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沁人的花香吹來,暖陽,淡淡的投射下來。冬日裏難得的和暖化了皚皚的白雪,卻化不掉莫言心中的冰涼。
莫言站在怒放的梅花下,頰邊的髻發有些許的鬆散,但卻絲毫沒有影響她的美,那垂下的一縷秀發,在頰邊一側,虛無縹緲地晃蕩著,將她柔美的輪廓映襯得若隱若現,愈發地像那從梅花蕊裏出來的仙子。
連一旁跟著的宮女太監都看得失神,隻是愣愣地,仿佛一個眨眼,這冰清玉潔的仙子就會消失不見了一般。
皇帝悄悄過來,身邊的太監宮女們居然都沒發現,等忽然過來的時候,他的轎攆已經到了跟前,將太監宮女們都嚇了一跳,連忙跪拜行禮,莫言迴頭看見了,眼中隻有冰冷,她隻是淡淡地站著,並沒有行禮,皇帝卻不以為意。
徑自下了轎攆,皇帝擺擺手讓宮女太監們都悉數退下,看到她隻著了一身深蘭色織錦的長裙,裙裾上繡著潔白的點點梅花,用一條白色織錦腰帶將那不堪一握的纖纖楚腰束住.將烏黑的秀發綰成如意髻,僅插了一梅花白玉簪.雖然簡潔,卻顯得清新優雅,在那梅花叢裏宛若誤入人間的仙子。
看她穿著單薄,皇帝急急上前將身上的明黃色拈金線雙龍出海的大氅披在她身上:“這樣冷的天,你怎麽就出來了?你身上才好了一些,若是再病了可怎麽是好?這些奴才們也真是的,也不知道叫你添件衣裳!”
語氣裏有無數的溫柔和關切,莫言知道皇帝對她的關心是發自內心的,也知道這樣就已經是皇恩浩蕩了,一般的女子,想要入得宮來都已是如登天般困難,若是要得到皇帝的垂愛。那便是上輩子修了多少的福氣,如今,這兩樣她都占盡了,卻不屑一顧,不知道看得多少的妃子們恨得牙癢癢。
心有所屬,其餘的一切於她便再沒有關係,隻有遠方的人兒才是她魂牽夢縈的所在。不著痕跡地避開皇帝遞過來的大氅,她悄悄向後退了兩步,與皇帝間便離得更遠了些:“皇上乃萬金之軀,皇上的大氅又豈是莫言一介民女消受得起的。還望皇上不要讓莫言折了壽!”
嘴上雖是這樣說,臉上卻是滿滿的不屑,皇帝一雙手停在空中。伸出去也不是,收迴來也不是,一時間竟覺得尷尬無比。但在心愛的女子麵前,皇帝顯然不在乎這些細枝末節,他上前一步。飛快地伸出手拂過莫言臉頰邊飄蕩的秀發,低低地說:“我的言兒還是挽這樣的發髻好看。”
一句話,莫言便僵在了那裏,絲毫無法動彈。她想起第一天的時候,她怒火熊熊、她哭鬧不止、她哀切地祈求,但終究換不來皇帝對她的放逐。皇帝說:“你若是再想著逃跑,前線病床上那毫無還擊之力的人便會變成一具屍首!”
