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斧頭的刃口,輕易將疏鬆的桐木劈開!

    作為古琴的主要材料,斧正外形尤為重要。

    周澤這一斧頭下去。

    直接把黎子柒給劈懵了……

    這男人都不需要丈量的嗎?這一斧頭下去劈歪了可咋整?

    能有這樣的熟練度,想來此前應該斫琴無數次了吧?

    他到底會多少種傳統技藝?

    真是神秘的讓黎子柒倍感新奇。

    她拿出手機,很快在直播平台上找到了周澤的直播間。

    “我幫你看彈幕,順便迴答一些我知道的問題。”

    興許是因為周澤這看似不經意的一斧子,蘊含著對於斫琴技藝的極度熟練。

    黎子柒為了能夠讓他更專注斫琴。

    而且還能夠穩定直播間的觀眾。

    所以提出了幫助迴複問題的建議。

    隻不過……

    在迴答觀眾問題之前。

    黎子柒心中也有好多問題。

    如果論華夏傳統美食,自己也算是半個行家。

    但周澤現在所做的這一切,雖然也屬於傳統文化的精髓。

    卻觸及到了黎子柒的知識盲區……

    “周澤,製作古琴是必須要使用梓木和桐木這兩種木材嗎?”黎子柒單手托著腮,坐在周澤對麵。

    此時此刻的她,恍如準備認真聽課的小學生。

    專注的不得了!

    自己不但是‘未婚夫’斫琴的第一個觀眾。

    而且還是vip麵對麵觀看!

    其他觀眾可都隻能隔著屏幕呢。

    周澤使用斧頭處理桐木的手法極為幹練。

    看似粗狂的斧頭,其實粗中有細。

    那一方直徑四十多公分的桐木,被劈成了古琴的雛形。

    長約一米五,寬約三十厘米。

    古琴雛形的琴頭和琴尾,是由寬變窄的。

    聽聞黎子柒所言,周澤笑著說道:“桐木長勢較快質地疏鬆,有利於琴弦的發音擴散,而梓木的質地堅硬,作為底座,可以經久不變形。”

    “古琴的製作並非必須這兩種材料,但最合適的,隻有這兩種。”

    華夏古琴斫琴技藝。

    曆史三千五百餘年。

    使用怎樣的材料,都是先賢們摸著石頭過河,折其優而棄其劣。

    聽聞周澤的解釋,黎子柒一副醍醐灌頂的模樣。

    “原來選材就有這麽多的講究,看來我從前了解的還不夠透徹。”黎子柒小聲嘀咕道。

    周澤點頭迴答道:“斫琴一共十道工序,也稱之為斫琴十道,選材是第一道,而現在的開鑿,則是第二道工序。”

    “古琴源自於三千五百年前,選材從唐代開始,便有‘擇良材用一生,五百年有正音’的標準。”

    “五百年有正音?”

    黎子柒追問道:“就是使用五百年,琴身不會變形,琴弦不會走調的意思嗎?”

    見周澤點頭,黎子柒深感華夏古老匠人的厲害!

    一把古琴五百年,材料選不好就等於第一步不合格了!

    此時,直播間的觀眾已經接近一千五百人。

    作為一個新開設的直播間。

    能夠如此迅速累積這麽多的觀眾。

    不為其他,隻因為新奇!

    美食直播的有、徒步遠行直播的也有,但親手使用木頭斫琴的主播,觀眾還是第一次見過!

    【66666!五百年不走調的古琴,做工必須特別精致才行吧?主播之前是從事什麽行業的?看來對於傳統文化很了解的樣子~】

    【華夏先賢工匠的精神,不就是精益求精登峰造極麽?主播看來也是很專注的人呢!】

    【我更好奇那聲音很好聽的妹子,是不是主播的女朋友?】

    【真的能看到木頭蛻變成古琴的過程嘛?感覺很有意思呢!】

    看著直播間人數的不斷攀升。

    黎子柒不由感歎,果然金子的光芒是掩蓋不住的!

    斫琴十道當下隻進入了第二道開鑿的過程。

    周澤就已經吸引了很多年輕觀眾的注意!

    至少在這一刻,黎子柒覺得自己足夠幸運。

    在傳播華夏文化的漫漫長路上,自己居然遇到了這麽個寶藏般神秘的男人。

    最重要的是。

    周澤還是自己的‘未婚夫’!

    哢嚓哢嚓……

    周澤使用鑿刀在桐木上發出的聲響。

    將黎子柒的思緒拉了迴來。

    和直播間漸漸增多的觀眾們一樣。

    她也在期待著桐木蛻變古琴的過程和結果!

    ----------

    (加更第九章,感謝諸位的打賞、月票、鮮花評價票~待會還有第十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未婚妻是黎子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榜爆更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榜爆更王並收藏我的未婚妻是黎子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