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隨身空間:官家娘子種田 作者:簡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黎如晦和黎瓊原先就算過這一萬三千石糧食隻夠維持一萬人的溫飽而已,再多他們也無能為力。
流民在不斷的增加,這些外來的流民幾乎都是奔著作坊招工的消息而來。直到十天後,作坊已收留了將近一萬人,作坊裏角角落落都打滿了地鋪,連宿舍裏小小的幾間房都擠了百來個人。
工程上已經有四五千勞動力,可工具有限,一下子也用不了這麽多人,負責統籌的三人碰頭商量了一下,便將做活的流民分成兩批輪流工作。而休息的人一天口糧減三成。
作坊幾個老闆商量了一下,決定停止招人。畢竟收留這一萬人已是極限。再多實在無能為力。
十二月底下了幾場大雪,每天一早醒來,外邊都是白茫茫一片。他們要安排一隊人起早去工程上掃雪。
這消息一出,作坊裏唿啦啦的站出一大片小孩婦人。這些人自願起大早去掃雪。
黎雅覺得這也沒什麽好推辭的,便直接應允她們,每人發一副掃雪工具便由著她們去幹了。她想著外邊這樣冷,轉身便去了食堂叫陳大娘熬上兩大鍋薄粥,待掃雪的人迴來每人分一碗下去,去去寒氣。
這份福利一出,掃雪都成了搶手的工作。有些人家家裏孩子多,每日分下來的口糧隻能保證不餓死罷了。已經有幾個月沒有吃飽的感覺。掃雪的活計本就輕便,小孩子也能幹的很好。這些孩子索性晚上也不睡覺,大半夜就在門口排隊等著天色稍亮時掃雪去。
——
飛狐縣這邊的災情得水泥作坊的幫助控製得很好。可別的縣就沒那麽幸運了。就拿定縣來說。定縣本是這一帶最為富庶的大縣。可這次大災卻損失最為嚴重。
農曆十二月底,定縣的糧價已漲到八百文天價。可即便有錢也買不到多少糧食。定縣的糧行每天都在限購糧食。
黎雅和王行之去定縣採購一批工具。他們按照往常一樣,去定縣最熱鬧的集市。卻怎麽都沒想到是那樣的情景。往常那樣熱鬧富庶的集市,如今了無生氣,稀稀拉拉開著幾家鋪子,也沒什麽人去光顧。
而開著的不少的商鋪,門外都貼著一張告示,拒絕銀錢支付,隻以糧代錢支付。他倆轉了大半個定縣,發現都是這般光景。
黎雅和王行之麵麵相覷,很是愕然。“看來咱們今天是白跑一趟了。”誰能想到短短一個多月的光景,富庶的定縣成了這樣凋敝的境況。大街小巷具是餓死凍死的人。定縣每家糧行麵前擠著人山人海的買糧百姓。可因為限購的原因,往往排隊排到一半就被告知今日糧食售罄。
那些糧行的人才不管百姓們的死活,說沒有就沒有,轉身就趕人關店。
“沒想到啊,定縣那樣富庶的大縣也會落到這般田地。”
他倆感慨了一番便打算迴去,待明日拿了糧食再來購買。
到了城門口卻發現不對勁,剛剛進來時城門還開著,此刻卻緊緊關閉著。
城門口這會兒擠著一堆人。聽人說,是門口張貼了張告示。
他倆擠不進去,便拉住一個從人堆裏擠出來的人問。
“哎,咱們定縣的流民越來越多,衙門為防止流民鬧事,從今日起關閉城門,驅逐城內所有流民。”那人又是搖頭又是嘆息,“這天寒地凍的,這些人趕出去哪裏還有活路啊。可是,誰還有心思管他們,咱們自己指不定哪天會餓死…。”
黎雅心中一涼,拉著王行之問:“我原本以為定縣這樣大的縣城不至於來個災荒就弄到這般田地。難道是我們偷偷收購了定縣糧食鬧得?”
