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忠貞不二
帝君絕寵:惹火小嬌妃 作者:錦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後宮人見風使舵趨炎附勢本已是平常。上官箐與邵采女一同在乾清宮吃了鱉,從各宮到六局一司都避之不及,褚俊宇卻還是如此關心自己,想來後宮雖人心涼薄,卻還是有一片淨土。
上官箐隻微微一笑,卻搖了搖頭,道:“雪錦來得正是時候,正和本宮心意,可是你卻不能送來與本宮。”
褚俊宇大為不解,疑惑地望著上官箐。
“現下萬妃複而得寵,柳妃又身懷帝裔,丁貴人也時時讓皇上開心,且不說皇上對丁貴人是否真心,但就目前來看,丁貴人一樣炙手可熱。”上官箐淡淡地說道,卻不能把話說得太明。
褚俊宇思考片刻,急忙表心意道:“奴才對娘娘忠貞不二,決不會像其他人那樣趨炎附勢。”
“本宮當然相信你的真心,雪錦之事雖小,可是後宮便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一件毫不起眼微不足道的事興許便能逆轉一切。本宮今日教導你,也是希望你能學會,他日當上東廠廠公,也懂得如何去生存周轉。”
褚俊宇著實不明白,一批小小的雪錦,究竟會如何逆轉,不過既然皇後這般說了,自然有她的道理,“奴才該把這雪錦拿去給哪宮的娘娘?皇後娘娘可否為奴才指點一二。”
上官箐頷首,後宮現下的局麵甚是複雜,皇帝的心雖能猜測卻也揣摩不透,不過皇上對萬妃的情意卻是無論到什麽時候都不會變的,“萬妃那你得打點好,以免萬妃以為你是本宮宮裏出去的人,對你心存顧忌。”
褚俊宇知意的點了點頭,“那剩下那批奴才就送去給柳妃娘娘。”
“不。”上官箐搖頭道,“若是給柳妃,其他宮就會以為褚俊宇你是見她倆懷了帝裔所以才送去的雪錦,便沒有其他可言,後宮也不會有什麽波瀾。假如你送給其他宮娘娘,柳妃心裏一定不平衡,這樣才能勾起她們的混戰。剩下那批你便拿去給丁貴人吧。一來丁貴人最近風頭正勁,二來,萬妃心高氣傲,若她知道在奴才心裏她與丁貴人一個區區貴人不相上下,定會怒不可遏,屆時,後宮就有好戲看了。”上官箐說著,眼神陰冷而堅狠。自己竟是在後宮興風作浪的始作俑者,想來,後宮有自己這樣一位皇後,怪不得難得安寧。隻是,這般做也是有原因的,若非當初皇上的薄情和萬妃的毒計,自己也不至於如此。
褚俊宇自然依了上官箐的話去做。一時間後宮又沸沸騰騰了好一陣。
先是津津有味地議論皇後大勢已去,連曾經效力於她的公公如今都見風使舵,對她冷眼。這樣的傳言甚囂塵上,傳到最後,竟還出了皇後痛心不已氣得吐血的傳言。
上官箐對這些自然視若無睹,一切都按照自己的預料在進行,如此,鹹陽宮便不會成為眾人想要攻擊的對象,因為這個皇後已虎落平陽,根本不足為患。
而萬妃因為丁貴人得到了同樣珍貴的布匹,似乎心裏也不痛快,不過出乎意料的是,萬妃竟然隱忍了下來,卻沒有其他任何的動作。
一時間,後宮的獨角戲便隻有丁貴人在唱。本來得皇上垂愛就已讓她囂張桀驁,現下在奴才的心裏,她的地位都比皇後還要重要,更是漲了她的自大,愈發的目中無人。
果然,小小的雪錦本是漫不經心,卻能讓後宮如此大起波瀾。
這日,各宮依例來向皇後請安。雖然宮人都認為皇後大勢已去,在後宮之中隻是有名無實,隻是後位依舊,縱然背後如何議論,當麵還是客客氣氣恭謹有序的。
妃位以下的早早來了,恭恭敬敬向上官箐行了一禮,和平日無異地同上官箐有一句沒一句地閑聊。
上官箐心裏冷笑,雖不知這些人有幾個是真心對自己恭謹。
寧妃和賢妃準時到了,雖來得不算早,卻也不晚。最後來的,是柳妃和丁貴人,草草行禮後便坐在一旁,兩人兀自地聊著,似乎不把其他任何人放在眼裏,縱是皇後。也亦如此。
