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張靖嘉一鬧,城裏小館的談資又多了不少。一個月前鬧得沸沸揚揚的龔氏通奸的事情又被人翻到酒桌上談論起來。隻不過那時候輿論一麵倒,認為蒼蠅不盯無縫的蛋,龔氏或多或少總有那麽點不潔。如今,人們卻有些猶豫起來——若龔氏真的不潔,那為啥林家死活不肯認那孩子,明明當初將人家龔氏的嫁妝都抬迴去了的。
林家那些旁族人心裏憂心忡忡,煮熟的鴨子居然有可能會飛。這讓他們做事的積極性受到了很大影響,也不往兩個老的跟前湊了——看到就討厭,要是當初這兩個老的少坑些人,今天怎麽會招來這麽多事!
不到半日,張知府家又派了人來吊唁。這次,林家不敢再拿大把人打出去了,恭恭敬敬地將前來吊唁的人迎了進來。
張知府家也不是犯賤,被人打了臉還要往上湊,實在是林家產業太多,現在又死了兒子。唯一剩下的不就是嫁到自己家的女兒了麽。林家兩個老的,隻要不是被水灌了腦子,以後還不是大量的給親身女兒貼補東西?
*氏一進門便撲到自己母親懷裏痛哭,解釋不是自己不救弟弟,實在是被大嫂蒙在了鼓裏,等知道的時候弟弟已經死了。
“月娘!月娘!娘好恨啊……”林老夫人也抱著女兒痛哭失聲:“為什麽我要這麽命苦啊……”
林老爺子也非常恨,他不僅恨張家範家,也恨自己的妻子。這幾日被小妾吹了幾天枕頭風,也覺得自己娶了林氏這個繼室後隻有她一個人懷孕很不正常,更覺得前麵幾個兒子的夭折也跟眼前這個女人有關。
“哭什麽哭!若不是你作孽太多,老天又怎麽會報應到關旭身上!”林老爺子忍不住罵道:“如今好了!林家斷子絕孫,偌大的家業還要送給外人!”
“父親放心吧!”*氏聞言便勸父親:“大伯已經給女兒保證過了,隻要那張靖嘉上了堂,保管讓他有去無迴。到時候一個誣告就要打他四十大板。”
林老爺子有些遲疑:“聽說他是公主殿下的老師……”
*氏聞言冷笑:“父親可別被這人騙了,他若真是公主殿下的老師,當初又怎會坐視兄嫂受辱身死,又怎會被張家除了族。父親別忘了,他還有個侄女記在我們張家的家譜上呢。他要是不識抬舉,女兒便讓夫君將那小妮子要到我們手上!到時候任憑女兒搓扁揉圓,看他能奈我何!”
林老爺子聞言這才放下心來,轉而又去想到底要過繼哪家的子嗣。
子清悄悄退迴到房間,左思右想,最後還是覺得要去王府見一下李欣為好。她沒有任何資本再胡亂揮霍了,萬一這次又得罪了殿下的老師,那母親……
她派人給清王府遞了帖子,第二天便收到迴帖,李欣約了三日後再見。
三日後,林關旭已經下葬。子清早早的稟告了公婆,也沒帶伺候的丫鬟,隻乘了一頂青灰小轎,行至王府後門。守門的仔細查驗了帖子,這才放了她進去。
“殿下,林家大少奶奶到了。”子玉道:“在院子外麵候著呢。”
“帶她進來吧。”李欣正手把手地教著張士琳寫字,兩個都是粉雕玉琢的美人胚子,又正年少。若不是李欣的服飾太過華美,氣質又偏向沉穩,隻怕進來的人都會將她們認作姐妹。
“是這樣嗎,殿下?”張士琳軟糯糯地問道。
李欣極愛聽她奶聲奶氣的喚自己殿下,帶著卷卷繞繞的柔軟,隻把人心都給勾化了。她笑眯眯地讚了一句:“對的。士琳真是聰明!”