王行之想了想,道:“不至於,以定縣的人口,剩下的七成糧食不至於餓死這麽多人。”
倆人說話間,好幾百個流民被當地駐兵驅趕著過來。這些流民大多是婦孺老幼,她們衣衫襤褸,瘦的皮包骨頭,跌跌撞撞走來。
沉重的城門緩緩打開,吊橋放下,流民們被推搡著趕出城門。悽慘的氣氛,讓一旁的本地居民都不忍直視。
黎雅沒來由的有些罪惡感,好像是她和行之偷偷收購定縣糧食造成今天的局麵。黎雅嘆息著與王行之對望一眼。“能救她們麽?”
王行之看看城門外又看看黎雅,沉重的點點頭。作坊其實已到了負荷極限,再多一些人,大傢夥都要減少一部分口糧。
王行之和黎雅在城門再次關上之前出了門。帶著被驅趕出來的第一批流民往飛狐縣而去。
第一百二十一章 定縣被管製
黎雅和王行之去定縣晃了一圈又帶了好幾百個流民迴來。而這些流民都是些老弱婦幼。作坊已經人滿為患,這些流民根本沒地方可安排。黎雅找到黎崇文商量,父女倆一琢磨,黎崇文就想把這些人安排到官衙後宅。黎雅立刻反對,“爹,我不同意他們住在官衙後宅,倒不是說我家的地方不能騰出來。隻是我們不能確定這些人裏是否有遊牧族的奸細。畢竟官衙後宅藏著諸多重要公文,一旦泄露出去後果不堪設想。”
“倒是爹糊塗了,一時間竟然沒有想到這個問題。行,那就把她們安置到各家各戶吧。隻不過這些流民的口糧還得你們作坊來出。”
安置完這些流民。黎雅才想到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這麽多人全部聚集在一起,萬一有人攜帶病菌呢?這要爆發開來,可不是開玩笑的。在這樣人口密集的環境裏,一旦爆發,根本無法醫治。而大災後緊跟著是瘟疫流行,這幾乎成了不變的規律。
黎雅嚇得後背直冒冷汗,幸好她想起來了,也幸好現在是寒冬,不會傳染開。可跨了年以後就是春天,那會兒就說不準了。
黎雅把自己的顧慮和顧淳說了一遍,顧淳本就是個見過大世麵的人。轉頭就著手安排。他讓空閑著的老人婦人將能洗的衣物都洗一遍,能擦幹淨的地方都清理一次。且每隔三四天組織一次大掃除,務必保證生活環境整潔。
而原來五個人的大廚房,在流民們進來後早擴充了數十倍,但就廚房裏的後勤人員就有幾十人。原先的五個作坊後廚人員順勢成了管理後廚的人。
如今作坊裏做飯的場麵都是相當可觀的。幾十口大鍋排排放,熱氣騰騰的蒸著包子和窩窩頭。十幾口大鍋炒著配菜。而因為僧多粥少的緣故,這些配菜每戶人家隻能分到那麽一小碟。也就過過味兒罷了。
早上,數百個人出動掃雪,下午閑著的人負責打掃衛生。
作坊的商業圈項目本就是做一天休一天。而輪休的男人就帶著孩子們去山上撿拾柴禾抓抓野味。當然野味也沒有那麽多。大多時候都是隻有柴火下山。有時上山的人幸運的話還能捉到一些野味。這些男人孩子倒也不貪心,總會剩下幾隻帶迴山下給食堂處理。
食堂裏的人直接處理好這些活物,剁碎了跟著配菜炒一起。若有野味炒著的配菜,大夥兒能把碗底的湯汁都舔得幹幹淨。
而女人根本捨不得沾上一筷子,哪怕隻是沾點鹹味都不捨得,隻想把配菜留給家裏的孩子和男人。
