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說完看向皇帝:“你說是不是,皇帝?”
她怎麽也不可能答應阿鳳的。
就算阿鳳不是此時提出來的,不是德貴妃想登後位,她也不會答應阿鳳:那個皇後她不喜歡,這一個理由就對太後而言已經足夠。
至於阿鳳做為女兒來說,對先皇後應該盡孝之類的事情,太後才不會放在心上。
太後巴不得阿鳳不記得皇後呢:十多年了,她認為那些事情已經過去了,可是現在看到阿鳳長大成人立在她麵前,她便很清楚那件事情沒有過去。
阿鳳隻要對先皇後有孝心,那便會讓她追著某些事情不放,天知道會惹出多大的麻煩來。
還有,阿鳳此時提出去祭皇後,不僅僅是對德貴妃奢望皇後寶座的反擊,更是光明正大的告訴太後和德貴妃等人:先皇後的事情,我阿鳳知道了。
阿鳳想了好久,連一個南麗國客南鳳都知道的事情,還有多少人不知道呢?
她知道了先皇後非病死一事,真要瞞能瞞多久,而太後和韓家什麽時候會得知——此事並不在她的控製中,那麽她就會被動。
換句話說,太後和韓家的人在什麽時候想要害她,阿鳳是不會知道的。現在,阿鳳大大方方的告訴了太後:我,知道了。
那麽自現在這一刻起,阿鳳便很清楚要提防太後和韓家人;還有,她把皇帝拉下了水,因為她倒底是皇帝的女兒。
如果她有個什麽不測,韓家和德貴妃等人是難逃幹係的,到時候皇帝會連查也不查嗎?這對太後及韓家人是一重震懾,是阿鳳對自己的保護。
皇帝的眼睛眯了起來,臉上的神色沒有什麽變化:“阿鳳是個好孩子,如此純孝,讓朕甚是欣慰。”
他沒有答太後的話,反而誇起了阿鳳來,話裏話外的意思都仿佛要答應阿鳳的請求。
德貴妃連忙站起來:“皇上,寧國公主如今什麽也不懂、什麽也不知道,就算要去拜祭皇後怕也是有其心而無其力。”
“當下最要緊的還是教導寧國公主,然後方才能去祭皇後以慰皇後在天之靈。”她看一眼阿鳳:“隻是太後現在鳳體欠安不能教導寧國公主。”
“後宮無主,也無人有那個身份、資格教導寧國公主啊。”她深深歎氣:“除了皇後外,誰能教導寧國公主呢,皇上?”
她再次把話題帶到了立後一事上,所要的就是皇帝一句承諾。
德貴妃等的太久了,自先皇後死去她等了足足十幾年啊,現在她不想再等了:想要收拾阿鳳,把阿鳳捏在手心裏,她就必須是皇後。
想讓皇帝信任韓家,依賴韓家,那她也必須是皇後。
所以,不論是她還是韓家,以及太後都等不及了。說什麽,這次也要讓皇帝下旨,說什麽她也要成為皇後。
然後,她才能圖謀廢了阿鳳那個生母的名份:謀逆之人豈能為後?!那以後,她就是唯一的皇後,而阿鳳也不再是尊貴無比的長公主——她隻是一個廢妃的女兒罷了。
阿鳳看向德貴妃:“你想教我?”
德貴妃迴望阿鳳:“本宮是為寧國公主好。”她居然默認了,就在太後和皇帝的麵前,仿佛那個後座已經到了她的手上。
阿鳳笑了,環顧四周然後看向太後和皇帝:“她說,她要教導我?!”
“教出了一個天福不夠,教出了一個無雙還不行,還要想禍害我?!”阿鳳很不客氣的揭起了德貴妃的短來:“當真是馬不知臉長。”
她說到這裏挺了挺後背,麵對德貴妃噴火的眼睛和太後含著怒氣的目光,她沒有住口反而一直說了下去,不給德貴妃或是太後開口的機會:
“我還真的不知道,我在宮中十三年來做錯了什麽,被封為寧國公主後又做錯了什麽?我自問是沒有一點錯處的。”
“天福和無雙呢?她們在宮中驕橫也就罷了,如今更是名聲掃地,丟盡了父皇和太後的臉麵。不知道半絲檢點——我來問一句,這些年來可是你德貴妃在教天福和無雙?”
她說到這裏向前又是一步:“天福和無雙是自一個孩子長大,一個小孩子什麽也不懂,可是今天卻做出了那等事情來,是不是你教導的結果?”
