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陽王妃激動到失態,她帶過來的那個老嬤嬤卻鎮靜非常,見李欣連王妃激動時脫口而出的我字都並不在意,便大著膽子上前輕聲安慰了幾句。
果然李欣毫不在意,隻是站起身往旁邊走了過去,然後倚在漆的朱紅的美人靠上,懶懶的發呆。
首陽王妃在嬤嬤的安慰下平息了心中激動,便對這位公主越發的親近。她拿著帕子按了按眼角,然後不好意思的笑著說道:“叫公主殿下見笑了……世慧去了新衛後,連封信都沒有。首陽王府之前又一直定居南方,他們父子又敏感,從不向京裏頭打聽……”
她是有些怨的,但是也知道丈夫跟兒子是怕皇上忌憚,所有從來不提。家裏住在南方的時候,每月得的祗報也隻是記些大事,哪裏會將世慧的境況遞給他們。
而一年前,皇上誅殺南方藩王時,他們雖然被接到了京城,然而還沒站穩就被接到了宮裏,從此便整日的擔驚受怕,便再也顧不上那個和親遠嫁的女兒了。
“臣婦謝過殿下的恩德。”首陽王妃一邊說著一邊便站起來給李欣又拜了一禮。
李欣忙起來去扶她:“王妃這又是幹嘛?本宮不是說了不耐煩講那些虛禮的嗎?”
她看著眼前這個婦人已漸蒼老的容顏,心裏微微軟了下去,然後說道:“欣兒也是小時候聽的故事了。後來欣兒大了要進學,父王便再不肯請那些女先生進府了。所以光華公主後來的境況,本宮也不曉得。”
她倒不怕被戳穿,請女評書先生進府裏頭給深閨裏的妻女講書,是大戶人家慣常做的事。李欣既然說是小時候的事情,這麽多年過去了,誰還能再去尋找當年有否找過一個新衛來的女評書。
“至於那些出逃的人手裏為什麽有公主做的那些小玩意兒。這也不是什麽要擔心的事情。光華公主早些年在新衛開了一個小鋪子,專門賣這些東西。雖然價格很高,但是買的人絡繹不絕。”
李欣慢慢說道:“隻是後來,大概公主要生兒育女,時間不充裕了,那鋪子便關了。這就使得原先手裏收藏有這些小玩意的人越發珍惜,價格也更離譜。但這也就是有錢人知道,那些被賣到王府裏的奴隸,原先也都是富貴人家的孩子。”
她說著的時候便想,這會不會是真的。周家兄弟有沒有帶出幾件阿娘鋪子裏的東西呢?當年她還是崔文槿的時候,可是在周家見過好幾樣稀罕玩意兒的。
“他們逃到咱們天舟,金銀細軟都被人搜刮幹淨了。倒是有些稀罕小玩意逃過一劫。留了下來。”李欣對首陽王妃認真說道:“因此本宮便有幸也得了幾件。”
首陽王妃聽了,也點了點頭,笑著說道:“世慧那孩子從小就嚷嚷著要出去做生意,被她父王不知道罵了多少次。開個賣這些稀奇玩意兒的鋪子,她夫家竟然也隨她搗鼓。可見她倒找了個會疼人的。”
首陽王妃這便將那個未曾謀麵的女婿給惦記上了。
李欣心裏冷笑:是挺會疼人的,但是那個被疼愛的可不是阿娘。
首陽王妃身邊的嬤嬤見公主臉色有些奇怪,便猜測對方是不是有些厭煩了。於是她低聲對首陽王妃道:“王妃,出來這麽久了,殿下也該累了。是不是……”
她這是在讓首陽王妃告辭。
首陽王妃拉著李欣的手不願意放開,但是也知道對方的身份地位。就算公主有心要親近自己,自己也要顧忌這宮裏大大小小的主子奴才。
他們的眼睛都盯著呢,要真把公主給累著了。誰擔待的起。
“今日得到殿下這些話,臣婦感激涕零。殿下不嫌棄臣婦,跟臣婦談了這麽久,真是臣婦的福分。”
首陽王府真想跟李欣再多談些李世慧的事情,但是理智卻讓她客氣的告了辭:“殿下若是不嫌棄臣婦話多。改日臣婦便再遞了牌子進宮探望殿下。”
李欣點頭笑道:“哪是本宮嫌棄王妃,分明是王妃自個兒吹不得風。這就要走了。”
