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禪達】是一座富有的大型河港城市,它是連接中土和北海的交通樞紐,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


    它位於卡拉迪亞大陸北部,‘巴爾特神山’以北,‘波拉克河’與‘尤河’之間,同時也處在維吉亞雪原的邊緣地帶。


    【禪達】被商販平民們讚譽為卡拉迪亞大陸上‘自由貿易城’——因為它不屬於任何國家,它同傭兵一樣,是這片戰爭橫行的土地上的中立者。


    曆史上的【禪達】本來是一個平凡的小村莊,卡拉德帝國的開國皇帝東征的時候看重了這裏的交通,於是在五年東征期間將這裏建設成為了重要的交通樞紐。


    當時的北海地區有古卡拉德帝國的皇城【薩哥斯】、【提哈】以及【窩車則】三座重要的大型港口城市,但北海土地貧瘠,耕地少,大部分是鹽堿地和茂密的原始森林。


    又加上大洋寒冷潮濕的季風氣候影響,農作物的產量很低,一戶農民一年的糧食收成隻夠一個人吃十個月,所以北海原住民和泛海而來的諾德人大部分以打漁為生,日子過得很艱苦。


    在卡拉迪亞曆1012年,卡拉德帝國第二十四任皇帝菲利普一世登基以後,對北海的統治進一步加強。


    皇帝期望通過大力開發資源豐富的北海,帶動沿海貧困落後地區的經濟發展。這不僅能緩和卡拉德帝國末期的奴隸起義掀起的巨大社會矛盾,還能進一步搏取領主貴族的支持。


    雄才偉略的聖王菲利普曾頒布了眾多鼓勵北海經濟發展的條例,其中包括著名的《北海開發優惠條款》,根據條款無論任何血統的人,都可以到北海開墾一塊未開發的土地,國家無償提供農具。


    前五年收取農戶四成的稅收,五年滿期以後,土地歸個人所有,向國家繳納兩成的稅金,以後逐年按照土地升值的幅度繳納一成增值的稅費。


    同時,商人前五年在北海地區進行貿易隻要繳納一袋小麥或者等值的象征性關稅,並隻收取一成的盈利稅。另有貿易額度大或者是帶動大量人口流入的行業,比如民間建築和礦場等,能夠獲取更多的福利政策。


    帝國優厚的政策吸引了大批在戰爭中失去土地的農民、無業流浪漢和投機商、掮客湧入北海謀生,形成一股開發北海的淘金熱潮。


    當時的【禪達】隻是碼頭附近的交通樞紐,為過往的客商和旅行者提供基本住宿和打發時間的娛樂。驛站邊有隻一條破爛不堪的小街,幾個坍圮的貨物堆棧與七八個不起眼的破敗小酒館。


    但大量背包客湧入,給【禪達】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商人們在【禪達】舊街娛樂消費、自由買賣、收購新鮮的農產品,三五年時間過去,【禪達】就由一條舊街變成繁華的集鎮。


    集鎮不隸屬於任何封建領主,居民不納稅,不受管轄,商人平等交易,相處得非常愉快。【禪達】自由精神正溯源於此。


    但【禪達】的興起的時代,恩賜屬於辛勤勞作的人。後來,不知是哪年,禪達來了個農民,人稱精細鬼——阿拉西斯。


    他是【禪達】領主阿拉西斯家族的開創者。‘精細鬼’阿拉西斯在【禪達】東邊的丘陵裏購置了一塊土地種植油菜。他打算把豐收的菜籽榨成油,運到集市上賣個好價錢。


    據說有一天,‘精細鬼’阿拉西斯開挖灌溉渠時挖到了堅硬的金屬,再往下挖掘,居然發掘出一個中型的金礦!


    阿拉西斯不敢擅自做主,就把金礦獻給了菲利普·奧古斯都二世,再次掀起采金狂潮,使不起眼的【禪達】小鎮一夜暴富。


    菲利普二世深受感動,冊封‘精細鬼’阿拉西斯為世襲伯爵,把【禪達】立為帝國版圖上中立之城。領主擁有獨立的統治權和軍隊,以表彰阿拉西斯對皇室的忠誠。


    阿拉西斯家族成為了【禪達】的領主,家徽是十六叉雄鹿,家族箴言是“慷慨創造財富。”


    正如阿拉西斯家族的箴言。阿拉西斯和他的子孫們對待領民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領主幫助定居者安家立業,【禪達】的居民兼容並包,急人危難,許多中土的失業者奔向【禪達】樂土。


    酒館裏的人們甚至傳言,隻要到【禪達】碰運氣的家夥,都能發財。至今還流傳一句諺語,‘蘇諾的乞丐到了禪達可以變成領主’。


    【禪達】是吟遊詩人筆下‘耀眼的明珠’,是卡拉迪亞大陸最美麗富饒的城市,誰不想去【禪達】去謀生呢?