“現如今你還要來教導我,我真的很想知道你在想什麽。一個沒有行差踏錯的人居然在你嘴裏成了欠教導,嘿,是不是我也要如天福無雙一樣,你才能看著順眼?”
“或者,你是認為隻有天福和無雙丟父皇和太後的臉還不夠,還要再把我教壞,再多出一個我來,才能讓你趁心如意?”
太後暴喝一聲:“住口!”她實在無法聽下去。
德貴妃母女在宮中無人敢指責她們,全是因為太後在。所以天福和無雙再有什麽錯,德貴妃再有什麽不對,也不會有人指著她們母女的鼻子罵。
可是阿鳳不但罵了,而且還在德貴妃頭上扣了一頂天大帽子——你要教壞我害皇帝和太後丟人,其心可誅啊。
為什麽要教壞阿鳳呢?這裏麵可就值得深思了,而這個深思卻是太後和德貴妃的痛腳,她們的臉色當然就變了。
“你血口噴人!”德貴妃怒喝起來,她和太後幾乎是同時開口,瞪著阿鳳真的很想把阿鳳的肉咬下一塊來。
阿鳳看著她很得意:“太後讓你閉嘴呢,你還不跪下謝恩領旨?”
皇帝咳了一聲:“母後息怒,德貴妃想來隻是一時心急才會說出那番話來,所以會忘了天福和無雙的事情。”
他居然跟著阿鳳的話,把太後那一句怒斥硬是按在了德貴妃的頭上。
聽到皇帝也提及了天福和無雙的事情,雖然說那件事情太後和德貴妃都鬧過,是被皇帝硬生生的按下來了,可是天福和無雙所為那可是人人都親眼看到的。
板上釘釘的錯,就算是太後也不能紅口白牙的咬定天福和無雙沒有錯:雖然她和德貴妃等人都知道,天福和無雙是被人算計了。
可是此事說來話長,真要在皇帝麵前弄個水落石出的話,不但需要真憑實據,怕還要從頭說起來:她們總不能承認她們原本是要算計阿鳳和江銘的吧?
因此皇帝一提到天福和無雙的錯,太後和德貴妃再不忿也隻能閉上了嘴巴。
她怎麽也不可能答應阿鳳的。
就算阿鳳不是此時提出來的,不是德貴妃想登後位,她也不會答應阿鳳:那個皇後她不喜歡,這一個理由就對太後而言已經足夠。
至於阿鳳做為女兒來說,對先皇後應該盡孝之類的事情,太後才不會放在心上。
太後巴不得阿鳳不記得皇後呢:十多年了,她認為那些事情已經過去了,可是現在看到阿鳳長大成人立在她麵前,她便很清楚那件事情沒有過去。
阿鳳隻要對先皇後有孝心,那便會讓她追著某些事情不放,天知道會惹出多大的麻煩來。
還有,阿鳳此時提出去祭皇後,不僅僅是對德貴妃奢望皇後寶座的反擊,更是光明正大的告訴太後和德貴妃等人:先皇後的事情,我阿鳳知道了。
阿鳳想了好久,連一個南麗國客南鳳都知道的事情,還有多少人不知道呢?
她知道了先皇後非病死一事,真要瞞能瞞多久,而太後和韓家什麽時候會得知——此事並不在她的控製中,那麽她就會被動。
換句話說,太後和韓家的人在什麽時候想要害她,阿鳳是不會知道的。現在,阿鳳大大方方的告訴了太後:我,知道了。
那麽自現在這一刻起,阿鳳便很清楚要提防太後和韓家人;還有,她把皇帝拉下了水,因為她倒底是皇帝的女兒。
如果她有個什麽不測,韓家和德貴妃等人是難逃幹係的,到時候皇帝會連查也不查嗎?這對太後及韓家人是一重震懾,是阿鳳對自己的保護。
皇帝的眼睛眯了起來,臉上的神色沒有什麽變化:“阿鳳是個好孩子,如此純孝,讓朕甚是欣慰。”
他沒有答太後的話,反而誇起了阿鳳來,話裏話外的意思都仿佛要答應阿鳳的請求。
德貴妃連忙站起來:“皇上,寧國公主如今什麽也不懂、什麽也不知道,就算要去拜祭皇後怕也是有其心而無其力。”
“當下最要緊的還是教導寧國公主,然後方才能去祭皇後以慰皇後在天之靈。”她看一眼阿鳳:“隻是太後現在鳳體欠安不能教導寧國公主。”
“後宮無主,也無人有那個身份、資格教導寧國公主啊。”她深深歎氣:“除了皇後外,誰能教導寧國公主呢,皇上?”
