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昌被老師找去談話了。
身為體育班長,站在隊列前,舉止失措,口令都喊錯了。站在身邊的老師很是詫異,以為他生病了。
李玉昌又找我說話了。
“受不了了!”李玉昌懊喪地說,“我站在隊列前麵,就覺得她的雙眼直盯著我,我老是集中不起精神來,”你說怎麽辦?”
我急忙安慰他:“我理解你這時的心情,信我也給你寫好了,你看一看,最主要的是,你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她是縣城裏的人,咱是農村的土孩子,再說你家離她家有六十多裏路,也太遠了些。”我也不知怎樣勸他,隻能語無論次地寬解他,我對他的愛慕之情也不抱太大希望,隻有提前給他降溫,隻希望我老兄能夠挺住。但心直口快、性子爽直的老兄,怎能聽明白我的弦外之音?
果然,第二封信又迴來了。我細加研讀,果然,她對想進一步增進友誼,做親密好朋友的提案,還是以模棱兩可的語氣婉言拒絕了。我私下認為,此女生,真乃絕頂3聰明之輩,她在感情上麵,必經過大風大浪,要不,在應對求愛者,書信之文才飛揚,應答之應對自由,語氣之沉穩冷靜,全無玉昌兄之神情頹喪,或之激昂異常,完全失了常態的樣子。我不敢拂了玉昌兄的意思,隻得一步步加深“友誼”的深度,半明半露,將玉昌兄的情意,表達出來。如此有六七次,終於,玉昌兄得到了一封再也不用迴答的信。
李玉昌垂頭喪氣,我看了那信,大意說:“玉昌同學,我們身為學生,應以學習為重,通過我們的書信交往,知道你是一個心存大誌、誌向高遠的人,我很替你驕傲。但我們身為學生,應把精力放在學習上,不應把心思浪費在學習以外其他方麵的事情上。最近,物理、化學兩科,一直不能熟練掌握,我準備全力以赴,以後再來信,恕我不再給你迴信了。”
我默默無言,深替玉昌兄惋惜不已,又被孫蘭芳的文才見識所折服—— 此非經過大波折,見過大世麵者,不能作此冷靜沉穩、八麵玲瓏之迴信。
我隻有極力勸玉昌,做個普通朋友,努力學習,爭口氣給她看看。李玉昌隻是搖頭。
不幾天,李玉昌向老師辭去了體育班長的職務。老師極力勸說、挽留,李玉昌隻是不說話,隻勉強地擔任了化學課代表。我深知原因——李玉昌再也不願意站在隊列前,和孫蘭芳麵對麵,受那煎熬之苦。又住了月餘,李玉昌連課代表也不幹了,憂鬱了不久,便辭了朋友、同學,辭了心愛的學校,綴學迴家務農去了。
我失去了一位好朋友,七兄八弟,不知就裏,挽留不住,隻覺他家裏累,指望他幫忙種地,無可奈何,隻得罷了。隻有我憤恨異常,常常斜了眼瞅孫蘭芳,心裏積極地培養對她的仇恨。李玉昌乍走那幾天,我觀察她兩眼紅紅的,象哭過的樣子,我想,她大多數是後悔了。
我想恨她,條件到是得天獨厚。我自初中開始,因為老不愛長個,有三年倒是和女生一樣,老是坐在前幾排。到了高中,個長的太慢,老是攆不上七兄八弟那樣,高粱杆似的,一天一個樣。李玉昌一走,座位一調,鬼使神差,因為女生是單數,總得有一個女生和男生一個課桌。因為我平時沉默寡言,從來不和女生搭話。可能這假象迷惑了班主任的雙眼,把我調了同孫蘭芳一位。
我滿心不樂意,但又無可奈何,我向來是不違背老師的意見,性情懦弱的人。老師也很防著男女關係這一手,以為我比較放心一點。