    在以後的歲月中,便利的交通運輸和山區的金礦為【禪達】源源不斷地輸入財富。【禪達】城不斷的積累著財富,驛站,酒館,領主大廳,劇院,內河港口。


    【禪達】建立了聳立的城牆,街道變得寬闊整潔,開挖了規模浩大的內河港口。沒人會想到原本不起眼的驛站會在兩百年後成為北方明珠。


    【禪達】耀眼財富也吸引不法分子的眼球,‘尤河’兩岸常有大膽的暴徒搶劫駛往禪達的船隻,這些暴徒被當時的人稱為水賊。


    水賊殺人越貨,出沒不定,漸漸還組織起水賊團,非常猖獗。【禪達】的治安部隊費勁心思,卻也收效甚微。以至於後來水賊變得與遊俠一樣有名。


    為保證【禪達】地區的治安,維持正常的內河貿易,【禪達】的治安官招募大批賞金獵人前來剿滅水賊,每幹掉一個水賊就能獲得10個第納爾。


    許多貧困遊俠、流浪武士、失業傭兵先後到【禪達】充當賞金獵人。他們聚集在酒館裏秘密策劃行動,久而久之,禪達酒館成了遊俠和傭兵的俱樂部,【禪達】的自由精神和信義觀念也融入了遊俠和傭兵們的大腦。


    領主甚至募集資金建立賞金獵人學校,聘請專業的格鬥教練,訓練出大批武藝高強的勇士,他們成為【禪達】的主要武裝,並擁有共同的名字——‘自由騎士’。


    ‘自由騎士’的高尚品格和風範為禪達贏得‘遊俠之城’的讚譽。這使得【禪達】擁有了兩樣可貴的東西,安逸和富有。


    而傭兵最需要的正是這兩樣東西,多種多樣的傭兵開始居住在【禪達】的酒館內,而【禪達】城內的各個酒館幾乎每天都住滿了半數的房間,因為【禪達】達的獨特使其成為了大陸上最大的傭兵會館。


    【禪達】的耀眼光芒也同樣吸引著大陸上的每一個人。賞金獵人和傭兵頭目先後將自己的總部設立在這裏,久而久之【禪達】成為了全大陸賞金獵人和傭兵們的基地。


    從此之後,【禪達】成了傭兵的代名詞。各地的傭兵雇主紛紛朝禪達送去雇傭書,城內的傭兵組織們則領命而去,卻不知道能否安然返迴。


    直至今日在整個卡拉地亞大陸,沒有戰火硝煙襲擾,可以過上平靜生活的地方也隻有自由城【禪達】。強大的傭兵勢力和賞金獵人良好的口碑為【禪達】贏來了別的城鎮所沒有的地位。


    ·


    從曆史上近點說,【禪達】能夠保持中立,是付出一定的代價的。這要從來自極北冰雪大陸的諾德人攻下【薩哥斯】說起。


    1232年5月2日,【禪達】城的領主阿拉西斯伯爵想往常一樣用過精美的早餐,巡視著他的城堡。


    在他的精心計算下,【禪達】的財富不斷的增長著,出了傭兵行會的那幫蠢貨還在進行著例行的訓練,所有的人都是那麽愜意的休息著,玩鬧著。


    賞金獵人慵懶的坐在街口醒著昨晚的酒,掃視著人群。士兵在城牆上打著盹,沒有什麽不同。然而他們不知道,北方的海岸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們的到來將永遠改變禪達人的生活。


    此時的禪達人還不知道1232年5月2日就是北方的諾德人正式入侵卡拉迪亞大陸的日子。


    諾德人從北方的〖冰雪大陸〗北岸的海灘駕駛著龍骨船,並躍過浩瀚兇險的‘北海’,登入北方沿海大陸。


    平靜的生活一下被打亂了。不止禪達人,整個卡拉德帝國的人都沒想到自己會被襲擊。昨天還安靜祥和的城市今天就成了抗擊諾德入侵的前線。戰報不斷的被信鴿帶來。


    【窩車則】淪陷了,紅沙灘之戰帝國軍損兵數千,【切爾貝克堡】、【赫魯斯堡】先後失守,【提哈】告急,終於諾德大軍來到了【薩哥斯】的城外。


    由於【提哈】和【薩哥斯】被包圍,詳細的戰況阿拉西斯伯爵並不清楚,隻知道之前見過的哈勞斯爵士似乎帶領騎士們打了幾場勝仗。


    也許野蠻人的攻勢這就結束了,阿拉西斯伯爵當時這樣想著。然而,之後帝國軍在北方戰役中戰敗被迫遷都的消息幾乎讓他暈了過去。


    在這個兵荒馬亂的亂世,軍備鬆弛卻飽含財富的城堡如果沒有他人的援助就比任何一個地方都要危險。


    在卡拉德帝國原來的首都【薩哥斯】淪陷後,諾德人等於掌控了尤河西岸地區,包括港口城鎮【提哈】,之後的計劃是進一步占領尤河東岸。其第一站就是建立在河東沿岸不遠處的【禪達】。


    1232年6月9日,隆隆的戰鼓將【禪達】城中的居民從睡夢中驚醒,城牆上,慌張的士兵不停奔走著,燒熱油,搬運箭枝。


    鼓聲停止,諾德人用劍和戰斧有節奏的扣擊著自己的盾牌,轟隆,轟隆,整個戰場幾乎沒人說話隻有幾個皇家侍衛和資深勇士在傳達著命令。此時的諾德人已經建起了6台攻城秤車,進攻隨時可能開始。


