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一家被安排進了思安院。方、程二位副將各給了百兩紋銀,讓他們下山去了。”林伯一一給李欣稟報:“另外,幾位客人都要奴才代為恭賀王府新添了世子。”
“知道了。”李欣點了點頭。她已經端正了身姿,嚴肅的問著林伯:“母妃的預產期明明是八月初,現在才七月下旬,如何就早產了?”
林伯連忙迴到:“殿下,周公子說提前了十來天不算早產。王妃這胎做的很穩,沒有大礙的。”
“這樣麽?”李欣將信將疑,語氣微微緩了緩,但是卻沒有就此罷休:“但是母妃一見到本宮,就哭訴擔心本宮的安危。本宮不是早就勒令山莊上下不得向王妃透露本宮行蹤的嗎?!為什麽母妃會知道本宮出城親征?!”
林伯知道李欣氣的不輕,連忙跪在地上請罪:“都是奴才的不是。”
李欣沒耐心猜謎,冷冷說道:“給本宮清清楚楚的說了,到底是怎麽迴事?!”
林伯跪著,卻鎮靜無比。他慢慢解釋道:“迴殿下的話。就在您親征後半個月左右,山莊門口的奴才道範家的小姐求見王妃。奴才知道範小姐是殿下的同窗,但也知道範家對王府的不臣之心,所以就找了個理由迴退了。”
李欣半眯著雙眼,那時候範榮華是來求母妃放了陳家?
林伯接著道:“不到兩天,範小姐又來了,這次還帶了範家的少爺。奴才好生招待了他們,卻沒有讓他們去見王妃。為此,這範家兄妹還好生斥責了奴才一頓。”
“他們是不是說刁奴欺主?”李欣冷笑一聲問道:“還是說母妃大不孝,罔顧天倫?”
林伯隻是默默不語。
李欣便知道他們是怎麽說的了。她望著林伯,歎了口氣:“林伯。您老人家起來迴話吧。”
說著又讓子玉給他搬了張椅子,設座在她下首。
林伯先是道了謝,然後才暗暗放下心來,坐到一邊,繼續迴話。
“原本奴才以為,這事就到此為止了。奴才也沒稟告王妃,隻是悄悄告知了盧嬤嬤。”說到這裏,他臉上露出了被欺騙的憤怒神色:“可奴才真的不知,他們竟然還設了一局給奴才鑽。”
“範小姐第三次來山莊,是帶著表小姐一道來的。因為表小姐身份貴重。奴才就找了盧嬤嬤來陪著。她們這次倒沒有非要見王妃,隻是打聽了王妃的情況,然後奴才送她們下山時。表小姐給了奴才一封信,說是陳老寫給王妃的,就是一些家常話,還說奴才要是不放心可以先拆開看了再給王妃過目。”
林伯滿是皺紋的臉上現出了萬分後悔的神色,他現在想起這事就氣憤不已:“奴才怎麽可能去拆王妃娘家人的信件。表小姐這麽說無非是想讓奴才放下戒心罷了。可憐奴才一個五六十歲的糟老頭了。竟被表小姐這麽個……”
林伯意識道自己再說就是大不敬了,連忙止住了話語。
“竟然被表小姐這麽個十四五歲的小女子給耍了是不是?”李欣接口道:“於是你就把信交給了母妃?”
林伯點點頭:“奴才見他們都走了,想著左右也不會對王妃有什麽傷害。正好那幾日王妃日日念叨著沒人來看她,奴才就想著有封家裏人的信件,王妃也會安心一些吧。沒想到……”
李欣神色一動:“你知道信件上寫了什麽?”
“本來是不知道的。”林伯迴道:“隻是王妃看過信後竟然當場昏厥,奴才便去撿了地上的信瞧了瞧。”
“寫的什麽?”李欣大概猜到了:“信呢?”