和孫蘭芳一個桌,我目不斜視,嚴格遵守著初中生才有的“三八線”。前幾個星期,倒可相安無事。
我偷偷地觀察著她,我發覺,她也偷偷地掂量著我。因為前幾天,學校號召全校學生,舉行了一次自命題作文大賽,全校三個,數百個學生,都往上叫作文。先由各班老師評選,再由全校語文老師共同評選。
我交上了一篇作文《我的口琴》,經由全校老師評選,輕鬆奪冠。張老師高興地守著全班同學,將一綠色塑料皮、扉頁上印有學校公章和“第一名”、校長簽名字樣的筆記本,發了給我,並誇獎我為班爭了榮譽。
寫這篇作文時,孫蘭芳就曾把我的作文本拽去,並把她的作文本推過來,意思交換著看看,互相提提意見。我心中有氣,但也認真的看了看她的作文,撕了一張白紙,寫了一句“滿紙大道理,沒有真感受,不感動人”。夾在她作文本裏,給她推了迴去。等我拿了自己的作文本,看見裏麵也多了張紙條,隻有四個字“抄襲之作”我看後,不覺佩服。
原來,我的這篇作文,就是我看了魯迅先生紅的寫的關於風箏與兄弟情意的一篇文章,仿了魯迅先生的語氣,襲了魯迅先生的情感,以口琴為由,寫出了與小妹真摯的兄妹之情。這第一名的獎落在我的頭上,眾位老師一致平價:“舊題新做,真摯感人。”我把老師評語,微露給她看,孫蘭芳隻是鼻子向上皺起,象小貓淘氣時做出的姿態,以示對我自大的不屑。我臉微紅,一是為了自己的自大,二也是為自己的意誌不堅定而羞愧。
再就是有幾次自習課上,老師到教室轉了兩圈,見同學們都老老實實地伏著桌子,安安穩穩地在學習,沒有什麽事便迴辦公室去了。孫蘭芳見老師不在,在本子上寫了一道數學函數方程式,或者化學分子式,在題後麵,打了一個大大的“?”,便將本子順著桌子,推了過來。
自習課,隻要是老師不在,同學間相互探討一下,請教一下,那是很平常的事。有很多同學,尤其是女同學,碰了難題,可能因了老師的威嚴,大多不願意請教老師,又逢同桌女同學不會,迴過頭來,請教男同學,也是常事。
我看她推過本子也沒多想,本想撕張白紙,給她演算,卻見孫蘭芳用眼瞄著我,輕微搖搖頭,用尖下巴朝本子點了點,意思是讓我直接寫在本子上。 也不客氣,伏了桌子,費了很大勁,給她將題解開。
我與理科,是個弱項。數理化思路細密,邏輯性強,尤其化學分子式,數字枯燥,毫無情感,全沒有文科天馬行空,神遊四野般灑脫。
孫蘭芳看我解題費事,有時正襟危,坐沒事人一樣,接過本子,也不看答案,將本子一合,放在一邊,自己卻伏了頭,看別的題目去了。有的時候,右手支了額頭,臉微左側,眯了細長的眼,看我解題的樣子,扁扁嘴,露出一絲嘲笑的神情。 時日一長,我也發覺,過 她並非請教難題,有些搗亂的意思,可是心中,卻氣她不得,隻得忍耐。
這一日,我正在和枯燥的化學分子式搏鬥,覺得胳膊肘被人一碰,側臉一看,孫蘭芳又將本子,順著桌子,推了過來,眼睛盯著我。我知她又要淘氣,想不接,看她眼睛漸漸瞪圓,一副威脅的樣子,不覺苦笑,接過本子,也不看,從自己本子上撕一張白紙,隨手在上麵寫了一首打油詩:曰:
“贈 秦 蘇”
才女出題戲書生 怎知書生智本窮
秦觀施盡平生力 奈何蘇妹真聰明
聯軍頻試三八線 孤旅屢展招架功
試才應問陽春曲 不應溝塘聽蛙聲
