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嬤嬤的話沒有其它的意思,很平平的一句話,沒有一點的起伏,也不夾雜半點的感情。
所有認識她的人都知道她是這樣的人,她從來都是就事論事,從來不會涉及其它的。
德貴妃卻在聽到吳嬤嬤的話後跳了起來:“你、你再說一遍?!”她不敢相信自己的兒子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你居然敢譏諷本宮?!”她對這個老嬤嬤是真的很不滿,非常的不滿。
她不能拿五皇子如何,她也不舍得拿五皇子如何:她所出的兒女,每一個都她的心頭肉,尤其是兒子們,那更是她心尖上的肉,怎麽舍得動其一根汗毛?
罵上幾句,她也會心疼的。但是,她兒子的身邊人當然不會讓她心疼的,所以她的怒火已經大到她沒有辦法控製之時,自然就想做吳嬤嬤出氣。
五皇子的人,德貴妃輕易不會動,但她並沒有意識到她有點懼小兒子才不動他的人,所以此時她盛怒之下,就想對吳嬤嬤下手了。
吳嬤嬤在心裏歎了口氣,想到來時五皇子對她說,晚上會讓人給她弄她愛吃的小酥肉——原來是因為德貴妃啊。
“娘娘言重了,老奴哪裏敢。”她說的平平無奇,沒有一點驚慌的意思,自然也就聽不出她的誠意來:“五皇子還讓老奴對娘娘說,太子的事情有了點眉目,所以請娘娘千萬要成全他。”
德貴妃的火氣一下子全消了,有些狐疑的看了看吳嬤嬤:“你這個老貨,不會是因為怕本宮的責罰,所以才扯出太子兩個字來吧?!”
大楚朝中宮裏最大的一件事情,莫過於是立太子一事了:當然了,這一點在韓家看來不算什麽,可那卻是德貴妃最想要的結果。
如果她的兒子能被立為太子,也就不必那麽的大動幹戈了——韓家起兵擁她的兒子為帝,和皇帝把皇位傳給她的兒子,那可真的不太一樣。
五皇子向來和三皇子不同,他嘴裏出來的話絕對不是虛言;自幼就是如此,他做不到的事情,甚至是沒有把握的事情,向來不會應承也不會對人提起的。
但凡隻要他說了,那事情就已經是十拿九穩了。
吳嬤嬤點點頭:“五皇子是這樣說的,老奴並不懂這些,也不知道五皇子在做什麽;所以娘娘有什麽疑問可去問五皇子,老奴實在無法為娘娘解惑。”
德貴妃再看一眼吳嬤嬤,又發現這老貨看上去還不錯,不是那麽的礙眼,便抬起手來輕輕一揮:“行了,行了,你退下去吧。好好的伺候你們主子,本宮自然會重重有賞。”
吳嬤嬤伏身:“是,娘娘。”她先答應了德貴妃後又抬起頭來:“五皇子讓老奴特意帶來的一句話,再三的叮囑老奴必須要對娘娘言明。”
“太子之事沒有成功之前,請娘娘不要對人提及,就算是皇子舅舅家的人也不要提及。”她說到這裏微一頓:“五皇子的性子娘娘最清楚了。”
德貴妃點了一下頭表示那是自然:她的兒子她不清楚誰清楚?至於不讓對其外祖家的人提及,想到兒子那個臭毛病——極愛麵子,事情沒有成功前他是絕不會讓人知道的。
她再次點了一下頭:“告訴你們主子,本宮省得了,必不會多說一個字的。嗯,這事兒本宮迴頭還有幾句話要問他,讓他得空了就到本宮這裏來一趟。”
吳嬤嬤這次再沒有話,向德貴妃施禮之後,便倒退幾步轉身離開了。在她身後,德貴妃的神色還算平靜,仿佛那一地的狼籍同她無關一樣。
阿鳳並不知道宮中發生的事情。但是因為相信了江銘,自然就想起了牡丹的事情,便問他事情可是真的——她不是不相信江銘,而是不相信消息是真的。
五皇子和她沒有半點的來往,那何來的交情?更何況德貴妃是其母妃,他也沒有理由來幫自己的。
還有一點,她相信憑她安鳳閣的人,應該不會被德貴妃等人欺負的;要知道,隻一個肖公公就是極難對付的人。
江銘搖了搖頭:“我已經送信迴去問了,可是還沒有接到迴信。放心吧,有鄭、魯兩府在,你的人他們會照拂的。”
阿鳳想起了鄭老王妃和魯老王妃,忽然間就有點想念那座已經離開很久的京城了;她本來認為自己是不會想念那個地方的,但是此時她卻發現,那裏有太多她放不下的人。
還有,她母後的地宮失火一事到現在也沒有聽到什麽消息:她不是不著急,可是憑她隻身在外,又經常麵臨各種各樣人的追殺,哪裏有法子去查她母後的事情?
