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情一片熾熱的當口,歐美各國的海軍軍情人員終於坐不住了,知悉中國人用飛機“全滅”日本艦隊之後,不惟唐寧街坐立不安,美國海軍部內同樣是一陣騷動。<-》如果這個消息屬實,那就意味著海戰方式的重大變革,如同1905年的日俄海戰催生了無畏艦、標誌著所有主力艦的過時,中國航空母艦的橫空出世同樣宣判了主力艦的死刑——雖然擊沉的主力艦成色差了一點,但空母艦是很有發展潛力的。
更讓人心生畏懼的是,號稱世界海軍強國的英、美、日三國剛剛結束了耗資巨大的造艦競賽,成就了一堆用15、16英寸火炮武裝起來的強大戰艦,對航空母艦並不重視,充其量認為隻是承擔無足輕重角色的小跟班而已,不然也不會爽快地答應給中國6萬噸噸位。各國原本以為《華盛頓條約》簽署後就宣布了造艦競賽的死亡,海軍將進入“假日時代”,充其量在1萬噸級別的條約型巡洋艦上下點功夫,現在看來形勢遠比想象要複雜得多。倘若戰術變革的情況成真,不僅意味著各國早先巨大的投資浪費,更意味著可怕的國防空虛。難道軍方還得從頭向議員們解釋,我們原先引以為傲的主力艦隻不過是一堆廢鐵,還得重新建造新的戰艦——素來號稱民主國家的英美兩國人民是不會放過這種瀆職行為的。
按照原有的曆史軌跡,《華盛頓條約》簽署後。完工率最好的2艘薩拉托加級戰巡是要被改裝為航空母艦的,但這個時空的深刻改變使得同級的4艘軍艦已成為中國海軍的囊中之物了,其餘2艘也已在船台上就地解體。當中日關東海戰的消息傳來,華盛頓方麵驚愕地發現,自己壓根就沒有做好航空母艦的準備,海軍部還在為改建那艘軍艦的艦體而爭論不休——有人主張用戰列艦,理由是裝甲防禦能力強,有人主張用大型郵船,是因為艦體結構進行修改比較方便,不管是哪一種方案。都還是紙上談兵,如果要重新設計建造——說服國會同意撥款是一個問題,設計、製造同樣不容樂觀,沒有4-5年的時間根本不能入役。現在美國方麵隻有1艘蘭利號,而蘭利號的作戰能力,據說比中國“希望”號好不到哪裏去——中國已經在籌劃希望號退役了,而美國海軍航空兵卻還不得不死守著希望號等飯吃。
同樣道理,英國人的日子也不好過,雖然英國有暴怒、百眼巨人兩艘航母服役。但這兩艘都是利用舊商船改建而成,戰鬥力還不見得強過希望號去。船台上倒是還躺著全新設計的競技神號,但競技神號過於看重武備,載機量僅僅不過20架,而根據日本方麵轉達的有關信息,關東艦隊至少受到了上百架次的飛機進攻,這壓根就不是競技神號能夠完成的任務,而《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批準英國政府利用“勇敢”、“光榮”號大型巡洋艦改建的航空母艦因為財政困難、撥款遲滯而處於緩慢的建造中,進度更是滯後。
日本倒是有一艘已下水的正式航母——鳳翔號,船台上還有兩艘確定了設計的改建航母——赤誠號與天城號。看上去比英美都要強上一些,但如果對照一口氣擁有3艘航空母艦的中國,仍然有點相形見絀。《紐約時報》在配發關東海戰圖片時驚唿——“中國海軍幾乎在一夜間成為世界海軍強國!”