“信被盧嬤嬤給燒了。”林伯迴道:“那信的確是陳老寫的。先是斥責王妃不孝。後又道王爺謀反不忠。最後說玉昌遭逢流疆賊寇襲擾純屬自找,若是殿下能以身殉國,也算是為了王爺王妃造下的孽贖罪……”
“啪!”李欣赫然拍桌。胸口起伏不定:“外祖父真是好啊!忠君愛國,為大義而舍親眷!很好!很好!”
林伯慌忙站起身,躬身勸道:“殿下息怒!”雖然希望李欣不要對陳家有所顧念,但是見到小主子真的被氣到了,林伯還是很心疼:“為了這種人生氣不值得。您要當心身子!”
子玉也擔心的看著李欣。她知道,公主生氣時最容易發病。
李欣好不容易平息了心中憤怒。瞥了一眼林伯,沒好氣的說道:“林伯,不是本宮說您。您都一大把年紀了,怎麽還這麽喜歡挑撥離間?”
林伯聽李欣口中沒有怒意,便故作冤枉的望著她道:“殿下,奴才隻是把事實講出來罷了!”
李欣被他這個表情弄得又笑了:“若是別人,肯定不會原封不動的將信裏所寫的內容一一告知。總要委婉點說吧?”
林伯正了正臉色迴道:“奴才可不會說好話做巧事,殿下您是知道的,奴才最是實事求是。”
李欣無奈的說道:“本宮就不信了,要是您提前看了信,迴給母妃時也是這麽個說辭?”
林伯瞪大了眼睛訝異說道:“殿下真的冤枉奴才了。要是奴才早先知道信裏的內容,便是親口吃下肚子,也不會給王妃瞧見的。”
李欣沉默了一會兒:“還好有你們這些忠仆在母妃身邊伺候。否則,母妃都不知道著了別人多少道了!”
陳文慧性子純真,壓根不懂人心險惡。李欣都懷疑,這麽多年來她就得了李欣這麽一個女兒,是不是有別的原因。
林伯隻好說:“王妃性子純善,伺候這樣的主子是奴才們的福分。”
李欣點了點頭,又問:“那母妃可知道陳家已經不在王府,可能逃往京城了?”
林伯搖搖頭:“奴才收到消息後就一直壓著,沒敢對王妃說。周公子道王妃情緒不定,不能再受刺激。”
李欣長長舒了一口氣,輕聲道:“還好母妃已臨到生產的日子了。要是在前幾個月,給他們這麽一嚇,孩子如何能保住?!”
林伯聽了,心裏也暗暗點頭同意。要真是那樣,那自己可就是萬死也難辭其咎了!
“這事就不要告訴母妃了。”李欣幽幽說道:“等出了月子,本宮讓表哥過來看一看母妃,到時再編個理由糊弄過去算了。”
真不想陳文慧再與陳家扯上任何關係。
隨後李欣又細細問了澄碧山莊這一個月來的事情,一直等到夜色都深了,才讓林伯迴去。
第二日一早,李欣早早就讓子玉到思安院將張士琳給接了過來。一個多月未見,李欣發現自己還是十分想念這個圓嘟嘟的小女孩的。兩人一道用了早餐,李欣便帶著她去瞧小弟。
“母妃。”李欣手裏牽著張士琳進了內室,見到陳文慧正抱著小家夥逗弄,不由上前酸溜溜說道:“母妃,欣兒來了。您施舍點目光給欣兒成麽?”
陳文慧抬起頭,寶藍色的抹額束在光潔的額頭上,一張臉未施半點脂粉,顯得有些蒼白。
見到李欣來了,她笑了笑:“你這孩子,現在越來越俏皮了。都從哪裏學來的混賬話,感情你父王不在,你就越發肆無忌憚了。”
說完又看著李欣牽在手裏的張士琳,立刻露出溫婉的笑容:“士琳也來啦?讓盧嬤嬤去給你拿點糕點可好?”