聊了好一陣,柳薔薇突然說道:“這請安的時辰都要過了,萬妃怎還不來。”
賢妃道:“萬妃身子不適,今日恐怕是不會來了吧。”
“怎能說不來就不來,也沒有派人來請示皇後娘娘,愈發地不把娘娘放在眼裏了。”說著望了一眼上官箐。
上官箐與她對視,心裏卻是覺得可樂,今日坐在這的人,又有幾人真正把本宮放在眼裏。
柳薔薇見上官箐不說任何,繼續道:“以前便是這樣,根本不曾把娘娘放在眼裏,這次她犯了大錯皇上還饒恕她,恐怕她更是囂張。”
丁貴人在一旁附和,“縱然得皇上多少寵愛,禮儀還是要遵守的。萬妃對皇後娘娘如此傲慢,根本就不把老祖宗定下的規矩放在眼裏。”
上官箐見她們一人一句,說了好半天責難萬妃的話,竟不知她們是何時開始這樣富有正義心腸。上官箐卻是裝得滿不在乎,隻想安生立命的模樣,道:“由得她去吧,咱們別對萬妃太過苛刻。”
“皇後娘娘,恕臣妾直言,您身為後宮之主,就應該把持戒條,不允許任何一宮的娘娘不守禮儀。若是真犯了錯,就該罰。”
上官箐茫然望著眾人,一臉的不知所措,“本宮覺得全無必要,萬妃沒來請安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
“娘娘這麽說就不對了,周太後曾告誡過臣妾,後宮是一個紀律嚴明的地方,不允許有任何偏失。娘娘,萬妃今日無故不來請安,對您還沒有一個交代,是該嚴懲。”
上官箐唏噓,深吸一口氣,見柳妃和丁貴人堅定地望著自己,似乎萬妃犯了什麽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一定要去懲罰她,“本宮認為後宮雖然是一個紀律嚴明不容有失的地方,可是不外乎人情。萬妃身懷帝裔,情有可原。若本宮太過嚴厲,未免顯得太不近人情。”
“娘娘,您是後宮之主就要拿出您皇後的威嚴。”丁貴人繼續說道。
“規矩都是人定的,何必那般死板。”上官箐說著,一副不願意與萬貞兒做對的模樣。
丁貴人和柳妃見勸說無果,都知道皇後不敢再與萬妃做對,隻想安生過自己的日子,得過且過,便不再說話了。上官箐心裏明白,她們哪裏是因為自己的皇後威嚴受損所以才看不過去出言,分明都是安了各自的心腸。隻是,自己不懲罰萬妃也並非是害怕,自己也安了另外的心腸。
翌日,上官箐去向周太後請安,剛進正殿,便見柳妃與丁貴人已經在那了。
柳妃懷孕後,周太後對她甚是關愛,柳妃也借了這個機會,常常逗得太後高興大樂,比起萬貞兒,柳妃在太後這更是得寵。
上官箐行禮後,太後隨意賜座,便繼續與柳妃談笑,儼然把上官箐當作空氣一般視若無睹,氣氛頓時尷尬了許多。
兩人說了片刻,丁貴人在一旁也偶爾插了幾句,談得不亦樂乎時,柳妃仿佛這才看到上官箐,急忙道:“臣妾給皇後娘娘請安,臣妾真是疏忽,與太後娘娘聊天太過盡興,都未曾看到娘娘。”
上官箐微微一笑,卻不說其他。
“皇後,哀家方才在聽柳妃說起碧海軒的戲,後宮許久都沒有這麽熱鬧了,看來皇後你管理有方啊。”
“母後謬讚,臣妾愧不敢當。”
周太後似乎意猶未盡,嘴角笑意仍未褪去,“當初皇上選你當皇後哀家還不放心,現在看來,後宮在你的統攝下,愈發的祥和了。”說著望向柳薔薇,“柳妃,你說是不是?”
“皇後娘娘聰慧多謀,有皇後娘娘管理後宮,後宮自然和睦融洽。”
“臣妾也是,一向以皇後娘娘馬首是瞻。”丁貴人忙道,與請安之時句句咄咄相逼比較起來,儼然是兩個不同的人。
上官箐微微一笑,卻似笑非笑,碧海軒的戲再精彩,也比不過後妃的表演,變臉之快,讓人咋舌。
“皇後娘娘體恤各宮,臣妾等都感恩於娘娘。”丁貴人冷言說著,上官箐心裏已察,知道丁貴人是有意這般說的。
果然,周太後問道:“皇後體恤各宮,她如何體恤的?”