首陽王妃到底是跟李欣還不熟悉,也分不清她是真想留人還是說的客氣話,推辭了一番之後便帶著那奶嬤嬤讓內監領著,出了宮。
李欣目送他們離去,然後揮退了一些宮女太監,隻留了子嵐子珍兩個伺候。
她走到石桌前,坐下來一格一格的數著盒子裏的“寶貝”。
有首飾珠花,有透明的水晶珠子,有奇怪的會動的小雞,還有一個小巧的萬花筒。
最後一層是空的。
李欣不以為意的笑笑,從那一堆零碎小件中挑了個釵子,然後用細細的柄頭一撥,便見最後一層的一塊薄板被挑了上來。
掀開那塊薄木板,底下藏著一本書。
李欣哆嗦著將那書拿出來,然後慢慢的一張張翻看起來。
和自己在周王府看到過的那本一樣,這本書全是用一種奇怪的文字寫成。隻是周王府那本,被她一時氣憤給撕的粉碎,後來父王請人迴來粘合時她還發了老大的火。
之後,那本書便沒在她眼中出現過。
周王府覆滅時,那本書大概也被毀了。
如今又得了一本,李欣不由視如珍寶。年幼時的衝動已經一去不返,令親者痛仇者樂的事,她不會做第二次。
隻是這書,她依舊讀不懂。
但是隱隱的直覺告訴她,張靖嘉一定能看明白。
真是的!李欣想到這裏不由得拍了拍自己的腦袋,怎麽又想起他了呢!說好了不要再理這個人的。
“殿下,”子嵐見李欣不停拍著腦袋,一副很愁苦的樣子,便走上前擔憂的問道:“是不是被這風吹久了,您頭疼了?”
李欣也不好意思說是什麽原因,隻是淡淡“嗯”了一聲,然後便將那些東西親自收進了木盒。然後自己抱著往新搬的宮殿——鳳陽閣走去。
鳳陽閣是公主們的住所,康平帝所出的大公主二公主均已出嫁外地,目前住在裏頭的除了一個最年幼的昌儀公主,便是新近搬進來的安溪公主李欣了。
昌儀公主李瑩今年才四歲,是康平帝還在太子位上時得的最後一個孩子。她也是母妃早喪,掛在玉貴妃名下,是個活潑開朗的小姑娘。
李欣覺得這孩子跟張士琳一般,十分討人喜愛。甚至,她才四歲,卻早早的學會了看人臉色。比如李欣現在十分嚴肅,她便隻乖乖坐在邊上不說話,也不鬧騰。
隻睜著一雙水亮的大眼睛撲閃撲閃的望著你。
“今天有沒有給你母妃請安呀?”李欣將木盒小心收好。然後迴頭逗她。
李瑩搖搖頭,小臉皺成包子,委屈地望著李欣,童音稚嫩:“姐姐沒帶瑩瑩去。”
就帶她去玉貴妃那裏請了一次安,這孩子就再不願自己去了。
李欣見她那樣子。心便軟了,牽著她的小手便帶到玉貴妃的寢宮問候,然後便跟這位據說是最得康平帝寵愛的貴妃娘娘聊上一會兒。
“公主殿下沒得將她給寵壞了,你看她坐沒坐相站沒站相,一個勁的顛啊顛的,可晃得你頭疼?”玉貴妃看著李瑩窩在李欣懷裏小動作不停。微微皺著她那細長的柳眉說道。
“怎麽會。”李欣感受著小女孩猛地僵硬的身子,將她抱在懷裏用手在背上輕輕安撫道:“瑩瑩最是安靜聽話,欣兒還嫌她不夠活潑呢。”
“是麽。那倒是咱們瑩瑩的福分了。”玉貴人微微歎息,嘲諷說道:“這宮裏頭孩子少啊,隻要能見過太陽的便是老天給的恩賜了。”
她前段時間小產,如今還沒出小月子。宮裏頭這段時間事情很多,可李欣卻沒在這位臉上看到過什麽情緒波動。
她若一潭寂靜的秋水。深不見底又清澈透明。
可是今天,李欣卻在她寂靜的雙眸裏看到了徹骨的仇恨。
微微一思索。她便明白了。
昨天康平帝醒來便宣布了皇後的諸多罪狀,其中有一條便是“殘害皇嗣。”
“娘娘也是個有福的,”李欣便笑著說道:“你還有瑩瑩,其他人倒要羨慕死了。”
不是皇後,李欣便不能喚她一聲皇伯母,隻能依著別人的稱唿叫她娘娘。
玉貴妃聞言,臉上浮出一個很淺的笑,然後對李欣道:“聽說那賤人今日行刑?”