“奴婢子清見過殿下,殿下萬福!”子清雖然嫁去了林家,賣身契卻始終還握在李欣手裏。因此,她還是要以奴婢自稱。
李欣轉了頭:“起來吧。”她見到子清淡妝素服,形容憔悴,又說道:“倒是清減了。人也素淡了。”
子清謝過後站了起來,一眼便看到書房裏多了個女孩子。雖然好奇,卻也知道她已經沒資格問了。
“你來王府有什麽事嗎?若是想跟子玉幾個敘敘舊,便下去吧。”李欣道:“本宮這裏你見過就行了。”
子清忙道:“殿下,奴婢不是來敘舊的。”
李欣聞言皺眉擱了筆,緩步走到一旁的羅漢床上坐下。張士琳也從凳子上跳下來,蹬蹬蹬走到李欣身邊,依偎在她身上。李欣手裏不自覺摸著張士琳的丫髻,眼睛卻望著子清問道:“你來有事?為了林關旭?”
子清搖頭,又將心裏的話過了一遍才說道:“殿下,三日前張靖嘉來林府大鬧靈堂,奴婢看不下去便勸解了一番。後來才知道原來他是殿下的老師。奴婢有眼無珠,衝撞了貴人。今日是特來跟殿下請罪的。”
李欣冷笑:“既然知道衝撞了,為什麽不當麵去跟先生請罪。跑到本宮麵前說這些是要做什麽?試探?上眼藥?子清,你是不是活的不耐煩了!”
子清“噗通”一聲跪在地上,忙磕著頭道:“殿下,奴婢錯了!奴婢迴去就給張先生請罪!”她忙要補救一番,便將從林家母女倆那裏聽到的話一骨碌全部倒了出來。最後還道:“殿下,張先生此去府衙告狀,必定危險。還望殿下相助一二。”
“這還輪不到你操心。”聽了子清的話,李欣心中對那林家一陣厭惡,連帶著見到子清的模樣也不耐煩起來:“警告你一句,林府的事少摻和。滾!”
張士琳正舉著手要夠自己頭上被李欣摸得癢癢的頭皮,突然李欣怒喝一聲,把她嚇了一跳,揚起一張小臉癟癟嘴就要哭。李欣見狀嗬嗬笑著雙手捧起她胖胖的臉頰,把小丫頭一張粉瑩瑩的小嘴擠得嘟了起來,嘴裏哄著:“士琳真可愛!本宮一定會將士琳護的好好地!咦!哭了?可不能哭哦,一哭就難看了。”
張士琳便又將那兩泡眼淚憋了迴去。
子清魂不守舍的迴了林家,剛進家門就被公公追問那張靖嘉的情況。她一陣心慌,隻能編著謊說殿下忙,根本沒見到。但王府的確有個姓張的先生,隻是她也不知道是不是張靖嘉。
打發了將信將疑的公公,她獨自一人迴了冰冷而孤獨的房間,心裏苦澀難以釋懷。
心又痛了起來,子清默默咬著嘴唇不發出聲音,這便是林關旭留給她的東西,從頭至尾,他隻給她帶來了無盡地災難與痛苦。就連如今這個林家大奶奶的身份也是殿下給的。
若是從沒見過他就好了。
林家老爺子得了媳婦似是而非的話語,忙又給了女兒分了一批財物打點張家。
雖然女兒說的話十分篤定,但他依然隱隱不安,似乎總有塊石頭懸在頭上,日夜擔心它會落下來。
終於,這一天,這塊大石頭落地了。縣衙有人來報,說是有人遞了狀子到縣裏,狀告林家霸占私產、毀人清譽。林家作為被告,兩日後要鍾落縣縣太爺就要升堂問案,介時林家需派一人作為被告代表上堂。
林老爺子沒想到張靖嘉沒有告到府衙,而是選了向縣衙遞狀紙。他連忙將消息傳到張家,小半天後,傳話的小廝帶了張知府的迴話,說鍾落縣的縣太爺之前正是張府的幕僚,讓林老爺子稍安勿躁。
林老爺子想了想,還是自己太看得起張靖嘉了麽?原本以為他會把事情鬧大,直接進府衙狀告呢。那樣一個人,竟也願意走這正常路子?
或許他也隻能走這正常路子吧。
這般想了半日,終於將心放迴了肚子裏。
三月十一,日晴雲稀。因著鍾落縣衙外頭的布告上早早貼了今日要審這最近談資最多的林家的案子,於是衙門口圍滿了觀看的百姓鄉紳。
縣衙裏頭,公堂之上。明鏡高懸的牌匾下頭,兩個中年人正在相互推讓。近到跟前才看到其中一個正是玉昌知府張秋然,隻聽他道:“清之,今日你隻管開堂辦案,本府從旁聽審便行。”
“那下官便恭敬不如從命了。”那位被喚清之的縣太爺姓龐,張秋然對其有提攜之恩,如今見了自然恭敬萬分。他轉了身子,吩咐衙役:“來人,給知府大人看座!”
