戰,少王爺似是誓在必得呢,鷹梟重逢,鹿死誰手?
“襄兒,在想什麽?”
思緒緬沉間,書房裏的人竟已退下了,少王的一雙黑星朗目正興味視她。“可是在尋思惡門關的戰計?冉曄是襄兒的手下敗將,怕是他聽了襄兒名字,都給望風而逃了呢。”
“他是南原的小榮王,哪有恁不濟事?”若那人聽了少王爺如此說他,怕是會哇哇大叫了罷?
嵇奭旋爾釋笑,“聽說冉曄對襄兒,曾一見鍾情?”
“……襄兒退下了。”顯然不欲多談。
嵇奭卻不肯輕易幹休,追著她,謔聲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咱們的襄兒也長大了,遲早要嫁人做婦,不如趁這次出征你來看看,這冉曄可是個值得托附終身的好男兒?”“少王爺!”扶襄噘嘴頓足,轉首走了。
“哈哈……襄兒,若是看上了哪家男兒,莫忘告訴本王,本王為你做主!”難得見自家冷靜自持的愛婢小女兒情狀,他歡然大笑,拋出了話兒追她背影。但在那道纖妙身姿轉過門後之際,嘴邊笑紋當即全無,黑眸內深沉如夜。
——————————————
梵音彌漫耳際,香煙繚繞鼻端,這佛堂,當真能讓人清淨。無怪太後每年盛夏,都在佛前端坐度過。不過,若自己當下這番猜測教太後曉了,怕是念上好幾聲“罪過”罷?
扶襄正仰首瞻望眾家佛相,聽身後履音輕軟,太後已自佛前抽身了。
“見過太後。”
“免了,襄兒。隨哀家到後園走走罷。”太後啟步,兩人邁離佛堂,漫步後園扶疏花木中時。“看到佛時,在想什麽?”
扶襄稍怔,“佛即是佛,看到佛,也隻能想到佛。”
太後鳳首微頷,淺淺歎息綿出嗓來,“扶襄,你的確是個有慧根的孩子。”可惜了。“聽說你又要出征了?”
“是,已領了兵符,三日赴西南邊疆。”
“聽哀家一句話,這次走了,就不要再迴來了。”
呃?扶襄縱來前做過千般思量,也未曾料到太後有此一語。
“你未聽錯,哀家說了,此次走,就莫再迴來。你許會認為哀家不夠厚道,身為東越國母,將為東越東征西戰的你驅出門外。但你要相信,哀家是喜歡你的,你這樣富謀善略、蘭心蕙質的人兒,是哀家一心想要成就的人物。可作為暗衛,你身上傲性太過,奴性太少,先王執意不許你進宮,亦是為此。但先王隻及看到你的謀略資質可為我東越建功立業,卻未及想到你不進宮,將會成為我王兒最大的敵人,也必將使東越最傑出的兩個男子為你反目。先王那時想不到,哀家卻看到了。哀家思前慮後,也隻有你的離開,對各方都算是上策,對你又何嚐不是?”
東越最傑出的兩個男子為你反目?太後看重了,使那兩個男子反目的,從來不會是她。不過……離開?扶襄斂眉,心思飛轉。
“別怪哀家無情,哀家是東越國的國母,也是我王兒的母親,就必須為國為子考慮。以你的本事,謀生並非難事。不過,你既是自戰場上消失,也需以戰場上的消失方式,這樣說,你會明白罷?”
“扶襄明白。”扶襄恭禮,“太後對扶襄的所有照顧,扶襄在此銘謝。扶襄會謹遵太後懿旨,拜別太後。”
唉,太後皓首輕搖,“走罷。走之後,‘扶襄’這兩個字也不要再用了。”“扶襄”這兩個字麽?原來,太後是要“扶襄”完全消逝於世?想想並無不可罷,既消失,當然要徹底。若太後信得不是慈悲的佛祖,何必費事“勸”人消失?
———————————————
意相違兮今朝別,今朝別兮路修遠。
路修遠兮途漫漫,原珍重兮身安泰。
扶襄掛帥,帶五萬士兵,增援西疆。扶門三使盡來來送,十裏長亭,她手撥琴弦,以歌作別。扶寧尚搖首道:“你每迴出征,都無別情,今兒個是怎麽了?”