於是,她用自己的自由換來了允之片刻的周全。皇帝深知若是允之這時候死了。他便失去了籌碼,莫言定然不會獨活,用莫言的話來說,她是神醫的弟子,若是皇帝對她用強。她有一千一萬種方法能要皇帝的命,最不濟的。自殺還是輕而易舉的。
皇帝相信莫言這樣的話不是說說而已,所以也不敢輕舉妄動,他相信以自己九五之尊的高貴,以自己的深情,就算是冰塊都會被他捂融化的,何況是一個女人。
所以,隻要允之一直病著,但是又不死,他便還有機會。
看到皇帝的愣怔,莫言卻沒有絲毫的內疚,她恨眼前的人,以愛她的名義將她囚禁,卻使遠方她的愛人日日生活在病痛之中。她日夜盼望那人能奇跡般醒來,她幻想著他如天神般忽然出現,救她於水深火熱之中。
莫言垂眸,假裝看不到皇帝眼中的火熱和深情,這樣的深情,她不想要!若占為己有才是愛,那也隻是自私的愛,若是愛一個人,她好,他便好;她歡笑,他便跟著歡欣鼓舞。
而這些,皇帝顯然是不知道的。他和他的女人們,都是以占有為目的的,不惜一切手段來搶奪,恨不得緊緊將對方轉在自己的手心裏。
“方才秋貴妃來過了,說她這幾日身上不太好,怕是著了風寒,請皇上得了空過去瞧瞧。”莫言淡淡地說,沒有一絲的思想夾雜其中,皇帝的眉頭卻越皺越緊,身上的怒氣也漸漸濃了起來。
“她若是再來鬧事,你打發人來告訴我,我必叫她服服帖帖的,知道誰才是這宮裏的主子!”皇帝咬牙切齒道,為著素秋平日裏的囂張跋扈也就算了,沒想到如今竟踩到他頭上來了,連他放在心尖上的人都敢惹。
莫言搖搖頭,苦笑道:“她並沒有鬧事,我與她是舊相識,所以她也不過是過來敘敘舊罷了,皇上不要多心。皇上後宮充盈嬪妃眾多,該是雨露均沾才對,這樣才能為皇家開枝散葉,皇上如今一得空便往我這邊跑,嬪妃們心中自然是不高興的。”
她頓了一頓,雖知道皇帝最不愛聽這話,卻還是說了:“況且,皇上知道我是不可能的。我已是皇上親弟弟的女人。”
皇帝聽了這話,周身一怔,怒氣頓時上湧:“言兒,你何必要這樣說?我愛你,無論你是誰,在我心中你就是我的言兒,永遠也不會變,誰也搶不去。”
莫言知道皇上什麽都可以忍受,就是無法忍受她說自己是允之的女人,她記得她能起床下地的第一日的時候,叫宮女給她梳了個已婚婦女平時會梳的發髻,皇上看見了,叫人將那宮女的手打得血肉模糊,直到她佯裝生氣,才停了下來。
從那以後,她還是梳了未婚少女的發髻,這事情才平息了下來。
皇帝看到她那默然的樣子,心中也是不悅,一腔子的熱情倒叫她澆滅了一大半,一時間便忍不住歎氣起來:,卻還是壓下心中的不悅說:“允之的病已經好些了,派去的太醫們雖不能完全將他們受損的身體恢複過來,但終究唿吸不再那麽微弱了,你也可以放心一些了。”
莫言聽到這句話,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雪亮,她禁不住上前一步,問:“真的?前線有消息傳迴來了?”
皇帝看到她那如同黑夜裏明亮的星星般的大眼睛,內心一陣挫折,從來他要什麽便有什麽,卻不料在莫言這裏有了“意外”,不管他如何遷就她,她總是那樣淡淡地,甚至拒之於千裏之外,隻有在聽到允之的消息時,才能恢複少女的活力。
暖陽不知何時被一片烏雲遮蓋,原先黃橙橙的太陽已被陰暗取代,莫言覺得有些冷,忍不住便有些瑟瑟發抖,心中卻因著那好消息而暖洋洋的。
饒是如此,皇帝還是細心地發現了,不顧她的阻擾,將大氅披在她身上,喚了人來抬了轎攆送她迴房。
莫言坐在轎攆上,看到令一架轎攆上的皇帝,隻見他隻著了一件斜領袍,是金地緙絲孔雀羽龍袍。周身繡滿龍的紋樣,戴著一頂絨草麵生絲纓蒼蟒教子珠冠,剪裁的十分得體的石青直地納紗金褂罩在外麵,腰間束著朝項太明禦絲帶。
她忽然想起,皇帝過去總是乘著轎子在宮裏來迴的,因著皇帝萬金之軀涉及到社稷大事,涉及到萬千黎明百姓的生計,如何能被風吹雨打。但是她嫌轎子悶得慌,她平日裏也不過是在禦花園裏散散,再遠一些的便是著了轎攆,還能看景色,她竟不知道皇帝何時也換了轎攆。
這樣的皇帝,也算是用心了了,隻是再怎麽用心,在她那裏都注定得不到迴報的。愛情這東西與其他不同,其他的事情,你若是努力寫,必能得到迴報,就算不是直接的成功,那也必是投桃報李,單隻有愛情這一件,愛了便是愛了,有些人,你隻看一眼,便是一輩子,而有些人,就算陪在身邊一輩子,也無法愛。
或許,月老早早便已在兩人腳上綁了紅線,所以才會讓天南地北的兩個人走到一起,那些沒用綁著紅線的,就算再怎麽努力也是徒勞。她腳上那看不到的紅線,該是綁在允之腳上了吧?
