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尊欲分兵攻平壤城,我等已歸右翊衛府轄下,隨軍東進,打起精神來,這次可非是兒戲了..”
“啊?”李破聽了這個,立馬烏雲壓頂,滿頭的黑線,平壤啊,從遼東城去平壤?坐飛機嗎?
心驚之餘,脫口便道:“我說..軍曹,您又把誰給得罪了?”
李碧臉上肌肉抽動了一下,但鮮見的沒發火兒,而是非常有耐心的解釋,“騎軍各部,大多歸於右翊衛府麾下,不隻咱們馬邑來的人。”
好吧,震驚過後,李破也無心再追根問底,莫名其妙的命令,這些日子已經聽的多了,他也有點麻木了。
而且,這和在涿郡的時候也大不一樣,那會兒離開拔還遠,有辦法可想。
現在嘛,瞅這個樣子,除了當逃兵之外,也就隻剩下了一條路,那就是隨軍走上一趟了。
逃兵就不用想了,大軍環繞,人生地不熟,至今為止,李破也沒聽說有一個逃兵出現,這肯定不是大家忠心耿耿,願意在這裏陪著見鬼的皇帝耍子。
而是這一路迴去..。。誰他娘的能迴得去啊?
李破再沒廢話,悶頭走了。
一邊緊著讓手下人等,準備東西,一邊冥思苦想。
但想的腦仁兒都疼了,也沒從腦海中找出來,隋軍分兵的曆史知識,但不詳的預感,卻越來越是清晰了起來。
既然他不知道宇文述,於仲文,兩部三十萬大軍的征程如何如何。
那麽,他就更不會知道,因為分兵太晚,隋軍到底錯過了什麽。
實際上,就在隋軍分兵東進的當口,平壤道行軍總管,大將軍來護兒,已經率領水路兵馬,從海路,入大同江進入高句麗境內。
這一路水軍,多為淮揚勁卒,而兩位掌兵之人,平壤道行軍總管來護兒,水軍副總管周法尚,都是隋帝楊廣信重之人,也同為大隋名將。
兩人隨即,選淺灘登陸高句麗腹地,直驅平壤。
這兩位的配合,一開始就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
在離平壤城大約二三十裏處,他們和高句麗王高元親率的大軍相遇了。
此時,高句麗一方,可以說是重兵雲集,馬步軍旅,排有數十裏,差不多二十多萬眾,並且是嚴陣以待。
而來護兒所率的大隋海軍陸戰隊,也隻數萬人馬,人數相差懸殊,而且,來護兒的水軍,騎兵極少。
此戰的細節之處就不用多說了。
大將軍來護兒是當仁不讓的主角,其他人都是小配。
先是來護兒派兒子來整,部將費青奴,陣斬率重騎衝陣的高句麗王弟高建,懸其首,以振軍心。
隨即,在一天的鏖戰當中,大破高句麗大軍,殺的高句麗人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高句麗王,狼狽逃迴平壤。
按時間來算,按照當初兵部尚書段文振的計劃,一入高句麗,圍遼東城之後,立即分兵,隋軍完全可以在這個時候,會師於平壤城下,而此時的平壤城,也就算是唾手可得了。
但是,隋帝楊廣和高句麗王高元,這一對的倒黴蛋,都可以說是在第一次遼東戰事當中,弄的灰頭土臉,一個比著一個的犯錯誤。
大勝之後的隋軍,士氣高昂。
來護兒不聽周法尚之議,令周法尚率兵守衛戰船,自己則挑四萬精銳,追著高句麗敗軍,直驅平壤。
這個時候,後來人用結果推論過程,有的說來護兒大勝之後,起了驕敵之心,這才有了後來的敗績,使遼東之戰完全變了樣子。
也有人說,高句麗人使用誘敵之計,誘使來護兒入平壤城城,一舉擊潰了來護兒。
不過他們不約而同的,都在推崇周法尚在這一戰的表現。
實際上,像來護兒這樣的大軍統帥,每一個決定,都是按照戰事進程做出來,閑坐於室內,去評論這樣的一個軍中上將,說出來的,都是無稽之談。
而高句麗人在大敗之後,更不可能還有那個閑心,想將敵人引入王城,再一舉潰之,你不閉城而守,而是要將王城拱手讓人,那得有多大的一顆心髒,或是有著怎樣的權勢?才能做到這一點?