因定縣缺糧,隔天黎雅和王行之帶著幾個人拉了幾袋子糧食去定縣換工具。
</br>
流民在不斷的增加,這些外來的流民幾乎都是奔著作坊招工的消息而來。直到十天後,作坊已收留了將近一萬人,作坊裏角角落落都打滿了地鋪,連宿舍裏小小的幾間房都擠了百來個人。
工程上已經有四五千勞動力,可工具有限,一下子也用不了這麽多人,負責統籌的三人碰頭商量了一下,便將做活的流民分成兩批輪流工作。而休息的人一天口糧減三成。
作坊幾個老闆商量了一下,決定停止招人。畢竟收留這一萬人已是極限。再多實在無能為力。
十二月底下了幾場大雪,每天一早醒來,外邊都是白茫茫一片。他們要安排一隊人起早去工程上掃雪。
這消息一出,作坊裏唿啦啦的站出一大片小孩婦人。這些人自願起大早去掃雪。
黎雅覺得這也沒什麽好推辭的,便直接應允她們,每人發一副掃雪工具便由著她們去幹了。她想著外邊這樣冷,轉身便去了食堂叫陳大娘熬上兩大鍋薄粥,待掃雪的人迴來每人分一碗下去,去去寒氣。
這份福利一出,掃雪都成了搶手的工作。有些人家家裏孩子多,每日分下來的口糧隻能保證不餓死罷了。已經有幾個月沒有吃飽的感覺。掃雪的活計本就輕便,小孩子也能幹的很好。這些孩子索性晚上也不睡覺,大半夜就在門口排隊等著天色稍亮時掃雪去。
——
飛狐縣這邊的災情得水泥作坊的幫助控製得很好。可別的縣就沒那麽幸運了。就拿定縣來說。定縣本是這一帶最為富庶的大縣。可這次大災卻損失最為嚴重。
農曆十二月底,定縣的糧價已漲到八百文天價。可即便有錢也買不到多少糧食。定縣的糧行每天都在限購糧食。
黎雅和王行之去定縣採購一批工具。他們按照往常一樣,去定縣最熱鬧的集市。卻怎麽都沒想到是那樣的情景。往常那樣熱鬧富庶的集市,如今了無生氣,稀稀拉拉開著幾家鋪子,也沒什麽人去光顧。
而開著的不少的商鋪,門外都貼著一張告示,拒絕銀錢支付,隻以糧代錢支付。他倆轉了大半個定縣,發現都是這般光景。
黎雅和王行之麵麵相覷,很是愕然。“看來咱們今天是白跑一趟了。”誰能想到短短一個多月的光景,富庶的定縣成了這樣凋敝的境況。大街小巷具是餓死凍死的人。定縣每家糧行麵前擠著人山人海的買糧百姓。可因為限購的原因,往往排隊排到一半就被告知今日糧食售罄。
那些糧行的人才不管百姓們的死活,說沒有就沒有,轉身就趕人關店。
“沒想到啊,定縣那樣富庶的大縣也會落到這般田地。”
他倆感慨了一番便打算迴去,待明日拿了糧食再來購買。
到了城門口卻發現不對勁,剛剛進來時城門還開著,此刻卻緊緊關閉著。
城門口這會兒擠著一堆人。聽人說,是門口張貼了張告示。
他倆擠不進去,便拉住一個從人堆裏擠出來的人問。
“哎,咱們定縣的流民越來越多,衙門為防止流民鬧事,從今日起關閉城門,驅逐城內所有流民。”那人又是搖頭又是嘆息,“這天寒地凍的,這些人趕出去哪裏還有活路啊。可是,誰還有心思管他們,咱們自己指不定哪天會餓死…。”
黎雅心中一涼,拉著王行之問:“我原本以為定縣這樣大的縣城不至於來個災荒就弄到這般田地。難道是我們偷偷收購了定縣糧食鬧得?”