李女史——阿鳳最後想起了這個在宮中一直教她的冷宮女官來,心中的思念就愈發的多起來。
還有安鳳閣裏的人們,現在想,他們每一個都是那麽的可愛:所有她想念的人,都還好吧?
去燕國的路說近不近,說遠也不是很遠。阿鳳在一天比一天更想家的煎熬中,終於抵達了燕國的京城。
燕的京城名為鳳凰。鳳凰城中一樣的熱鬧非凡,可是人生地不熟的感覺從來沒有過的強烈——因為阿鳳又想起了孤竹的京城,自然便想起了她的那個兄長來。
不知道他現在好不好,有沒有給自己找到一個皇嫂?想想也真是的,離開孤竹這麽久了,他為什麽也不知道給自己寫封信呢?
阿鳳有點小心眼的想著,卻忘了她一直也不曾給人家隻言片語。
事情很順利,順利的讓阿鳳都有點不敢相信:她和江銘憑著大楚的國書與印信等,很快就見到了燕國的皇帝。
皇帝對他們很客氣,當即就表示大楚有什麽需要,隻要說一聲他們大燕的兵馬隨時可以助大楚一臂之力。
當然了,皇帝也有不客氣的時候,對大楚的鐵與鹽等物,很是提了一番大大的要求:他們燕國不出產這兩樣東西,此時當然要好好的討要一筆。
這種事情阿鳳不懂,便安靜的坐在一旁聽江銘和皇帝你一言我一語的交鋒,為了一個數字兩個大男人能爭個麵紅耳赤。
倒不是燕國沒有大臣可以做此事,隻是燕國皇帝看到江銘和阿鳳年紀青青,認為有便宜可以占才會獅子大開口的,不想卻一下子踢到了鐵板。
不管如何,這是阿鳳所做的最為順利的一件事情,沒有一點的波折,兩方是一拍即和;她還受到了極為盛大的歡迎。
隻是,不知道是不是遇到的危險太多,她居然始終有種不真實感,總感覺事情不會就這樣順利的。
所有認識她的人都知道她是這樣的人,她從來都是就事論事,從來不會涉及其它的。
德貴妃卻在聽到吳嬤嬤的話後跳了起來:“你、你再說一遍?!”她不敢相信自己的兒子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你居然敢譏諷本宮?!”她對這個老嬤嬤是真的很不滿,非常的不滿。
她不能拿五皇子如何,她也不舍得拿五皇子如何:她所出的兒女,每一個都她的心頭肉,尤其是兒子們,那更是她心尖上的肉,怎麽舍得動其一根汗毛?
罵上幾句,她也會心疼的。但是,她兒子的身邊人當然不會讓她心疼的,所以她的怒火已經大到她沒有辦法控製之時,自然就想做吳嬤嬤出氣。
五皇子的人,德貴妃輕易不會動,但她並沒有意識到她有點懼小兒子才不動他的人,所以此時她盛怒之下,就想對吳嬤嬤下手了。
吳嬤嬤在心裏歎了口氣,想到來時五皇子對她說,晚上會讓人給她弄她愛吃的小酥肉——原來是因為德貴妃啊。
“娘娘言重了,老奴哪裏敢。”她說的平平無奇,沒有一點驚慌的意思,自然也就聽不出她的誠意來:“五皇子還讓老奴對娘娘說,太子的事情有了點眉目,所以請娘娘千萬要成全他。”
德貴妃的火氣一下子全消了,有些狐疑的看了看吳嬤嬤:“你這個老貨,不會是因為怕本宮的責罰,所以才扯出太子兩個字來吧?!”