莫言自己胡思亂想著,卻又發現自己一個大家閨秀竟想著這些東西,一時間便兀自飛紅了臉。
一旁的皇帝看了,心跳忽的便加快了,身體的某一處也漸漸熱了起來,自從莫言入宮這些日子以來,他夜夜都到莫言房裏坐坐,但晚些便會離開,為了讓莫言看到他的決心,他便再也沒有翻過後宮嬪妃們的牌子,後宮嬪妃們也是怨氣憤憤,卻看到皇帝對莫言的聖寵,敢怒不敢言。
皇帝低聲問身邊的執事太監:“這裏離哪位娘娘宮裏近?”
那太監也是宮裏的老人了,慣常會看人臉色,況且是服侍皇上多年了,知道這會子皇帝來了興致,連忙道:“這裏離秋貴妃宮裏最近,皇上可好久沒翻秋貴妃的牌子了。”
皇帝點點頭,囑咐人將莫言好生送迴宮裏,便徑自往秋貴妃處去了。
其實,皇帝並不知道的是,這裏並不是離秋貴妃宮裏最近,而是秋貴妃娘家勢力最大,而且秋貴妃是宮裏出了皇後位份最高的,況且宮裏的人都知道秋貴妃是個對下人最心狠手辣的,若是這時候讓皇上去了其他嬪妃宮裏,怕是夠跟著的太監們吃一壺了,那秋後算賬可不是鬧著玩的!
莫言站在怒放的梅花下,頰邊的髻發有些許的鬆散,但卻絲毫沒有影響她的美,那垂下的一縷秀發,在頰邊一側,虛無縹緲地晃蕩著,將她柔美的輪廓映襯得若隱若現,愈發地像那從梅花蕊裏出來的仙子。
連一旁跟著的宮女太監都看得失神,隻是愣愣地,仿佛一個眨眼,這冰清玉潔的仙子就會消失不見了一般。
皇帝悄悄過來,身邊的太監宮女們居然都沒發現,等忽然過來的時候,他的轎攆已經到了跟前,將太監宮女們都嚇了一跳,連忙跪拜行禮,莫言迴頭看見了,眼中隻有冰冷,她隻是淡淡地站著,並沒有行禮,皇帝卻不以為意。
徑自下了轎攆,皇帝擺擺手讓宮女太監們都悉數退下,看到她隻著了一身深蘭色織錦的長裙,裙裾上繡著潔白的點點梅花,用一條白色織錦腰帶將那不堪一握的纖纖楚腰束住.將烏黑的秀發綰成如意髻,僅插了一梅花白玉簪.雖然簡潔,卻顯得清新優雅,在那梅花叢裏宛若誤入人間的仙子。
看她穿著單薄,皇帝急急上前將身上的明黃色拈金線雙龍出海的大氅披在她身上:“這樣冷的天,你怎麽就出來了?你身上才好了一些,若是再病了可怎麽是好?這些奴才們也真是的,也不知道叫你添件衣裳!”
語氣裏有無數的溫柔和關切,莫言知道皇帝對她的關心是發自內心的,也知道這樣就已經是皇恩浩蕩了,一般的女子,想要入得宮來都已是如登天般困難,若是要得到皇帝的垂愛。那便是上輩子修了多少的福氣,如今,這兩樣她都占盡了,卻不屑一顧,不知道看得多少的妃子們恨得牙癢癢。
心有所屬,其餘的一切於她便再沒有關係,隻有遠方的人兒才是她魂牽夢縈的所在。不著痕跡地避開皇帝遞過來的大氅,她悄悄向後退了兩步,與皇帝間便離得更遠了些:“皇上乃萬金之軀,皇上的大氅又豈是莫言一介民女消受得起的。還望皇上不要讓莫言折了壽!”
