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隨身空間:官家娘子種田 作者:簡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了,小丫頭,驚喜過了,你是不是要擔起鋪子老闆的責任了。”王行之看看外麵,有一大群人朝他們鋪子而來。
“必須的。”她俏皮的行了個敬禮,轉身便迎了出去。
第一百三十五章黎崇文升遷
飛狐縣的商業區項目開發的很成功。僅僅開幕式十天就為飛狐縣創造了豐厚的利潤。商業區的成功不僅拉動了當地的經濟更增加了官衙的稅收。而商業區幕後最大的贏家莫過於黎家水泥作坊。
這一年作坊又增加了十條生產線招攬了兩百多名夥計。黎家水泥作坊的品牌效應越來越響,如今不止北邊,連遠在千裏之外的京城都曉得黎家作坊。好多京都大戶大興土木首先想到的就是黎家作坊的水泥。
是以,作坊開設分廠已刻不容緩。
年底作坊開股東大會,開設分廠作為首要議題討論。經過一番商量,幾個作坊老闆決定年初派黎如晦和蘇陌前往京城開設分廠。這一年作坊股東人人分得一筆不菲的紅利。
——
因去年受蝗災影響,北邊的幾個縣均出現經濟蕭條,貿易中斷的情況。更因為當地官員對於饑荒處置不當,導致人口驟減一半。好多縣城幾乎成了鬼城,更別提復甦當地貿易。
在這一大片頹喪的氣象中,飛狐縣卻是另類一樣的存在。飛狐縣不僅沒受饑荒的影響,還反增了一倍以上的人口。更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飛狐縣開發的商業圈項目橫空出世,並得到空前轟動。據說僅僅開幕式十天就促成交易數萬樁,成交金額達到五萬兩。
飛狐縣的商業圈名氣一下子打響,整個北邊人盡皆知。不少別縣的鋪子紛紛遷居到飛狐縣來開店。不僅如此連遠在千裏之外的商隊也看重了飛狐縣這一處貿易場所。
大夥兒驚嘆飛狐縣翻天覆地的巨變,卻也想不通為何短短幾年功夫,飛狐縣能從原本的窮困鬼城變成現在人人趨之若鶩的貿易中心。縣令黎崇文到底有什麽魔力成就如今的飛狐縣。
不僅是飛狐縣在大齊出名了,連飛狐縣縣令黎崇文也大火了一把。世人紛紛贊他是百姓的好官,是大齊王朝的一股清流。一本本奏請飛狐縣翻天覆地變化的摺子如雪花片似的紛紛落到陛下桌案前。
皇帝翻閱著來自北邊四方奏摺,越看越興奮,連連叫好:“這樣的能吏,朕為何從來沒聽說過。”
皇帝身邊的大內官喬公公答道:“去年年初飛狐縣縣令黎崇文被召迴京述職。是禮部給考核的,並未舉薦給陛下。”
“這般人才禮部卻從不舉薦給朕,元禎作為禮部尚書著實失職。你去趟禮部把黎崇文的歷年考核統統拿過來,朕要好好看一看。”高熾皇帝自登大寳已有二十多年,大齊國力一直萎靡不振。有時候他不得不懷疑自己沒有治國的本事。可想到這個得來不易的皇位,他又不甘心認輸。是以,這幾年他急於納賢,以期能在有生之年創造一個太平盛世。好告知天下他乃天命所歸,是上天指派的真龍天子。
沒過多久,喬公公從禮部迴來,一旁還跟著陳王殿下高元吉。
“兒臣叩見父皇。”高元吉恭恭敬敬的做了一套拜見禮。
“元吉來啦,朕正琢磨著黎崇文的調派。你來得正好,幫朕參謀參謀。”皇帝笑眯眯的招唿著高元吉上前。
高元吉一副誠惶誠恐的上前,隨侍在皇帝身旁。“父皇說的可是飛狐縣的縣令黎崇文?”
