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襲誌對隴西李氏的近況並不很關心。
他家居於山南已有數代,與關西李氏行的有些遠了,此次北來,隴西李氏竟然還記得有他這麽一個子孫,讓他也稍有驚訝。
當然了,想想也就明白了,他在梁國任職工部尚書,自然備受關注……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隻是他與身負重任的高士廉不同,他並不是很需要隴西李氏的幫助,所以隴西李氏的興衰跟他也沒太大關係。
李道興能來探望他一下,那是情分,不來呢,那也是本分……
當然,李道興能來探看於他,帶來的好處也顯而易見,能讓他吃上一頓豐盛的酒菜,晚上歇息的時候能睡的暖暖和和,再有就是知道唐廷對待降人的態度。
“大兄讓俺轉告叔父,隻要叔父不求他去,在長安安心待個一年半載的,之後必受重用,在長安期間,叔父可能會任職戶部,太常,匠作等處,官職肯定不如以前顯貴,叔父千萬莫要怨怪……
當然,叔父性情如此豁達,想來也不會如那些人般斤斤計較,看來是侄兒們多慮了。”
醉醺醺的李襲誌哈哈大笑,拍打著桌子便道:“瀉水置平地,各自東南西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歎複坐愁?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
南人喜歡以詩詞遣懷,尤其是在酒後,若不歌上幾句,就渾身不舒坦,可惜此間無人應答。
李道興隻傻嗬嗬的拍巴掌,緊著給叔父斟酒布菜,卻不會去理解李襲誌感歎世情以及自身處境的情懷。
當然了,李襲誌作為正經的門閥中人,卻不會像鮑明遠那般感慨門閥之弊,自傷於身世,李襲誌隻是覺得進了長安便如入牢籠,以後說話都要小心些了。
至於李道興能不能應和兩句他也並不在意,敲著桌子又歌道:“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唉,當今天子文武雙全,也不知到底是怎樣一個人物?”
說到皇帝,李道興即便飲了許多,還是立即警覺了起來,下意識的四下瞅瞅,聲音也放的低了。
“叔父快莫如此,兄長說了,至尊器量恢弘,選賢任能,極有分寸,明君之相漸顯,吾等隻需戮力前行,不可計較太多,不然……取死之道也。”
李襲誌笑笑,心說這是一句廢話,若非明君,咱們怎會有今日之困?不過從侄兒的戰戰兢兢,背後都不敢說上一句壞話的態度上可以看的出來。
之前大家在江陵城中的議論怕是頗有出入,關西大局早定,可不是一副內裏不安,立足未穩的模樣。
和李道興談說良久,漸漸的李襲誌對之後見到皇帝該有怎樣一個姿態也有了準備,這就是有人接引的好處。
其實讓李襲誌比較感興趣的是,內史令蕭閬等人會被如何對待,那些都是蕭皇帝的心腹之臣,也是今年戰事的發起者。
前兩年和諸王,以及周法明等人鬥的不亦樂乎,諸王歿後漸漸勢大,上諂君王,下製朝臣,讓人很是看不過眼,像他這樣出身山南家族,祖籍又是關西的人基本上沒有了說話的份。
到了如今地步,他自然也不會希望這些人好過。
…………………………
送走了李道興,李襲誌招來兒子和侄兒,兩人也不嫌棄殘羹冷炙,坐在那裏便狼吞虎咽,顯然一路上沒少吃了苦頭,性命堪憂之下,家裏麵的教導早早就都被扔在二門後了。
李襲誌看著很是心酸,想讓他們涉險到處打聽一下狀況的心思也淡了下來,行路難,且行且珍重吧。
令他頗為詫異的是,李道興走後不久,又有人前來拜訪。
他也琢磨不太明白,他在長安沒有任何的親眷,算是典型的“外來人”,而且還是梁國降人,怎麽就會接二連三的有人來見他?
難道皇帝真的這麽看重他嗎?那消息傳的也太快了些吧?