張士琳奶聲奶氣的說道:“謝謝王妃。王妃,這是小弟弟嗎?”
李欣笑著插話:“這是本宮的弟弟。”
陳文慧溫和的點點頭:“是啊。士琳願意跟小弟弟玩嗎?”
張士琳狠狠點了點頭,兩個丫髻上的珠花一陣顫動。
李欣坐到陳文慧身邊,湊到陳文慧跟前瞧小家夥。隻見昨日那個紅嘟嘟的小嬰兒此刻已經不那麽紅皺了。
“比昨天好看一點了。”李欣評價道。
“母妃。”李欣對著陳文慧突然說道:“昨日欣兒已經讓人快馬去通知父王了。也請父王給弟弟取個名字。可這一來一迴還不知道要多少天,在這之前,弟弟總要有個名字吧。”
陳文慧聽了就伸出手指刮了一下李欣湊到她跟前的鼻子,然後笑嗬嗬道:“早就起好了,你父王在的時候就給他起了乳名,說是不管男女,都叫佑菱,保佑菱菱。”
李欣呆了一下,既為陳文慧刮得那麽一下,也為這麽個名字:“為什麽?”
她早就知道,自己的乳名叫菱菱。剛剛附身到這具身體上時,陳文慧就一會兒欣兒一會兒菱菱的叫著,讓她還迷惑了好一陣子。
“有什麽為什麽?”陳文慧溫柔的望著她:“你是父王與母後最愛的孩子,也是你弟弟最愛的姐姐。以後,他要保護你呢!”
李欣感動極了,什麽話也說不出。
張士琳在一旁小聲問道:“那會保護士琳嗎?”
陳文慧笑道:“那是自然。咱們家佑菱是個小男子漢,長大了就會保護士琳這個小美女!”
張士琳就樂嗬嗬的往李欣懷裏鑽。
李欣抱著她,眼光卻注視在那個緊閉了雙眼在睡覺的小家夥,心裏一遍一遍喊著佑菱,覺得既甜蜜又滿足。
為了這樣的家人,即便粉身碎骨又何懼之有?
“知道了。”李欣點了點頭。她已經端正了身姿,嚴肅的問著林伯:“母妃的預產期明明是八月初,現在才七月下旬,如何就早產了?”
林伯連忙迴到:“殿下,周公子說提前了十來天不算早產。王妃這胎做的很穩,沒有大礙的。”
“這樣麽?”李欣將信將疑,語氣微微緩了緩,但是卻沒有就此罷休:“但是母妃一見到本宮,就哭訴擔心本宮的安危。本宮不是早就勒令山莊上下不得向王妃透露本宮行蹤的嗎?!為什麽母妃會知道本宮出城親征?!”
林伯知道李欣氣的不輕,連忙跪在地上請罪:“都是奴才的不是。”
李欣沒耐心猜謎,冷冷說道:“給本宮清清楚楚的說了,到底是怎麽迴事?!”
林伯跪著,卻鎮靜無比。他慢慢解釋道:“迴殿下的話。就在您親征後半個月左右,山莊門口的奴才道範家的小姐求見王妃。奴才知道範小姐是殿下的同窗,但也知道範家對王府的不臣之心,所以就找了個理由迴退了。”
李欣半眯著雙眼,那時候範榮華是來求母妃放了陳家?
林伯接著道:“不到兩天,範小姐又來了,這次還帶了範家的少爺。奴才好生招待了他們,卻沒有讓他們去見王妃。為此,這範家兄妹還好生斥責了奴才一頓。”
“他們是不是說刁奴欺主?”李欣冷笑一聲問道:“還是說母妃大不孝,罔顧天倫?”