我將詩寫好,也不替她答題,將詩夾在本子中,複給她推了迴去。孫蘭芳見我亂寫,不給她答題,臉上有些羞惱,威脅模樣又加重了一些。待接過本子,展開詩稿,反複看了幾遍,麵露喜色,將詩稿複又疊了,桌洞裏找一本閑書夾了,將書深深藏了起來。我因詩裏藏有“蘇小妹三難新郎”的典故,暗喻同學關係,並不恰當恐他一時看出來,不好意思,遂用腳尖,輕輕碰她的腳,想讓她將詩稿還我。怎奈孫蘭芳正襟危坐,臉都不側一下,一付不理人的模樣。 我無可奈何,為一時興起,作了歪詩,深覺後悔。
自此一後,一連幾天,倒也平安無事,孫蘭芳臉上平靜,也沒有什麽惱怒表情,我倒也心安,隻是覺得對不起玉昌兄。
我本來是應該恨她的,為了她,玉昌兄別了同學兄弟,辭學迴家務農。但,我卻怎麽也恨不起來。
為什麽呢?我曾經問過自己。
捫心自問,孫蘭芳長的並不漂亮,看她臉上五官,單獨挑出那一樣,都不能說是好看:兩條柳葉長眉,襯在偏瘦的瓜子臉上,顯得有點細長,與那雙眯眯的,能鑽進人心裏的眼睛,搭配得,怎麽看,怎麽象《聊齋誌異》裏描寫的那些漂亮的花妖。加之,筆直的、細細的鼻子,小巧的嘴,抿著裝作嫻靜的樣子,因偏瘦而略顯孱弱的身影,總不如蘇長青那麽健康秀美。但是,綜合起來一看,臉麵白白淨淨,配了一頭烏黑濃密的長發,用一根皮筋束了,垂至腰際。迎風一站,修楊照水,弱柳臨風,嫻靜時,則象月下姣花,雍容嬌嬈。
最令人驚奇的是,千萬不能和她說話,不能看她行動——伏了頭,低眉順眼地作作業,腆了臉,滿臉媚笑的請教你問題,看著你一頭大汗地把某一題費事地解釋清楚,她卻又淡淡地,一副我早就懂了,隻不過考考你的神情。低了頭,額頭的劉海,長長地遮在麵前,又獨自去忙她的作業去了。孫蘭芳一動一靜、一笑一顰間,流露出天然一段端莊秀氣、靜若處子的神態。我就沒見過她為謀事激動過,或者為某事而忘形大笑過。當別人為了某一笑話而樂的前仰後合 ,她頂多眯了眼,手捂了嘴,聲音都很少出,說話更是柔聲柔氣。
我不由神采飛揚,將《紅樓夢》上林黛玉的形象與她比較,覺得林黛玉比她心理略沉重了些,不夠她陽光。薛寶釵又略豐滿了些,心機多了一點,不夠她率真。我暗自恨自己,本應該對她目不斜視,憤恨有加,怎麽在她幾句嬉笑,幾次搭訕之後,心裏全無了防線。並不自覺地被她的才氣和見識所吸引——她畢竟是縣城裏長大的女孩,學問見識本非我等莊戶孩子可比的。
我想,女生愛和我這樣外表看起來老老實實。不太愛說話的男孩打交道,安全感是第一位。第二,想和紮紮狂狂的男生打交道,也困難了些。課間,他們不是打藍球,翻雙杠,或跑去鎮上玩去,成天也抓不著個影。想說個話,也難。
當時,普通高中,學習抓得不太嚴,星期天並不上課,離校遠的同學,迴家一趟不容易,有的就二三個星期迴去一次。捎些衣物,食堂裏一次性投進些白麵,兌換了糧票出來,半年也不愁吃的。所以空閑比較多。
我是個不太愛活動的人,空閑下來,不是坐在教室看書,就是跑到學校院牆外,離校門口最遠的一處拐角,農田裏種了一片柿子樹,找片樹蔭,吟誦從圖書館借來的書籍,圖個安靜,從書中尋找意氣相投的朋友,引以為樂。
身為體育班長,站在隊列前,舉止失措,口令都喊錯了。站在身邊的老師很是詫異,以為他生病了。
李玉昌又找我說話了。
“受不了了!”李玉昌懊喪地說,“我站在隊列前麵,就覺得她的雙眼直盯著我,我老是集中不起精神來,”你說怎麽辦?”
