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說什麽都也遲了,岑景仁在那邊頗受重用,自去後也沒傳迴過隻言片語,看來是決意背主,這樣的人又有什麽可惜的呢?”
蕭閬說著,夾起一片魚片皺眉瞅了瞅,又將魚片放了迴去,“你可真是掃興,提什麽岑景仁嘛?”
崔恪心情不錯,蕭閬這人很是無趣,可他府中的美酒實在讓人垂涎,改日當與周法明一起去他府上相會,諒他也不敢不拿出好酒來招待客人。
一邊琢磨著蕭閬家的藏酒,嘴上卻毫不留情的懟道:“江陵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可岑景仁一去,文氣少了一半,你與元君善等實在難辭其咎。”
蕭閬笑笑,不再與他爭辯,繼續吃他的魚膾,隻是味道不如剛才鮮美了。
崔恪還沒喝醉,見好就收,他其實也隻是發發怨氣而已,當年他與岑文本等人相交,岑文本年紀最輕,才學卻最是讓人佩服。
那樣一個驚才絕豔之人,竟然被當做“禮物”送去了晉陽,真是不知所謂,發幾句牢騷怎麽了?他若是惱了,還要寫文章來罵人呢……
實際上此時若是岑文本重迴南郡,也不太可能與他們這些人談詩論畫了,在北邊待的久了,與南人在行止言談之上都有了很大的差別。
崔恪是個嘴上閑不住的人,“如今已然入夏,北邊天氣漸暖,朝中人人皆談大略,各個語及軍事,議論紛紛,卻無有定論,實在惹人煩厭……至尊還沒有下定決心嗎?”
蕭閬飲了口酒,“此等大事,怎好輕下決斷?你若有什麽想說的,說與我聽便是,切莫出去胡言亂語,至尊也被煩的不行,脾氣可不太好呢。”
崔恪搖頭歎息一聲,大事確實是大事,可商討了小半年了卻還沒有定論,什麽時候是個頭呢?
可這件事也沒什麽可埋怨的地方,冬天時李孝恭稱臣了,大家在江陵城中額手稱慶,皆道大勢已定矣。
隻是還沒高興幾天,李孝恭便已被人擒下,甚至於梁國這邊還在商量著派誰領兵增援蜀中,又該如何跟李孝恭打交道,是不是要令其來江陵覲見皇帝……
你說可笑不可笑,是李孝恭無能呢,還是情勢變化太過?或者說江陵這邊商量來商量去的貽誤了戰機?
張鎮州與柴紹相互提防,眼睜睜的看著劉弘基一敗塗地……好消息來了一個,壞消息接踵而至,幾乎是空歡喜一場。
崔恪喝了一大口酒,哈出一口酒氣,“我不通軍事,不曉韜略,能說什麽呢?就是覺得進軍河南太險了一些,竇建德,杜伏威之輩出身低賤,哪知信義為何物?一旦有所反複,豈不……”
蕭閬施施然的夾著魚片送入口中,慢慢咀嚼品嚐,良久才道:“我勸你呀,以後離周法明之輩遠些,當初他們與諸王爭權,鬥倒了張繡等人,如今又來與我等為難。
此等人隻知爭權奪利,何時顧過大局?”
崔恪聽了哈哈一笑,“我隻就事論事而已,勿要說及其他……再者說了,至尊又未在此間,何必背後道人短長?”
蕭閬這下真被他給氣著了,重重哼了一聲,“你倒成了正人君子了,也不知是誰整日裏罵了這個罵那個,險些被人捉去斬了,還得我等相救才能脫身……”
見好友有了脾氣,崔恪立即慫了,連連拱手道:“我也就那麽一說,你在意個什麽?周法明等人要出巴蜀,你則要去河南,我想了想,若是張繡,董景珍等還在,他們又該如何說呢?”
蕭閬平複了下心情,“這有什麽不好猜的?諸王從來同進同退,秦王雷世猛歿於夔州城下,他們可不會去管什麽大略不大略的,自然要先去為雷世猛報仇。”
崔恪就笑,“那倒未必,諸王向與周仆射等不合,他們若在的話,不定就會主張出兵河南……”
蕭閬搖了搖頭,“說他們作甚,你這人真是見不得旁人高興,總要說些擾人之事,當初諸王總領兵權,向來跋扈……皇帝斬張繡時,你我都在推波助瀾,如今怎的?倒覺得朝中缺了他們不成了嗎?”