“正是此人,這黎崇文可是個了不得的人物。朕還記得前幾年北邊是朝官避之唯恐不及的不毛之地。人人都說北邊地方窮山惡水,再加上常年受遊牧族的搶奪,生活條件極苦,能圖個溫飽都不容易。”
“但凡有能力的人都往南邊遷移,留下的也巨是老弱病殘。倒沒想到這個黎崇文過去才幾年功夫就把北邊最窮困的一個縣治理地這般繁榮。”皇帝指著攤開在桌案前的北方誌滔滔不絕的說著。
高元吉扮演著一個很好的傾聽者,謙恭地站在一旁,仔細聆聽著。
“黎崇文此人當屬能吏,朕得好好想想如何褒獎他。”這樣的人才是皇帝當務之急最渴求的。
高元吉故作不經意的提到:“父皇,三弟不也在北邊麽。要不去信詢問下他的看法。”
“小三兒也在飛狐縣麽?”皇帝想起自己的第三子高元鈞前幾年也去了北邊。
“據說三弟的恆王府就建在飛狐縣一帶。”
“這般巧,這小子跟他大哥一樣,半點不懂朕求賢若渴的心,有這樣的人才也不曉得向朕舉薦舉薦。”
“三弟身邊人才濟濟,約摸是捨不得舉薦給父皇罷。”高元吉似真似假的說道。字裏行間卻處處透著一股挑撥。
“怎麽說?”皇帝果然皺緊了眉頭。這個至尊之位本就得來不當,頗受世人詬病。是以他比誰都不希望看到兄弟鬩牆的局麵上演。生怕後人指責他們高家吃香太難看。
在皇帝心中長子高元禎是皇位的不二人選,更何況高元禎從小天資聰穎。
“不止黎崇文這樣的能吏,連咱們大齊的第一公子衛珩不也死心塌地跟在他身邊去了北邊麽。”
衛珩啊,大齊第一個連中三元的狀元。從小天資聰穎,又有那樣高的門第,誰不想拉攏。他和李承佑幾次三番套近乎都沒能說動衛珩。卻不想他竟然默不作聲地跟著高元鈞去了北邊。高元吉由此就將衛珩也視作敵對之人。
“衛珩,可惜咯。”皇帝很是惋惜的嘆了幾聲。衛珩,原本他是要著重培養的棟樑之才,想著留給元禎用的能臣。卻不想衛珩與家人賭氣竟棄文從武,頭也不迴地紮進了軍營。如今在小三兒身邊轉悠,想來今後也得不到重用了。皇帝雖然看中衛珩的才華,可到底沒把一個意氣用事的毛頭小子放在眼裏。
“不說小三兒,就談談黎崇文,要安排什麽位置給他呢?要麽把他調迴京城來?”
“父皇,不可啊。”高元吉急切的喊出聲阻止。
高元吉怎麽想都覺得黎崇文必定是高元鈞的人。把對手的人調到京城來占位,門兒都沒有。
皇帝狐疑的看著他這般急切的樣子。“為何不可?”