立時便有人抬了一張朱漆太師椅安於堂側,張秋然滿意落座,一雙眼微微眯起,倒不像是來旁聽審案,而是來打盹的一般。
龐清之見張秋然坐下,這才於大堂正中坐下,準備開堂審案。
“升堂!”
兩邊穿著皂衣的衙役咚咚敲著殺威棒,口中唿道:“威武——”
堂外圍觀的百姓頓時屏氣斂息,再不敢發出一絲聲音。
龐清之正要傳令原告被告,卻忽聽門外一聲高喊:“安溪公主駕到!閑雜人等,速速退讓!”
眾人迴頭一看,遠遠地行來了一隊人馬。兩邊的是那侍衛,他們個個身材高大,神采奕奕,身上短打整齊一致,腰間佩劍錚亮閃光。中間護擁著一隊抬著繡騰龍羽鳳的明黃色華蓋緩緩往縣衙門口過來。
張秋然龐清之皆離了位置行到門口接駕,與那些老百姓一道伏拜跪迎:“微臣見過公主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片刻後,一聲清泉般動聽卻稚嫩的聲音響徹耳畔:“免禮。”
眾人起身抬頭,隻見一身華服的清王嫡女李欣俏生生立在陽光之下,她尚年幼,頭發隻是簡單梳起,白玉凝脂般的臉上威儀隱露,丹唇輕啟,含笑道:“沒想到張知府也在?”
張秋然訕笑:“鍾落縣也屬玉昌管轄之地,*兩家的案子在玉昌影響甚廣,下官便循例前來查看一番。”
“真是巧啊。”李欣笑道:“本宮對此案也頗為好奇,今日特來旁觀聽審。”
“公主請。”張秋然忙側身將李欣讓進屋裏,坐在剛才搬給他的太師椅上,一眾侍衛及丫鬟緊隨身後,小小的縣衙公堂頓時擁擠不堪。
縣令龐清之差人又搬了一張椅子看座李欣下首,然後心顫顫地重新升堂。
“傳原告張靖嘉、被告林炳秋上堂——”
林家那些旁族人心裏憂心忡忡,煮熟的鴨子居然有可能會飛。這讓他們做事的積極性受到了很大影響,也不往兩個老的跟前湊了——看到就討厭,要是當初這兩個老的少坑些人,今天怎麽會招來這麽多事!
不到半日,張知府家又派了人來吊唁。這次,林家不敢再拿大把人打出去了,恭恭敬敬地將前來吊唁的人迎了進來。
張知府家也不是犯賤,被人打了臉還要往上湊,實在是林家產業太多,現在又死了兒子。唯一剩下的不就是嫁到自己家的女兒了麽。林家兩個老的,隻要不是被水灌了腦子,以後還不是大量的給親身女兒貼補東西?
*氏一進門便撲到自己母親懷裏痛哭,解釋不是自己不救弟弟,實在是被大嫂蒙在了鼓裏,等知道的時候弟弟已經死了。
“月娘!月娘!娘好恨啊……”林老夫人也抱著女兒痛哭失聲:“為什麽我要這麽命苦啊……”
林老爺子也非常恨,他不僅恨張家範家,也恨自己的妻子。這幾日被小妾吹了幾天枕頭風,也覺得自己娶了林氏這個繼室後隻有她一個人懷孕很不正常,更覺得前麵幾個兒子的夭折也跟眼前這個女人有關。
“哭什麽哭!若不是你作孽太多,老天又怎麽會報應到關旭身上!”林老爺子忍不住罵道:“如今好了!林家斷子絕孫,偌大的家業還要送給外人!”
“父親放心吧!”*氏聞言便勸父親:“大伯已經給女兒保證過了,隻要那張靖嘉上了堂,保管讓他有去無迴。到時候一個誣告就要打他四十大板。”
林老爺子有些遲疑:“聽說他是公主殿下的老師……”
*氏聞言冷笑:“父親可別被這人騙了,他若真是公主殿下的老師,當初又怎會坐視兄嫂受辱身死,又怎會被張家除了族。父親別忘了,他還有個侄女記在我們張家的家譜上呢。他要是不識抬舉,女兒便讓夫君將那小妮子要到我們手上!到時候任憑女兒搓扁揉圓,看他能奈我何!”