事實上,來護兒判斷的完全正確。
他率軍一舉攻入了平壤外城。
勝券在握之下,來護兒此時,也確實低估了高句麗人的韌性和反抗的決心,而且,他還高估了自己的威望。
入城之後的隋軍將士,一下就瘋狂了起來。
這並不奇怪,他們在軍營當中,忍受了一年多的枯燥生活,又在海上漂了幾個月,一旦進入這樣一座頗為繁華的敵國城市,會發生什麽,就不用說了。
來護兒幾乎是突然間,便失去了對軍隊的控製。
這是他倉促入城,帶來的最直接的後果,隋軍各部將領,縱兵大掠。
這要是十幾二十萬的軍隊,也就罷了,完全能將平壤城變作白地鬼蜮,但此時的隋軍,隻有四萬人,散入城中,雖對平壤城造成了非常嚴重的破壞,平壤城的人口,也在此戰當中,銳減了不少。
但當麵對高句麗人的決死反撲的時候,隋軍毫不意外的,很快就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之中,被徹底擊潰了。
能夠逃迴大同江岸邊的,隻有數千眾,其餘多數陷在了平壤城中。
周法尚也並非未卜先知,斥候的作用,讓他很快便知道了來護兒大敗的消息,並在江畔設陣,嚴陣以待。
來護兒和周法尚匯合之後,高句麗人見隋軍有備,也不再敢靠上來。
而新敗之下,水軍兵力明顯不足,來護兒和周法尚一商量,上了船,漂在大同江上,等待大軍主力到來。
一戰結束,可謂是兩敗俱傷。
不過,以來護兒一路偏師,便大敗二十萬高句麗大軍,更是攻入了平壤城內,不管怎麽說,這都是一場冷兵器時代,極為經典的戰例了。
而且,此戰,可謂是重創了高句麗國力,此時,若是隋軍能痛下決心撤兵,等待來年再入高句麗的話,高句麗有多少還手之力,還真就難說了。
“啊?”李破聽了這個,立馬烏雲壓頂,滿頭的黑線,平壤啊,從遼東城去平壤?坐飛機嗎?
心驚之餘,脫口便道:“我說..軍曹,您又把誰給得罪了?”
李碧臉上肌肉抽動了一下,但鮮見的沒發火兒,而是非常有耐心的解釋,“騎軍各部,大多歸於右翊衛府麾下,不隻咱們馬邑來的人。”
好吧,震驚過後,李破也無心再追根問底,莫名其妙的命令,這些日子已經聽的多了,他也有點麻木了。
而且,這和在涿郡的時候也大不一樣,那會兒離開拔還遠,有辦法可想。
現在嘛,瞅這個樣子,除了當逃兵之外,也就隻剩下了一條路,那就是隨軍走上一趟了。
逃兵就不用想了,大軍環繞,人生地不熟,至今為止,李破也沒聽說有一個逃兵出現,這肯定不是大家忠心耿耿,願意在這裏陪著見鬼的皇帝耍子。
而是這一路迴去..。。誰他娘的能迴得去啊?