李欣見她當著孩子的麵就這麽說話,心裏便有些不舒服。讓子嵐將李瑩領了出去,然後便疏離的迴道:“不錯。”
“不知本宮可否過去觀刑?”玉貴妃盯著李欣,眼睛裏燃燒著熱切的期望跟仇恨。
怎麽可能。
雖說皇祖母那駭人的身份秘密,李欣一點都不擔心泄露。左右父王就要登基,皇祖母無論是不是夏家人,都否認不了她是太後的事實。
夏家是瘋了才會說出去。
畢竟在外人眼裏看來,夏家依舊是名正言順的外戚。
但是那夏萱在這深宮內不知做了多少命案,萬一她胡亂攀扯到皇祖母或者姨奶奶身上,那可就不妙了。
尤其是皇祖母還親自承認過,她過手的人命不少。
“這事娘娘得去求皇祖母。”李欣微微抬起眼皮便將之拒絕了:“欣兒如何能插手後宮之事。”
玉貴妃眼睛一黯,再沒有精神頭跟李欣交談,兩人就又說了兩句便放李欣出去了。
“賈倫……”她見李欣一走,便招唿守在床頭的那個太監,然後堅定的說道:“快!去將本宮的牌子拿來,本宮要去送一送那個賤人!”
果然李欣毫不在意,隻是站起身往旁邊走了過去,然後倚在漆的朱紅的美人靠上,懶懶的發呆。
首陽王妃在嬤嬤的安慰下平息了心中激動,便對這位公主越發的親近。她拿著帕子按了按眼角,然後不好意思的笑著說道:“叫公主殿下見笑了……世慧去了新衛後,連封信都沒有。首陽王府之前又一直定居南方,他們父子又敏感,從不向京裏頭打聽……”
她是有些怨的,但是也知道丈夫跟兒子是怕皇上忌憚,所有從來不提。家裏住在南方的時候,每月得的祗報也隻是記些大事,哪裏會將世慧的境況遞給他們。
而一年前,皇上誅殺南方藩王時,他們雖然被接到了京城,然而還沒站穩就被接到了宮裏,從此便整日的擔驚受怕,便再也顧不上那個和親遠嫁的女兒了。
“臣婦謝過殿下的恩德。”首陽王妃一邊說著一邊便站起來給李欣又拜了一禮。
李欣忙起來去扶她:“王妃這又是幹嘛?本宮不是說了不耐煩講那些虛禮的嗎?”