林老爺子聞言這才放下心來,轉而又去想到底要過繼哪家的子嗣。
子清悄悄退迴到房間,左思右想,最後還是覺得要去王府見一下李欣為好。她沒有任何資本再胡亂揮霍了,萬一這次又得罪了殿下的老師,那母親……
她派人給清王府遞了帖子,第二天便收到迴帖,李欣約了三日後再見。
三日後,林關旭已經下葬。子清早早的稟告了公婆,也沒帶伺候的丫鬟,隻乘了一頂青灰小轎,行至王府後門。守門的仔細查驗了帖子,這才放了她進去。
“殿下,林家大少奶奶到了。”子玉道:“在院子外麵候著呢。”
“帶她進來吧。”李欣正手把手地教著張士琳寫字,兩個都是粉雕玉琢的美人胚子,又正年少。若不是李欣的服飾太過華美,氣質又偏向沉穩,隻怕進來的人都會將她們認作姐妹。
“是這樣嗎,殿下?”張士琳軟糯糯地問道。
李欣極愛聽她奶聲奶氣的喚自己殿下,帶著卷卷繞繞的柔軟,隻把人心都給勾化了。她笑眯眯地讚了一句:“對的。士琳真是聰明!”
“奴婢子清見過殿下,殿下萬福!”子清雖然嫁去了林家,賣身契卻始終還握在李欣手裏。因此,她還是要以奴婢自稱。
李欣轉了頭:“起來吧。”她見到子清淡妝素服,形容憔悴,又說道:“倒是清減了。人也素淡了。”
子清謝過後站了起來,一眼便看到書房裏多了個女孩子。雖然好奇,卻也知道她已經沒資格問了。
“你來王府有什麽事嗎?若是想跟子玉幾個敘敘舊,便下去吧。”李欣道:“本宮這裏你見過就行了。”
子清忙道:“殿下,奴婢不是來敘舊的。”
李欣聞言皺眉擱了筆,緩步走到一旁的羅漢床上坐下。張士琳也從凳子上跳下來,蹬蹬蹬走到李欣身邊,依偎在她身上。李欣手裏不自覺摸著張士琳的丫髻,眼睛卻望著子清問道:“你來有事?為了林關旭?”
子清搖頭,又將心裏的話過了一遍才說道:“殿下,三日前張靖嘉來林府大鬧靈堂,奴婢看不下去便勸解了一番。後來才知道原來他是殿下的老師。奴婢有眼無珠,衝撞了貴人。今日是特來跟殿下請罪的。”
李欣冷笑:“既然知道衝撞了,為什麽不當麵去跟先生請罪。跑到本宮麵前說這些是要做什麽?試探?上眼藥?子清,你是不是活的不耐煩了!”
子清“噗通”一聲跪在地上,忙磕著頭道:“殿下,奴婢錯了!奴婢迴去就給張先生請罪!”她忙要補救一番,便將從林家母女倆那裏聽到的話一骨碌全部倒了出來。最後還道:“殿下,張先生此去府衙告狀,必定危險。還望殿下相助一二。”
“這還輪不到你操心。”聽了子清的話,李欣心中對那林家一陣厭惡,連帶著見到子清的模樣也不耐煩起來:“警告你一句,林府的事少摻和。滾!”