林伯隻是默默不語。
李欣便知道他們是怎麽說的了。她望著林伯,歎了口氣:“林伯。您老人家起來迴話吧。”
說著又讓子玉給他搬了張椅子,設座在她下首。
林伯先是道了謝,然後才暗暗放下心來,坐到一邊,繼續迴話。
“原本奴才以為,這事就到此為止了。奴才也沒稟告王妃,隻是悄悄告知了盧嬤嬤。”說到這裏,他臉上露出了被欺騙的憤怒神色:“可奴才真的不知,他們竟然還設了一局給奴才鑽。”
“範小姐第三次來山莊,是帶著表小姐一道來的。因為表小姐身份貴重。奴才就找了盧嬤嬤來陪著。她們這次倒沒有非要見王妃,隻是打聽了王妃的情況,然後奴才送她們下山時。表小姐給了奴才一封信,說是陳老寫給王妃的,就是一些家常話,還說奴才要是不放心可以先拆開看了再給王妃過目。”
林伯滿是皺紋的臉上現出了萬分後悔的神色,他現在想起這事就氣憤不已:“奴才怎麽可能去拆王妃娘家人的信件。表小姐這麽說無非是想讓奴才放下戒心罷了。可憐奴才一個五六十歲的糟老頭了。竟被表小姐這麽個……”
林伯意識道自己再說就是大不敬了,連忙止住了話語。
“竟然被表小姐這麽個十四五歲的小女子給耍了是不是?”李欣接口道:“於是你就把信交給了母妃?”
林伯點點頭:“奴才見他們都走了,想著左右也不會對王妃有什麽傷害。正好那幾日王妃日日念叨著沒人來看她,奴才就想著有封家裏人的信件,王妃也會安心一些吧。沒想到……”
李欣神色一動:“你知道信件上寫了什麽?”
“本來是不知道的。”林伯迴道:“隻是王妃看過信後竟然當場昏厥,奴才便去撿了地上的信瞧了瞧。”
“寫的什麽?”李欣大概猜到了:“信呢?”
“信被盧嬤嬤給燒了。”林伯迴道:“那信的確是陳老寫的。先是斥責王妃不孝。後又道王爺謀反不忠。最後說玉昌遭逢流疆賊寇襲擾純屬自找,若是殿下能以身殉國,也算是為了王爺王妃造下的孽贖罪……”
“啪!”李欣赫然拍桌。胸口起伏不定:“外祖父真是好啊!忠君愛國,為大義而舍親眷!很好!很好!”
林伯慌忙站起身,躬身勸道:“殿下息怒!”雖然希望李欣不要對陳家有所顧念,但是見到小主子真的被氣到了,林伯還是很心疼:“為了這種人生氣不值得。您要當心身子!”
子玉也擔心的看著李欣。她知道,公主生氣時最容易發病。
李欣好不容易平息了心中憤怒。瞥了一眼林伯,沒好氣的說道:“林伯,不是本宮說您。您都一大把年紀了,怎麽還這麽喜歡挑撥離間?”
林伯聽李欣口中沒有怒意,便故作冤枉的望著她道:“殿下,奴才隻是把事實講出來罷了!”
李欣被他這個表情弄得又笑了:“若是別人,肯定不會原封不動的將信裏所寫的內容一一告知。總要委婉點說吧?”
林伯正了正臉色迴道:“奴才可不會說好話做巧事,殿下您是知道的,奴才最是實事求是。”
李欣無奈的說道:“本宮就不信了,要是您提前看了信,迴給母妃時也是這麽個說辭?”
林伯瞪大了眼睛訝異說道:“殿下真的冤枉奴才了。要是奴才早先知道信裏的內容,便是親口吃下肚子,也不會給王妃瞧見的。”
李欣沉默了一會兒:“還好有你們這些忠仆在母妃身邊伺候。否則,母妃都不知道著了別人多少道了!”
陳文慧性子純真,壓根不懂人心險惡。李欣都懷疑,這麽多年來她就得了李欣這麽一個女兒,是不是有別的原因。
林伯隻好說:“王妃性子純善,伺候這樣的主子是奴才們的福分。”
李欣點了點頭,又問:“那母妃可知道陳家已經不在王府,可能逃往京城了?”