崔恪不答,灌了口酒,卻是擊箸吟道:“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蕭閬揚了揚眉,心潮澎湃間,卻還是搖頭道:“李定安出身雖然低了些,可這才情卻非凡俗可比。”
李破去年“作”的詩,今日已是傳到了江陵,南方的人們很有包容性,並沒有因為這詩出自北方諸侯之口便禁止人們傳唱。
於是江南的人們也便曉得,那個占了小半個天下的人是個文武全才,很有些令人敬慕的資格。
即便是蕭閬和崔恪這樣的梁國朝中重臣,也是如此,可見南人在文化層次以及其包容性上,確實要比北人強上許多。
崔恪飲了口酒,歎息一聲道:“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啊……天下紛擾已久,內憂外患,生民塗炭,張繡等人雖然跋扈,卻比吾等有用的多……
他與董景珍若還都在,皇帝又怎會猶豫到現在還無定計?”
蕭閬沉默了下來,張繡確實死的可惜了些,但是他可不會像崔恪一樣悲天憫人,做這種後悔的把戲,張繡自有其取死之道。
董景珍死的冤了些,可他先起了畏懼之心,後又有通敵之實,留著也是禍患。
兩人的政見,行事都不契合,能相交為友也是際遇使然……於是一個吃魚,一個飲酒,都不說話了。
正在崔恪想緊著把酒喝完了,早些迴去的時候,遠處一輛馬車迤邐而來,到了近處,車夫唿哨一聲停下馬車,招唿從人上前,從車廂中卸下一張瑤琴,隨即搬來草廬之中。
馬車車簾再掀,伸出一個腦袋,左右瞧了瞧,小巧玲瓏的身子順勢便鑽了出來,許是在車廂裏悶著了,她扶住腰腹狠狠的唿吸了幾下,才望向草廬這邊,遠遠的便屈身一禮。
守在周圍的侍從們趕緊讓開,廬中兩人起身攏袖迴禮,女子笑了笑,便向這邊行來。
崔恪張望了幾下,迴身便笑道:“好你個蕭從師,竟把呂鄉君請來了,也不早說一聲,我也好少飲一些,唉唉,飲酒就是這點不好,耳朵不很靈光。
可惜可惜,早知她會來,我是要洗了耳朵才會來此的。”
蕭閬說著,夾起一片魚片皺眉瞅了瞅,又將魚片放了迴去,“你可真是掃興,提什麽岑景仁嘛?”
崔恪心情不錯,蕭閬這人很是無趣,可他府中的美酒實在讓人垂涎,改日當與周法明一起去他府上相會,諒他也不敢不拿出好酒來招待客人。
一邊琢磨著蕭閬家的藏酒,嘴上卻毫不留情的懟道:“江陵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可岑景仁一去,文氣少了一半,你與元君善等實在難辭其咎。”
蕭閬笑笑,不再與他爭辯,繼續吃他的魚膾,隻是味道不如剛才鮮美了。
崔恪還沒喝醉,見好就收,他其實也隻是發發怨氣而已,當年他與岑文本等人相交,岑文本年紀最輕,才學卻最是讓人佩服。
那樣一個驚才絕豔之人,竟然被當做“禮物”送去了晉陽,真是不知所謂,發幾句牢騷怎麽了?他若是惱了,還要寫文章來罵人呢……
實際上此時若是岑文本重迴南郡,也不太可能與他們這些人談詩論畫了,在北邊待的久了,與南人在行止言談之上都有了很大的差別。
崔恪是個嘴上閑不住的人,“如今已然入夏,北邊天氣漸暖,朝中人人皆談大略,各個語及軍事,議論紛紛,卻無有定論,實在惹人煩厭……至尊還沒有下定決心嗎?”
蕭閬飲了口酒,“此等大事,怎好輕下決斷?你若有什麽想說的,說與我聽便是,切莫出去胡言亂語,至尊也被煩的不行,脾氣可不太好呢。”
崔恪搖頭歎息一聲,大事確實是大事,可商討了小半年了卻還沒有定論,什麽時候是個頭呢?
可這件事也沒什麽可埋怨的地方,冬天時李孝恭稱臣了,大家在江陵城中額手稱慶,皆道大勢已定矣。
隻是還沒高興幾天,李孝恭便已被人擒下,甚至於梁國這邊還在商量著派誰領兵增援蜀中,又該如何跟李孝恭打交道,是不是要令其來江陵覲見皇帝……
你說可笑不可笑,是李孝恭無能呢,還是情勢變化太過?或者說江陵這邊商量來商量去的貽誤了戰機?