她看著眼前這個婦人已漸蒼老的容顏,心裏微微軟了下去,然後說道:“欣兒也是小時候聽的故事了。後來欣兒大了要進學,父王便再不肯請那些女先生進府了。所以光華公主後來的境況,本宮也不曉得。”
她倒不怕被戳穿,請女評書先生進府裏頭給深閨裏的妻女講書,是大戶人家慣常做的事。李欣既然說是小時候的事情,這麽多年過去了,誰還能再去尋找當年有否找過一個新衛來的女評書。
“至於那些出逃的人手裏為什麽有公主做的那些小玩意兒。這也不是什麽要擔心的事情。光華公主早些年在新衛開了一個小鋪子,專門賣這些東西。雖然價格很高,但是買的人絡繹不絕。”
李欣慢慢說道:“隻是後來,大概公主要生兒育女,時間不充裕了,那鋪子便關了。這就使得原先手裏收藏有這些小玩意的人越發珍惜,價格也更離譜。但這也就是有錢人知道,那些被賣到王府裏的奴隸,原先也都是富貴人家的孩子。”
她說著的時候便想,這會不會是真的。周家兄弟有沒有帶出幾件阿娘鋪子裏的東西呢?當年她還是崔文槿的時候,可是在周家見過好幾樣稀罕玩意兒的。
“他們逃到咱們天舟,金銀細軟都被人搜刮幹淨了。倒是有些稀罕小玩意逃過一劫。留了下來。”李欣對首陽王妃認真說道:“因此本宮便有幸也得了幾件。”
首陽王妃聽了,也點了點頭,笑著說道:“世慧那孩子從小就嚷嚷著要出去做生意,被她父王不知道罵了多少次。開個賣這些稀奇玩意兒的鋪子,她夫家竟然也隨她搗鼓。可見她倒找了個會疼人的。”
首陽王妃這便將那個未曾謀麵的女婿給惦記上了。
李欣心裏冷笑:是挺會疼人的,但是那個被疼愛的可不是阿娘。
首陽王妃身邊的嬤嬤見公主臉色有些奇怪,便猜測對方是不是有些厭煩了。於是她低聲對首陽王妃道:“王妃,出來這麽久了,殿下也該累了。是不是……”
她這是在讓首陽王妃告辭。
首陽王妃拉著李欣的手不願意放開,但是也知道對方的身份地位。就算公主有心要親近自己,自己也要顧忌這宮裏大大小小的主子奴才。
他們的眼睛都盯著呢,要真把公主給累著了。誰擔待的起。
“今日得到殿下這些話,臣婦感激涕零。殿下不嫌棄臣婦,跟臣婦談了這麽久,真是臣婦的福分。”
首陽王府真想跟李欣再多談些李世慧的事情,但是理智卻讓她客氣的告了辭:“殿下若是不嫌棄臣婦話多。改日臣婦便再遞了牌子進宮探望殿下。”
李欣點頭笑道:“哪是本宮嫌棄王妃,分明是王妃自個兒吹不得風。這就要走了。”
首陽王妃到底是跟李欣還不熟悉,也分不清她是真想留人還是說的客氣話,推辭了一番之後便帶著那奶嬤嬤讓內監領著,出了宮。
李欣目送他們離去,然後揮退了一些宮女太監,隻留了子嵐子珍兩個伺候。
她走到石桌前,坐下來一格一格的數著盒子裏的“寶貝”。
有首飾珠花,有透明的水晶珠子,有奇怪的會動的小雞,還有一個小巧的萬花筒。
最後一層是空的。
李欣不以為意的笑笑,從那一堆零碎小件中挑了個釵子,然後用細細的柄頭一撥,便見最後一層的一塊薄板被挑了上來。
掀開那塊薄木板,底下藏著一本書。
李欣哆嗦著將那書拿出來,然後慢慢的一張張翻看起來。
和自己在周王府看到過的那本一樣,這本書全是用一種奇怪的文字寫成。隻是周王府那本,被她一時氣憤給撕的粉碎,後來父王請人迴來粘合時她還發了老大的火。
之後,那本書便沒在她眼中出現過。
周王府覆滅時,那本書大概也被毀了。
如今又得了一本,李欣不由視如珍寶。年幼時的衝動已經一去不返,令親者痛仇者樂的事,她不會做第二次。
隻是這書,她依舊讀不懂。
但是隱隱的直覺告訴她,張靖嘉一定能看明白。
真是的!李欣想到這裏不由得拍了拍自己的腦袋,怎麽又想起他了呢!說好了不要再理這個人的。
“殿下,”子嵐見李欣不停拍著腦袋,一副很愁苦的樣子,便走上前擔憂的問道:“是不是被這風吹久了,您頭疼了?”