林伯搖搖頭:“奴才收到消息後就一直壓著,沒敢對王妃說。周公子道王妃情緒不定,不能再受刺激。”
李欣長長舒了一口氣,輕聲道:“還好母妃已臨到生產的日子了。要是在前幾個月,給他們這麽一嚇,孩子如何能保住?!”
林伯聽了,心裏也暗暗點頭同意。要真是那樣,那自己可就是萬死也難辭其咎了!
“這事就不要告訴母妃了。”李欣幽幽說道:“等出了月子,本宮讓表哥過來看一看母妃,到時再編個理由糊弄過去算了。”
真不想陳文慧再與陳家扯上任何關係。
隨後李欣又細細問了澄碧山莊這一個月來的事情,一直等到夜色都深了,才讓林伯迴去。
第二日一早,李欣早早就讓子玉到思安院將張士琳給接了過來。一個多月未見,李欣發現自己還是十分想念這個圓嘟嘟的小女孩的。兩人一道用了早餐,李欣便帶著她去瞧小弟。
“母妃。”李欣手裏牽著張士琳進了內室,見到陳文慧正抱著小家夥逗弄,不由上前酸溜溜說道:“母妃,欣兒來了。您施舍點目光給欣兒成麽?”
陳文慧抬起頭,寶藍色的抹額束在光潔的額頭上,一張臉未施半點脂粉,顯得有些蒼白。
見到李欣來了,她笑了笑:“你這孩子,現在越來越俏皮了。都從哪裏學來的混賬話,感情你父王不在,你就越發肆無忌憚了。”
說完又看著李欣牽在手裏的張士琳,立刻露出溫婉的笑容:“士琳也來啦?讓盧嬤嬤去給你拿點糕點可好?”
張士琳奶聲奶氣的說道:“謝謝王妃。王妃,這是小弟弟嗎?”
李欣笑著插話:“這是本宮的弟弟。”
陳文慧溫和的點點頭:“是啊。士琳願意跟小弟弟玩嗎?”
張士琳狠狠點了點頭,兩個丫髻上的珠花一陣顫動。
李欣坐到陳文慧身邊,湊到陳文慧跟前瞧小家夥。隻見昨日那個紅嘟嘟的小嬰兒此刻已經不那麽紅皺了。
“比昨天好看一點了。”李欣評價道。
“母妃。”李欣對著陳文慧突然說道:“昨日欣兒已經讓人快馬去通知父王了。也請父王給弟弟取個名字。可這一來一迴還不知道要多少天,在這之前,弟弟總要有個名字吧。”
陳文慧聽了就伸出手指刮了一下李欣湊到她跟前的鼻子,然後笑嗬嗬道:“早就起好了,你父王在的時候就給他起了乳名,說是不管男女,都叫佑菱,保佑菱菱。”
李欣呆了一下,既為陳文慧刮得那麽一下,也為這麽個名字:“為什麽?”
她早就知道,自己的乳名叫菱菱。剛剛附身到這具身體上時,陳文慧就一會兒欣兒一會兒菱菱的叫著,讓她還迷惑了好一陣子。
“有什麽為什麽?”陳文慧溫柔的望著她:“你是父王與母後最愛的孩子,也是你弟弟最愛的姐姐。以後,他要保護你呢!”
李欣感動極了,什麽話也說不出。
張士琳在一旁小聲問道:“那會保護士琳嗎?”
陳文慧笑道:“那是自然。咱們家佑菱是個小男子漢,長大了就會保護士琳這個小美女!”
張士琳就樂嗬嗬的往李欣懷裏鑽。
李欣抱著她,眼光卻注視在那個緊閉了雙眼在睡覺的小家夥,心裏一遍一遍喊著佑菱,覺得既甜蜜又滿足。
為了這樣的家人,即便粉身碎骨又何懼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