大楚朝中宮裏最大的一件事情,莫過於是立太子一事了:當然了,這一點在韓家看來不算什麽,可那卻是德貴妃最想要的結果。
如果她的兒子能被立為太子,也就不必那麽的大動幹戈了——韓家起兵擁她的兒子為帝,和皇帝把皇位傳給她的兒子,那可真的不太一樣。
五皇子向來和三皇子不同,他嘴裏出來的話絕對不是虛言;自幼就是如此,他做不到的事情,甚至是沒有把握的事情,向來不會應承也不會對人提起的。
但凡隻要他說了,那事情就已經是十拿九穩了。
吳嬤嬤點點頭:“五皇子是這樣說的,老奴並不懂這些,也不知道五皇子在做什麽;所以娘娘有什麽疑問可去問五皇子,老奴實在無法為娘娘解惑。”
德貴妃再看一眼吳嬤嬤,又發現這老貨看上去還不錯,不是那麽的礙眼,便抬起手來輕輕一揮:“行了,行了,你退下去吧。好好的伺候你們主子,本宮自然會重重有賞。”
吳嬤嬤伏身:“是,娘娘。”她先答應了德貴妃後又抬起頭來:“五皇子讓老奴特意帶來的一句話,再三的叮囑老奴必須要對娘娘言明。”
“太子之事沒有成功之前,請娘娘不要對人提及,就算是皇子舅舅家的人也不要提及。”她說到這裏微一頓:“五皇子的性子娘娘最清楚了。”
德貴妃點了一下頭表示那是自然:她的兒子她不清楚誰清楚?至於不讓對其外祖家的人提及,想到兒子那個臭毛病——極愛麵子,事情沒有成功前他是絕不會讓人知道的。
她再次點了一下頭:“告訴你們主子,本宮省得了,必不會多說一個字的。嗯,這事兒本宮迴頭還有幾句話要問他,讓他得空了就到本宮這裏來一趟。”
吳嬤嬤這次再沒有話,向德貴妃施禮之後,便倒退幾步轉身離開了。在她身後,德貴妃的神色還算平靜,仿佛那一地的狼籍同她無關一樣。
阿鳳並不知道宮中發生的事情。但是因為相信了江銘,自然就想起了牡丹的事情,便問他事情可是真的——她不是不相信江銘,而是不相信消息是真的。
五皇子和她沒有半點的來往,那何來的交情?更何況德貴妃是其母妃,他也沒有理由來幫自己的。
還有一點,她相信憑她安鳳閣的人,應該不會被德貴妃等人欺負的;要知道,隻一個肖公公就是極難對付的人。
江銘搖了搖頭:“我已經送信迴去問了,可是還沒有接到迴信。放心吧,有鄭、魯兩府在,你的人他們會照拂的。”
阿鳳想起了鄭老王妃和魯老王妃,忽然間就有點想念那座已經離開很久的京城了;她本來認為自己是不會想念那個地方的,但是此時她卻發現,那裏有太多她放不下的人。
還有,她母後的地宮失火一事到現在也沒有聽到什麽消息:她不是不著急,可是憑她隻身在外,又經常麵臨各種各樣人的追殺,哪裏有法子去查她母後的事情?
李女史——阿鳳最後想起了這個在宮中一直教她的冷宮女官來,心中的思念就愈發的多起來。
還有安鳳閣裏的人們,現在想,他們每一個都是那麽的可愛:所有她想念的人,都還好吧?
去燕國的路說近不近,說遠也不是很遠。阿鳳在一天比一天更想家的煎熬中,終於抵達了燕國的京城。
燕的京城名為鳳凰。鳳凰城中一樣的熱鬧非凡,可是人生地不熟的感覺從來沒有過的強烈——因為阿鳳又想起了孤竹的京城,自然便想起了她的那個兄長來。
不知道他現在好不好,有沒有給自己找到一個皇嫂?想想也真是的,離開孤竹這麽久了,他為什麽也不知道給自己寫封信呢?
阿鳳有點小心眼的想著,卻忘了她一直也不曾給人家隻言片語。
事情很順利,順利的讓阿鳳都有點不敢相信:她和江銘憑著大楚的國書與印信等,很快就見到了燕國的皇帝。
皇帝對他們很客氣,當即就表示大楚有什麽需要,隻要說一聲他們大燕的兵馬隨時可以助大楚一臂之力。
當然了,皇帝也有不客氣的時候,對大楚的鐵與鹽等物,很是提了一番大大的要求:他們燕國不出產這兩樣東西,此時當然要好好的討要一筆。
這種事情阿鳳不懂,便安靜的坐在一旁聽江銘和皇帝你一言我一語的交鋒,為了一個數字兩個大男人能爭個麵紅耳赤。
倒不是燕國沒有大臣可以做此事,隻是燕國皇帝看到江銘和阿鳳年紀青青,認為有便宜可以占才會獅子大開口的,不想卻一下子踢到了鐵板。
不管如何,這是阿鳳所做的最為順利的一件事情,沒有一點的波折,兩方是一拍即和;她還受到了極為盛大的歡迎。
隻是,不知道是不是遇到的危險太多,她居然始終有種不真實感,總感覺事情不會就這樣順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