嘴上雖是這樣說,臉上卻是滿滿的不屑,皇帝一雙手停在空中。伸出去也不是,收迴來也不是,一時間竟覺得尷尬無比。但在心愛的女子麵前,皇帝顯然不在乎這些細枝末節,他上前一步。飛快地伸出手拂過莫言臉頰邊飄蕩的秀發,低低地說:“我的言兒還是挽這樣的發髻好看。”
一句話,莫言便僵在了那裏,絲毫無法動彈。她想起第一天的時候,她怒火熊熊、她哭鬧不止、她哀切地祈求,但終究換不來皇帝對她的放逐。皇帝說:“你若是再想著逃跑,前線病床上那毫無還擊之力的人便會變成一具屍首!”
於是,她用自己的自由換來了允之片刻的周全。皇帝深知若是允之這時候死了。他便失去了籌碼,莫言定然不會獨活,用莫言的話來說,她是神醫的弟子,若是皇帝對她用強。她有一千一萬種方法能要皇帝的命,最不濟的。自殺還是輕而易舉的。
皇帝相信莫言這樣的話不是說說而已,所以也不敢輕舉妄動,他相信以自己九五之尊的高貴,以自己的深情,就算是冰塊都會被他捂融化的,何況是一個女人。
所以,隻要允之一直病著,但是又不死,他便還有機會。
看到皇帝的愣怔,莫言卻沒有絲毫的內疚,她恨眼前的人,以愛她的名義將她囚禁,卻使遠方她的愛人日日生活在病痛之中。她日夜盼望那人能奇跡般醒來,她幻想著他如天神般忽然出現,救她於水深火熱之中。
莫言垂眸,假裝看不到皇帝眼中的火熱和深情,這樣的深情,她不想要!若占為己有才是愛,那也隻是自私的愛,若是愛一個人,她好,他便好;她歡笑,他便跟著歡欣鼓舞。
而這些,皇帝顯然是不知道的。他和他的女人們,都是以占有為目的的,不惜一切手段來搶奪,恨不得緊緊將對方轉在自己的手心裏。
“方才秋貴妃來過了,說她這幾日身上不太好,怕是著了風寒,請皇上得了空過去瞧瞧。”莫言淡淡地說,沒有一絲的思想夾雜其中,皇帝的眉頭卻越皺越緊,身上的怒氣也漸漸濃了起來。
“她若是再來鬧事,你打發人來告訴我,我必叫她服服帖帖的,知道誰才是這宮裏的主子!”皇帝咬牙切齒道,為著素秋平日裏的囂張跋扈也就算了,沒想到如今竟踩到他頭上來了,連他放在心尖上的人都敢惹。
莫言搖搖頭,苦笑道:“她並沒有鬧事,我與她是舊相識,所以她也不過是過來敘敘舊罷了,皇上不要多心。皇上後宮充盈嬪妃眾多,該是雨露均沾才對,這樣才能為皇家開枝散葉,皇上如今一得空便往我這邊跑,嬪妃們心中自然是不高興的。”
她頓了一頓,雖知道皇帝最不愛聽這話,卻還是說了:“況且,皇上知道我是不可能的。我已是皇上親弟弟的女人。”
皇帝聽了這話,周身一怔,怒氣頓時上湧:“言兒,你何必要這樣說?我愛你,無論你是誰,在我心中你就是我的言兒,永遠也不會變,誰也搶不去。”
莫言知道皇上什麽都可以忍受,就是無法忍受她說自己是允之的女人,她記得她能起床下地的第一日的時候,叫宮女給她梳了個已婚婦女平時會梳的發髻,皇上看見了,叫人將那宮女的手打得血肉模糊,直到她佯裝生氣,才停了下來。
從那以後,她還是梳了未婚少女的發髻,這事情才平息了下來。
皇帝看到她那默然的樣子,心中也是不悅,一腔子的熱情倒叫她澆滅了一大半,一時間便忍不住歎氣起來:,卻還是壓下心中的不悅說:“允之的病已經好些了,派去的太醫們雖不能完全將他們受損的身體恢複過來,但終究唿吸不再那麽微弱了,你也可以放心一些了。”
莫言聽到這句話,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雪亮,她禁不住上前一步,問:“真的?前線有消息傳迴來了?”