李破再沒廢話,悶頭走了。
一邊緊著讓手下人等,準備東西,一邊冥思苦想。
但想的腦仁兒都疼了,也沒從腦海中找出來,隋軍分兵的曆史知識,但不詳的預感,卻越來越是清晰了起來。
既然他不知道宇文述,於仲文,兩部三十萬大軍的征程如何如何。
那麽,他就更不會知道,因為分兵太晚,隋軍到底錯過了什麽。
實際上,就在隋軍分兵東進的當口,平壤道行軍總管,大將軍來護兒,已經率領水路兵馬,從海路,入大同江進入高句麗境內。
這一路水軍,多為淮揚勁卒,而兩位掌兵之人,平壤道行軍總管來護兒,水軍副總管周法尚,都是隋帝楊廣信重之人,也同為大隋名將。
兩人隨即,選淺灘登陸高句麗腹地,直驅平壤。
這兩位的配合,一開始就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
在離平壤城大約二三十裏處,他們和高句麗王高元親率的大軍相遇了。
此時,高句麗一方,可以說是重兵雲集,馬步軍旅,排有數十裏,差不多二十多萬眾,並且是嚴陣以待。
而來護兒所率的大隋海軍陸戰隊,也隻數萬人馬,人數相差懸殊,而且,來護兒的水軍,騎兵極少。
此戰的細節之處就不用多說了。
大將軍來護兒是當仁不讓的主角,其他人都是小配。
先是來護兒派兒子來整,部將費青奴,陣斬率重騎衝陣的高句麗王弟高建,懸其首,以振軍心。
隨即,在一天的鏖戰當中,大破高句麗大軍,殺的高句麗人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高句麗王,狼狽逃迴平壤。
按時間來算,按照當初兵部尚書段文振的計劃,一入高句麗,圍遼東城之後,立即分兵,隋軍完全可以在這個時候,會師於平壤城下,而此時的平壤城,也就算是唾手可得了。
但是,隋帝楊廣和高句麗王高元,這一對的倒黴蛋,都可以說是在第一次遼東戰事當中,弄的灰頭土臉,一個比著一個的犯錯誤。
大勝之後的隋軍,士氣高昂。
來護兒不聽周法尚之議,令周法尚率兵守衛戰船,自己則挑四萬精銳,追著高句麗敗軍,直驅平壤。
這個時候,後來人用結果推論過程,有的說來護兒大勝之後,起了驕敵之心,這才有了後來的敗績,使遼東之戰完全變了樣子。
也有人說,高句麗人使用誘敵之計,誘使來護兒入平壤城城,一舉擊潰了來護兒。
不過他們不約而同的,都在推崇周法尚在這一戰的表現。
實際上,像來護兒這樣的大軍統帥,每一個決定,都是按照戰事進程做出來,閑坐於室內,去評論這樣的一個軍中上將,說出來的,都是無稽之談。
而高句麗人在大敗之後,更不可能還有那個閑心,想將敵人引入王城,再一舉潰之,你不閉城而守,而是要將王城拱手讓人,那得有多大的一顆心髒,或是有著怎樣的權勢?才能做到這一點?
事實上,來護兒判斷的完全正確。
他率軍一舉攻入了平壤外城。
勝券在握之下,來護兒此時,也確實低估了高句麗人的韌性和反抗的決心,而且,他還高估了自己的威望。
入城之後的隋軍將士,一下就瘋狂了起來。
這並不奇怪,他們在軍營當中,忍受了一年多的枯燥生活,又在海上漂了幾個月,一旦進入這樣一座頗為繁華的敵國城市,會發生什麽,就不用說了。
來護兒幾乎是突然間,便失去了對軍隊的控製。
這是他倉促入城,帶來的最直接的後果,隋軍各部將領,縱兵大掠。
這要是十幾二十萬的軍隊,也就罷了,完全能將平壤城變作白地鬼蜮,但此時的隋軍,隻有四萬人,散入城中,雖對平壤城造成了非常嚴重的破壞,平壤城的人口,也在此戰當中,銳減了不少。
但當麵對高句麗人的決死反撲的時候,隋軍毫不意外的,很快就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之中,被徹底擊潰了。
能夠逃迴大同江岸邊的,隻有數千眾,其餘多數陷在了平壤城中。
周法尚也並非未卜先知,斥候的作用,讓他很快便知道了來護兒大敗的消息,並在江畔設陣,嚴陣以待。
來護兒和周法尚匯合之後,高句麗人見隋軍有備,也不再敢靠上來。
而新敗之下,水軍兵力明顯不足,來護兒和周法尚一商量,上了船,漂在大同江上,等待大軍主力到來。
一戰結束,可謂是兩敗俱傷。
不過,以來護兒一路偏師,便大敗二十萬高句麗大軍,更是攻入了平壤城內,不管怎麽說,這都是一場冷兵器時代,極為經典的戰例了。
而且,此戰,可謂是重創了高句麗國力,此時,若是隋軍能痛下決心撤兵,等待來年再入高句麗的話,高句麗有多少還手之力,還真就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