    如此大規模的軍隊到來,外圍的崗哨卻沒有發出烽火,全都要歸功於技藝高超的諾德皇家侍衛。此時的阿拉西斯伯爵做出了他一生中少有的正確決定。


    由於【禪達】常年受海盜水賊困擾,城內還有很多戰爭難民,所以不想與驍勇的諾德人對抗,於是阿拉西斯伯爵的先人便向諾德議和,答應每年上供諾德王一定的稅金,以此免遭戰爭牽連。


    【禪達】的城牆上打出了白旗,阿拉西斯伯爵將一些準備進貢給帝國的珍寶裝了滿滿十車帶出城來,同時還帶了一柄精美鋒利的戰斧和一套精心打造的鎧甲。


    在六個皇家侍衛的帶領下,阿拉西斯伯爵來到了諾德人的軍帳,軍帳裏還有其他幾個領主模樣的人坐在旁邊,正中間端坐著一個人。


    金黃的長發紮成辮子披在肩上,天藍色眼睛告訴著阿拉西斯這個人的威嚴。這個人就是諾德人的戰神和領袖,奧丁之子岡定·海瑞布雷克斯。


    岡定·海瑞布雷克斯對阿拉西斯伯爵帶去的禮物似乎不太感興趣,但是帶去的戰斧和鎧甲似乎很對這位英雄的胃口。盡管並不喜歡懦弱的對手,但是兵不血刃拿下一城終究是件好事。


    於是當晚在【禪達】舉行的盛大奢華的勞軍晚宴上,岡定·海瑞布雷克斯和阿拉西斯伯爵簽訂了《禪達合約》,使得保持中立態度的【禪達】在諾德人入侵的時候,免於遭受戰火的洗禮。


    根據《禪達合約》的內容。諾德人不對【禪達】發動進攻並將【禪達】納入自己的保護。同時【禪達】需要每個月向諾德王室支付10萬第納爾作為貢金,史稱——禪達貢金。


    諾德人很樂意接受這種不戰而降的契約,於是繞開【禪達】,向北攻打附近的【伊斯摩羅拉堡】。在繼續東進的時候遇到了維吉亞人的阻撓,於是有了著名的【日瓦車則】大會戰。


    交戰雙方的諾德人和維吉亞人都從海外自己的本土召喚了數十萬族人,結果以諾德戰線拉得太長,國內補給跟不上而失敗告終。


    維吉亞人也藉此機會大舉反攻,由於尤河入海口附近的【窩車則】有諾德重兵把守,所以他們最終隻打下了離【禪達】南邊不遠尤河中遊北邊的【伊斯摩羅拉堡】。


    由於【伊斯摩羅拉堡】離【禪達】在距離上最近,同時也為了不讓維吉亞人覺得自己是諾德的走狗,【禪達】方麵也每年向維吉亞國王繳納一些保護費,以換取自身的和平,從而繼續保持中立。


    雖然這種做法看似懦弱,但卻踏踏實實的換取了【禪達】的自由與和平。另外,由於契約的關係,【禪達】在麵對水賊和海盜的問題上也總能受到兩國的幫助。


    而諾德與維吉亞在簽訂停戰協議,劃分尤河東岸一帶的國界時,也以【禪達】為分界點。


    作為整個大陸唯一保持中立的城鎮,【禪達】也吸引了很多來自海外的人。由於卡拉迪亞數百年來始終處於戰爭亂世,所以很多懷揣著夢想的人都會到這裏來闖蕩。


    他們若不願加入大陸上的任何一個國家或者為一個國家效命終身,就會以【禪達】作為自己的據點。一些渴望逃避戰爭的人也都遷居到這裏。


    很多人口販子也以【禪達】為交易的場所。他們通常向那些軍隊和傭兵團以低價買進戰爭俘虜,然後再以翻三倍以上的價格賣給他們的家人,是一群靠戰爭發財的家夥。


    對於那些沒人要的戰俘,則便宜的賣給競技場做鬥士,或者給他們安排工作,讓他們用自己的工資來贖迴自己。所以無論如何,人販子隻要手上有人就能賺錢,算是個高薪的職業了。


    當然,販賣人口並不合法,但是如果那些人販子願意上繳高額的稅金的話,官方還是很樂意接受的,畢竟【禪達】每年還要向兩個國家交“保護費”呢。


    自卡拉德帝國分裂後,自由城【禪達】的領主阿拉西斯伯爵為了保護他的領地免於戰火,每年都會按時給〖諾德王國〗和〖維吉亞王國〗交付一筆稅金,並承諾不會參與兩國之間的爭鬥。


    由於【禪達】地處兩國的交通要道,過往的商戶繁多,即使是交付兩份稅金,阿拉西斯伯爵也富足有餘。在【禪達】幾代領主都專心的經營著的商業,【禪達】依然是卡拉迪亞大陸那顆耀眼的明珠。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騎士悲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憑空想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憑空想象並收藏騎士悲歌最新章節