當各國列強還在為中國航母快速崛起而大唿小叫的時候,世界上第一次航母之間的對決已徐徐拉開了序幕。
6月24日中午,也就是平壤陸航發現日本“鳳翔”號編隊之後的當天中午,原本準備掉頭迴防渤海灣的一航戰大踏步前進,壓過了山東半島最東端與漢城一線以南。並且放出了全部艦載機,目標直撲鳳翔號編隊而去,在艦隊上空隻留下了24架鷲式擔任防禦任務。
說起來,沈鴻烈與陳英昊的膽子大的可以。如果為了穩妥戰躲在旅大海域附近一樣能派飛機夠得著日本增援艦隊,但風險也不是沒有,距離相對會拉遠,飛機滯空時間不足,一旦沒法在第一時間準確找到“鳳翔號”編隊,攻擊波有撲空的危險,是故,在請示了大本營之後,又整整往前突了100餘海裏,縮短了進攻間距。
在一航戰磨刀霍霍向前突進的同時,陳英昊還命令海航剩餘飛機全部從葫蘆島基地轉場至青島海軍基地,昨天葫蘆島海軍基地與一航戰配合的戰術十分成功,他決心在今天繼續複製這種戰術,當然,必要的微調還是有的——考慮到鳳翔號本身具有的攻擊能力,他在攻防兩個層麵進行了調整。防禦方麵,無論是青島基地還是一航戰艦隊上空,都留足了護衛戰鬥機,以防日軍先發製人的打擊;進攻方麵,他決心全麵發起攻擊,不再區分第一、第二攻擊波,航母起飛的飛機與青島基地起飛的飛機爭取同時進攻,用300架次的飛機直接打掉對方。
12點缺7分的時候,最後一架攻擊機成功放飛,整個編隊80餘架攻擊機、魚雷機在36架鷲式的掩護下悉數朝南突擊,現在除了艦隊上空的24架防空護衛機外,就隻有機庫裏那8架稿轟炸機了——這可是一航戰壓箱底的家當,不到萬不得已是不肯拿出來的。正當兩人躊躇滿誌地準備大幹一場時,沒想到卻來了個意外的小插曲,隻聽淒厲的警報聲在猛然間響起,瞭望哨傳來消息:“有不明飛機正在接近編隊,速度90節,高度4000米,數量一架。”
沈鴻烈心底暗暗叫苦,怕什麽偏來什麽,鬼子這麽快就放出偵察機了?陳英昊倒是沉住氣,接過話筒指揮道:“泰山、泰山,我是北海,我是北海,啟動1號作戰方案,立即將敵機擊落……”
“泰山明白,執行1號作戰方案。”泰山號是承擔海空聯絡任務的雙座型指揮機,與攻擊機群的先導機一樣,不具備戰鬥能力,但裝備了雙向通話能力的電台和照相機。很快,艦隊最西邊的4架防護戰鬥機迅速脫離編隊,直接朝敵機來襲方向撲去。
沈鴻烈舉起了手中的望遠鏡,想親眼看護衛機如何對方擊落,不過心底很是納悶:鬼子為什麽派這麽慢吞吞的飛機來偵察?還沒等他想明白,陳英昊也在嘀咕:“我怎麽看他都不像是日本飛機,倒有點兒像英國機。”
“不會吧?”
“沒錯,是英國機,你看機翼下沒有鬼子的膏藥旗,尾翼上倒是塗著英國的米字旗——這是一架駱駝戰鬥機。”陳英昊眼神還是不錯的,看清了對方的型號——“駱駝”式飛機是由英國索普威斯公司設計的,軍用名稱是索普威斯f.1雙翼機,飛機發動機上部並列安裝兩挺機槍,並采用了射擊協調器。由於機槍上方各罩有一個凸起的鼓包,如同兩隻駝峰,所以取名“駱駝”。作為歐戰後期英國著名的戰鬥機,駱駝表現還算是差強人意,不過與鷲式相比就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了。
“英國人,他們來幹什麽?”沈鴻烈有點疑惑,“還是慎重一點為好,日本人最善於玩偽裝的把戲,當年北洋水師看沒少吃虧——真是駱駝機也不能證明就一定是英國人,英國可沒少賣那些歐戰破爛給小日本。”這句話倒是實情,歐戰結束後日本可是著力從歐美各國搜羅了一堆軍事物資,無論飛機、火炮、坦克、機槍,隻要價格便宜都要。
陳英昊點點頭,對著話筒又道:“泰山,泰山,這似乎是一架英國飛機,你抵近確認一下——注意自身安全。”
