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邀約
帝妃無雙:夫君要求饒 作者:龍舟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興禹雙手撕扯著豬肉,隨即道:“雖然我的邀約是見識一下貴國的風土人情,但是你也不必把我帶到這樣的深山老林吧?話說倒是厲害的緊,為何你會和這些人認識?”
“想不想聽一個故事?”看到李興禹點頭後,岑薇隨著明明滅滅的火光,以充滿迴憶的口吻開始講述一段淹沒在文字外的故事。
原來二百多年前灰燼族的某一位首領,突然突發奇想想要看看山的哪一邊兒是什麽,隨即就順著那個隻允許一人通行的山洞來到了山的那一邊兒。這才發現山的那一邊兒不是山,而是戰火遍地橫屍遍野。這不,你看一個渾身血糊糊的人就扯住了他的腳。
灰燼族的首領徹底的對山的這一邊兒失去了興趣,隨即打算打道迴府。不過他雖然是一個人出來的,卻是兩個人迴去的。為啥?那個血糊糊的人好不容易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怎麽會舍得讓對方如此輕易的跑掉?
血糊糊的人在灰燼族得到了很好的照料,也慢慢學會了灰燼族的語言。雖然有不少灰燼族的女子向他示好,但是他卻沒有打算在這兒過世外桃源的生活。畢竟心有天下的人,有怎麽能在花紅柳綠間快意瀟灑?
血糊糊的人複原沒多久,就向灰燼族的首領提出了辭呈。尚處於壯年期的二人就這樣分別了,然後這一別就是二十年,再度相見的時候血糊糊的人身著一身明黃色龍袍,灰燼族首領的裝扮雖然未變但頭發卻已斑白。
“正是因為是危難之交,正是因為對方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所以漢唐的皇帝才會每年都來這個地方,為這些人送酒和肉,以示永世不忘當天的救命之恩。”明月映照在酒碗裏,俏皮的先品嚐到美酒的味道。不過岑薇自然也不甘示弱,微微晃動後就將一碗酒一飲而盡。
“你為何會知道這個故事?不,這倒與我無關。我想知道,你為何會帶我來這裏?”再怎麽說他李興禹也是敵對國家的人,再怎麽說眼前這個人也應該和自己保持一段距離。為何偏偏此人一副好東西一起分享的模樣,這笑容太過真實。
岑薇笑了笑,輕輕用手指一點,碰碎了酒杯中的月亮道:“因為,朕和你也是這種關係。從各種意義上來說,朕算是你的救命恩人,所以朕希望你知恩圖報。”
“朕?”
岑薇露出一張分外明豔的笑臉道:“朕是漢唐的皇帝,自然是要稱朕了?小月子,你說對不對啊?”岑薇衝著東南的方向喊道,還不忘向對方扔去一塊兒牛肉。
嶽池汗伸手接過牛肉,以極為輕盈的姿勢從從樹上一躍而下,隨即來到篝火旁道:“太宰嶽池汗見過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你當真是漢唐的皇上,而你是太宰?”魏吳國的使者李興禹用手指了指岑薇,又指了指嶽池汗,隨即有些苦惱的道:“怎麽辦,好像我中計了。”
“不是好像,是你已經中計了。而且從你離開魏吳國那一刻開始,你就已經沒有辦法迴去了。”岑薇遞給嶽池汗一碗好酒,決定打開窗戶說亮話。
李興禹看似一副在喝酒賞月聽別人說話的模樣,神思卻早已經飛遠。果然是越怕出錯的時候,就一定會出錯。這下倒好,不要說摸清漢唐的皇帝的性格了,竟然連人都搞錯了。想必那封信如今已經到了魏吳國皇帝的手中,自己的未來還真堪憂啊。
“李興禹,你同意嗎?”
