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氣的拍床:“反了,真是反了,反了天啊。”


    滿殿的妃嬪因為她的大怒,都惶惶的跪在地上,連頭也不敢抬起來。敢出聲的人隻有元妃和惠妃,她們還在抽泣著唿痛。


    皇後輕輕吐出一口氣,完全的放下心來:她就知道阿鳳敢動手,就有讓皇帝無法問罪的法子;現在,她不相信皇帝還能責罰阿鳳——是啊,十天相聚,可是阿鳳吃了多少苦,如今好不容易迴到你這個父皇身邊呢。


    聽到皇後吐氣,太後氣的瞪過去,可是皇後卻迴了她一個笑臉,讓太後的怒火更盛:她真的無法喜歡阿鳳母女兩個人,因為這兩個人太過討厭了。


    皇帝看著阿鳳的眼睛,雖然阿鳳沒有哭泣,可是他的心比剛剛看到元妃的淚水更痛。是啊,他的女兒九死一生,和他在一起的日子連十天都不足,現在他要責罰這個女兒嗎?


    他做不到。可是懷中的元妃哭的更痛了,讓他低下頭看看元妃,然後抬起頭來道:“阿鳳,你如此做是大錯,宮人都不能責打呢,你怎麽可能對父皇的妃子們動手?”


    阿鳳撇了一下嘴角:“父皇,你不用再說了,我知道你想說我如此做是不孝。太後你也不用吼了,我知道你想罵我不孝。”


    她擺了擺手中的如意:“可是,我正是因為孝道才如此做的,不要吼了,太後,你聽我說完吧。我說的孝道不是孝順我的母後,正是因為孝順我的父皇,所以我才要狠狠的教訓這些恃寵而驕的妃子們。”


    阿鳳看一下瞪著眼的太後,繼續說下去:“父皇,迎母後迴宮是不是您的旨意?母後被人所害不得已離開皇宮,是不是也有父皇安排的人伺候?”


    “母後迴宮後,您對外廷和對內宮,都下旨說明了母後的事情,對母後十幾年來的幫助,您是表示母後對大楚的功勞極大,對不對?”


    皇帝點頭:“那是當然的,朕最為清楚皇後為朕所做的事情,更清楚皇後對大楚的貢獻。”


    “您的話就是旨意,更何況您還是正式下了聖旨的。可就是這樣,這兩個居心叵測、恃寵而爭寵,有不良居心的妃子,還敢對我母後非議。”阿鳳恨恨的又用如意一人給了一記:“她們的眼中不是沒有母後,而是根本就沒有父皇你啊。”


    “當年的韓氏所為,父皇您還記得吧?如今韓家是沒有了,可是這宮中的女子們當中,又藏了多少韓氏——她們非要除我母後以代之啊,父皇。”


    “還有可能,她背後的家族就如韓家一樣,也想……”她沒有再說下去,隻是迴頭看了一眼太後。她就是故意提起韓家來,就是故意說給太後聽的。


    可是太後又如何?韓家的罪行是板上釘釘,太後不高興聽也隻能聽著,且讓她的威風立時就打個折扣:你高興什麽,你的父族居然要奪你兒子的天下。


    皇帝聞言緩緩的放開了元妃,又看了一眼惠妃:有些事情不需要阿鳳提醒,他都記得清清楚楚,之所以沒有給皇後撐腰,是有他自己的打算。


    可是阿鳳的話卻給他提了一個醒——皇後的父族不在京城,且是戴罪之身這一輩子也不要想再進一步了;可是元妃、惠妃或是宮中其它的妃嬪們不同,她們的父族都在京城之中!


    元妃這些女人們要爭皇後之位不算什麽天大的事情,反正隻要他不點頭此事就不可能成;但是這些女人背後的家人會如何想,又會生出什麽該有或是不該有的打算呢?


    前車之鑒,不可不防啊。


    皇帝太明白做為一個帝皇來說,維護至高無上的權威有多麽的重要:他的話就是聖旨,他的聖旨就是所有人說話做事的準則,如此他才能真正的管理好國家。


    如果像原來一樣,他說的話、他下的旨意,被韓家人屈解或是置之不理,近而弄的那些大臣們也都陰奉陽違,他才會被韓家所製啊。


    絕對不能再有這樣的事情,絕對不允許再有敢輕視他的人存在。誰都不可以,無論是誰都不可以!


    皇帝慢慢的站了起來,冷冷的掃了一眼惠妃和元妃,哼了一聲道:“你們,可曾接到朕的旨意?”


    元妃和惠妃知道壞了。原本她們認為有太後撐腰,又是太後的授意,所以才會站出來和皇後為難:她們都不服氣皇後的歸來——本來皇後之位虛懸那麽久,誰沒有個想法呢?


    可是沒有想到一個平常不放在她們眼中的黃毛丫頭,幾句話就左右了皇帝的心思:皇上最忌諱什麽,元妃和惠妃最清楚,所以她們知道今天壞事了。


    惠妃叩頭:“皇上,您聽妾說,您聽妾說啊。”她要分辯,要好好的分辯,她真的沒有那種心思,頂多就是依附於元妃罷了。


    她的娘家並不顯赫,在宮中想要站穩腳,憑她自己一個人是不成的,幸好有元妃在;元妃的出身還不如她呢,但是她在皇帝的心裏有特殊的位子,所以一直以來她們都是極要好的姐妹。


    元妃卻直接跪在地上:“妾知錯了。妾隻是和太後閑話中,忽然間想起了皇後多年來的居處。此事是妾錯了,皇上英明豈會不安排好皇後的居所,請皇上責罰。”


    她說完後還向皇後叩拜下去;“妾不應該對皇後生出那般念頭,此乃大錯,妾請皇後發落妾,以儆示他人。”


    元妃的心思向來活,知道此時多做分辯隻會引來皇帝更多的不滿與懷疑,還不如直接認錯,而且還要向皇後請罪,才能讓皇帝把怒火平息一些。


    “皇後,妾身受皇恩卻沒有向皇後學得半點賢德,請皇上和皇後削妾為宮娥——能在皇後身邊伺候著,****向皇後學習,才能讓妾不會再犯這樣的錯。”她說完連連叩頭。


    阿鳳看著元妃:“你真有認錯的心很好說啊,皇後會一心向佛全因你們而起,你們代皇後去靜修上三年——其它的責罰就免了,我母後向來賢德仁慈,可對你們下不去重手。”


    元妃身子一震,伏在地上半晌沒有動也沒有作聲:她沒有想到阿鳳會說出這麽一句話,如果是其它的責罰,哪怕是被打板子呢,她也能不皺眉頭的應下來。


    這,讓她如何應?三年後皇帝還記得她是誰嘛,說不定就讓她一直代皇後靜修下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至尊皇女之駙馬兇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月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月二並收藏至尊皇女之駙馬兇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