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架的數量倒是不愁,現在中國可是世界一等一的空中強國,直接在一線擔綱戰備任務的就有幾十個聯隊,近5000架作戰飛機。**(..)除此之外,還有上千架僅僅用於教練、訓練和其他非作戰任務的飛機,可就是這些飛機的性能,也相當於主要列強的一線裝備。


    在戰列艦領域,中國與列強或許有著2030年的差距,但在航空器領域,卻有著35年的優勢,如果九年試(鷲式)真正成熟完善並大規模裝備,隻怕能有8年左右的優勢。當然,也不完全是因為中國先進,而是因為歐戰結束以後各國對飛行器投入減少造成的,英法等國的飛機性能,基本還停留在1919年左右的水品——他們把精力都用在海軍上了。本來德國飛機的技術水平與中國接近,戰敗以後,德國空中力量一夜間退迴到起步階段,不僅成建製的空中力量不複存在,大批航空設計師、航空工程師、優秀飛行員等周邊人才全部被中國打包收下,現在魏瑪德國的空中力量隻怕僅相當於土耳其的水平。


    可是,海軍雖然拿得出400架飛機,但開發裝載400架飛機的航母卻不現實,哪怕真有這麽大的航空母艦,按照目前飛機的釋放速度,隻怕等最後一架起飛後,第一架起飛的飛機油料都要耗得差不多了,那樣就失去了協同作戰的意義。


    這正是航母派糾結的地方,經過反複論證,航母派認為,開發單艦載機超過80架的航母是可能的,但超過100架就沒有意義了,隻能延誤戰機,要想一次性出動大集群打擊力量,隻有一個辦法——增加航母數量。假設一支機動艦隊擁有4艘載機超過80架飛機的航母,那麽可以一次性起飛超過300架飛機,雖然離開400架的規模還差一點。但實質作戰力量不會有差距——可以調節攻擊機和雷擊機的比例,用更少一些比例的攻擊機護航。


    所以,問題又轉到主力艦建造的數量和艦種上來了。按照航母派的觀點。最起碼還要建造4艘單艦超過2.5萬噸的航母(這個噸位的航母才能確保有80架飛機的載機量),北海號退而承擔訓練任務,希望號可以退役。1(1)同時,為了有效伴隨這支龐大的作戰力量。至少還要4艘1.5萬噸級的一等巡洋艦護航。這樣前後折騰下來,差不多18萬噸的主力艦噸位用完了。如果要建造戰列艦,2艘3萬噸級再加上伴隨作戰的大型巡洋艦,隻怕還要12萬噸的主力艦噸位。結論非常明確:要想同時滿足航母派和艦隊派的需求,中國需要30萬噸的主力艦噸位。


    老天!中國海軍目前主力艦的噸位連3萬噸都不到。哪怕完成了全部海軍造艦計劃,也不超過10萬噸,號稱世界海軍三強之一的日本,目前主力艦噸位也堪堪不過35萬噸。中國一口想要吃成一個胖子不僅沒有可能,而且經濟上也承受不了,說的再坦率一點,哪怕天上掉下來這麽多軍艦,海軍也找不到能夠足夠數量的合格水兵。而且。從力量對比和地緣政治格局上來說。各國絕不會允許中國有這麽大的海軍力量。雖然航母派和艦隊派在很多方麵存在分歧,但有幾點意見大家是一致:第一,列強不會給中國太多的噸位同時發展足夠的航空母艦和戰列艦;第二,退一萬步來說,哪怕突破軍備條約限製,在未來15年之內。中國同樣不具備成為同時擁有航空母艦和戰列艦強國的條件——航母派和艦隊派固然要爭奪資源,海軍和陸軍更要爭奪資源。更不必說越來越變成吞金獸的空軍更要維持。


    中國未來20年的軍事定位大總統已說得很清楚了,雖然沒有明確用白紙黑字寫下來。但“一流空軍、二流陸軍、三流海軍”這樣的思路早就在內部悄然流傳,這是一幹政界、軍界大佬所共同認可的戰略方針,絕不是一二個人能輕易動搖的。當然,三流海軍的標準也已經不低了,英美是一流,日本是二流,法國、意大利是三流,如果中國能達到法國意大利的水平,那真是謝天謝地了。