我急忙安慰他:“我理解你這時的心情,信我也給你寫好了,你看一看,最主要的是,你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她是縣城裏的人,咱是農村的土孩子,再說你家離她家有六十多裏路,也太遠了些。”我也不知怎樣勸他,隻能語無論次地寬解他,我對他的愛慕之情也不抱太大希望,隻有提前給他降溫,隻希望我老兄能夠挺住。但心直口快、性子爽直的老兄,怎能聽明白我的弦外之音?
果然,第二封信又迴來了。我細加研讀,果然,她對想進一步增進友誼,做親密好朋友的提案,還是以模棱兩可的語氣婉言拒絕了。我私下認為,此女生,真乃絕頂3聰明之輩,她在感情上麵,必經過大風大浪,要不,在應對求愛者,書信之文才飛揚,應答之應對自由,語氣之沉穩冷靜,全無玉昌兄之神情頹喪,或之激昂異常,完全失了常態的樣子。我不敢拂了玉昌兄的意思,隻得一步步加深“友誼”的深度,半明半露,將玉昌兄的情意,表達出來。如此有六七次,終於,玉昌兄得到了一封再也不用迴答的信。
李玉昌垂頭喪氣,我看了那信,大意說:“玉昌同學,我們身為學生,應以學習為重,通過我們的書信交往,知道你是一個心存大誌、誌向高遠的人,我很替你驕傲。但我們身為學生,應把精力放在學習上,不應把心思浪費在學習以外其他方麵的事情上。最近,物理、化學兩科,一直不能熟練掌握,我準備全力以赴,以後再來信,恕我不再給你迴信了。”
我默默無言,深替玉昌兄惋惜不已,又被孫蘭芳的文才見識所折服—— 此非經過大波折,見過大世麵者,不能作此冷靜沉穩、八麵玲瓏之迴信。
我隻有極力勸玉昌,做個普通朋友,努力學習,爭口氣給她看看。李玉昌隻是搖頭。
不幾天,李玉昌向老師辭去了體育班長的職務。老師極力勸說、挽留,李玉昌隻是不說話,隻勉強地擔任了化學課代表。我深知原因——李玉昌再也不願意站在隊列前,和孫蘭芳麵對麵,受那煎熬之苦。又住了月餘,李玉昌連課代表也不幹了,憂鬱了不久,便辭了朋友、同學,辭了心愛的學校,綴學迴家務農去了。
我失去了一位好朋友,七兄八弟,不知就裏,挽留不住,隻覺他家裏累,指望他幫忙種地,無可奈何,隻得罷了。隻有我憤恨異常,常常斜了眼瞅孫蘭芳,心裏積極地培養對她的仇恨。李玉昌乍走那幾天,我觀察她兩眼紅紅的,象哭過的樣子,我想,她大多數是後悔了。
我想恨她,條件到是得天獨厚。我自初中開始,因為老不愛長個,有三年倒是和女生一樣,老是坐在前幾排。到了高中,個長的太慢,老是攆不上七兄八弟那樣,高粱杆似的,一天一個樣。李玉昌一走,座位一調,鬼使神差,因為女生是單數,總得有一個女生和男生一個課桌。因為我平時沉默寡言,從來不和女生搭話。可能這假象迷惑了班主任的雙眼,把我調了同孫蘭芳一位。
我滿心不樂意,但又無可奈何,我向來是不違背老師的意見,性情懦弱的人。老師也很防著男女關係這一手,以為我比較放心一點。
和孫蘭芳一個桌,我目不斜視,嚴格遵守著初中生才有的“三八線”。前幾個星期,倒可相安無事。