“啊?”李興禹這才意識道岑薇再同他說話,隨即搖晃了一下碗中的酒,以不變應萬變的道:“皇上覺得好,那就好,不需要外來人的同意。”
岑薇和嶽池汗相視一笑,岑薇忍不住搖搖頭,心想自己苦口婆心的說了一大通話,原來都成了對呆鳥彈琴了。也罷,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對方還在自己手裏,自己終歸還是有機會的。
自啟用嶽池汗為太宰那天起,左丞相張廷玉就愁眉苦臉心緒不佳。對於張廷玉這種反應,張居正和馮毅榮都看在眼裏,也感同身受。不過和張廷玉不同的是,這兩個人從來都不是安穩的坐以待斃的一派。
深夜進行了某種活動後,張居正沒有沐浴更衣便來到張廷玉府中。一段無用的寒暄後,被請入書房的張居正對著張廷玉道:“兄弟,不要愁眉苦臉了。終究那個人隻是一個傀儡而已,敢扯我們的職,就別怪我們把他拉下馬。”
“你做了什麽?張居正如今可是關鍵時刻,你可別胡來。”張廷玉緊張起來了,張居正這個人雖然不能說胸無點墨,隻是他的聰明怎麽說都有點兒純度不夠。
張居正嘿嘿一笑,隨即賣關子道:“兄弟,心盡管放到肚子裏。明天就別再稱病了,你就去朝堂上瞧好吧。”
張廷玉還想問些什麽,不過他自然也看出對方保留驚喜的心情,是以語帶保留的道:“希望明天朝堂上擁有的是驚喜不是驚嚇,張居正說到底咱們也算是一條船上的人,我可不希望船就這樣翻了。”
皇宮中,一輪明月看不出喜怒的照耀著大地,岑薇依舊在翻著奏折想從裏麵的花言巧語的阿諛奉承中瞄出什麽民間疾苦來。隻是這些官員們的手段太高,如同無縫的雞蛋一樣,讓你看不到他們所管理區域的一點兒真實情況。
接過小爐子遞過來的茶,岑薇打了個哈欠,隨即說道:“小爐子,你這是有話要說吧。是不是那些大臣們那裏有什麽動靜了,說吧,他們準備怎麽來對付朕呐?”
“皇上英明,張居正和馮毅榮大人今夜去了開朝皇帝的陵墓,好像在哪兒動手做了點兒什麽。”小爐子十分含蓄的說道,那些大逆不道的話,他沒有辦法直接吐出口。
岑薇眉毛一挑,把茶杯重重的放到桌子上,麵色不善的道:“怎麽著,那些人吃了雄心豹子膽了不成?竟敢動皇家墳墓的主意,他們眼裏還有沒有王法?小爐子,不用忌諱,盡管說。他們做什麽了,是開館戮屍,還是火燒陵園啊?”
“這倒沒有,他們做的非常巧妙。要知道咱們開朝皇帝陵墓前有兩棵鬆柏,經過兩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如今那鬆柏早已根如墳墓內。那些人巧妙的通過斷鬆柏的樹根,讓開國皇帝的靈柩露了出來。”小爐子據實以告,沒有做任何評論,隻是單純的敘述事實。
岑薇起身,思索了一會兒卻沒有下達任何指令。過了許久,她才慢慢的道:“小爐子,麻煩你替朕跑一趟,把所有在欽天監任職的人都給朕找來。還有吩咐內務府給朕準備一桌謝罪宴,越多人知道越好。”
黑夜很快過去,黎明的腳步輕悄悄的走來。朝雲塗上一抹亮色,又到了兩天一次的上朝時刻。剛剛從轎子中下來,六王爺就嗅到一種非同尋常的氣氛。有些疑惑的站高望了望百官圍繞的那幾個人,隨即捋著胡須有些擔憂腹誹道:“那三個人不是一直稱病嗎,為何今天突然喜氣洋洋的來到了朝堂?有這些上躥下跳的人在,岑薇恐怕有苦頭吃了。”
“咱們的皇上,恐怕要被這些人算計了。”六王爺正在疑惑誰說出了自己的心裏話,側臉一看,隨即道:“如今朝堂之上,大概隻有我們兩個人是如此想了。”
“不,是三個人。六王爺可別落下新任職的太宰大人,那個人可是以後的頂梁柱啊。”李世終語焉不詳的道,他們這一派的人注定會越來越多的。
“不,是兩個人,因為我不認為這些人能夠戲弄咱們的皇上。二位大人到時候不必心急,在一旁但瞧好戲就好。”嶽池汗不知何時也已經來到了二人身旁,笑望著人群中心的人道。
六王爺和李世終相望了一眼,隨即同意的點點頭。岑薇既然能將東狄那些人玩弄於股掌之中,一些不成器的陰謀陽謀想必也難不倒她。
朝堂之上,岑薇揉了揉稍顯疲倦的眼睛,笑望了一下群臣,隨即開口道:“兩位張大人和一位馮大人都上朝來了?怎麽難道三位是同一家菜館吃了菜,所以才會鬧肚子?如今身體可大好了,莫不要中途暈倒吧?”