陳英昊估計的一點兒沒錯,這架飛機正是隸屬於英國威海衛基地的一架戰鬥機,飛行員是菲利普少尉,說戰,由於關東海戰的結果實在太過於震撼,在關東州的交戰又分外引人關注,為了盡快掌握第一手資料,英國方麵命令距離戰場最近的威海衛基地盡可能地觀察戰況,而倒黴的菲利普少尉就被派了出來——基地攏共隻有3架飛機,本來這差事還用不著戰鬥機,派偵察機就可以了,沒想到其他2架飛機在最近都因為保養不善不約而同地壞了,隻能派他來執行這個任務。他的主要偵察方向是關東海域,本來是碰不見一航戰編隊的,沒想到中途一陣大風催過,吹得他偏離了航向,居然稀裏糊塗地靠近了艦隊。看著龐大的一航戰和上空肆意飛翔的戰機,他在心底倒吸一口冷氣:人家這才叫戰鬥機群,看來,有必要將這些情況盡快匯報上去——聽說長官對這個很感興趣。一邊這麽想,一邊他又往艦隊靠近了一些,壓根沒意識到危機已經來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本站投推薦票、月票,
更讓人心生畏懼的是,號稱世界海軍強國的英、美、日三國剛剛結束了耗資巨大的造艦競賽,成就了一堆用15、16英寸火炮武裝起來的強大戰艦,對航空母艦並不重視,充其量認為隻是承擔無足輕重角色的小跟班而已,不然也不會爽快地答應給中國6萬噸噸位。各國原本以為《華盛頓條約》簽署後就宣布了造艦競賽的死亡,海軍將進入“假日時代”,充其量在1萬噸級別的條約型巡洋艦上下點功夫,現在看來形勢遠比想象要複雜得多。倘若戰術變革的情況成真,不僅意味著各國早先巨大的投資浪費,更意味著可怕的國防空虛。難道軍方還得從頭向議員們解釋,我們原先引以為傲的主力艦隻不過是一堆廢鐵,還得重新建造新的戰艦——素來號稱民主國家的英美兩國人民是不會放過這種瀆職行為的。
按照原有的曆史軌跡,《華盛頓條約》簽署後。完工率最好的2艘薩拉托加級戰巡是要被改裝為航空母艦的,但這個時空的深刻改變使得同級的4艘軍艦已成為中國海軍的囊中之物了,其餘2艘也已在船台上就地解體。當中日關東海戰的消息傳來,華盛頓方麵驚愕地發現,自己壓根就沒有做好航空母艦的準備,海軍部還在為改建那艘軍艦的艦體而爭論不休——有人主張用戰列艦,理由是裝甲防禦能力強,有人主張用大型郵船,是因為艦體結構進行修改比較方便,不管是哪一種方案。都還是紙上談兵,如果要重新設計建造——說服國會同意撥款是一個問題,設計、製造同樣不容樂觀,沒有4-5年的時間根本不能入役。現在美國方麵隻有1艘蘭利號,而蘭利號的作戰能力,據說比中國“希望”號好不到哪裏去——中國已經在籌劃希望號退役了,而美國海軍航空兵卻還不得不死守著希望號等飯吃。
同樣道理,英國人的日子也不好過,雖然英國有暴怒、百眼巨人兩艘航母服役。但這兩艘都是利用舊商船改建而成,戰鬥力還不見得強過希望號去。船台上倒是還躺著全新設計的競技神號,但競技神號過於看重武備,載機量僅僅不過20架,而根據日本方麵轉達的有關信息,關東艦隊至少受到了上百架次的飛機進攻,這壓根就不是競技神號能夠完成的任務,而《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批準英國政府利用“勇敢”、“光榮”號大型巡洋艦改建的航空母艦因為財政困難、撥款遲滯而處於緩慢的建造中,進度更是滯後。
日本倒是有一艘已下水的正式航母——鳳翔號,船台上還有兩艘確定了設計的改建航母——赤誠號與天城號。看上去比英美都要強上一些,但如果對照一口氣擁有3艘航空母艦的中國,仍然有點相形見絀。《紐約時報》在配發關東海戰圖片時驚唿——“中國海軍幾乎在一夜間成為世界海軍強國!”