丁貴人微笑,笑容卻甚是陰險,“萬妃娘娘身子不適,沒有去向皇後娘娘請安,皇後娘娘體恤萬妃娘娘,也不加責罰,讓臣妾等都以皇後娘娘的仁慈而感動。”
周太後望向上官箐,道:“萬妃還是一如既往地囂張?”
周太後果然不喜萬貞兒,若非是皇上對萬妃寵愛有加,甚至到了離不開的地步,周太後恐怕老早就處置了萬妃。
“萬妃身懷有孕,臣妾不忍她勞累奔波,就允她不來請安。”
“這怎麽可以,妃子向皇後請安是祖製規矩,萬妃身子早就康複,何來的不適。哀家看萬妃就是有意的,仗著皇上的寵愛就可以視祖宗法製為無物。皇後,你居然還姑息她,枉哀家對你這般信任。”
“母後,萬妃甚少這般,臣妾也是為了皇上著想。”
周太後冷哼一聲,“萬妃素來不懂尊卑,哀家早有耳聞,請安事小,破壞了後宮法製事大。皇後,你竟不懲罰萬妃還姑息任她。看來宮裏傳言說皇後為了雪錦傷心成結,身體抱恙不是空穴來風了。”
上官箐聽得太後斥責,也不辯解,隻淡淡道:“臣妾失責。”
“後宮紀律嚴明,一向賞罰分明,有功必賞,有錯定罰。皇後,既然你身子不適,就交出六宮權責吧。”
上官箐隻屈膝垂頭,卻不辯解任何。
柳妃見狀,急忙說道:“太後娘娘,皇後娘娘也是因為體恤萬妃,其心可憫,望太後三思。”
“太後娘娘三思。”丁貴人附和道,“臣妾等一向尊崇皇後娘娘,以皇後娘娘馬首是瞻,更何況,後宮不能一日無主。”
周太後冷眼瞥了一眼上官箐,就聽上官箐說道:“臣妾失責是臣妾的錯,理當受罰。臣妾願意接受母後的處置。”
上官箐隻微微一笑,卻搖了搖頭,道:“雪錦來得正是時候,正和本宮心意,可是你卻不能送來與本宮。”
褚俊宇大為不解,疑惑地望著上官箐。
“現下萬妃複而得寵,柳妃又身懷帝裔,丁貴人也時時讓皇上開心,且不說皇上對丁貴人是否真心,但就目前來看,丁貴人一樣炙手可熱。”上官箐淡淡地說道,卻不能把話說得太明。
褚俊宇思考片刻,急忙表心意道:“奴才對娘娘忠貞不二,決不會像其他人那樣趨炎附勢。”
“本宮當然相信你的真心,雪錦之事雖小,可是後宮便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一件毫不起眼微不足道的事興許便能逆轉一切。本宮今日教導你,也是希望你能學會,他日當上東廠廠公,也懂得如何去生存周轉。”
褚俊宇著實不明白,一批小小的雪錦,究竟會如何逆轉,不過既然皇後這般說了,自然有她的道理,“奴才該把這雪錦拿去給哪宮的娘娘?皇後娘娘可否為奴才指點一二。”
上官箐頷首,後宮現下的局麵甚是複雜,皇帝的心雖能猜測卻也揣摩不透,不過皇上對萬妃的情意卻是無論到什麽時候都不會變的,“萬妃那你得打點好,以免萬妃以為你是本宮宮裏出去的人,對你心存顧忌。”
褚俊宇知意的點了點頭,“那剩下那批奴才就送去給柳妃娘娘。”
“不。”上官箐搖頭道,“若是給柳妃,其他宮就會以為褚俊宇你是見她倆懷了帝裔所以才送去的雪錦,便沒有其他可言,後宮也不會有什麽波瀾。假如你送給其他宮娘娘,柳妃心裏一定不平衡,這樣才能勾起她們的混戰。剩下那批你便拿去給丁貴人吧。一來丁貴人最近風頭正勁,二來,萬妃心高氣傲,若她知道在奴才心裏她與丁貴人一個區區貴人不相上下,定會怒不可遏,屆時,後宮就有好戲看了。”上官箐說著,眼神陰冷而堅狠。自己竟是在後宮興風作浪的始作俑者,想來,後宮有自己這樣一位皇後,怪不得難得安寧。隻是,這般做也是有原因的,若非當初皇上的薄情和萬妃的毒計,自己也不至於如此。