看似是噓寒問暖的寒暄,卻讓張廷玉有些汗顏的想退縮。他本身是不想來朝堂之上的,不過經不住張居正的攛掇,是以才會來到這裏。結果等待自己的果真不是什麽好話,竟然是這軟軟的揶揄。
馮毅榮臉皮厚的足以抵擋箭矢,是以他上前一步,有些傲慢的道:“托皇上的福,我們三個人身子已經大安。倒是皇上您天理萬機,可一定要小心呐。”
“朕不怕,再怎麽說朕也是一個年輕人。年輕人總能比某些半截身子已經入土的人活得久,所以有些時候該尋些退路了還是要後退的。”岑薇難得善心的開始勸解,畢竟總算是君臣一場。
張居正冷哼一聲,他從一開始就瞧岑薇不順眼。不過是一個土堆兒裏滾爬的小混混,有什麽資格坐上這萬人之上的龍椅。因為肚子裏全是火氣,是以張居正嘴巴不怎麽恭敬的道:“皇上可知道所有的天災其實本質上都是人禍,比如天食表示著君主無道,而鄭衛之音昭示著亡國。”
此話一出,朝堂上所有打瞌睡的人立馬都清醒了。張居正這個人果真夠大膽,竟然敢麵不改色的說出這些話來。須知這些話是禁忌中的禁忌,詛咒中的詛咒啊。
“哦,張居正你為何說此話呐?”岑薇卻依舊笑的和藹可親,一副對方知識好淵博,我樂意問其詳的模樣。
張居正在心中樂道,上鉤了。不過麵上卻一派倨傲的道:“皇上啊,你最近似乎過於忙於政務了吧。你想想您有多久不曾祭拜過先祖了,他們說不定對你滿肚子怒火呐。”
“想不想聽一個故事?”看到李興禹點頭後,岑薇隨著明明滅滅的火光,以充滿迴憶的口吻開始講述一段淹沒在文字外的故事。
原來二百多年前灰燼族的某一位首領,突然突發奇想想要看看山的哪一邊兒是什麽,隨即就順著那個隻允許一人通行的山洞來到了山的那一邊兒。這才發現山的那一邊兒不是山,而是戰火遍地橫屍遍野。這不,你看一個渾身血糊糊的人就扯住了他的腳。
灰燼族的首領徹底的對山的這一邊兒失去了興趣,隨即打算打道迴府。不過他雖然是一個人出來的,卻是兩個人迴去的。為啥?那個血糊糊的人好不容易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怎麽會舍得讓對方如此輕易的跑掉?
血糊糊的人在灰燼族得到了很好的照料,也慢慢學會了灰燼族的語言。雖然有不少灰燼族的女子向他示好,但是他卻沒有打算在這兒過世外桃源的生活。畢竟心有天下的人,有怎麽能在花紅柳綠間快意瀟灑?
血糊糊的人複原沒多久,就向灰燼族的首領提出了辭呈。尚處於壯年期的二人就這樣分別了,然後這一別就是二十年,再度相見的時候血糊糊的人身著一身明黃色龍袍,灰燼族首領的裝扮雖然未變但頭發卻已斑白。
“正是因為是危難之交,正是因為對方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所以漢唐的皇帝才會每年都來這個地方,為這些人送酒和肉,以示永世不忘當天的救命之恩。”明月映照在酒碗裏,俏皮的先品嚐到美酒的味道。不過岑薇自然也不甘示弱,微微晃動後就將一碗酒一飲而盡。
“你為何會知道這個故事?不,這倒與我無關。我想知道,你為何會帶我來這裏?”再怎麽說他李興禹也是敵對國家的人,再怎麽說眼前這個人也應該和自己保持一段距離。為何偏偏此人一副好東西一起分享的模樣,這笑容太過真實。
岑薇笑了笑,輕輕用手指一點,碰碎了酒杯中的月亮道:“因為,朕和你也是這種關係。從各種意義上來說,朕算是你的救命恩人,所以朕希望你知恩圖報。”
“朕?”