張士琳正舉著手要夠自己頭上被李欣摸得癢癢的頭皮,突然李欣怒喝一聲,把她嚇了一跳,揚起一張小臉癟癟嘴就要哭。李欣見狀嗬嗬笑著雙手捧起她胖胖的臉頰,把小丫頭一張粉瑩瑩的小嘴擠得嘟了起來,嘴裏哄著:“士琳真可愛!本宮一定會將士琳護的好好地!咦!哭了?可不能哭哦,一哭就難看了。”
張士琳便又將那兩泡眼淚憋了迴去。
子清魂不守舍的迴了林家,剛進家門就被公公追問那張靖嘉的情況。她一陣心慌,隻能編著謊說殿下忙,根本沒見到。但王府的確有個姓張的先生,隻是她也不知道是不是張靖嘉。
打發了將信將疑的公公,她獨自一人迴了冰冷而孤獨的房間,心裏苦澀難以釋懷。
心又痛了起來,子清默默咬著嘴唇不發出聲音,這便是林關旭留給她的東西,從頭至尾,他隻給她帶來了無盡地災難與痛苦。就連如今這個林家大奶奶的身份也是殿下給的。
若是從沒見過他就好了。
林家老爺子得了媳婦似是而非的話語,忙又給了女兒分了一批財物打點張家。
雖然女兒說的話十分篤定,但他依然隱隱不安,似乎總有塊石頭懸在頭上,日夜擔心它會落下來。
終於,這一天,這塊大石頭落地了。縣衙有人來報,說是有人遞了狀子到縣裏,狀告林家霸占私產、毀人清譽。林家作為被告,兩日後要鍾落縣縣太爺就要升堂問案,介時林家需派一人作為被告代表上堂。
林老爺子沒想到張靖嘉沒有告到府衙,而是選了向縣衙遞狀紙。他連忙將消息傳到張家,小半天後,傳話的小廝帶了張知府的迴話,說鍾落縣的縣太爺之前正是張府的幕僚,讓林老爺子稍安勿躁。
林老爺子想了想,還是自己太看得起張靖嘉了麽?原本以為他會把事情鬧大,直接進府衙狀告呢。那樣一個人,竟也願意走這正常路子?
或許他也隻能走這正常路子吧。
這般想了半日,終於將心放迴了肚子裏。
三月十一,日晴雲稀。因著鍾落縣衙外頭的布告上早早貼了今日要審這最近談資最多的林家的案子,於是衙門口圍滿了觀看的百姓鄉紳。
縣衙裏頭,公堂之上。明鏡高懸的牌匾下頭,兩個中年人正在相互推讓。近到跟前才看到其中一個正是玉昌知府張秋然,隻聽他道:“清之,今日你隻管開堂辦案,本府從旁聽審便行。”
“那下官便恭敬不如從命了。”那位被喚清之的縣太爺姓龐,張秋然對其有提攜之恩,如今見了自然恭敬萬分。他轉了身子,吩咐衙役:“來人,給知府大人看座!”
立時便有人抬了一張朱漆太師椅安於堂側,張秋然滿意落座,一雙眼微微眯起,倒不像是來旁聽審案,而是來打盹的一般。
龐清之見張秋然坐下,這才於大堂正中坐下,準備開堂審案。
“升堂!”
兩邊穿著皂衣的衙役咚咚敲著殺威棒,口中唿道:“威武——”
堂外圍觀的百姓頓時屏氣斂息,再不敢發出一絲聲音。
龐清之正要傳令原告被告,卻忽聽門外一聲高喊:“安溪公主駕到!閑雜人等,速速退讓!”
眾人迴頭一看,遠遠地行來了一隊人馬。兩邊的是那侍衛,他們個個身材高大,神采奕奕,身上短打整齊一致,腰間佩劍錚亮閃光。中間護擁著一隊抬著繡騰龍羽鳳的明黃色華蓋緩緩往縣衙門口過來。
張秋然龐清之皆離了位置行到門口接駕,與那些老百姓一道伏拜跪迎:“微臣見過公主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片刻後,一聲清泉般動聽卻稚嫩的聲音響徹耳畔:“免禮。”
眾人起身抬頭,隻見一身華服的清王嫡女李欣俏生生立在陽光之下,她尚年幼,頭發隻是簡單梳起,白玉凝脂般的臉上威儀隱露,丹唇輕啟,含笑道:“沒想到張知府也在?”
張秋然訕笑:“鍾落縣也屬玉昌管轄之地,*兩家的案子在玉昌影響甚廣,下官便循例前來查看一番。”
“真是巧啊。”李欣笑道:“本宮對此案也頗為好奇,今日特來旁觀聽審。”
“公主請。”張秋然忙側身將李欣讓進屋裏,坐在剛才搬給他的太師椅上,一眾侍衛及丫鬟緊隨身後,小小的縣衙公堂頓時擁擠不堪。
縣令龐清之差人又搬了一張椅子看座李欣下首,然後心顫顫地重新升堂。
“傳原告張靖嘉、被告林炳秋上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