這次來人就非是李道興可比了,來的是秘書丞薛德音,另外還有梁州司馬張公瑾相陪,又帶來了些好酒好菜,讓李襲誌恍惚間有了些錯覺,不會吃喝完了頭顱不保吧?這很像是斷頭飯嘛。
更令他吃驚的是,兩人竟都自稱是受了前平陽公主李秀寧所托,來看望她的叔父的,一下便讓李襲誌對隴西李氏的狀態產生了許多聯想,且撲朔迷離的厲害。
而看他醉醺醺的樣子,那兩位倒都很理解,這是借酒澆愁呢吧?
薛德音的仕途現在很平穩,今冬可能就要升秘書少監了,首要任務就是幫助秘書監溫彥弘修隋史,他與溫彥弘之前皆都晉了觀文殿大學士。
李破入主長安之後第一次分發這樣的榮銜,不但是因為他們在文壇的名望,而且也是因為他們在長安書院的建立過程中出了力的緣故。
觀文殿中的圖冊都在秘書監掌管之下,想要運到長安書院去,沒有秘書監勞心費力肯定是不行的。
薛德音也是降人,吃過苦頭的人表現的格外老實,如今隻一心想修好隋史,把秘書監當成了家,對其他的都沒了興趣。
若非公主傳信給他,他也不會來到這裏見李襲誌一麵。
張公瑾也差不多,正處在仕途的上升期,在梁州極得梁州總管李武信重,今年冬天賞功,必定有他一份。
迴到長安來是押運糧草迴來的,冬天裏也就不走了,要替李武拜訪一下故舊,公主府是必然要去的一站。
隴西李氏主枝搖搖欲墜,李秀寧正在努力增加它的支撐,隻是一個女人支撐門戶,確實讓不曉得內情的李襲誌感到了不適。
來的兩人也有些尷尬,閉口不談公主如何如何,說的其他的話倒和李道興差不多,隻讓李襲誌耐心等待,莫要胡思亂想。
他們的消息顯然更為明確,送走了他們,已然喝的過了量的李襲誌暈乎乎的想著,難道隴西李氏已經變成了女人當家,那李道興兄弟又是為了哪般?
他家居於山南已有數代,與關西李氏行的有些遠了,此次北來,隴西李氏竟然還記得有他這麽一個子孫,讓他也稍有驚訝。
當然了,想想也就明白了,他在梁國任職工部尚書,自然備受關注……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隻是他與身負重任的高士廉不同,他並不是很需要隴西李氏的幫助,所以隴西李氏的興衰跟他也沒太大關係。
李道興能來探望他一下,那是情分,不來呢,那也是本分……
當然,李道興能來探看於他,帶來的好處也顯而易見,能讓他吃上一頓豐盛的酒菜,晚上歇息的時候能睡的暖暖和和,再有就是知道唐廷對待降人的態度。
“大兄讓俺轉告叔父,隻要叔父不求他去,在長安安心待個一年半載的,之後必受重用,在長安期間,叔父可能會任職戶部,太常,匠作等處,官職肯定不如以前顯貴,叔父千萬莫要怨怪……
當然,叔父性情如此豁達,想來也不會如那些人般斤斤計較,看來是侄兒們多慮了。”
醉醺醺的李襲誌哈哈大笑,拍打著桌子便道:“瀉水置平地,各自東南西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歎複坐愁?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
南人喜歡以詩詞遣懷,尤其是在酒後,若不歌上幾句,就渾身不舒坦,可惜此間無人應答。
李道興隻傻嗬嗬的拍巴掌,緊著給叔父斟酒布菜,卻不會去理解李襲誌感歎世情以及自身處境的情懷。
當然了,李襲誌作為正經的門閥中人,卻不會像鮑明遠那般感慨門閥之弊,自傷於身世,李襲誌隻是覺得進了長安便如入牢籠,以後說話都要小心些了。
至於李道興能不能應和兩句他也並不在意,敲著桌子又歌道:“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唉,當今天子文武雙全,也不知到底是怎樣一個人物?”