岑薇露出一張分外明豔的笑臉道:“朕是漢唐的皇帝,自然是要稱朕了?小月子,你說對不對啊?”岑薇衝著東南的方向喊道,還不忘向對方扔去一塊兒牛肉。
嶽池汗伸手接過牛肉,以極為輕盈的姿勢從從樹上一躍而下,隨即來到篝火旁道:“太宰嶽池汗見過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你當真是漢唐的皇上,而你是太宰?”魏吳國的使者李興禹用手指了指岑薇,又指了指嶽池汗,隨即有些苦惱的道:“怎麽辦,好像我中計了。”
“不是好像,是你已經中計了。而且從你離開魏吳國那一刻開始,你就已經沒有辦法迴去了。”岑薇遞給嶽池汗一碗好酒,決定打開窗戶說亮話。
李興禹看似一副在喝酒賞月聽別人說話的模樣,神思卻早已經飛遠。果然是越怕出錯的時候,就一定會出錯。這下倒好,不要說摸清漢唐的皇帝的性格了,竟然連人都搞錯了。想必那封信如今已經到了魏吳國皇帝的手中,自己的未來還真堪憂啊。
“李興禹,你同意嗎?”
“啊?”李興禹這才意識道岑薇再同他說話,隨即搖晃了一下碗中的酒,以不變應萬變的道:“皇上覺得好,那就好,不需要外來人的同意。”
岑薇和嶽池汗相視一笑,岑薇忍不住搖搖頭,心想自己苦口婆心的說了一大通話,原來都成了對呆鳥彈琴了。也罷,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對方還在自己手裏,自己終歸還是有機會的。
自啟用嶽池汗為太宰那天起,左丞相張廷玉就愁眉苦臉心緒不佳。對於張廷玉這種反應,張居正和馮毅榮都看在眼裏,也感同身受。不過和張廷玉不同的是,這兩個人從來都不是安穩的坐以待斃的一派。
深夜進行了某種活動後,張居正沒有沐浴更衣便來到張廷玉府中。一段無用的寒暄後,被請入書房的張居正對著張廷玉道:“兄弟,不要愁眉苦臉了。終究那個人隻是一個傀儡而已,敢扯我們的職,就別怪我們把他拉下馬。”
“你做了什麽?張居正如今可是關鍵時刻,你可別胡來。”張廷玉緊張起來了,張居正這個人雖然不能說胸無點墨,隻是他的聰明怎麽說都有點兒純度不夠。
張居正嘿嘿一笑,隨即賣關子道:“兄弟,心盡管放到肚子裏。明天就別再稱病了,你就去朝堂上瞧好吧。”
張廷玉還想問些什麽,不過他自然也看出對方保留驚喜的心情,是以語帶保留的道:“希望明天朝堂上擁有的是驚喜不是驚嚇,張居正說到底咱們也算是一條船上的人,我可不希望船就這樣翻了。”
皇宮中,一輪明月看不出喜怒的照耀著大地,岑薇依舊在翻著奏折想從裏麵的花言巧語的阿諛奉承中瞄出什麽民間疾苦來。隻是這些官員們的手段太高,如同無縫的雞蛋一樣,讓你看不到他們所管理區域的一點兒真實情況。
接過小爐子遞過來的茶,岑薇打了個哈欠,隨即說道:“小爐子,你這是有話要說吧。是不是那些大臣們那裏有什麽動靜了,說吧,他們準備怎麽來對付朕呐?”
“皇上英明,張居正和馮毅榮大人今夜去了開朝皇帝的陵墓,好像在哪兒動手做了點兒什麽。”小爐子十分含蓄的說道,那些大逆不道的話,他沒有辦法直接吐出口。
岑薇眉毛一挑,把茶杯重重的放到桌子上,麵色不善的道:“怎麽著,那些人吃了雄心豹子膽了不成?竟敢動皇家墳墓的主意,他們眼裏還有沒有王法?小爐子,不用忌諱,盡管說。他們做什麽了,是開館戮屍,還是火燒陵園啊?”