她再次把話題帶到了立後一事上,所要的就是皇帝一句承諾。
德貴妃等的太久了,自先皇後死去她等了足足十幾年啊,現在她不想再等了:想要收拾阿鳳,把阿鳳捏在手心裏,她就必須是皇後。
想讓皇帝信任韓家,依賴韓家,那她也必須是皇後。
所以,不論是她還是韓家,以及太後都等不及了。說什麽,這次也要讓皇帝下旨,說什麽她也要成為皇後。
然後,她才能圖謀廢了阿鳳那個生母的名份:謀逆之人豈能為後?!那以後,她就是唯一的皇後,而阿鳳也不再是尊貴無比的長公主——她隻是一個廢妃的女兒罷了。
阿鳳看向德貴妃:“你想教我?”
德貴妃迴望阿鳳:“本宮是為寧國公主好。”她居然默認了,就在太後和皇帝的麵前,仿佛那個後座已經到了她的手上。
阿鳳笑了,環顧四周然後看向太後和皇帝:“她說,她要教導我?!”
“教出了一個天福不夠,教出了一個無雙還不行,還要想禍害我?!”阿鳳很不客氣的揭起了德貴妃的短來:“當真是馬不知臉長。”
她說到這裏挺了挺後背,麵對德貴妃噴火的眼睛和太後含著怒氣的目光,她沒有住口反而一直說了下去,不給德貴妃或是太後開口的機會:
“我還真的不知道,我在宮中十三年來做錯了什麽,被封為寧國公主後又做錯了什麽?我自問是沒有一點錯處的。”
“天福和無雙呢?她們在宮中驕橫也就罷了,如今更是名聲掃地,丟盡了父皇和太後的臉麵。不知道半絲檢點——我來問一句,這些年來可是你德貴妃在教天福和無雙?”
她說到這裏向前又是一步:“天福和無雙是自一個孩子長大,一個小孩子什麽也不懂,可是今天卻做出了那等事情來,是不是你教導的結果?”
“現如今你還要來教導我,我真的很想知道你在想什麽。一個沒有行差踏錯的人居然在你嘴裏成了欠教導,嘿,是不是我也要如天福無雙一樣,你才能看著順眼?”
“或者,你是認為隻有天福和無雙丟父皇和太後的臉還不夠,還要再把我教壞,再多出一個我來,才能讓你趁心如意?”
太後暴喝一聲:“住口!”她實在無法聽下去。
德貴妃母女在宮中無人敢指責她們,全是因為太後在。所以天福和無雙再有什麽錯,德貴妃再有什麽不對,也不會有人指著她們母女的鼻子罵。
可是阿鳳不但罵了,而且還在德貴妃頭上扣了一頂天大帽子——你要教壞我害皇帝和太後丟人,其心可誅啊。
為什麽要教壞阿鳳呢?這裏麵可就值得深思了,而這個深思卻是太後和德貴妃的痛腳,她們的臉色當然就變了。
“你血口噴人!”德貴妃怒喝起來,她和太後幾乎是同時開口,瞪著阿鳳真的很想把阿鳳的肉咬下一塊來。
阿鳳看著她很得意:“太後讓你閉嘴呢,你還不跪下謝恩領旨?”
皇帝咳了一聲:“母後息怒,德貴妃想來隻是一時心急才會說出那番話來,所以會忘了天福和無雙的事情。”
他居然跟著阿鳳的話,把太後那一句怒斥硬是按在了德貴妃的頭上。
聽到皇帝也提及了天福和無雙的事情,雖然說那件事情太後和德貴妃都鬧過,是被皇帝硬生生的按下來了,可是天福和無雙所為那可是人人都親眼看到的。
板上釘釘的錯,就算是太後也不能紅口白牙的咬定天福和無雙沒有錯:雖然她和德貴妃等人都知道,天福和無雙是被人算計了。
可是此事說來話長,真要在皇帝麵前弄個水落石出的話,不但需要真憑實據,怕還要從頭說起來:她們總不能承認她們原本是要算計阿鳳和江銘的吧?
因此皇帝一提到天福和無雙的錯,太後和德貴妃再不忿也隻能閉上了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