說到皇帝,李道興即便飲了許多,還是立即警覺了起來,下意識的四下瞅瞅,聲音也放的低了。
“叔父快莫如此,兄長說了,至尊器量恢弘,選賢任能,極有分寸,明君之相漸顯,吾等隻需戮力前行,不可計較太多,不然……取死之道也。”
李襲誌笑笑,心說這是一句廢話,若非明君,咱們怎會有今日之困?不過從侄兒的戰戰兢兢,背後都不敢說上一句壞話的態度上可以看的出來。
之前大家在江陵城中的議論怕是頗有出入,關西大局早定,可不是一副內裏不安,立足未穩的模樣。
和李道興談說良久,漸漸的李襲誌對之後見到皇帝該有怎樣一個姿態也有了準備,這就是有人接引的好處。
其實讓李襲誌比較感興趣的是,內史令蕭閬等人會被如何對待,那些都是蕭皇帝的心腹之臣,也是今年戰事的發起者。
前兩年和諸王,以及周法明等人鬥的不亦樂乎,諸王歿後漸漸勢大,上諂君王,下製朝臣,讓人很是看不過眼,像他這樣出身山南家族,祖籍又是關西的人基本上沒有了說話的份。
到了如今地步,他自然也不會希望這些人好過。
…………………………
送走了李道興,李襲誌招來兒子和侄兒,兩人也不嫌棄殘羹冷炙,坐在那裏便狼吞虎咽,顯然一路上沒少吃了苦頭,性命堪憂之下,家裏麵的教導早早就都被扔在二門後了。
李襲誌看著很是心酸,想讓他們涉險到處打聽一下狀況的心思也淡了下來,行路難,且行且珍重吧。
令他頗為詫異的是,李道興走後不久,又有人前來拜訪。
他也琢磨不太明白,他在長安沒有任何的親眷,算是典型的“外來人”,而且還是梁國降人,怎麽就會接二連三的有人來見他?
難道皇帝真的這麽看重他嗎?那消息傳的也太快了些吧?
這次來人就非是李道興可比了,來的是秘書丞薛德音,另外還有梁州司馬張公瑾相陪,又帶來了些好酒好菜,讓李襲誌恍惚間有了些錯覺,不會吃喝完了頭顱不保吧?這很像是斷頭飯嘛。
更令他吃驚的是,兩人竟都自稱是受了前平陽公主李秀寧所托,來看望她的叔父的,一下便讓李襲誌對隴西李氏的狀態產生了許多聯想,且撲朔迷離的厲害。
而看他醉醺醺的樣子,那兩位倒都很理解,這是借酒澆愁呢吧?
薛德音的仕途現在很平穩,今冬可能就要升秘書少監了,首要任務就是幫助秘書監溫彥弘修隋史,他與溫彥弘之前皆都晉了觀文殿大學士。
李破入主長安之後第一次分發這樣的榮銜,不但是因為他們在文壇的名望,而且也是因為他們在長安書院的建立過程中出了力的緣故。
觀文殿中的圖冊都在秘書監掌管之下,想要運到長安書院去,沒有秘書監勞心費力肯定是不行的。
薛德音也是降人,吃過苦頭的人表現的格外老實,如今隻一心想修好隋史,把秘書監當成了家,對其他的都沒了興趣。
若非公主傳信給他,他也不會來到這裏見李襲誌一麵。
張公瑾也差不多,正處在仕途的上升期,在梁州極得梁州總管李武信重,今年冬天賞功,必定有他一份。
迴到長安來是押運糧草迴來的,冬天裏也就不走了,要替李武拜訪一下故舊,公主府是必然要去的一站。
隴西李氏主枝搖搖欲墜,李秀寧正在努力增加它的支撐,隻是一個女人支撐門戶,確實讓不曉得內情的李襲誌感到了不適。
來的兩人也有些尷尬,閉口不談公主如何如何,說的其他的話倒和李道興差不多,隻讓李襲誌耐心等待,莫要胡思亂想。
他們的消息顯然更為明確,送走了他們,已然喝的過了量的李襲誌暈乎乎的想著,難道隴西李氏已經變成了女人當家,那李道興兄弟又是為了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