“這倒沒有,他們做的非常巧妙。要知道咱們開朝皇帝陵墓前有兩棵鬆柏,經過兩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如今那鬆柏早已根如墳墓內。那些人巧妙的通過斷鬆柏的樹根,讓開國皇帝的靈柩露了出來。”小爐子據實以告,沒有做任何評論,隻是單純的敘述事實。
岑薇起身,思索了一會兒卻沒有下達任何指令。過了許久,她才慢慢的道:“小爐子,麻煩你替朕跑一趟,把所有在欽天監任職的人都給朕找來。還有吩咐內務府給朕準備一桌謝罪宴,越多人知道越好。”
黑夜很快過去,黎明的腳步輕悄悄的走來。朝雲塗上一抹亮色,又到了兩天一次的上朝時刻。剛剛從轎子中下來,六王爺就嗅到一種非同尋常的氣氛。有些疑惑的站高望了望百官圍繞的那幾個人,隨即捋著胡須有些擔憂腹誹道:“那三個人不是一直稱病嗎,為何今天突然喜氣洋洋的來到了朝堂?有這些上躥下跳的人在,岑薇恐怕有苦頭吃了。”
“咱們的皇上,恐怕要被這些人算計了。”六王爺正在疑惑誰說出了自己的心裏話,側臉一看,隨即道:“如今朝堂之上,大概隻有我們兩個人是如此想了。”
“不,是三個人。六王爺可別落下新任職的太宰大人,那個人可是以後的頂梁柱啊。”李世終語焉不詳的道,他們這一派的人注定會越來越多的。
“不,是兩個人,因為我不認為這些人能夠戲弄咱們的皇上。二位大人到時候不必心急,在一旁但瞧好戲就好。”嶽池汗不知何時也已經來到了二人身旁,笑望著人群中心的人道。
六王爺和李世終相望了一眼,隨即同意的點點頭。岑薇既然能將東狄那些人玩弄於股掌之中,一些不成器的陰謀陽謀想必也難不倒她。
朝堂之上,岑薇揉了揉稍顯疲倦的眼睛,笑望了一下群臣,隨即開口道:“兩位張大人和一位馮大人都上朝來了?怎麽難道三位是同一家菜館吃了菜,所以才會鬧肚子?如今身體可大好了,莫不要中途暈倒吧?”
看似是噓寒問暖的寒暄,卻讓張廷玉有些汗顏的想退縮。他本身是不想來朝堂之上的,不過經不住張居正的攛掇,是以才會來到這裏。結果等待自己的果真不是什麽好話,竟然是這軟軟的揶揄。
馮毅榮臉皮厚的足以抵擋箭矢,是以他上前一步,有些傲慢的道:“托皇上的福,我們三個人身子已經大安。倒是皇上您天理萬機,可一定要小心呐。”
“朕不怕,再怎麽說朕也是一個年輕人。年輕人總能比某些半截身子已經入土的人活得久,所以有些時候該尋些退路了還是要後退的。”岑薇難得善心的開始勸解,畢竟總算是君臣一場。
張居正冷哼一聲,他從一開始就瞧岑薇不順眼。不過是一個土堆兒裏滾爬的小混混,有什麽資格坐上這萬人之上的龍椅。因為肚子裏全是火氣,是以張居正嘴巴不怎麽恭敬的道:“皇上可知道所有的天災其實本質上都是人禍,比如天食表示著君主無道,而鄭衛之音昭示著亡國。”
此話一出,朝堂上所有打瞌睡的人立馬都清醒了。張居正這個人果真夠大膽,竟然敢麵不改色的說出這些話來。須知這些話是禁忌中的禁忌,詛咒中的詛咒啊。
“哦,張居正你為何說此話呐?”岑薇卻依舊笑的和藹可親,一副對方知識好淵博,我樂意問其詳的模樣。
張居正在心中樂道,上鉤了。不過麵上卻一派倨傲的道:“皇上啊,你最近似乎過於忙於政務了吧。你想想您有多久不曾祭拜過先祖了,他們說不定對你滿肚子怒火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