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是李密等人前腳剛出長安,李淵便已下詔,秦王李世民領陝東道行軍大總管,率天策府右護軍,驃騎將軍段誌玄,天策府左虞侯,車騎將軍侯君集,通議大夫劉世讓,以及慕容羅睺,翟長孫等北上龍門。


    實際上,李世民沒在長安呆多長時間,可他留在長安城中的痕跡卻比之前重了不知多少。


    天策府在京師一枝獨秀,幾與太子東宮並列,天策府中人各個皆有軍功在身,桀驁之處,一言難盡。


    李世民在京師的這些日子,齊王李元吉縮在府中,幾乎未出府門一步,其實怕的就是在大街上碰到秦王府中之人,起了衝突的話,刀槍無眼,說不定就有哪個不要命的家夥給他來上一刀呢。


    等到李世民出京,很多人心裏都鬆了一口氣。


    實際上到了這個時候,很多押在牢獄之中待審的秦王舊部,都被釋放了出來,紛紛隨李世民出京領兵去了。


    秦王府的守衛也森嚴了起來,不太可能再有人敢強闖秦王府了。


    這些天來最值得一提的其實就是與東宮洗馬魏征交好的上儀同宇文士及改投秦王府,以隨軍司馬之職跟李世民出京了。


    之前秦王府的臉被抽的啪啪作響,如今人家反手一巴掌打迴來,也挺疼的。


    因為這位宇文閥的子弟,和旁人可不一樣。


    他是宇文化及的弟弟,娶的妻子也是隋室南陽公主,在宇文閥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當日宇文化及弑殺楊廣於江都,後率軍北上,宇文士及在半路上便離了兄長而去,投在李密麾下。


    李密歸唐,宇文士及也被送到了李淵麵前,一番話語之後,李淵對他非常優容,時常帶在身邊,不多時便成了天子近臣中的一個。


    這人投了秦王府,不管是苦肉計還是天子眼線,反正據說一入李世民麾下,便得了李世民賞識,房玄齡,杜如晦等人也是其人交口稱讚。


    而此時天策府正是風光之時,趨炎附勢者多不勝數,倒也不缺宇文士及一個。


    而這次李世民出京領兵也絕對不是毫無準備,除了在京兆招募關西府兵六千之外,又有兩千各大軍府衛士隨軍。


    這些都可以說是關西軍旅的精華所在,而李世民的親軍也是由三千西北騎兵組成,這些騎兵是李世民從西北軍中精挑細選而來,帶入京師的隻是一部分,其他皆駐於長安縣境內。


    而這三千玄甲軍,才是李世民最可靠的軍事力量。


    李世民領著萬餘兵馬走了,隨後太子李建成也出京去了潼關。


    不久李淵便詔齊王李元吉,兵部尚書屈突通領兵西北,以防西涼李軌東進。


    接著,李淵又令劉弘基,獨孤謀各率五千兵馬增援蜀中。


    到了此時其實也就能看的比較清楚了,別看天策府風頭一時無兩,可實際上東宮的勢力正在穩步膨脹之中,在這一番爭競當中占了不少的實惠。


    李建成畢竟比李世民年長了十幾歲,又有著李淵的一力支持,不慌不忙間,就隱隱站在了上風頭。


    說起來,這兩兄弟看上去還這挺像當年隋時的太子楊勇和他的弟弟楊廣的。


    楊勇在楊堅登位時立下了很多功勞,比楊廣也年長許多,若非楊堅晚年疑忌功臣,楊勇的太子位也不會那麽容易動搖。


    現在的情形和那會兒還真就差不多,幾乎是隻要李淵主意不變,李世民看上去根本沒有多少機會。


    隻是李建成不是楊勇,李世民也不是楊廣,李淵也更非楊堅,所以說局麵再是相似,結果如何,還要看各人手段。


    …………………………


    唐武德二年八月,一行數百人形色匆匆的出了潼關。


    又前行十餘裏,行進速度稍減,李密迴首張望,良久他才緩緩吐出一口白氣。


    這是個瘦肖的中年人,臉上已經有了深刻的溝壑,每一條紋理都好像在訴說著他那精彩至極的前半生。


    他正值壯年,野心的火焰幾乎已經布滿了他全身上下每一個地方,他的目光冷峻而又執著,沉靜中掩藏著他那無盡的瘋狂。


    這個時候,當初的河南王身上雖冷,臉也被凍的有些麻木,可心中著實暢快非常。


    在他看來,出了潼關就如蛟龍入海,再也不會迴去那悶煞人的長安了。


    他微微環顧左右,心中頗有欣慰,從長安離開的時候,隻有十餘人跟隨在他身邊,可過潼關之時,又有三百餘人重歸舊主。


    這無法跟當初的千軍萬馬相比,可這些卻都是他李密最忠實的部下。


    當年楊公兵敗,他李密孤身一人輾轉數千裏,潦倒於路途之上,淒涼孤寂之處猶勝如今,所以說,這不算什麽,隻要他李密還有一口氣在,以他李密之才,早晚有東山再起之時。


    他不是霸王項羽,一敗便難以翻身……


    王世充……李密不屑的想著,早晚他都會一雪前恥,擒殺此賊於馬下,嗯,還有李淵,沐猴而冠,實在可笑。


    “魏公,咱們這就向南吧……”


    王伯當小心翼翼的看著李密的神色,出了潼關,那個熟悉的魏公好像就又迴來了,讓王伯當有些心驚膽戰。


    他們在路途之上早已商議好了,河南腹地未可久留,別看李密有著自信,隻要他舉手一唿,定然還會應聲景從,可事實上情形很難說會是怎樣,因為王世充若是知道了李密重歸河南的消息,定會派兵前來追緝,絕對不會給這個大敵以複起之機。


    李密和王伯當商量了幾次,都覺著應該先南下去襄城找尋他的舊部張善相,招撫其人再圖複起。


    其他人自也沒有異議,至於什麽狗屁的河南招撫大使,誰都沒看在眼裏。


    跟著魏公重迴河南,他們就都沒想著再迴去給李唐當牛做馬。


    馬蹄和雜亂的腳步聲響起,在荒蕪的河南大地上踏起一溜煙塵,急急往南方行進,顯然他們也怕潼關的人追上來。


    實際上則是,李淵既沒有下詔追迴李密,李建成到潼關之後也沒想著派人追殺逃人,就像這件事從來沒發生一樣。


    隻是很快,消息就傳到了洛陽王世充的耳朵裏,李密叛唐而走,不知去向。


    (月票月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邊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邊草並收藏北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