無他,不過長別離。
她想他們不會沒有見期,扶門中人,自有屬於自己不為他人知的聯絡方式,但離情猶在啊。
拉韁駐馬,迴望群山包圍中的莫河城,三道親人影仍立城頭未去。
原珍重兮身安泰。
扶襄曾問扶粵,那人對她無情如斯,她何以還要以一片癡情相饋?那時,她十三歲。十五歲的扶粵答她:愛上了,便是身不由己,當你愛上一個人時,你便明白。
愛上一個人時?她愛上了麽?若未愛上,不會有夜間的淚濕枕畔,不會有夢醒後的悵然無眠。那麽,是愛得不深麽?所以,她尚不能為一個愛字把一切拋諸?但那百轉千迴的折磨,綿延無止的煎熬,為何如此痛不可當?
阿粵,你何時方能掙脫加諸於自身的情鎖?把心放得自由?
“襄姑娘,您迴來了?”小婢瑤環奉上浸了花瓣水的巾帕,“外麵天熱,您擦把臉。”
扶襄接來拭額,倒杯涼茶吃了半碗,眼光瞥見案上的一幅卷軸,“那是什麽?”
“喔,忘了告訴襄姑娘,今兒個晌時,府外有人給您送來了這個。”
“送我的?”
瑤環胖頜點點,“點著名給扶襄姑娘,管家接了,親自給送了過來。”
“是什麽?”扶襄狐疑展卷,展及卷首,已然愣住:一雙眼睛,一雙紫色的眼睛利利而來……心際砰然作響,迅將卷軸下拉,陡見一雙勁翅衝天翮起。
瑤環訝唿:“是一隻鷹?一隻黑色的大鷹,可是,有紫色眼睛的鷹麽?”
“天下也隻有一隻罷。不過,他是隼,比鷹還要兇猛的隼。”扶襄與畫上的雙眸相接,無奈一笑:你這是何苦呢?你是尚嫌夢裏折磨得我不足麽?
“襄姑娘,上麵還有字,瑤環給念念……廣陵猶存……”
“廣陵猶存,琴可在?吾身猶在,魂可存?”扶襄接誦。
琴者,情也。情可在?在又如何?徒留萬種滋味給人傷心,他若聰明,當揮出腰間驚虹寶劍,斬斷這團情絲……
“呀,襄姑娘,您哭了?”垂綠慌了手腳,“您怎麽了?可是在外麵受了氣?還是這幅圖有什麽古怪?您……”
“瑤環,筆墨伺候,我要作畫。”扶襄抹去頰邊一滴珠淚。
兩炷香後,畫成字落。
“小姐,這梅花畫得真好,但為何隻有一枝呢?這邊,這邊,再添兩三朵……”
“因為,這梅生來孤獨。”扶襄撂筆,“明日一早幫我帶給杏花樓的則熏。”
“是。”瑤環也是識文斷字的,又羨又服望著上麵大氣凜然且風骨隱存的題字,“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噫,姑娘,這‘蝶戀花’怎隻有上闕呢?”
“斷在上闕,不是更好?何必執意看到盡頭呢?”扶襄妙目朦朧,眉尖淺顰,“明天送了去,則姑娘若問你,你隻管說是給她北方府上的落成祝賀的。”
天涯何處無芳草,願君早日尋得非君莫屬的絕世奇葩……無儔。
————————————————
“少王爺。”扶襄推門而入,書房內,已有五六位頗熟麵的將軍在座。
幾人都識得扶襄,也多番見識她的本事,是以,在她進室時,俱起身以下屬之禮相迎。
“襄兒,快來坐下,”嵇奭招手相喚,“想來你也得到西南邊境的消息了?”
扶襄頷首,“當日奴婢離開西南邊疆時,曾給輔弼將軍留話,有任何風吹草動可直書給我。”
方頭大耳的龐三河將軍道:“屬下剛剛接到西南邊境發來的兵情告急書,南原小榮王率兵攻陷我惡門關,現正向白韶城進拔。”
其兄龐三江惱惑嘟咕道:“這個冉曄,他想做什麽?既沒有吃下我東越的本事,卻屢屢相擾,他到底要做什麽?那邊左丘無儔大興攻勢,他也湊來個熱鬧,敢情是想趁火打劫麽?襄姑娘這迴去了,要好好給這毛頭小兒吃上一頓排頭!”
扶襄抿笑不語。
嵇奭道:“襄兒,由華胥給你做先鋒,如何?”
“華將軍武藝超群,勇冠三軍,當然好。”
華胥立起,“末將願聽扶姑娘調遣。”
“三河做你的副帥,三河,本王將襄兒的安危交給你了。”
“末將定當誓死相護!”
扶襄一笑,“將軍言重了。”
“穆可、朝旭、三江,跟隨本王前往北疆會那左丘無儔。”爍爍光芒閃耀在少王眼底,那是男人麵對搏殺時的熱情。
那一戰,少王爺似是誓在必得呢,鷹梟重逢,鹿死誰手?