    很自然地,沈鴻烈和陳英昊談著談著,就扯到了航母的數量上來,對於新一代2.5萬噸航母,他們早已翹首盼望。本來按照規劃,這艘航母應該在今年年末投入使用,但在設計過程中加入了大量德國設計師的經驗,再加上航母派對個別技術指標的修改,排水量從2.1萬噸放大到了2.5萬噸,甲板跑道進行了加寬加長,載機量也從原來的68+6架追加到81+8架,同時更進一步加大了防空火力,一想到那密密麻麻的高射炮和機槍,就是航母派自己都感覺頭皮發麻。好在“鷲”式因為采用了大功率發動機和全金屬機體,不僅機動性和靈活性大幅度提升,抗打擊能力也有很大進步,不然還真不好說。雖然這艘軍艦比北海號大上一圈,但艦名遵循了北海號的慣例,定為黃海號(cv3),自然,也因為設計修改的原因,黃海號要推遲半年才能入役。


    “黃海號是板上釘釘跑不了的,但東海號和南海號卻遲遲沒有下文。”沈鴻烈道,“內部爭論很兇啊。”


    “我知道。”陳英昊大笑,“老爺子想戰列艦都快想瘋了。”


    “老爺子也不容易,搞了一輩子海軍,前半輩子都在碰壁,現在總算有了指望。可咱們就這點家底,航母和戰列艦隻能擇一而重,幻想兩條腿一起邁出去一定會摔倒。”沈鴻烈一臉鄭重,“知道我為什麽拚了命的催你們訓練麽?談判馬上就近在眼前,中央大政方針遲遲沒有確定,甚至於談判代表團都成行了,依然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方案。可見上麵對此還是猶豫的,如果我們能夠證明多麵手戰術的價值……”


    “報告,大本營最新電報。”


    沈鴻烈接過一看,先是鬆了口氣,隨後眉頭卻皺緊了。他將電報遞給陳英昊,說道:“你看看,現在咱們不用這麽著急了。”


    電報寫得明明白白:海軍軍備談判原則方針已定,收電後即赴京參加會議……


    “也該定了,不然怎麽談?”陳英昊苦笑著搖搖頭,“訓練還是要抓緊,不管怎麽說,黃海號即將入役,對海軍飛行員的需求更加迫切,要想快速形成戰鬥力,不加強訓練怎麽辦?你安心進京,也不要說太多,這頭我會盯著。”


    “那就辛苦你了。”沈鴻烈掃了一下四周,確定無人偷聽後悄悄說道,“你知道不,聽說一航所在開發11試,聽說原型機已經造出來了。”


    “我知道,他們來問過我的想法,聽說連名字都想好了,叫‘鷂’,據說這個項目是何總長親自主抓的,抽調了一大批德國工程師。”陳英昊知道地顯然更多一點,“這是一種轟炸機,可以攜帶10001200公斤的炸彈。”


    “哦……”沈鴻烈略微有點失望,10001200公斤的掛彈量也沒什麽了不起,現在的雷擊機已經能掛800公斤了,頂多這種飛機速度更快一點。


    “你可不要小看它。”陳英昊看出沈鴻烈有點漫不經心,便提醒道,“這不是水平轟炸機,這是一種可以進行俯衝轟炸的飛機,聽說對付固定目標的命中率接近30%,對付戰列艦這種可移動的大靶子,命中率可以接近10%。”


    “什麽?”沈鴻烈驚唿起來,10%的命中率是什麽概念,就是說有10架飛機同時進攻,基本能確保命中一枚,就算是戰列艦皮糙肉厚,挨上一枚1000公斤的航彈也是受不了的,如果能命中彈藥庫、動力艙這種關鍵部位,一發致命都很有可能。


    “當然,這些都是設計指標,實戰中如果軍艦裝備充分的防空火力,則命中率會有很大下降,損失程度則會大幅度提升,肯定比水平轟炸危險多了。”陳英昊道,“水平轟炸的命中率實在是太低了,何老總慧眼獨具,一下就抓住了航空兵關鍵——命中率。”


    沈鴻烈在那卻欣喜若狂:“假設打個對折,能有5%的命中率,基本上20架可以命中一枚,有個2枚足以致命,如果有200架這種飛機對付戰列艦編隊,再配合120架攻擊機和雷擊機,恐怕直接就能擊沉一支艦隊,如果這樣的話,航母編隊基本就能和戰列艦編隊抗衡了。”


    “沒有這麽樂觀。”陳英昊忍不住要潑冷水,“俯衝轟炸不是新概念,我們原來玩過,歐洲人也玩過,受飛機性能影響太大,機體受不了俯衝後拉起的應力,一不當心就在空中解體。”


    沈鴻烈卻遠比對方樂觀:“技術是在進步的,木製雙翼飛機不行,未必金屬單翼飛機也不行。能讓何老總親自掛帥的東西,絕對的好東西。如果真能達到這個命中率,這個‘鷂’就是一等一的王牌武器……你別說了,我進京爭取4艘航母去。”(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影梧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影梧桐並收藏國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