高元吉一時心急喊出聲卻沒來得及想好阻止的理由,躊躇了半響才急中生智想到:“父皇,黎崇文的長子名叫黎靜言去年高中狀元。”
“喔,朕記起來了,原來翰林院的黎編修是黎崇文長子啊。這黎家盡出人才吶。”皇帝約摸記得黎靜言,雖平日裏見麵的次數極少,但人才麽,他都會多幾分關注。“如此這般倒不適合調迴京了。”
“父皇,依兒臣之見,北邊貿易剛剛起步,黎崇文功不可沒,倘若貿然將他調離北邊,又沒合適的人繼任,萬一搞砸了北邊好不容易創造的繁榮,可不就是得不償失麽。”
“你說的也有道理。”皇帝一聽,便消了把黎崇文調到畿縣的打算。“那便在當地直升知州即可。”
“父皇此番安排甚好,北邊百姓定會感激您的。”
</br>
“必須的。”她俏皮的行了個敬禮,轉身便迎了出去。
第一百三十五章黎崇文升遷
飛狐縣的商業區項目開發的很成功。僅僅開幕式十天就為飛狐縣創造了豐厚的利潤。商業區的成功不僅拉動了當地的經濟更增加了官衙的稅收。而商業區幕後最大的贏家莫過於黎家水泥作坊。
這一年作坊又增加了十條生產線招攬了兩百多名夥計。黎家水泥作坊的品牌效應越來越響,如今不止北邊,連遠在千裏之外的京城都曉得黎家作坊。好多京都大戶大興土木首先想到的就是黎家作坊的水泥。
是以,作坊開設分廠已刻不容緩。
年底作坊開股東大會,開設分廠作為首要議題討論。經過一番商量,幾個作坊老闆決定年初派黎如晦和蘇陌前往京城開設分廠。這一年作坊股東人人分得一筆不菲的紅利。
——
因去年受蝗災影響,北邊的幾個縣均出現經濟蕭條,貿易中斷的情況。更因為當地官員對於饑荒處置不當,導致人口驟減一半。好多縣城幾乎成了鬼城,更別提復甦當地貿易。
在這一大片頹喪的氣象中,飛狐縣卻是另類一樣的存在。飛狐縣不僅沒受饑荒的影響,還反增了一倍以上的人口。更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飛狐縣開發的商業圈項目橫空出世,並得到空前轟動。據說僅僅開幕式十天就促成交易數萬樁,成交金額達到五萬兩。
飛狐縣的商業圈名氣一下子打響,整個北邊人盡皆知。不少別縣的鋪子紛紛遷居到飛狐縣來開店。不僅如此連遠在千裏之外的商隊也看重了飛狐縣這一處貿易場所。
大夥兒驚嘆飛狐縣翻天覆地的巨變,卻也想不通為何短短幾年功夫,飛狐縣能從原本的窮困鬼城變成現在人人趨之若鶩的貿易中心。縣令黎崇文到底有什麽魔力成就如今的飛狐縣。
不僅是飛狐縣在大齊出名了,連飛狐縣縣令黎崇文也大火了一把。世人紛紛贊他是百姓的好官,是大齊王朝的一股清流。一本本奏請飛狐縣翻天覆地變化的摺子如雪花片似的紛紛落到陛下桌案前。
皇帝翻閱著來自北邊四方奏摺,越看越興奮,連連叫好:“這樣的能吏,朕為何從來沒聽說過。”
皇帝身邊的大內官喬公公答道:“去年年初飛狐縣縣令黎崇文被召迴京述職。是禮部給考核的,並未舉薦給陛下。”
“這般人才禮部卻從不舉薦給朕,元禎作為禮部尚書著實失職。你去趟禮部把黎崇文的歷年考核統統拿過來,朕要好好看一看。”高熾皇帝自登大寳已有二十多年,大齊國力一直萎靡不振。有時候他不得不懷疑自己沒有治國的本事。可想到這個得來不易的皇位,他又不甘心認輸。是以,這幾年他急於納賢,以期能在有生之年創造一個太平盛世。好告知天下他乃天命所歸,是上天指派的真龍天子。
沒過多久,喬公公從禮部迴來,一旁還跟著陳王殿下高元吉。
“兒臣叩見父皇。”高元吉恭恭敬敬的做了一套拜見禮。
“元吉來啦,朕正琢磨著黎崇文的調派。你來得正好,幫朕參謀參謀。”皇帝笑眯眯的招唿著高元吉上前。
高元吉一副誠惶誠恐的上前,隨侍在皇帝身旁。“父皇說的可是飛狐縣的縣令黎崇文?”