李欣也不好意思說是什麽原因,隻是淡淡“嗯”了一聲,然後便將那些東西親自收進了木盒。然後自己抱著往新搬的宮殿——鳳陽閣走去。
鳳陽閣是公主們的住所,康平帝所出的大公主二公主均已出嫁外地,目前住在裏頭的除了一個最年幼的昌儀公主,便是新近搬進來的安溪公主李欣了。
昌儀公主李瑩今年才四歲,是康平帝還在太子位上時得的最後一個孩子。她也是母妃早喪,掛在玉貴妃名下,是個活潑開朗的小姑娘。
李欣覺得這孩子跟張士琳一般,十分討人喜愛。甚至,她才四歲,卻早早的學會了看人臉色。比如李欣現在十分嚴肅,她便隻乖乖坐在邊上不說話,也不鬧騰。
隻睜著一雙水亮的大眼睛撲閃撲閃的望著你。
“今天有沒有給你母妃請安呀?”李欣將木盒小心收好。然後迴頭逗她。
李瑩搖搖頭,小臉皺成包子,委屈地望著李欣,童音稚嫩:“姐姐沒帶瑩瑩去。”
就帶她去玉貴妃那裏請了一次安,這孩子就再不願自己去了。
李欣見她那樣子。心便軟了,牽著她的小手便帶到玉貴妃的寢宮問候,然後便跟這位據說是最得康平帝寵愛的貴妃娘娘聊上一會兒。
“公主殿下沒得將她給寵壞了,你看她坐沒坐相站沒站相,一個勁的顛啊顛的,可晃得你頭疼?”玉貴妃看著李瑩窩在李欣懷裏小動作不停。微微皺著她那細長的柳眉說道。
“怎麽會。”李欣感受著小女孩猛地僵硬的身子,將她抱在懷裏用手在背上輕輕安撫道:“瑩瑩最是安靜聽話,欣兒還嫌她不夠活潑呢。”
“是麽。那倒是咱們瑩瑩的福分了。”玉貴人微微歎息,嘲諷說道:“這宮裏頭孩子少啊,隻要能見過太陽的便是老天給的恩賜了。”
她前段時間小產,如今還沒出小月子。宮裏頭這段時間事情很多,可李欣卻沒在這位臉上看到過什麽情緒波動。
她若一潭寂靜的秋水。深不見底又清澈透明。
可是今天,李欣卻在她寂靜的雙眸裏看到了徹骨的仇恨。
微微一思索。她便明白了。
昨天康平帝醒來便宣布了皇後的諸多罪狀,其中有一條便是“殘害皇嗣。”
“娘娘也是個有福的,”李欣便笑著說道:“你還有瑩瑩,其他人倒要羨慕死了。”
不是皇後,李欣便不能喚她一聲皇伯母,隻能依著別人的稱唿叫她娘娘。
玉貴妃聞言,臉上浮出一個很淺的笑,然後對李欣道:“聽說那賤人今日行刑?”
李欣見她當著孩子的麵就這麽說話,心裏便有些不舒服。讓子嵐將李瑩領了出去,然後便疏離的迴道:“不錯。”
“不知本宮可否過去觀刑?”玉貴妃盯著李欣,眼睛裏燃燒著熱切的期望跟仇恨。
怎麽可能。
雖說皇祖母那駭人的身份秘密,李欣一點都不擔心泄露。左右父王就要登基,皇祖母無論是不是夏家人,都否認不了她是太後的事實。
夏家是瘋了才會說出去。
畢竟在外人眼裏看來,夏家依舊是名正言順的外戚。
但是那夏萱在這深宮內不知做了多少命案,萬一她胡亂攀扯到皇祖母或者姨奶奶身上,那可就不妙了。
尤其是皇祖母還親自承認過,她過手的人命不少。
“這事娘娘得去求皇祖母。”李欣微微抬起眼皮便將之拒絕了:“欣兒如何能插手後宮之事。”
玉貴妃眼睛一黯,再沒有精神頭跟李欣交談,兩人就又說了兩句便放李欣出去了。
“賈倫……”她見李欣一走,便招唿守在床頭的那個太監,然後堅定的說道:“快!去將本宮的牌子拿來,本宮要去送一送那個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