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破對天竺還是很有興趣的,天竺在大唐是佛法的代名詞。


    實際上在李破看來,天竺的佛教和後來那邊盛行的印度教有很多相像之處,尤其是婆羅門,刹帝利等名稱,明顯帶有佛教的色彩。


    尤其是印度教中龐大的神靈體係,很多都脫胎於佛教神話,感覺就像是中原的佛道儒三家,互相采納,各自都有所融合的結果。


    如今的天竺國好像沒那麽多的說法,反正在大唐隻要一提起天竺,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佛祖端坐在那裏。


    所以中原的僧人們對天竺都頗為向往,總是嚷嚷著要到天竺去求取經書什麽的,但能去到天竺的僧人至今也沒聽說有一位,看來都是些嘴強王者。


    反而是天竺的僧人屢屢不遠萬裏來到中原,傳播著他們的教義,也不知哪來那麽大的勁頭,這是中原大多數人很難理解的一件事情。


    李破這會就想到了還在長安觀文殿中查閱經文的玄奘。


    說實話,雖說玄奘法師在後來有著老大的名聲,可實際上多數都有賴於一本西遊記,沒有了這本名著,怕是沒幾個人在乎玄奘西行的故事。


    而追究本源,西遊記無疑是佛教對中原本土道教的一次非常成功的宣傳勝利,把佛祖抬高到了道教三清之上,讓人們產生了一種感覺,佛教就是比道教強大。


    你看書裏麵,隻要佛祖,菩薩一露麵,就沒什麽事不能解決的,當然了,這本來也是一本以佛教信徒為主角的著作,隻不過是和中原神話聯係在了一起罷了。


    當時的社會環境也是佛教大昌,各種形象是符合人們期待的,而封神演義才是正經的道教讀物。


    可惜的是封神故事發生在商周年間,太過久遠,合該成了別人的墊腳石,被玄奘踩上一腳。


    …………


    李破耐心的又跟蘇毗末羅說了一些,他對其他的事情沒有興趣,主要是問了問所謂的布露山口在哪,勃律國又是怎麽迴事。


    然後在腦海中稍微勾畫了一下,所謂的布露山口,其實就是香雄人和天竺人走出來的一條商路。


    群山環繞,地勢很高,應該先進入到昆侖山南端的沿麓山區,轉而向南,見縫插針的穿過喜馬拉雅山脈,估計會到達後來的尼泊爾境內,現在則是北天竺地區,正是佛教的發源地。


    想一想那裏的地形地貌,李破認為所謂的布露山口並不具備大規模軍事行動的條件,可山南各部的人是例外。


    他們習慣生活於高原地區,也曾經有過跟天竺交戰的經驗,是能夠對天竺發起進攻並形成威脅的。


    中間還夾著一個勃律國,這個高原小國就很有意思,竟然盤踞於喜馬拉雅山和昆侖山的夾縫地區,是個標準的山地之國。


    在蘇毗末羅口中,其實是她問的迷夏,勃律國雖小,可在行商上麵有其獨到之處。


    他們不但能和東邊的山南三國交易,還能跟天竺往來,向西北的話,繞過群山,便能去到天山南麓,跟一些羌人部落,以及鐵勒部族,甚或是突厥人,還有西域的國家來往。


    這就很神奇了,這些人是哪來的,屬於什麽民族,估計連他們自己都說不清楚,卻還能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開辟出四通八達的商路,你說稀奇不稀奇?


    李破頭一個想法就是,這個小國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啊,簡直就是南亞次大陸和中亞的節點,有點像開伯爾山口。


    可對於如今的大唐來說,關注起來有點早,至於將來被人占了,會不會對河西地區有所威脅,李破也不知道。


    其實這就是另外一個時空當中,吐蕃崛起之後,威脅西域的另外一條行軍路線,這條路線並不能直接攻擊大唐本土,卻可以威脅安西四鎮。


    這也正是之後勃律國分裂成大小勃律,小勃律不斷向大唐求援的原因所在。


    隻不過現在高原上的形勢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吐蕃已不複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山南三國,但他們的目光卻還是頭一個便盯上了勃律國。


    這對於大唐來說意味著什麽呢?嗯,沒有任何意義,大唐的邊界雖然一直在延伸當中,可相比擁有安西四鎮的疆域,還遠遠不如。


    而以如今山南三國的實力,去攻打天竺都有點異想天開的味道,就不用說借道蔥嶺,去西域插上一腳了。


    …………


    李破最終並沒有給予蘇毗末羅任何明確的承諾,蘇毗末羅又盡力爭取了一下,想向大唐借一批兵甲,把蘇毗人武裝一下什麽的。


    都被李破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這一點是非常清楚的,高原上的部族對於大唐來說,就像是在一塊飛地上養了一批狼崽子,你要是真把他們養大了,估計時不時就能朝主人齜牙咧嘴一番,你一個不注意,他們還能撕扯下你的一塊肉來吞吃。


    蘇毗末羅非常遺憾的退了出去,覺得大唐皇帝陛下很是小氣,那麽多的好東西,怎麽就不能給蘇毗一些?


    是怕蘇毗人換了女王,就不認賬了嗎?那阿修羅神能不能通融一下,改一下女王的傳承規則呢?


    正在她浮想聯翩之際,迷夏已經進到了偏殿之中。


    他就比較老實,沒有那麽多的要求,隻是想再次確認,大唐要保證勢力大張的蘇毗人不會來跟香雄為難。


    這也是最後進到殿中的黑犛牛部首領最為關注的問題。


    可見蘇毗人自己的定位就出了問題,不論是香雄人還是黑犛牛部的首領,都認為他們是一些不講規矩的野人。


    這和蘇毗人信奉的神靈,以及他們本身傳承自遊牧民族的特性所決定的,沒有哪個以農耕為主的民族會喜歡他們。


    三撥人依次入殿,近距離的感受了一下大唐皇帝陛下的威嚴。


    之後李破就不會再見他們了,臨行前他們可能還要來向皇帝陛下辭行,李破也不打算再給他們見麵的機會。


    以後除了三國國主的更迭之外,剩下的就都是鴻臚寺的事情,高原上的這三個藩國,隻要他們沒有統一在一起,就不值得大唐付出太多的精力來關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邊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邊草並收藏北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