“襄兒,在想什麽?”
思緒緬沉間,書房裏的人竟已退下了,少王的一雙黑星朗目正興味視她。“可是在尋思惡門關的戰計?冉曄是襄兒的手下敗將,怕是他聽了襄兒名字,都給望風而逃了呢。”
“他是南原的小榮王,哪有恁不濟事?”若那人聽了少王爺如此說他,怕是會哇哇大叫了罷?
嵇奭旋爾釋笑,“聽說冉曄對襄兒,曾一見鍾情?”
“……襄兒退下了。”顯然不欲多談。
嵇奭卻不肯輕易幹休,追著她,謔聲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咱們的襄兒也長大了,遲早要嫁人做婦,不如趁這次出征你來看看,這冉曄可是個值得托附終身的好男兒?”“少王爺!”扶襄噘嘴頓足,轉首走了。
“哈哈……襄兒,若是看上了哪家男兒,莫忘告訴本王,本王為你做主!”難得見自家冷靜自持的愛婢小女兒情狀,他歡然大笑,拋出了話兒追她背影。但在那道纖妙身姿轉過門後之際,嘴邊笑紋當即全無,黑眸內深沉如夜。
——————————————
梵音彌漫耳際,香煙繚繞鼻端,這佛堂,當真能讓人清淨。無怪太後每年盛夏,都在佛前端坐度過。不過,若自己當下這番猜測教太後曉了,怕是念上好幾聲“罪過”罷?
扶襄正仰首瞻望眾家佛相,聽身後履音輕軟,太後已自佛前抽身了。
“見過太後。”
“免了,襄兒。隨哀家到後園走走罷。”太後啟步,兩人邁離佛堂,漫步後園扶疏花木中時。“看到佛時,在想什麽?”
扶襄稍怔,“佛即是佛,看到佛,也隻能想到佛。”
太後鳳首微頷,淺淺歎息綿出嗓來,“扶襄,你的確是個有慧根的孩子。”可惜了。“聽說你又要出征了?”
“是,已領了兵符,三日赴西南邊疆。”
“聽哀家一句話,這次走了,就不要再迴來了。”
呃?扶襄縱來前做過千般思量,也未曾料到太後有此一語。
“你未聽錯,哀家說了,此次走,就莫再迴來。你許會認為哀家不夠厚道,身為東越國母,將為東越東征西戰的你驅出門外。但你要相信,哀家是喜歡你的,你這樣富謀善略、蘭心蕙質的人兒,是哀家一心想要成就的人物。可作為暗衛,你身上傲性太過,奴性太少,先王執意不許你進宮,亦是為此。但先王隻及看到你的謀略資質可為我東越建功立業,卻未及想到你不進宮,將會成為我王兒最大的敵人,也必將使東越最傑出的兩個男子為你反目。先王那時想不到,哀家卻看到了。哀家思前慮後,也隻有你的離開,對各方都算是上策,對你又何嚐不是?”
東越最傑出的兩個男子為你反目?太後看重了,使那兩個男子反目的,從來不會是她。不過……離開?扶襄斂眉,心思飛轉。
“別怪哀家無情,哀家是東越國的國母,也是我王兒的母親,就必須為國為子考慮。以你的本事,謀生並非難事。不過,你既是自戰場上消失,也需以戰場上的消失方式,這樣說,你會明白罷?”
“扶襄明白。”扶襄恭禮,“太後對扶襄的所有照顧,扶襄在此銘謝。扶襄會謹遵太後懿旨,拜別太後。”
唉,太後皓首輕搖,“走罷。走之後,‘扶襄’這兩個字也不要再用了。”“扶襄”這兩個字麽?原來,太後是要“扶襄”完全消逝於世?想想並無不可罷,既消失,當然要徹底。若太後信得不是慈悲的佛祖,何必費事“勸”人消失?
———————————————
意相違兮今朝別,今朝別兮路修遠。
路修遠兮途漫漫,原珍重兮身安泰。
扶襄掛帥,帶五萬士兵,增援西疆。扶門三使盡來來送,十裏長亭,她手撥琴弦,以歌作別。扶寧尚搖首道:“你每迴出征,都無別情,今兒個是怎麽了?”
無他,不過長別離。
她想他們不會沒有見期,扶門中人,自有屬於自己不為他人知的聯絡方式,但離情猶在啊。
拉韁駐馬,迴望群山包圍中的莫河城,三道親人影仍立城頭未去。
原珍重兮身安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