王行之想了想,道:“不至於,以定縣的人口,剩下的七成糧食不至於餓死這麽多人。”
倆人說話間,好幾百個流民被當地駐兵驅趕著過來。這些流民大多是婦孺老幼,她們衣衫襤褸,瘦的皮包骨頭,跌跌撞撞走來。
沉重的城門緩緩打開,吊橋放下,流民們被推搡著趕出城門。悽慘的氣氛,讓一旁的本地居民都不忍直視。
黎雅沒來由的有些罪惡感,好像是她和行之偷偷收購定縣糧食造成今天的局麵。黎雅嘆息著與王行之對望一眼。“能救她們麽?”
王行之看看城門外又看看黎雅,沉重的點點頭。作坊其實已到了負荷極限,再多一些人,大傢夥都要減少一部分口糧。
王行之和黎雅在城門再次關上之前出了門。帶著被驅趕出來的第一批流民往飛狐縣而去。
第一百二十一章 定縣被管製
黎雅和王行之去定縣晃了一圈又帶了好幾百個流民迴來。而這些流民都是些老弱婦幼。作坊已經人滿為患,這些流民根本沒地方可安排。黎雅找到黎崇文商量,父女倆一琢磨,黎崇文就想把這些人安排到官衙後宅。黎雅立刻反對,“爹,我不同意他們住在官衙後宅,倒不是說我家的地方不能騰出來。隻是我們不能確定這些人裏是否有遊牧族的奸細。畢竟官衙後宅藏著諸多重要公文,一旦泄露出去後果不堪設想。”
“倒是爹糊塗了,一時間竟然沒有想到這個問題。行,那就把她們安置到各家各戶吧。隻不過這些流民的口糧還得你們作坊來出。”
安置完這些流民。黎雅才想到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這麽多人全部聚集在一起,萬一有人攜帶病菌呢?這要爆發開來,可不是開玩笑的。在這樣人口密集的環境裏,一旦爆發,根本無法醫治。而大災後緊跟著是瘟疫流行,這幾乎成了不變的規律。
黎雅嚇得後背直冒冷汗,幸好她想起來了,也幸好現在是寒冬,不會傳染開。可跨了年以後就是春天,那會兒就說不準了。
黎雅把自己的顧慮和顧淳說了一遍,顧淳本就是個見過大世麵的人。轉頭就著手安排。他讓空閑著的老人婦人將能洗的衣物都洗一遍,能擦幹淨的地方都清理一次。且每隔三四天組織一次大掃除,務必保證生活環境整潔。
而原來五個人的大廚房,在流民們進來後早擴充了數十倍,但就廚房裏的後勤人員就有幾十人。原先的五個作坊後廚人員順勢成了管理後廚的人。
如今作坊裏做飯的場麵都是相當可觀的。幾十口大鍋排排放,熱氣騰騰的蒸著包子和窩窩頭。十幾口大鍋炒著配菜。而因為僧多粥少的緣故,這些配菜每戶人家隻能分到那麽一小碟。也就過過味兒罷了。
早上,數百個人出動掃雪,下午閑著的人負責打掃衛生。
作坊的商業圈項目本就是做一天休一天。而輪休的男人就帶著孩子們去山上撿拾柴禾抓抓野味。當然野味也沒有那麽多。大多時候都是隻有柴火下山。有時上山的人幸運的話還能捉到一些野味。這些男人孩子倒也不貪心,總會剩下幾隻帶迴山下給食堂處理。
食堂裏的人直接處理好這些活物,剁碎了跟著配菜炒一起。若有野味炒著的配菜,大夥兒能把碗底的湯汁都舔得幹幹淨。
而女人根本捨不得沾上一筷子,哪怕隻是沾點鹹味都不捨得,隻想把配菜留給家裏的孩子和男人。
因定縣缺糧,隔天黎雅和王行之帶著幾個人拉了幾袋子糧食去定縣換工具。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