“正是此人,這黎崇文可是個了不得的人物。朕還記得前幾年北邊是朝官避之唯恐不及的不毛之地。人人都說北邊地方窮山惡水,再加上常年受遊牧族的搶奪,生活條件極苦,能圖個溫飽都不容易。”
“但凡有能力的人都往南邊遷移,留下的也巨是老弱病殘。倒沒想到這個黎崇文過去才幾年功夫就把北邊最窮困的一個縣治理地這般繁榮。”皇帝指著攤開在桌案前的北方誌滔滔不絕的說著。
高元吉扮演著一個很好的傾聽者,謙恭地站在一旁,仔細聆聽著。
“黎崇文此人當屬能吏,朕得好好想想如何褒獎他。”這樣的人才是皇帝當務之急最渴求的。
高元吉故作不經意的提到:“父皇,三弟不也在北邊麽。要不去信詢問下他的看法。”
“小三兒也在飛狐縣麽?”皇帝想起自己的第三子高元鈞前幾年也去了北邊。
“據說三弟的恆王府就建在飛狐縣一帶。”
“這般巧,這小子跟他大哥一樣,半點不懂朕求賢若渴的心,有這樣的人才也不曉得向朕舉薦舉薦。”
“三弟身邊人才濟濟,約摸是捨不得舉薦給父皇罷。”高元吉似真似假的說道。字裏行間卻處處透著一股挑撥。
“怎麽說?”皇帝果然皺緊了眉頭。這個至尊之位本就得來不當,頗受世人詬病。是以他比誰都不希望看到兄弟鬩牆的局麵上演。生怕後人指責他們高家吃香太難看。
在皇帝心中長子高元禎是皇位的不二人選,更何況高元禎從小天資聰穎。
“不止黎崇文這樣的能吏,連咱們大齊的第一公子衛珩不也死心塌地跟在他身邊去了北邊麽。”
衛珩啊,大齊第一個連中三元的狀元。從小天資聰穎,又有那樣高的門第,誰不想拉攏。他和李承佑幾次三番套近乎都沒能說動衛珩。卻不想他竟然默不作聲地跟著高元鈞去了北邊。高元吉由此就將衛珩也視作敵對之人。
“衛珩,可惜咯。”皇帝很是惋惜的嘆了幾聲。衛珩,原本他是要著重培養的棟樑之才,想著留給元禎用的能臣。卻不想衛珩與家人賭氣竟棄文從武,頭也不迴地紮進了軍營。如今在小三兒身邊轉悠,想來今後也得不到重用了。皇帝雖然看中衛珩的才華,可到底沒把一個意氣用事的毛頭小子放在眼裏。
“不說小三兒,就談談黎崇文,要安排什麽位置給他呢?要麽把他調迴京城來?”
“父皇,不可啊。”高元吉急切的喊出聲阻止。
高元吉怎麽想都覺得黎崇文必定是高元鈞的人。把對手的人調到京城來占位,門兒都沒有。
皇帝狐疑的看著他這般急切的樣子。“為何不可?”
高元吉一時心急喊出聲卻沒來得及想好阻止的理由,躊躇了半響才急中生智想到:“父皇,黎崇文的長子名叫黎靜言去年高中狀元。”
“喔,朕記起來了,原來翰林院的黎編修是黎崇文長子啊。這黎家盡出人才吶。”皇帝約摸記得黎靜言,雖平日裏見麵的次數極少,但人才麽,他都會多幾分關注。“如此這般倒不適合調迴京了。”
“父皇,依兒臣之見,北邊貿易剛剛起步,黎崇文功不可沒,倘若貿然將他調離北邊,又沒合適的人繼任,萬一搞砸了北邊好不容易創造的繁榮,可不就是得不償失麽。”
“你說的也有道理。”皇帝一聽,便消了把黎崇文調到畿縣的打算。“那便在當地直升知州即可。”
“父皇此番安排甚好,北邊百姓定會感激您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