張鎮州與柴紹相互提防,眼睜睜的看著劉弘基一敗塗地……好消息來了一個,壞消息接踵而至,幾乎是空歡喜一場。
崔恪喝了一大口酒,哈出一口酒氣,“我不通軍事,不曉韜略,能說什麽呢?就是覺得進軍河南太險了一些,竇建德,杜伏威之輩出身低賤,哪知信義為何物?一旦有所反複,豈不……”
蕭閬施施然的夾著魚片送入口中,慢慢咀嚼品嚐,良久才道:“我勸你呀,以後離周法明之輩遠些,當初他們與諸王爭權,鬥倒了張繡等人,如今又來與我等為難。
此等人隻知爭權奪利,何時顧過大局?”
崔恪聽了哈哈一笑,“我隻就事論事而已,勿要說及其他……再者說了,至尊又未在此間,何必背後道人短長?”
蕭閬這下真被他給氣著了,重重哼了一聲,“你倒成了正人君子了,也不知是誰整日裏罵了這個罵那個,險些被人捉去斬了,還得我等相救才能脫身……”
見好友有了脾氣,崔恪立即慫了,連連拱手道:“我也就那麽一說,你在意個什麽?周法明等人要出巴蜀,你則要去河南,我想了想,若是張繡,董景珍等還在,他們又該如何說呢?”
蕭閬平複了下心情,“這有什麽不好猜的?諸王從來同進同退,秦王雷世猛歿於夔州城下,他們可不會去管什麽大略不大略的,自然要先去為雷世猛報仇。”
崔恪就笑,“那倒未必,諸王向與周仆射等不合,他們若在的話,不定就會主張出兵河南……”
蕭閬搖了搖頭,“說他們作甚,你這人真是見不得旁人高興,總要說些擾人之事,當初諸王總領兵權,向來跋扈……皇帝斬張繡時,你我都在推波助瀾,如今怎的?倒覺得朝中缺了他們不成了嗎?”
崔恪不答,灌了口酒,卻是擊箸吟道:“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蕭閬揚了揚眉,心潮澎湃間,卻還是搖頭道:“李定安出身雖然低了些,可這才情卻非凡俗可比。”
李破去年“作”的詩,今日已是傳到了江陵,南方的人們很有包容性,並沒有因為這詩出自北方諸侯之口便禁止人們傳唱。
於是江南的人們也便曉得,那個占了小半個天下的人是個文武全才,很有些令人敬慕的資格。
即便是蕭閬和崔恪這樣的梁國朝中重臣,也是如此,可見南人在文化層次以及其包容性上,確實要比北人強上許多。
崔恪飲了口酒,歎息一聲道:“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啊……天下紛擾已久,內憂外患,生民塗炭,張繡等人雖然跋扈,卻比吾等有用的多……
他與董景珍若還都在,皇帝又怎會猶豫到現在還無定計?”
蕭閬沉默了下來,張繡確實死的可惜了些,但是他可不會像崔恪一樣悲天憫人,做這種後悔的把戲,張繡自有其取死之道。
董景珍死的冤了些,可他先起了畏懼之心,後又有通敵之實,留著也是禍患。
兩人的政見,行事都不契合,能相交為友也是際遇使然……於是一個吃魚,一個飲酒,都不說話了。
正在崔恪想緊著把酒喝完了,早些迴去的時候,遠處一輛馬車迤邐而來,到了近處,車夫唿哨一聲停下馬車,招唿從人上前,從車廂中卸下一張瑤琴,隨即搬來草廬之中。
馬車車簾再掀,伸出一個腦袋,左右瞧了瞧,小巧玲瓏的身子順勢便鑽了出來,許是在車廂裏悶著了,她扶住腰腹狠狠的唿吸了幾下,才望向草廬這邊,遠遠的便屈身一禮。
守在周圍的侍從們趕緊讓開,廬中兩人起身攏袖迴禮,女子笑了笑,便向這邊行來。
崔恪張望了幾下,迴身便笑道:“好你個蕭從師,竟把呂鄉君請來了,也不早說一聲,我也好少飲一些,唉唉,飲酒就是這點不好,耳朵不很靈光。
可惜可惜,早知她會來,我是要洗了耳朵才會來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