褚俊宇自然依了上官箐的話去做。一時間後宮又沸沸騰騰了好一陣。
先是津津有味地議論皇後大勢已去,連曾經效力於她的公公如今都見風使舵,對她冷眼。這樣的傳言甚囂塵上,傳到最後,竟還出了皇後痛心不已氣得吐血的傳言。
上官箐對這些自然視若無睹,一切都按照自己的預料在進行,如此,鹹陽宮便不會成為眾人想要攻擊的對象,因為這個皇後已虎落平陽,根本不足為患。
而萬妃因為丁貴人得到了同樣珍貴的布匹,似乎心裏也不痛快,不過出乎意料的是,萬妃竟然隱忍了下來,卻沒有其他任何的動作。
一時間,後宮的獨角戲便隻有丁貴人在唱。本來得皇上垂愛就已讓她囂張桀驁,現下在奴才的心裏,她的地位都比皇後還要重要,更是漲了她的自大,愈發的目中無人。
果然,小小的雪錦本是漫不經心,卻能讓後宮如此大起波瀾。
這日,各宮依例來向皇後請安。雖然宮人都認為皇後大勢已去,在後宮之中隻是有名無實,隻是後位依舊,縱然背後如何議論,當麵還是客客氣氣恭謹有序的。
妃位以下的早早來了,恭恭敬敬向上官箐行了一禮,和平日無異地同上官箐有一句沒一句地閑聊。
上官箐心裏冷笑,雖不知這些人有幾個是真心對自己恭謹。
寧妃和賢妃準時到了,雖來得不算早,卻也不晚。最後來的,是柳妃和丁貴人,草草行禮後便坐在一旁,兩人兀自地聊著,似乎不把其他任何人放在眼裏,縱是皇後。也亦如此。
聊了好一陣,柳薔薇突然說道:“這請安的時辰都要過了,萬妃怎還不來。”
賢妃道:“萬妃身子不適,今日恐怕是不會來了吧。”
“怎能說不來就不來,也沒有派人來請示皇後娘娘,愈發地不把娘娘放在眼裏了。”說著望了一眼上官箐。
上官箐與她對視,心裏卻是覺得可樂,今日坐在這的人,又有幾人真正把本宮放在眼裏。
柳薔薇見上官箐不說任何,繼續道:“以前便是這樣,根本不曾把娘娘放在眼裏,這次她犯了大錯皇上還饒恕她,恐怕她更是囂張。”
丁貴人在一旁附和,“縱然得皇上多少寵愛,禮儀還是要遵守的。萬妃對皇後娘娘如此傲慢,根本就不把老祖宗定下的規矩放在眼裏。”
上官箐見她們一人一句,說了好半天責難萬妃的話,竟不知她們是何時開始這樣富有正義心腸。上官箐卻是裝得滿不在乎,隻想安生立命的模樣,道:“由得她去吧,咱們別對萬妃太過苛刻。”
“皇後娘娘,恕臣妾直言,您身為後宮之主,就應該把持戒條,不允許任何一宮的娘娘不守禮儀。若是真犯了錯,就該罰。”
上官箐茫然望著眾人,一臉的不知所措,“本宮覺得全無必要,萬妃沒來請安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
“娘娘這麽說就不對了,周太後曾告誡過臣妾,後宮是一個紀律嚴明的地方,不允許有任何偏失。娘娘,萬妃今日無故不來請安,對您還沒有一個交代,是該嚴懲。”
上官箐唏噓,深吸一口氣,見柳妃和丁貴人堅定地望著自己,似乎萬妃犯了什麽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一定要去懲罰她,“本宮認為後宮雖然是一個紀律嚴明不容有失的地方,可是不外乎人情。萬妃身懷帝裔,情有可原。若本宮太過嚴厲,未免顯得太不近人情。”
“娘娘,您是後宮之主就要拿出您皇後的威嚴。”丁貴人繼續說道。
“規矩都是人定的,何必那般死板。”上官箐說著,一副不願意與萬貞兒做對的模樣。