皇帝看到她那如同黑夜裏明亮的星星般的大眼睛,內心一陣挫折,從來他要什麽便有什麽,卻不料在莫言這裏有了“意外”,不管他如何遷就她,她總是那樣淡淡地,甚至拒之於千裏之外,隻有在聽到允之的消息時,才能恢複少女的活力。
暖陽不知何時被一片烏雲遮蓋,原先黃橙橙的太陽已被陰暗取代,莫言覺得有些冷,忍不住便有些瑟瑟發抖,心中卻因著那好消息而暖洋洋的。
饒是如此,皇帝還是細心地發現了,不顧她的阻擾,將大氅披在她身上,喚了人來抬了轎攆送她迴房。
莫言坐在轎攆上,看到令一架轎攆上的皇帝,隻見他隻著了一件斜領袍,是金地緙絲孔雀羽龍袍。周身繡滿龍的紋樣,戴著一頂絨草麵生絲纓蒼蟒教子珠冠,剪裁的十分得體的石青直地納紗金褂罩在外麵,腰間束著朝項太明禦絲帶。
她忽然想起,皇帝過去總是乘著轎子在宮裏來迴的,因著皇帝萬金之軀涉及到社稷大事,涉及到萬千黎明百姓的生計,如何能被風吹雨打。但是她嫌轎子悶得慌,她平日裏也不過是在禦花園裏散散,再遠一些的便是著了轎攆,還能看景色,她竟不知道皇帝何時也換了轎攆。
這樣的皇帝,也算是用心了了,隻是再怎麽用心,在她那裏都注定得不到迴報的。愛情這東西與其他不同,其他的事情,你若是努力寫,必能得到迴報,就算不是直接的成功,那也必是投桃報李,單隻有愛情這一件,愛了便是愛了,有些人,你隻看一眼,便是一輩子,而有些人,就算陪在身邊一輩子,也無法愛。
或許,月老早早便已在兩人腳上綁了紅線,所以才會讓天南地北的兩個人走到一起,那些沒用綁著紅線的,就算再怎麽努力也是徒勞。她腳上那看不到的紅線,該是綁在允之腳上了吧?
莫言自己胡思亂想著,卻又發現自己一個大家閨秀竟想著這些東西,一時間便兀自飛紅了臉。
一旁的皇帝看了,心跳忽的便加快了,身體的某一處也漸漸熱了起來,自從莫言入宮這些日子以來,他夜夜都到莫言房裏坐坐,但晚些便會離開,為了讓莫言看到他的決心,他便再也沒有翻過後宮嬪妃們的牌子,後宮嬪妃們也是怨氣憤憤,卻看到皇帝對莫言的聖寵,敢怒不敢言。
皇帝低聲問身邊的執事太監:“這裏離哪位娘娘宮裏近?”
那太監也是宮裏的老人了,慣常會看人臉色,況且是服侍皇上多年了,知道這會子皇帝來了興致,連忙道:“這裏離秋貴妃宮裏最近,皇上可好久沒翻秋貴妃的牌子了。”
皇帝點點頭,囑咐人將莫言好生送迴宮裏,便徑自往秋貴妃處去了。
其實,皇帝並不知道的是,這裏並不是離秋貴妃宮裏最近,而是秋貴妃娘家勢力最大,而且秋貴妃是宮裏出了皇後位份最高的,況且宮裏的人都知道秋貴妃是個對下人最心狠手辣的,若是這時候讓皇上去了其他嬪妃宮裏,怕是夠跟著的太監們吃一壺了,那秋後算賬可不是鬧著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