我偷偷地觀察著她,我發覺,她也偷偷地掂量著我。因為前幾天,學校號召全校學生,舉行了一次自命題作文大賽,全校三個,數百個學生,都往上叫作文。先由各班老師評選,再由全校語文老師共同評選。
我交上了一篇作文《我的口琴》,經由全校老師評選,輕鬆奪冠。張老師高興地守著全班同學,將一綠色塑料皮、扉頁上印有學校公章和“第一名”、校長簽名字樣的筆記本,發了給我,並誇獎我為班爭了榮譽。
寫這篇作文時,孫蘭芳就曾把我的作文本拽去,並把她的作文本推過來,意思交換著看看,互相提提意見。我心中有氣,但也認真的看了看她的作文,撕了一張白紙,寫了一句“滿紙大道理,沒有真感受,不感動人”。夾在她作文本裏,給她推了迴去。等我拿了自己的作文本,看見裏麵也多了張紙條,隻有四個字“抄襲之作”我看後,不覺佩服。
原來,我的這篇作文,就是我看了魯迅先生紅的寫的關於風箏與兄弟情意的一篇文章,仿了魯迅先生的語氣,襲了魯迅先生的情感,以口琴為由,寫出了與小妹真摯的兄妹之情。這第一名的獎落在我的頭上,眾位老師一致平價:“舊題新做,真摯感人。”我把老師評語,微露給她看,孫蘭芳隻是鼻子向上皺起,象小貓淘氣時做出的姿態,以示對我自大的不屑。我臉微紅,一是為了自己的自大,二也是為自己的意誌不堅定而羞愧。
再就是有幾次自習課上,老師到教室轉了兩圈,見同學們都老老實實地伏著桌子,安安穩穩地在學習,沒有什麽事便迴辦公室去了。孫蘭芳見老師不在,在本子上寫了一道數學函數方程式,或者化學分子式,在題後麵,打了一個大大的“?”,便將本子順著桌子,推了過來。
自習課,隻要是老師不在,同學間相互探討一下,請教一下,那是很平常的事。有很多同學,尤其是女同學,碰了難題,可能因了老師的威嚴,大多不願意請教老師,又逢同桌女同學不會,迴過頭來,請教男同學,也是常事。
我看她推過本子也沒多想,本想撕張白紙,給她演算,卻見孫蘭芳用眼瞄著我,輕微搖搖頭,用尖下巴朝本子點了點,意思是讓我直接寫在本子上。 也不客氣,伏了桌子,費了很大勁,給她將題解開。
我與理科,是個弱項。數理化思路細密,邏輯性強,尤其化學分子式,數字枯燥,毫無情感,全沒有文科天馬行空,神遊四野般灑脫。
孫蘭芳看我解題費事,有時正襟危,坐沒事人一樣,接過本子,也不看答案,將本子一合,放在一邊,自己卻伏了頭,看別的題目去了。有的時候,右手支了額頭,臉微左側,眯了細長的眼,看我解題的樣子,扁扁嘴,露出一絲嘲笑的神情。 時日一長,我也發覺,過 她並非請教難題,有些搗亂的意思,可是心中,卻氣她不得,隻得忍耐。
這一日,我正在和枯燥的化學分子式搏鬥,覺得胳膊肘被人一碰,側臉一看,孫蘭芳又將本子,順著桌子,推了過來,眼睛盯著我。我知她又要淘氣,想不接,看她眼睛漸漸瞪圓,一副威脅的樣子,不覺苦笑,接過本子,也不看,從自己本子上撕一張白紙,隨手在上麵寫了一首打油詩:曰:
“贈 秦 蘇”
才女出題戲書生 怎知書生智本窮
秦觀施盡平生力 奈何蘇妹真聰明
聯軍頻試三八線 孤旅屢展招架功
試才應問陽春曲 不應溝塘聽蛙聲