丁貴人和柳妃見勸說無果,都知道皇後不敢再與萬妃做對,隻想安生過自己的日子,得過且過,便不再說話了。上官箐心裏明白,她們哪裏是因為自己的皇後威嚴受損所以才看不過去出言,分明都是安了各自的心腸。隻是,自己不懲罰萬妃也並非是害怕,自己也安了另外的心腸。
翌日,上官箐去向周太後請安,剛進正殿,便見柳妃與丁貴人已經在那了。
柳妃懷孕後,周太後對她甚是關愛,柳妃也借了這個機會,常常逗得太後高興大樂,比起萬貞兒,柳妃在太後這更是得寵。
上官箐行禮後,太後隨意賜座,便繼續與柳妃談笑,儼然把上官箐當作空氣一般視若無睹,氣氛頓時尷尬了許多。
兩人說了片刻,丁貴人在一旁也偶爾插了幾句,談得不亦樂乎時,柳妃仿佛這才看到上官箐,急忙道:“臣妾給皇後娘娘請安,臣妾真是疏忽,與太後娘娘聊天太過盡興,都未曾看到娘娘。”
上官箐微微一笑,卻不說其他。
“皇後,哀家方才在聽柳妃說起碧海軒的戲,後宮許久都沒有這麽熱鬧了,看來皇後你管理有方啊。”
“母後謬讚,臣妾愧不敢當。”
周太後似乎意猶未盡,嘴角笑意仍未褪去,“當初皇上選你當皇後哀家還不放心,現在看來,後宮在你的統攝下,愈發的祥和了。”說著望向柳薔薇,“柳妃,你說是不是?”
“皇後娘娘聰慧多謀,有皇後娘娘管理後宮,後宮自然和睦融洽。”
“臣妾也是,一向以皇後娘娘馬首是瞻。”丁貴人忙道,與請安之時句句咄咄相逼比較起來,儼然是兩個不同的人。
上官箐微微一笑,卻似笑非笑,碧海軒的戲再精彩,也比不過後妃的表演,變臉之快,讓人咋舌。
“皇後娘娘體恤各宮,臣妾等都感恩於娘娘。”丁貴人冷言說著,上官箐心裏已察,知道丁貴人是有意這般說的。
果然,周太後問道:“皇後體恤各宮,她如何體恤的?”
丁貴人微笑,笑容卻甚是陰險,“萬妃娘娘身子不適,沒有去向皇後娘娘請安,皇後娘娘體恤萬妃娘娘,也不加責罰,讓臣妾等都以皇後娘娘的仁慈而感動。”
周太後望向上官箐,道:“萬妃還是一如既往地囂張?”
周太後果然不喜萬貞兒,若非是皇上對萬妃寵愛有加,甚至到了離不開的地步,周太後恐怕老早就處置了萬妃。
“萬妃身懷有孕,臣妾不忍她勞累奔波,就允她不來請安。”
“這怎麽可以,妃子向皇後請安是祖製規矩,萬妃身子早就康複,何來的不適。哀家看萬妃就是有意的,仗著皇上的寵愛就可以視祖宗法製為無物。皇後,你居然還姑息她,枉哀家對你這般信任。”
“母後,萬妃甚少這般,臣妾也是為了皇上著想。”
周太後冷哼一聲,“萬妃素來不懂尊卑,哀家早有耳聞,請安事小,破壞了後宮法製事大。皇後,你竟不懲罰萬妃還姑息任她。看來宮裏傳言說皇後為了雪錦傷心成結,身體抱恙不是空穴來風了。”
上官箐聽得太後斥責,也不辯解,隻淡淡道:“臣妾失責。”
“後宮紀律嚴明,一向賞罰分明,有功必賞,有錯定罰。皇後,既然你身子不適,就交出六宮權責吧。”
上官箐隻屈膝垂頭,卻不辯解任何。
柳妃見狀,急忙說道:“太後娘娘,皇後娘娘也是因為體恤萬妃,其心可憫,望太後三思。”
“太後娘娘三思。”丁貴人附和道,“臣妾等一向尊崇皇後娘娘,以皇後娘娘馬首是瞻,更何況,後宮不能一日無主。”
周太後冷眼瞥了一眼上官箐,就聽上官箐說道:“臣妾失責是臣妾的錯,理當受罰。臣妾願意接受母後的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