當各國列強還在為中國航母快速崛起而大唿小叫的時候,世界上第一次航母之間的對決已徐徐拉開了序幕。
6月24日中午,也就是平壤陸航發現日本“鳳翔”號編隊之後的當天中午,原本準備掉頭迴防渤海灣的一航戰大踏步前進,壓過了山東半島最東端與漢城一線以南。並且放出了全部艦載機,目標直撲鳳翔號編隊而去,在艦隊上空隻留下了24架鷲式擔任防禦任務。
說起來,沈鴻烈與陳英昊的膽子大的可以。如果為了穩妥戰躲在旅大海域附近一樣能派飛機夠得著日本增援艦隊,但風險也不是沒有,距離相對會拉遠,飛機滯空時間不足,一旦沒法在第一時間準確找到“鳳翔號”編隊,攻擊波有撲空的危險,是故,在請示了大本營之後,又整整往前突了100餘海裏,縮短了進攻間距。
在一航戰磨刀霍霍向前突進的同時,陳英昊還命令海航剩餘飛機全部從葫蘆島基地轉場至青島海軍基地,昨天葫蘆島海軍基地與一航戰配合的戰術十分成功,他決心在今天繼續複製這種戰術,當然,必要的微調還是有的——考慮到鳳翔號本身具有的攻擊能力,他在攻防兩個層麵進行了調整。防禦方麵,無論是青島基地還是一航戰艦隊上空,都留足了護衛戰鬥機,以防日軍先發製人的打擊;進攻方麵,他決心全麵發起攻擊,不再區分第一、第二攻擊波,航母起飛的飛機與青島基地起飛的飛機爭取同時進攻,用300架次的飛機直接打掉對方。
12點缺7分的時候,最後一架攻擊機成功放飛,整個編隊80餘架攻擊機、魚雷機在36架鷲式的掩護下悉數朝南突擊,現在除了艦隊上空的24架防空護衛機外,就隻有機庫裏那8架稿轟炸機了——這可是一航戰壓箱底的家當,不到萬不得已是不肯拿出來的。正當兩人躊躇滿誌地準備大幹一場時,沒想到卻來了個意外的小插曲,隻聽淒厲的警報聲在猛然間響起,瞭望哨傳來消息:“有不明飛機正在接近編隊,速度90節,高度4000米,數量一架。”
沈鴻烈心底暗暗叫苦,怕什麽偏來什麽,鬼子這麽快就放出偵察機了?陳英昊倒是沉住氣,接過話筒指揮道:“泰山、泰山,我是北海,我是北海,啟動1號作戰方案,立即將敵機擊落……”
“泰山明白,執行1號作戰方案。”泰山號是承擔海空聯絡任務的雙座型指揮機,與攻擊機群的先導機一樣,不具備戰鬥能力,但裝備了雙向通話能力的電台和照相機。很快,艦隊最西邊的4架防護戰鬥機迅速脫離編隊,直接朝敵機來襲方向撲去。
沈鴻烈舉起了手中的望遠鏡,想親眼看護衛機如何對方擊落,不過心底很是納悶:鬼子為什麽派這麽慢吞吞的飛機來偵察?還沒等他想明白,陳英昊也在嘀咕:“我怎麽看他都不像是日本飛機,倒有點兒像英國機。”
“不會吧?”
“沒錯,是英國機,你看機翼下沒有鬼子的膏藥旗,尾翼上倒是塗著英國的米字旗——這是一架駱駝戰鬥機。”陳英昊眼神還是不錯的,看清了對方的型號——“駱駝”式飛機是由英國索普威斯公司設計的,軍用名稱是索普威斯f.1雙翼機,飛機發動機上部並列安裝兩挺機槍,並采用了射擊協調器。由於機槍上方各罩有一個凸起的鼓包,如同兩隻駝峰,所以取名“駱駝”。作為歐戰後期英國著名的戰鬥機,駱駝表現還算是差強人意,不過與鷲式相比就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了。
“英國人,他們來幹什麽?”沈鴻烈有點疑惑,“還是慎重一點為好,日本人最善於玩偽裝的把戲,當年北洋水師看沒少吃虧——真是駱駝機也不能證明就一定是英國人,英國可沒少賣那些歐戰破爛給小日本。”這句話倒是實情,歐戰結束後日本可是著力從歐美各國搜羅了一堆軍事物資,無論飛機、火炮、坦克、機槍,隻要價格便宜都要。
陳英昊點點頭,對著話筒又道:“泰山,泰山,這似乎是一架英國飛機,你抵近確認一下——注意自身安全。”
陳英昊估計的一點兒沒錯,這架飛機正是隸屬於英國威海衛基地的一架戰鬥機,飛行員是菲利普少尉,說戰,由於關東海戰的結果實在太過於震撼,在關東州的交戰又分外引人關注,為了盡快掌握第一手資料,英國方麵命令距離戰場最近的威海衛基地盡可能地觀察戰況,而倒黴的菲利普少尉就被派了出來——基地攏共隻有3架飛機,本來這差事還用不著戰鬥機,派偵察機就可以了,沒想到其他2架飛機在最近都因為保養不善不約而同地壞了,隻能派他來執行這個任務。他的主要偵察方向是關東海域,本來是碰不見一航戰編隊的,沒想到中途一陣大風催過,吹得他偏離了航向,居然稀裏糊塗地靠近了艦隊。看著龐大的一航戰和上空肆意飛翔的戰機,他在心底倒吸一口冷氣:人家這才叫戰鬥機群,看來,有必要將這些情況盡快匯報上去——聽說長官對這個很感興趣。一邊這麽想,一邊他又往艦隊靠近了一些,壓根沒意識到危機已經來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本站投推薦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