我將詩寫好,也不替她答題,將詩夾在本子中,複給她推了迴去。孫蘭芳見我亂寫,不給她答題,臉上有些羞惱,威脅模樣又加重了一些。待接過本子,展開詩稿,反複看了幾遍,麵露喜色,將詩稿複又疊了,桌洞裏找一本閑書夾了,將書深深藏了起來。我因詩裏藏有“蘇小妹三難新郎”的典故,暗喻同學關係,並不恰當恐他一時看出來,不好意思,遂用腳尖,輕輕碰她的腳,想讓她將詩稿還我。怎奈孫蘭芳正襟危坐,臉都不側一下,一付不理人的模樣。 我無可奈何,為一時興起,作了歪詩,深覺後悔。
自此一後,一連幾天,倒也平安無事,孫蘭芳臉上平靜,也沒有什麽惱怒表情,我倒也心安,隻是覺得對不起玉昌兄。
我本來是應該恨她的,為了她,玉昌兄別了同學兄弟,辭學迴家務農。但,我卻怎麽也恨不起來。
為什麽呢?我曾經問過自己。
捫心自問,孫蘭芳長的並不漂亮,看她臉上五官,單獨挑出那一樣,都不能說是好看:兩條柳葉長眉,襯在偏瘦的瓜子臉上,顯得有點細長,與那雙眯眯的,能鑽進人心裏的眼睛,搭配得,怎麽看,怎麽象《聊齋誌異》裏描寫的那些漂亮的花妖。加之,筆直的、細細的鼻子,小巧的嘴,抿著裝作嫻靜的樣子,因偏瘦而略顯孱弱的身影,總不如蘇長青那麽健康秀美。但是,綜合起來一看,臉麵白白淨淨,配了一頭烏黑濃密的長發,用一根皮筋束了,垂至腰際。迎風一站,修楊照水,弱柳臨風,嫻靜時,則象月下姣花,雍容嬌嬈。
最令人驚奇的是,千萬不能和她說話,不能看她行動——伏了頭,低眉順眼地作作業,腆了臉,滿臉媚笑的請教你問題,看著你一頭大汗地把某一題費事地解釋清楚,她卻又淡淡地,一副我早就懂了,隻不過考考你的神情。低了頭,額頭的劉海,長長地遮在麵前,又獨自去忙她的作業去了。孫蘭芳一動一靜、一笑一顰間,流露出天然一段端莊秀氣、靜若處子的神態。我就沒見過她為謀事激動過,或者為某事而忘形大笑過。當別人為了某一笑話而樂的前仰後合 ,她頂多眯了眼,手捂了嘴,聲音都很少出,說話更是柔聲柔氣。
我不由神采飛揚,將《紅樓夢》上林黛玉的形象與她比較,覺得林黛玉比她心理略沉重了些,不夠她陽光。薛寶釵又略豐滿了些,心機多了一點,不夠她率真。我暗自恨自己,本應該對她目不斜視,憤恨有加,怎麽在她幾句嬉笑,幾次搭訕之後,心裏全無了防線。並不自覺地被她的才氣和見識所吸引——她畢竟是縣城裏長大的女孩,學問見識本非我等莊戶孩子可比的。
我想,女生愛和我這樣外表看起來老老實實。不太愛說話的男孩打交道,安全感是第一位。第二,想和紮紮狂狂的男生打交道,也困難了些。課間,他們不是打藍球,翻雙杠,或跑去鎮上玩去,成天也抓不著個影。想說個話,也難。
當時,普通高中,學習抓得不太嚴,星期天並不上課,離校遠的同學,迴家一趟不容易,有的就二三個星期迴去一次。捎些衣物,食堂裏一次性投進些白麵,兌換了糧票出來,半年也不愁吃的。所以空閑比較多。
我是個不太愛活動的人,空閑下來,不是坐在教室看書,就是跑到學校院牆外,離校門口最遠的一處拐角,農田裏種了一片柿子樹,找片樹蔭,吟誦從圖書館借來的書籍,圖個安靜,從書中尋找意氣相投的朋友,引以為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